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淘宝双向物流及其对“三农”的影响

农村淘宝双向物流及其对“三农”的影响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向物流体系是指与农产品销售物流、农村生产资料物流及消费品供应物流等相关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也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项目。

农村物流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相关服务的总称。

对比农业物流,农村物流是一个与城市物流相对应的区域物流概念。农业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工业物流和商业物流等而言的行业物流概念,它是农村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物流除了包含农业物流的内容外,还包括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的各种工业品在农村范围内的物流活动。与农产品物流相比,农村物流的研究客体除了农产品之外,还包括从城市进入农村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居民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等工业品。因此,农村物流既包含产自农村的物品的输出过程,也包含从城市买入各类生活生产用品的输入过程,具有双向性的特征。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一些省份提出加快推进“新网工程”升级提质,逐步健全以县级配送中心、乡镇物流中转站(基层社)、物流服务点(村级综合服务社)为支撑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

双向物流是指城市与农村互为供给方与消费方所进行的物品流动过程,包括城市作为发达的工业体系一方进行的“工业品下乡”活动,农村作为农业发展的一方进行的“农产品或农副产品进城”活动。

双向物流体系是指与农产品销售物流、农村生产资料物流及消费品供应物流等相关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双向物流体系的目的在于,使农民能方便地购买到需要的日常用品及农资产品,也使农产品能方便快捷地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并且尽量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浪费。农产品销售物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是农产品获得市场价值的过程;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物流及消费品供应物流则是从城市流向农村,是农民获得生产资料、实现生产的过程(见图9-9)。二者方向相反,物流渠道和物流主体各具特点。

图9-9 双向物流体系

双向物流体系主要由物流主体、物流通道和物流功能三部分构成。

物流主体就是物流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相关事务的实施者,包括供应链两端的农民和农业生产资料提供商以及供应链中间的物流功能服务提供商、各类零售终端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运销户等。在农村和城市这两个不同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各种物流主体,他们根据农产品的特点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性质以及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时效性等,选择不同的通道来完成物资的运输,便形成了具体的物流活动。

物流通道是实施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物流主体选择的不同路径,它关系到农产品运输的效率、安全等,对于成功实施农产品物流至关重要。

物流功能主要存在于各类物流通道的各个环节。其中,农产品经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组织配送到城市市场,而农业生产资料及消费品资料经第三方物流、合作社、供销社等组织配送给农户。

这三者形成了整个模型的基本框架,在具体实施的城乡物流系统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城乡物流体系分割,农村物流渠道不畅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与城市经济的分割,广大农村的市场与物流比较落后和封闭。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家庭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从农村向内物流的角度分析,分散的居住环境不利于物流网点的合理设置,会增加城市产品向农村运送的成本;从农村向外物流的角度分析,家庭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性,使得农产品的统一收购以及农产品简单加工点的设立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此导致农村物流渠道不畅,物流成本过高,农民增收不快,消费市场混乱等问题。

2.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落后

在农村区域,电子商务的信息流、管理和控制技术没有很好地应用到农村物流的发展中来。在一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仍阻碍着农村发展,通信设施的落后也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障碍。由于农村物流基础建设落后,城乡双向流通过程中长期存在商品进不来、出不去的“围城”现象。如物流费用占国内生鲜产品总成本的比重高达70%,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则控制在5%以下。物流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低。虽然总体上农村物流量大,但农村物流服务个体规模小、工作效率低、仓储设施落后,服务质量满足不了农产品流通的要求。

3.农村物流配送交通体系不健全,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物流公司的配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级地区,无法触及下面的镇、乡、村。村民通过网络进行贸易往来只能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追踪体系,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很多物流公司都不提供偏远地区配送服务,因此造成了农村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健全。融资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远远满足不了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有些企业虽然提高了物流效率,但在内部和外部双重压力之下,制度和政策的缺陷制约了物流资源的再分配。

4.农村消费环境差,信誉低

农民对市场的信任度不高主要由于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政府层面不重视及不作为、假冒伪劣产品大量的存在,致使农民的利益受损。同时,农民普遍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对电子商务支付的机制不够了解,认为把钱预支付给第三方不安全。

5.物流人才匮乏,资源整合效率低

广大农村地区专业物流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物流信息等资源整合的效率极其低下,农民和从业者不能利用信息化的渠道获得第一手市场信息,不会充分利用电商资源外推自家的农产品以扩大销路,难以准确把握农产品营销的最佳时机进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就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生活和生产物资的采买,只能依赖于当地市场和销售点店铺,逐层的加价导致农民和从业者的生活和生产成本偏高。这也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项目。为了服务农民、创新农业,让农村变得更美好,阿里巴巴联合各地政府,推出“千县万村计划”,期望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普及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理解,突破信息、物流、金融的瓶颈,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加快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见图9-10)。

图9-10 农村淘宝双向物流体系

农村淘宝双向物流体系的建设,目的在于打通到村的物流和信息渠道,让农民在家中零成本就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便利性,让农民足不出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就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日用品、农资产品等,用互联网的方式推动城乡一体的进程。

2015年,阿里巴巴已经建设超200个县级运营中心,约10000个村合作点,引入村淘合作物流企业30余家,合作伙伴配送能力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实现50万个村送货进村,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消费权利。

目前,农村电商物流已不仅限于工业品下乡,在农产品上行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淘宝村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一些淘宝村升级为淘宝镇,农村淘宝双向物流结构初见端倪。

2017年6月1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再次升级,网站和APP与淘宝、天猫实现商品通、系统通、服务通,实施农村淘宝“三通”项目。

“商品通”实行后,村民能够选择的产品数量将增加到近一亿个。农村淘宝和淘宝、天猫统一盘货,三方全面打通商品库,让优质商品更全面地下沉覆盖农村,并通过高度定制服务、大数据算法等手段,精准挖掘村民最喜爱的大小家电、日百(日用百货)快消(快速消费品)等商品,让村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此外,农村淘宝APP在“系统通”正式实行后,与手机淘宝合二为一。手机淘宝将针对农村市场增设“家乡版”。村民可根据所在地区进行页面切换,在所属地区的商品库中淘到自己心仪的产品。

“服务通”则要让农村同样实现优质商品快速“触达”。农村淘宝将联合菜鸟网络承接商家下农村的物流需求,通过省级、县级物流仓的能力,快速打通县到镇到村的二段物流体系。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表明,完善的城乡双向物流体系是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然要求,因为双向物流体系不仅能够检验商品是否适销,也能将生产、供求的各种信息反馈出来,从而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即体系完整的城市市场体系以及体系欠缺的农村市场体系,社会总需求也被划分为城市需求与农村需求。由于城乡物流体系在衔接上存在着诸多障碍,农村需求总体上呈现出提升空间广阔但提升速度缓慢的态势,这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整体需求,也阻碍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城乡市场的对口衔接,从而有效扩大内需。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上的差异仍然较为显著。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数据显示,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业生产资料难买以及农产品难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长期的市场分割以及物流体系不通畅一方面使得农民难以及时地更新农业生产资料,制约了其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限制了其收入水平。双向物流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缓解农产品难卖的问题,确保农产品顺畅流通,从而逐步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与生活水平。在全国省级贫困县已经发现200余个淘宝村,在这些贫困地区的淘宝村,一批村民通过电商创业就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途径,它需要政府从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出发,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并不断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三农”在我国资源配置以及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城乡市场一体化是重要内容,而完善的城乡双向物流体系则是衡量城乡市场一体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构建城乡双向物流体系有助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

农村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村的生产资料以及各种生活品的消费变得更加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等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推广,农村的网络预订及购物可以为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同时向内物流的发展打破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地域,缩小农村城市的消费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合理发展。

截至2016年8月底,全国淘宝村活跃网店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超过84万个。而农村双向物流网点的服务、网点间的运输、物流的联系等也必然给广大农村提供最有利的劳动就业机会和条件。建立和发展农村物流体系,一方面直接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物流产业发展带动的城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所直接和间接促成的其他第三产业的兴起,能够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分散,就地消化吸收。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使农产品的对外运输提高竞争力和质量,还会吸引更多的城内资金或者村内集体资金投向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其他服务业。运输业的发展带给投资更多的机会,在农产品生产地进行加工可以减少中途损耗、运输成本等。对于农村内部来说,拓宽农产品的销路,还可以促进农村集资办厂,提升本村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随着物流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服务业也会不断繁荣,运输的道路服务、餐饮服务、居住服务等都将带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一方面,农村输出物流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储存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中的供应及销售成本,起到改善农业外部环境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输入物流的发展使得农用生产资料和其他城市物品的运送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又通过成本的降低、产品收益的提高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3.常见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有哪些?它们有何特点?

4.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有哪些类型?

5.什么是淘宝村?如何界定淘宝村?

6.目前国内淘宝村的发展状况如何?

7.淘宝村产业集群兴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8.淘宝村的发展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9.农村物流与农产品物流、农业物流有何区别?

10.简述农村双向物流的基本含义。

11.农村淘宝双向物流的含义是什么?

12.农村淘宝双向物流的发展对“三农”有何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5—2016)[EB/OL].(2016-10-27).http://www.cn156.com/article-74812-1.html.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盘点: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六大模式及启示[EB/OL]. (2015-12-23).http://b2b.toocle.come/detail-6300400.html.[3]卢淑静,管丽丽.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治理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7(1):7-9.

[4]李成钢.“互联网+”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2):77-78.

[5]2017年农村大事:村网通工程实施,村村有网站了[EB/OL].(2017-01-09). http://news.xinhuanet.com/itown/2017-01/09/c_135967171.htm.

[6]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EB/OL].(2016-12-22).http://www.askci.com/news/hlw/20161222/15030584365.shtml.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5-07-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 150722_52624.htm.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 160122_53271.htm.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8-0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 160803_54392.htm.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 0170122_66437.htm.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 0170803_69444.htm.

[1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 (2017-05-07).http://b2b.toocle.com/zt/wllsbg/.

[13]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2013—2014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报告[EB/OL].(2014-03-02).www.199it.com/archives/19888.html.

[14]冯晓芳.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网站逾2000个涉农网站逾6000[EB/OL]. (2005-04-18).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4/18/content_2845719.htm.

[15]汪向东.农村电商:20年、新变局[EB/OL].(2015-12-31).http://blog. sina.com.cn/s/blog_593adc6c0102w4xy.html.

[16]阿里研究院,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R/OL]. (2017-01-25).http://i.aliresearch.com/file/20170125/20170125164026.pdf.

[17]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淘宝村的形成与演化[EB/OL].(2016-06-03).http://b2b.toocle.com/detail--6336819.html.

[18]魏延安,智敏,贺翔.淘宝村的产生发展与趋势研究[J].南方农村,2016(4):24-28.

[19]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0]何逢标.农村双向物流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39-17640,17738.

[21]靳娟利,王宁.城乡双向物流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6(22):80-81.

[22]刘雅楠,索志林,毕洪丽,等.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农村E物流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4(9):103-105.

[23]陈红姣.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J].中国市场,2015(20):25-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