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从员工思维过渡到管理思维

如何从员工思维过渡到管理思维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一点的前提是管理者必须能够担任这一教育角色,也就是做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但是,往往大多数管理者会选择“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也就是现今所谓的“制度化管理”,为什么?无可否认,“制度化管理”是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至少员工不再像以往那样不服管教,违反纪律的事情也会少许多。孔子正是看到了这一后果,所以提出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目的也很明确:让人们有羞耻感,并且赢得人心。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篇》2.3

【译文】

孔子说:“以政策来管理,用刑罚来整顿(人们的行为),人们只求无罪内心中却没有羞耻感;以德行来管理,用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不但有羞耻感而且人心归服。”

笔 记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一篇管理的大文章。

在孔子看来,政治管理是一种教育,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有品德、有礼貌。而这一点的前提是管理者必须能够担任这一教育角色,也就是做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但是,往往大多数管理者会选择“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也就是现今所谓的“制度化管理”,为什么?因为这一方式对管理者自身的要求不高。制定好制度与相应的惩罚条例之后,他们要做的就是评估人们(员工)的行为。

无可否认,“制度化管理”是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至少员工不再像以往那样不服管教,违反纪律的事情也会少许多。可是,通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新情况:员工们总是努力寻找管理制度的漏洞,而且他们总是能够找到。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一来,管理就成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斗争”,于是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细致,也越来越厚。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制度化管理”不能够做到使员工“有耻”。

当“制度化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的结果。孔子正是看到了这一后果,所以提出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目的也很明确:让人们有羞耻感,并且赢得人心。

行动指南

从“制度化管理”到“德礼化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点在于领导者的思维转换。

事实上,如果你拥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你会发觉孔子的总结有多么正确。或许你当下要做的工作就是与你的下属作“斗争”。当你思考到自身的时间、公司的资源、市场的机会全都在这种“斗争”中悄然消耗时,你应该幡然醒悟。

当然,要实现“德礼化管理”并非易事,你需要坚持,在你转变的最初,你将得不到下属的认同和支持,只有当你逐渐让他们感觉到“这不是一场新游戏”时,他们才会投入其中,结果便是“有耻且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