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思想,特别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前提和基础。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原理,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崭新内容之一,在政治经济学史上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来的。指出价值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特色之一。由于马克思解决了这一问题,因而使得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货币理论,恩格斯把它称为“第一个详尽无遗的货

马克思同亚当·斯密、李嘉图一样,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但是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却到此止步了,而马克思则把这个问题做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由此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思想,特别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内容有: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前提问题;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及其作通过分析商品来阐述劳动价值理论,这是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显著特征和优点。一切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例如瓦格纳和蒲鲁东之流,他们都曾经把“价值”分割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说成是“价值内部的区别”,强调要把二者统一于“价值”。马克思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指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统一于商品,是商品的两重属性。进而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并对“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基本概念做了严格的区分,指出“交换价值”不过是价值的现象形式,而“价值”则是人类劳动当作商品共有的社会实体的结晶。马克思的这些分析和区分,为科学地阐明劳动价值学说提供了理论前提。

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原理,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崭新内容之一,在政治经济学史上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来的。马克思从对商品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析中导引出劳动的二重性。他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a href=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0页。">这就是说,商品的二重性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揭示了价值的本质,把价值看作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从而也就把价值看作是“特殊的意义”上的社会劳动的表现,说明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的特点,即劳动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才形成价值;也就是说只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才形成价值,表现为价值。

由于马克思把价值看作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是特殊的间接的社会劳动的表现,从而又进一步说明了价值是相互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且深刻地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取得劳动生产物的社会关系的形式,劳动的社会性表现为物的“社会的自然属性”。说明商品价值的社会属性,是马克思的功绩。指出价值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特色之一。

此外,马克思还利用劳动二重性的原理,从价值的定义中,揭示了关于价值量的定义。既然价值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是特殊的间接的社会劳动的表现,因而商品价值量的多少,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并且,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价值量的定义,即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这是对客观的社会经济过程所做的高度的科学的概括,它彻底地清除了李嘉图关于用劣等生产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错误观点。

马克思运用劳动的二重性原理解决了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以后,紧接着又回过头来深入研究交换价值,即价值形式。马克思的“价值形式”问题虽然是最难懂的一部分,然而它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证明货币形成的必然性并表明货币形成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308页。。其核心是:一个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商品的内在矛盾不断地外在化。在第一阶段,即最初的、偶然的、简单的价值形式上,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直接地、偶然地外在化于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对于这个最基本的价值形式,马克思仔细研究了它的对立着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考察了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和量的规定性以及等价形式的三个特征:使用价值变成它的对立物价值的现象形态;具体劳动变成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现象形态;私人劳动采取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现象形态。价值形式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在这里,一个商品的价值又直接地外化在其他一系列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到了一般的价值形式,即价值形式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商品界中已经分离出一种商品来表现其他一系列商品的价值了。最后,这种表明其他一系列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价值材料就固定在一种特殊的商品——金银的自然形态上,这就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即货币形式。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彻底地解决了古典经济学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即商品“如何、因何、从何变成货币”的问题,阐明了商品与货币的内在联系。

在揭示价值的本质以后,马克思又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指出,发现社会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这固然“在人类发展史上划了一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36页。。但是,“科学的任务正在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541页。。对于这个问题,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并没有能加以说明。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的也是马克思。他指出,价值规律正是通过价格同价值的互相背离来实现的,正是由于价格同价值背离或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才得以贯彻下去。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具体作用形式。由于马克思解决了这一问题,因而使得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得到了科学的说明。此外,马克思还指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按照价值出售,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商品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价值已经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已经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由此说明了价值规律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作用,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作用;阐明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历史过程。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货币理论,恩格斯把它称为“第一个详尽无遗的货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2页。。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关于货币的起源;关于货币的本质;关于货币的职能;等等。

首先,马克思阐明了货币的起源。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都一致认为货币来源于商品,并且指出了在交换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很多商品充当过货币,最后才由贵金属来垄断货币这一宝座。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0页。科学地阐明货币的起源问题,这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也是他超越于古典学派的杰出地方。前面已经谈过,马克思第一次从商品的内在矛盾运动出发,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指出了货币形式不过是商品的内在矛盾通过价值形式外在化的最高手段,也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它是在交换过程的发展中自然产生的。马克思这一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两千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所未曾取得的成果。

其次,马克思在说明货币起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这同样是古典经济学家所不了解的问题,因为他们错误地把货币仅仅看成是流通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通过研究价值形式的历史发展,指出货币不外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货币的本质。通过揭示货币的起源来阐明货币的本质,这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一个最大优点和显著特点,也是马克思整个货币理论得以建立的起点和基础。

最后,马克思极其详细地分析了货币的各种职能。马克思把货币职能看成是由货币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和反映。马克思指出,货币在商品经济中执行着五种不同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价值尺度是货币最直接的职能,它直接表现着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的职能首先决定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13页。。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才派生出其他三个职能来。此外,马克思在说明货币的职能时,还正确地阐明了铸币、纸币问题以及货币流通量与货币流通规律问题等货币理论的历史发展。这些论述,构成他的货币学说全面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它的建立,对于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变革,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马克思的整个剩余价值理论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关于剩余价值的起源及其本质;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关于剩余价值的流通或实现;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或转化;等等。在这里,仅就剩余价值的起源、本质、生产等几个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以极大的革命热情,首先研究了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即剩余价值“从何产生”和“如何产生”的问题。要从理论上说明“从何产生”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把“劳动力”同“劳动”区别开来,并且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性质和特点。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劳动者必须是法律上的自由人,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必须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来取得生活资料。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和条件。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其特殊性。它们表现在: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只有在它的消费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就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和价值的增值过程,所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本身是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性的。就是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不仅能够创造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来,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理论,是解决剩余价值之谜的一把金钥匙。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进而指出:“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8页。就是说,剩余价值首先是在生产领域中由于“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而产生的,即由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它不是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出来的。但是,它的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过程,因为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就是从流通领域里购买到的。总之,资本家必须首先在流通领域中购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然后进入生产领域。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随后又回到流通领域中出售产品,从而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在这里,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问题。由于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同时也就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来进行研究,阐明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产生剩余价值的经过,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其特点。

马克思在科学地阐明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以后,进而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马克思根据历史的进程,从理论上把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概括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研究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为了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马克思还深入分析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问题、“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问题、“剩余价值率”问题,以及“工作日”问题,等等,把这些作为阐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的性质: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这同其他社会相比,它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又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的增值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独有的特点,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固有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二重性的统一,是劳动过程同资本主义的特殊生产关系相结合的结果。

在研究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问题时,马克思以自己创立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劳动过程中不同要素的不同作用的分析,科学地阐明了资本怎样地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问题。并且指出,投在生产资料上面的不变资本价值,只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是一个不变量。只有投在劳动力上面的可变资本的价值,才是一个可变量,它由工人的抽象劳动再生产出来,形成新创造的价值。这种新价值不仅补偿了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而且还为资本家提供了剩余价值。由此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在研究剩余价值率时,马克思以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为依据,把剩余价值率规定为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关系,从而科学地、准确地揭示了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在研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时,马克思还深入地分析了“工作日”问题,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它生产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以它是已定的;而剩余劳动时间则是一个可变量。工作日的长短是有限的,但工作日不可能缩短到同必要劳动时间相等;必要劳动时间始终只可能是工作日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剩余劳动时间所耗费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最后,马克思在抽象地考察了资本家加强剥削的两种方法时,还规定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内涵。指出,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叫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必要劳动,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这里,马克思阐述和表述了依靠延长劳动日为转移的绝对剩余价值规律,以及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转移的相对剩余价值规律。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功绩。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资本主义人口规律;等等。

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这是马克思的独创。所谓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由于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和竞争的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不断地扩大资本,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的,即资本的积聚和资本的集中;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造成了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对不变资本的相对量在日益增加,而对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却日益减少,从而导致工人阶级的大量失业和贫困的加深。马克思根据上述资本积累的源泉、本质、方式和后果,表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即随着资本积累,给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7页。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矛盾。

关于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直接表现和严重后果。无产阶级贫困化有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种形式。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在国民收入中所得的份额在相对地减少;绝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经济状况的恶化。

关于资本主义的人口规律的理论,这是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因此,马克思在阐述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同时,阐明了产业后备军问题和资本主义的人口规律。马克思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使可变资本相对减少的趋势,说明了资本积累会不断地产生一个相对过剩的劳动人口。他指出:“事实上,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同上书,第691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同上书,第692页。马克思还依据他的资本主义的人口规律,严厉地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并且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人口过剩”的三种形式,即流动的、潜在的和停滞的“过剩人口”。

最后,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积累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首先,资本积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从而使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化;但是,随着资本的积累,社会财富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资本家手中,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导致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的下降和日益扩大的生产之间发生着不可克服的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又是以破坏生产力来求得解决,因而更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后资本主义发展到与生产力发展不相容的地步,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这就是马克思所阐明的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列宁的说法,它是马克思做出的仅次于资本积累理论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新贡献”《列宁全集》第21卷,第46页。。其主要内容,从本质上讲,就是论证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产品在价值方面和使用价值方面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并予以科学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马克思依据自己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严厉地批判了亚当·“斯密教条”,第一次确立了不变资本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重要性,从而考察了在生产中转移的旧价值(C)和新创造的价值(V+m)之间的区别,科学地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解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价值构成的分析,正确地解决了再生产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紧接着,马克思又批判了斯密等人的另一个错误,即把个人消费同生产消费混淆起来。根据商品使用价值上的差别和不同的经济用途,马克思正确地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而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Ⅰ)和消费资料生产(Ⅱ),由此第一次科学地建立了两大部类的学说,为阐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在上述两大基本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上,马克思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揭示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规律,即社会总产品如何从价值上得到补偿,从实物上得到替换;并且着重从实物形式来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因为社会总产品能否在实物上补偿当年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的一个现实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分析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产品中相当于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部分,同第二部类的产品中相当于不变资本部分的交换,从而首先阐明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他指出,只有当Ⅰ(V+m)=ⅡC这个公式成立时,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这就是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第一个公式,即基本公式。此外,由这个基本公式还可以派生出其他两个公式,即:

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以上三个公式,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应当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比例。

随后,马克思又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他认为在满足简单再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只有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总额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时,即Ⅰ(V+m)>ⅡC,社会再生产过程才能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要做到这一点,第一部类必须首先进行积累,此外第二部类也要进行相应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对于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这里分析的对象是资本主义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由此阐明了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积累是扩大再生产重要源泉的原理。

上述是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这个公式虽然很重要,但它仅表明只有积累扩大再生产才是可能的。要使社会总资本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能够顺利实现,还必须具备另一个公式,即:

Ⅰ(V+ΔV+mx)=Ⅱ(C+ΔC)Ⅰ(V+m)=ⅡC+ⅠΔC+ⅡΔC或

公式中的mx代表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以资本的增加为基础的生产中,Ⅰ(ν+m)必须=ⅡC加上再并入资本的那部分剩余产品,加上第Ⅱ部类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不变资本的追加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85页。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及其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对再生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关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马克思认为,由于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使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但是,“不变资本的生产,从来不是为了不变资本本身而进行的,而只是因为那些生产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41页。。这就是说,消费品的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目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不过是达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因此,生产资料的生产不能离开消费资料生产本身而孤立地、片面地发展。

最后,马克思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研究,还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阶级实质和对抗性矛盾,指出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同时不断地再生产出雇佣工人来,因此,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难关,这就是他无法解决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因为按照价值规律,各个资本家投下等量资本,由于各自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从而劳动者加到生产资料上面的新价值是不相等的,因此,剩余价值、利润、利润率都不会相等,可是资本主义社会却依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规律行事,于是,李嘉图的理论遭到无法克服的难关。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学说解决了这个矛盾。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资本家都是把利润当作自己投下的全部资本带来的,他们都要求等量资本取得平等的利润;同时,资本主义的竞争,造成了资本的自由移转的条件,于是,在相互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利润遂趋于平均化,形成了平均利润率。这样,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就与自己生产的剩余价值发生了量的差别,单个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再也不是按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来计算,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来计算,由此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当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商品价格就围绕着生产价格波动。从现象上看,似乎在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之间出现了矛盾。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价格是和价值相等的;整个社会的利润同剩余价值也是相等的。这里的矛盾只是一种假象。

马克思不仅说明了平均利润的产生,还分析了平均利润的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正是这样,带来了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地租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所有者依仗着自己的土地所有权,参与了资本家阶级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地租就是瓜分得的这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源泉和它的两种形态,而且还揭示了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来源。我们知道,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无论租种好的土地或坏的土地都绝对必须交纳地租,即绝对地租。就是说,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在获得平均利润外,也必须交纳绝对地租。那么这部分高于平均利润的价值从何而来呢?马克思认为,由于土地私有权阻碍了社会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所以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能够保持在农业部门之内而不参加社会的平均化过程,因而,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农业资本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价值必然高于生产价格,其利润也必然高于平均利润,这部分差额就成了绝对地租的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同庸俗政治经济学一样,否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存在。马克思却指出,这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顽症。

经济危机的学说是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再生产和实现学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深入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这个英国古典经济学不愿承认的问题。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积累,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榨取剩余价值的条件,于是,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展,资本主义的积累日益增多,社会产品不断增多。但是,社会产品的实现是要受到社会生产各部门的生产比例性和社会消费能力的限制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绝对存在,严重地破坏了生产按比例地健康发展;同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日益贫困化,消费能力日趋下降。这样,社会产品在价值和实物形态上的实现就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生产出现大量过剩。当过剩的商品涉及若干重要的商品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就会遭到猛烈的破坏,由此,普遍性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马克思不仅论证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还论证了经济危机是经历着繁荣、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的周期性循环。他认为,正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样给危机过后的生产恢复、高涨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使得各企业的竞争力量加强,竞争日趋激烈;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进一步加重,工人的消费能力更趋于下降;而且,固定资本的更新使各生产部门发展不平衡,国民经济比例再度失调的现象必然日趋严重,结果又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在经济危机中,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资本主义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人阶级贫困化进一步加深,它最深刻、最鲜明地表明,资本主义已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丧钟敲响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