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农民工输出与培训研究

甘肃农民工输出与培训研究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从2000年起,甘肃省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制定了“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与外出从业情况”调查表,每年以季报的形式,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但在近两年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输出的农民工人数所占比重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  目前,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这与全国农民工的流向不大一致。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一项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必须把农民工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每个环节的公共服务。

  农民从山沟乡村走进集镇和城市,从村民改变成企业的员工,从种养殖业改变为从事经商、服务业,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这一重大改变需要勇气,需要过程,更需要农民进入城市的职业技能。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让农民工进入城市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综合素质不高和职业技能低下是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城市化建设,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尽快提高他们在非农行业就业的素质和技能,做好农村劳务输转工作。

  一、甘肃农村农民工输出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从2000年起,甘肃省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制定了“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与外出从业情况”调查表,每年以季报的形式,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抽样调查。2000年至2004年,通过对全省30个县、180个行政村的1800个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测算,全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200万人,每年净增15万多人,年均增长8%左右。2005年甘肃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34.94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9%。

  (一)甘肃农民工劳务输出和培训的现状特点

  2005年甘肃省劳务统计工作研讨会上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甘肃全省农民工劳务输出呈现出“走西不走东,走近不走远;分散输出多,有组织输出少;兼业性和季节性多,长期在外务工人数较少;投亲靠友输出多,政府有组织输出少”等特点值得关注。

  1.农民工以自发输出为主,有组织输出为辅

  长期以来,甘肃农村劳务输出一直是以农民工自发输出为主,政府部门组织输出为辅。从有关机构的统计资料看,2000年至2004年,甘肃农民工通过自发外出务工的占93.5%,而政府有组织输出只占6.5%。但在近两年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输出的农民工人数所占比重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2005年全年共输转富余劳动力409.8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39.19万人次,组织输出率33.96%,比上一年高出5.41个百分点。

  在甘肃各市县农村劳务输出中,有组织输出农民工所占的比重都在上升。甘肃省平凉市2001年输出农民工18.1万人,其中自谋输出占67%,有组织输出占33%;2003年输出23.01万人,自谋输出占59%,有组织输出占41%。在2005年上半年,庆阳市西峰区劳务输出4万多人次,其中由政府劳务部门输出1.3万人次,占农民工输出总数的比重也达到了29%。

  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农民工进城打工,仍将以农民工自谋输出为主。这是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战略性问题,还得主要依靠社会各种力量和农民工自身努力去抓住机会,政府部门的有组织输出只能是一种辅助力量,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比如,陇南市的冉百娃原是宕昌县沙湾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在20年前打工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小工,如今经营着全县最大的建筑公司,相继带出了10多位农民建筑商和300多名工人。宕昌县的赵永平从一名农民工发展为企业老板,目前在北京拥有一家实力不凡的服装厂,2005年回家探亲时又准备招收50多名农民工去北京。这种靠外出农民工创业成功者形成的农民工自发输出效率,是政府有组织输出无法做到的。

  2.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青壮年为主

  目前,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这与全国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有一定差异。

  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专家完成的《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农民工流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问题》、《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等3篇最新调研报告透露,目前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16至25岁的占45%,30岁以内的占61%。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达83%。

  甘肃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是:在2000年至2004年,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33岁左右;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只占22.7%。与全国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相比,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都偏高。

  由于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导致一些外出务工较多的农村出现了“老人村”。2005年的年关还没过完,西和县石堡乡张寺村就有198人出去打工了,屋里剩下的,只有上了年岁的老人和带娃娃的妇女。在当今的张寺村,无论是路上走的,屋里忙的,还是田里正干活的,大多是老人。村上的中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全村123户中,近200人闯北京、奔上海,在大城市务工挣钱,每年劳务总收入120多万元。

  3.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甘肃农民工的家乡观念比较重、胆子比较小、所见世面不多,使外出打工人员主要集中在甘肃省境内或甘肃周边西部省份,在东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所占比重较小;另外,对打工的地域环境要求不高,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中小城镇。这与全国农民工的流向不大一致。

  在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专家完成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在东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62%,在中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20%,在西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18%。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重庆、贵州等省(区、市)。

  甘肃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是:近几年(2000年至2004年),甘肃农民工在西部地区务工人数比重较大,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务工者比重分别为85%、11.8%、3.2%;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中小城镇,人数占到一半以上。

  目前,甘肃农民工还有这样一种流动现象:自然流入东部大城市的务工者,一般都有着先在本省内工作的经历。先在县城,后到兰州,再到银川、乌鲁木齐,最后到上海或者北京。在北京回龙观建筑工地上干活的李荣斌就有这样的经历。他是武山洛门人,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种地收入太少,只好外出打工。到北京之前,在红古区窑街矿务局挖了几年煤,2002年他到同乡在北京开的建筑公司来打工。当记者问他,一毕业为什么不来。他回答说,当时不敢来。李荣斌先获取了在小城市工作的经历,才有勇气走到更远的大城市。记者在北京上海两市采访时,碰到不少这样的个例,他们先在一个小城市中获得经验之后,然后才向大城市挺进。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西部城市到东部城市,逐渐城市化的过程,使他们拥有了向更现代化城市迈进的能力和勇气。

  4.农村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

  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其中在建筑、采矿、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务工者人数最多,其次是在餐饮、家政、保安等第三产业从事服务性工作。这与全国农民工的就业结构相比,还有一定不同。

  目前,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在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据甘肃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调查:在2000年至2004年,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在建筑、采矿、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务工者占50.4%,在餐饮、家政、保安等第三产业务工者占39.7%。这与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占40%、在第三产业的占60%的比例正好相反。

  甘肃驻北京劳务工作管理处介绍:目前约有6万多甘肃农民工常年在京务工,他们主要在建筑、制造、保安、保洁、家政、铁路、电信、热力等10多个行业就业,其中在建筑业、小区保安、家政服务业的就业人员较多。据甘肃省驻京劳务部门不完全统计,在甘肃来京务工的6万多农民工中,在建筑行业就业的占有一半;其次是从事小区保安员、家政服务员工作的均超过1万人。

  5.农民外出务工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季节性

  甘肃农民外出务工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季节性,长期在外务工人数较少。由于农业种植业的季节性和建筑业用工的季节性,使甘肃农民外出务工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季节性特点。

  甘肃农民工主要集中在甘肃本省和新疆、青海等西北地区省市务工,在甘肃本省务工的占30%左右,在西部地区务工的人数占85%。而在二、三产业务工的行业又主要是建筑、采矿、家政等行业,2004年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建筑、采矿、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务工者占50.4%。务工地域和从业工种具有明显的工作季节性,决定了甘肃农民外出务工带有很强的季节性。

  目前,全省在外省打工的有150万人左右,在本省的有100多万人,加上季节性的打工,全省每年输出的人次在300万以上,但长期在外打工的不超过50万人,因此,必然呈现出在甘肃农民工中季节性临时性务工的较多、长年性稳定性就业的较少。

  6.农民工受过技能培训的太少

  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农民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重非常低。甘肃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约600万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及文盲半文盲比重高达20%左右,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6年,受过各类技能培训的人数占农民工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目前我国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已占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其中85%以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20%农民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甘肃农民工受过各类技能培训的人数仅占7.1%。由于甘肃农民工培训工作滞后,外出务工的农民以“苦力”型居多。这些人普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收入偏低。甘肃各地对外出务工人员培训能力弱的问题具有普遍性。2004年北京市在甘肃一次性招收电焊工300名,但因甘肃这方面人才奇缺,短时间内很难凑齐,最终使这次农民工输出意向流产。这也反映出了在甘肃劳务输出工作中农民工培训环节的不足。

  (二)甘肃农民工劳务输出和培训取得的成就

  近两年,在甘肃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市县政府部门加大了农村劳务输转和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力度。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甘肃各地农村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2004年和2005年,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民工培训取得了较大业绩。

  1.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同步增长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快速增长。尤其是在2004年和2005年,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各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从富裕农民、减少农民的思路出发,庆阳市把劳务输出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积极安置农民工就业,多渠道组织农村劳务输出,促使了劳动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2004年,庆阳市累计输转劳动力28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8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2004年输转劳动力31.08万人,占城乡富余劳动力的74%;劳务收入6.36亿元,相当于农民人均收入296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8%。

  为了推动农村劳务输出,张掖市派“小分队”到沿海各地落实用工基地,选派干部进驻用工单位。这一系列“实招”促进了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2005年1月至6月,全市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24.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和27.5%。

  天水市劳务部门统计显示,2005年1月至6月,天水市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48.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实现劳务收入7.28亿元。

  近两年,甘肃省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显示出同步增长的态势。2004年甘肃全省乡村劳动力为1057.89万人,其中在非农行业从业的是294.68万人,占总数的28%;2004年甘肃农民平均纯收入是1852元,其中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为527.58元,也占纯收入的28%。2005年甘肃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34.94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9%;创劳务收入100.82亿元,比去年增长56.55%。

  2.农民工输出的品牌行业优势正在形成

  近几年,甘肃省一些市(州)和县(区)根据全国各地劳务市场的不同需求,结合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重点培训,专门传授某些行业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劳务输出向特色、优势、品牌转化。

  天水市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着力创新、包装和打造天水劳务品牌,目前已形成了“天水白娃娃”、“天水女娲家政大嫂”、“羲皇故里建筑工”3大劳务品牌。同时,天水市对传统的“白娃娃服务员”、“天水家政大嫂”、“天水抹灰工”三大劳务品牌,以服务类名义,用“羲皇故里白娃娃”、“羲皇娲里大嫂”、“羲皇故里建筑工”为名称,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商标注册并获得通过。2005年1至6月,天水市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48.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实现劳务收入7.28亿元。

  甘肃东乡县把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东乡县劳务职能部门围绕输转前职业技能培训、输转中管理服务和输转后权益保障三个环节,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农村外出人员素质,打造劳务输出平台,多渠道组织4万多农民走出大山。东乡县以个体、联户、公司等多种组合方式,向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建筑拆迁、商贸流通领域进军,形成了乡乡有输出、一乡有一产的劳务格局。目前,以唐汪、达板、河滩为代表的建筑业,以那勒寺川为代表的商贸流通业,以龙泉、北岭、大树为代表的拆迁业,以锁南为代表的餐饮服务业,已在北京、上海、青海、西藏和省内兰州、河西等地区站稳脚跟,成为东乡劳务输转的品牌行业。据统计,全县劳务输转人数2005年已经达到6万多人次,年创劳务总收入6000多万元,为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增收240多元,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26%,全县有1万多户贫困农民通过劳务输转实现脱贫。

  3.境外农民工劳务输出也已兴起

  近几年,甘肃省境外农村劳务输出也取得重大突破。境外就业工作是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境外就业工作,为加速转移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新途径。甘肃第一家境外就业中介——“陇原境外就业中心”,于2005年4月获照运营,标志着境外就业中介服务开始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2005年,甘肃省劳务办通过网络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企业、侨胞的联系,收集到大量境外就业信息,经过严格把关,仔细分析,认真组织,全年组织境外就业753人(含港、澳地区),主要在蒙古、哈萨克斯坦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分布于餐饮、服务、建筑、制造及服装加工等行业。

  截至2005年7月,甘肃省向国外累计输转劳务人员1530人,为全省劳务输出开创了新局面。兰州市永登县组织务工人员赴加拿大CM公司从事建筑工作,山丹县组织务工人员赴俄罗斯从事种植业,张家川县组织人员赴巴基斯坦从事水洗纺织,经济效益均十分明显。酒泉市积极拓宽向境外输出农村劳务人员渠道,2004年向蒙古国输转务工人员35名,2005年又向蒙古国输出50名农民工,实现了跨国劳务输出的新突破。

  4.农民工培训工作力度加大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的多少。近两年,甘肃省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充分调动各种培训资源,针对农民工需求市场变化,加强就业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培训人数迅速上升。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就业率也普遍提高。

  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各级政府依托培训基地和职业学校,开办各种培训学习班。前后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万多期,培训农民367万人次。据统计,2004年甘肃全省共培训农民工11.2万人,就业率达80%以上。2005年,甘肃全省共完成农民工引导性培训46.12万人,技能性培训15.8万人。通过培训,农民实现了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人力资源实现了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庆阳市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在劳务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庆阳市主动适应劳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加大劳务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打造劳务品牌,提升劳务层次,使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庆阳市一方面依托企业,根据企业的用工需要,集中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使劳务人员很快适应了企业技术要求。经过多年的工作锻炼,现在输出的务工人员大多成为技术工人。在自行车生产企业,庆阳籍务工人员受到普遍欢迎,目前几乎全国所有的自行车生产企业都有庆阳籍务工人员的身影。另一方面,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就业培训中心等单位,根据劳务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计算机应用、缝纫、电焊、车床机修、汽车驾驶、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适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仅2004年庆阳市就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全市输出劳务人员中技术工人达到25万人,占输出人员的80%。通过培训,不但使庆阳劳务的竞争力得到加强,劳务收入有了增加,而且使劳务人员实现了稳定就业,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变成产业工人。2005年,庆阳市又启动实施了50万农民培训计划,发挥教育、农牧、科技、妇联等职能单位的作用,多渠道、多部门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天水市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增加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开展了现代技工培训、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劳动法规和务工常识培训、岗位培训等。2005年上半年,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60多期,培训农民工1万多人,培训后的就业率达95%以上。

  为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张掖市的农业部门、教育系统整合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乡镇农科教中心、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和行业培训等资源,形成官办、民办、行业办的“多轮驱动”培训机制,实行“订单”和“定向”培训,使培训与输转对接,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

  5.农民工维权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近两年,甘肃省各级政府把维护农民工权益作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首要任务,积极组织有关部门,集中力量联合执法,改善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鉴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是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的突出现象。近年来,甘肃全省开展了多次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活动,2004年共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1426户,清欠农民工工资8027.3万元。2005年1月至9月,兰州市共清理被拖欠农民工工资1070万元,追讨被拖欠农民工工资335万元,清退企业和个人违规收取的押金11.35万元,受理农民工投诉案件938件,查处结案800件。同时,整顿民办职介所8户,取缔非法黑中介17户,向公安司法机关移送6户。

  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5年12月21日,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首次向全社会公布了全省各市州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举报电话和详细地址。省上9个部门还联合下发了一个关于解决农民工工资的文件,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惩处措施。截至2005年12月11日,全省已偿还拖欠农民工工资3.924亿元,占拖欠总数的99.9%,基本实现了年初计划和今年国家确定的考核目标。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继续认真做好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工作,切实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省劳动保障厅、省建设厅和省总工会决定,从2005年10月13日至2006年1月25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此次活动将重点检查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加工制造、建筑施工、餐饮服务等行业及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对瞒报、拖欠、克扣工资的用人单位,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责令其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将处以罚款,对无故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数额大、时间长、性质恶劣的用人单位,在依法进行处理的同时,依法公开曝光。此外,还将加强对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同时,甘肃各级政府都把维护农民工权益作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首要任务,并要求进城务工人员一定要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以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还要求所有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省劳保监察部门还一再明确表示,今后将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

  陇南是甘肃省的劳务大市。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蓬勃发展,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该市成立了专项监察执法领导小组,同时积极争取相关行业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初步形成了主管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氛围。为了切实提高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005年春季,市劳动保障局和建委、总工会联合行动,深入到建筑工地和农民工较集中的企业,开展维权、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等相关材料近万份,现场进行咨询和释疑解惑5000多人次。2005年6月,该市根据投诉举报线索,对12户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用工重点抽查,结合查处的情况,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支付了农民工的工资,避免了一起因建筑企业拖欠工资而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该市劳动和建设部门还联合转发了《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建筑企业规范用工行为,建立健全工资发放制度,同时,大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维护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合法权益,张掖市还专门选派干部进驻用工单位。2005年,张掖市选派159名干部到用工基地或用工单位挂职,与当地劳动部门、用人单位沟通,建立劳务协作关系,搞好农民工的维权服务。

  6.个体劳务经纪人在农村劳务输出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甘肃省农村劳务输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农民工自谋输出,二是政府部门有组织输出,三是个体劳务组织或经纪人输出。近几年,在甘肃农村劳务输出中,个体劳务组织或经纪人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农民工有组织输出的一支重要力量。

  嘉峪关市峪泉镇的一半劳动力长年在市区打工,但过去由于是单兵作战,无法形成合力,一些活揽不下来,打工者的利益也常常得不到保障。为此,镇政府通过引导和扶持,把先富起来的旅游大户、运输大户、建筑大户培养成“劳务输出经纪人”,凭借他们灵活的信息渠道、积累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经验,把村民们组织起来,以集体的形式进城务工,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曹鸿是一位农村劳务输出经纪人。2004年,嘉峪关市投资兴建石关峡景区,曹鸿意识到,景区品质提升后对旅游服务的要求也将提高。于是,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他联合村民成立了“黄草营村旅游服务协会”。协会组织村民统一外出培训,实行统一着装、统一限价、统一管理。2005年4月24日,石关峡景区开业,旅游协会同时挂牌亮相,承揽了景区外的纪念品销售和冷饮摊点,协会各户收入较往年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一个选矿厂工地干活的近30个民工也是曹鸿组织出来务工的。另外,曹鸿还利用空闲时间承揽了不少活,修蔬菜大棚、拉绿化土等,都是他先揽了活再找村民一起干。

  嘉峪关市断山口村的殷达军和侯正红,承揽了兴业建筑公司下属的两个施工单位。近几年城市建设投资力度很大,机会很多,但由于资质和实力限制,他们只能带着村民干一些“零碎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殷达军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建筑公司,开始在兴业建筑公司旗下干活。为了提升技术水平,殷达军高薪聘请了技术员和安全员,承建一座两层楼,村里有50多人跟着他干活。侯正红带领公司的第七项目部先后参与了嘉峪关机场路改造工程、嘉北路和老国道改造工程,他们村先后有300多人跟着他干活,仅此一项全村2005年人均增收五六百元。

  (三)甘肃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的主要措施

  近两年,甘肃全省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劳务输转人数和劳务收入再创历史新高。2005年甘肃省共输转富余劳动力409.83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6.39%,完成年输转计划350万人次的117%;创劳务收入100.82亿元,比2004年增长56.55%,完成年计划70亿元的144%。甘肃农村劳务输出数量的持续扩大和劳务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各级政府部门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分不开的。在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民工培训方面,甘肃省采取了以下积极措施: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民工培训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转工作,并从抓重大项目人手,推动全省劳务输出事业发展。

  2005年,省委书记苏荣同志指出:抓住沿海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这一历史机遇,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提高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奠基工程,纳入甘肃省重点工作。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大产业来培育,拿出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功夫来抓劳务输出。省长陆浩同志提出:县、乡两级要集中力量抓,各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协同配合,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加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工作,适应市场需求,搞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应用技术培训,增强外出就业和稳定就业的能力。拓宽输出渠道,扩大输出规模,加强与输入地政府的联系协调,逐步形成一批较为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

  2005年5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定西召开全省劳务工作现场会。省委副书记马西林、副省长陆武成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州)党委、政府分管农村工作和劳动保障工作的书记、市长以及农牧局、劳动保障局、扶贫办、妇联的负责同志与劳务工作示范县(区)的负责同志,共200多人齐集一堂,共商劳务经济发展大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马西林副书记在会上指出:要大范围寻求劳动力转移,跳出农村解决农民问题,跳出甘肃谋划就业问题。陆武诚副省长要求:整合资源、强化培训,使劳务输转实现“四个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自谋自发型向规模组织型转变。同时,全省14个市、州和86个县、区迅速组织传达和落实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已成为甘肃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省委十届八次全委会议上,苏荣书记总结指出:“劳务输出已成为当前全省最大的项目”。

  2.各级政府部门努力落实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民工培训工作责任制

  甘肃各级政府与劳务等职能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2005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的决策部署,迅速安排部署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措施扎实,使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组织机构健全、各部门全力协作,建立起了农村劳务产业的长效发展机制,使全省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

  2005年,全省14个市、州和绝大部分县、区召开了本地区劳务工作会议,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确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任务落到实处。酒泉、武威、定西、陇南、天水、庆阳等多个市(州)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劳动保障、农牧、财政、扶贫、教育、妇联、团委、工会等部门和组织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运行比较良好的有定西等市,劳务部门牵头抓总、搭建平台;农业、教育部门提供技术、场地、师资,负责开展务工人员培训;发改、扶贫、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妇联、团委做好品牌建设;工会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新闻媒体把握舆论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同时,各市州进行了劳务培训输转工作的组织机构体系建设。除金昌和嘉峪关两市外,12个市、州提升了劳务工作机构建制,增加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职能,在乡(镇)建立劳动保障(劳务)工作站、各村确定劳务信息联络员。目前,全省1240个乡镇设有劳动保障(劳务)工作站,15341个村、社有了劳务信息联络员,基本形成了以省劳务办为龙头,市(州)劳务办为依托,县(区)劳务办为主力,乡镇劳务站为基础的四级劳务服务管理机构体系。

  甘肃省大部分市和县将农村劳务工作列入了2005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健全了督促检查机制,采取每季通报、年终总结评比等办法,确保把劳务输出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005年张掖市拿出一系列“实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市委、市政府将劳务输出列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市直和县区有关部门、各乡镇共派出160个劳务“小分队”,到东部省市调查用工信息,落实劳务基地,组织劳务输出。至2005年6月底,160个“小分队”共组织输出7800人,在东南沿海新开辟用工基地48个.输出3600人。

  3.通过举办各种级别的劳务洽谈会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2005年,为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有组织输出率,全省各级政府和劳务工作机构积极探索,主动出击,依托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与输入地政府之间、职能部门之间、工作实体之间,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联手为甘肃农村劳务输出进行指导和管理,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协作格局。

  组织劳务洽谈会,劳务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市场合约形式的劳务合作协议,是2005年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新亮点。2005年8月,省劳动保障厅在嘉峪关市承办华北劳务协作区第十一届年会,同时举办了京陇劳务对接会。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的代表与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洽谈和劳务对接,签订用工协议2.32万人。同年9月,苏荣书记、陆浩省长率甘肃省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市学习考察期间,省劳务办与天津有关用工企业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双方确定从2006年起,甘肃省向天津市每年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至3万人。同月,省劳动保障厅、省扶贫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保障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在乌鲁木齐联合举行了“甘肃在疆优秀务工创业人员表彰会暨甘新劳务洽谈会”,省劳务办与兵团及用工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8.76万人。尤其甘肃是全国第一个在新疆为务工人员举行表彰会的省份,不仅极大鼓励了甘肃在疆务工人员,而且在新疆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提升了甘肃劳务的知名度。

  各市(州)也积极行动起来。白银、陇南等市和陇西等县(区)在异地或本地广泛邀请用人单位举办劳务供需对接会。白银市在上海举行的劳务洽谈和签约会,与57家企业和人力资源公司签订了18.3万人的用工协议。兰州市派遣劳务考察团对广州、佛山、惠州、深圳四市进行考察后,与广东省劳动保障厅签订了6万人的输转意向协议书。张掖市则选派200名年轻干部到东南沿海劳务基地挂职,充当政府“劳务大使”,拓展劳务基地,传递就业信息,稳定务工人员,实现了输出地与输入地的有效对接。

  在抓常年性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全省劳务工作机构乘势紧抓季节性劳务输出,尤其把赴疆摘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2005年甘肃进疆拾花工达到30多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6万多人,创劳务收入4.2亿元。

  发展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强化用工信息搜集和跟踪服务管理,扩大甘肃劳务输出规模。特别是利用发达地区出现的就业结构矛盾,充分发挥甘肃省各技校毕业生资源优势,加强用工企业与技校的信息沟通,全年输送出了7000多名技校毕业生,并在当地实现了稳定就业。

  劳务派遣制度得到迅速发展。省陇兴劳务派遣服务中心自2004年6月18日注册登记成立以来至今年末,共建立了22个工作站。2005年,全省新建劳务基地

  4.省市两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规模

  在农村劳动力资源输出过程中,各级劳务工作部门已经具有一个普遍认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的多少。为此,各级政府确立了“以培训促输出,以技能促就业”的工作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各部门现有培训资源,针对市场用工需求,加强农民工就业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为了实现“以培训促输出,以技能促就业”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开始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2004年国家和省财政投入600万元,实施“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对农民工的培训。2005年,“阳光工程”、扶贫办和各市(州)、县(区)政府为开展农民工培训筹措了6000万元的资金,全省共完成引导性培训46.12万人,技能性培训15.8万人。通过培训,使农民工实现了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了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在甘肃农民工培训中,省扶贫办的资金投入最多。甘肃省扶贫办把全省扶贫工作以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目标任务,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投入,2005年培训经费比去年净增一倍多,达到2090万元,年内完成订单培训10万人。省扶贫办与省劳动厅确定了20个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构建了国家、省、市(州)、县四级培训基地和网络。在劳务扶贫上,扶贫部门主动与劳动、农业、教育、妇联、共青团、工商联等部门配合,整合了培训资源。同时发挥国家在我省帮扶的29个部委、天津市对口帮扶、172个省级和中央在甘帮扶单位的作用,拓宽了培训途径。经过培训的劳动力,90%以上实现输出就业。

  培训中,各地在组织上做到了“三个贴近”:培训内容贴近市场,培训基地贴近基层,培训时间贴近实际。在培训服务上实行“三个结合”:培训与劳动力储备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推行“三种模式”:“订单培训”,“流动培训”,“项目培训”。

  一些市(州)和县(区)还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加强培训,促使劳务输出向特色、优势、品牌转化。天水市对传统的“白娃娃服务员”、“天水家政大嫂”、“天水抹灰工”三大劳务品牌进行重点培训。陇南市礼县,妇联与扶贫部门合作培训的保姆,在京津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

  5.通过定单培训、定向输送提高劳务输出效益

  及时掌握劳务需求信息,通过定单培训、定向输送,稳定农民工就业,提高劳务效益,使农民工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庆阳市西峰区按照“巩固老基地,抢占新市场,合作讲信誉,长远讲质量”的思路,多次组织得力人员四面出击,开辟劳务市场,加固合作关系,初步建成了上海消防总公司、长庆油田等105个劳务基地,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新疆为龙头,东进西出,南北并举的劳务输出格局。

  “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是西峰区劳务输出的一大亮点。2005年年初,在接到北京通宝金汇公司的劳务用工信息后,区上立即组织孙富强等48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电焊工职业培训,结业后由专人送往用工单位。目前,这48名“技能型”务工人员月工资均达到1200元以上。陪送农民去外地打工已成为西峰区劳务办的一项日常工作:2005年6月2日,送82名农民赴长庆油田打工,60名农民赴北京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打工;6月17日,送78名农民赴广东普宁市宝贤内衣有限公司打工;6月28日和6月30日,又送24名农民赴北京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打工,128名农民赴长庆油田打工。把这种目标明确、成批送达的劳务输转方式叫做“组织化输转”。2005年上半年,全区劳务输转4万多人次,其中组织化输转13000人次,劳务总收入超过1亿元。在送走之前,这些农民都经过了劳务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而在培训之前,区劳务办就已经掌握了劳务需求订单。

  西峰区以区劳务办为中心,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都设立了劳务工作站,98个行政村都配备了劳务联络员,全区劳务信息一律输入微机,实时跟踪管理。有多少人具备打工条件,学历如何,年龄多大;有多少人外出打工,在何地方,收入怎样,都一清二楚。同时,区上与陇东职专、西峰职专和35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建立了委培关系,并在上海、广东东莞等辖区务工人员密集城市设立了劳务工作管理处,基本上形成了与农民相通、与市场互动的劳务服务网络。

  6.通过建立劳务信息网络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长期以来,务工信息获取手段落后,一直制约着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开展。一方面,许多城市和企业急需大量服务人员和工人,另一方面,甘肃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为了解决这一制约发展的基础性矛盾,2005年,省委、省政府和省劳动保障厅在加强与输入地劳务协作与对接关系的同时,决定尽快建立以省级劳务管理机构为中心,外联全国劳务市场与基地,内联市(州)、县(区)、乡(镇)劳务机构的网络化信息收集和传送体系。2005年12月6日,省劳务办为14个市、州和20个县、区配备了计算机,迈出了建立甘肃省劳务信息网络的第一步,并将在两年内为剩余县、区完成计算机配备,实现省内农村劳动力供给信息和省外劳动力需求信息的快速互通和双向交流。

  平凉、张掖、白银等市为了确切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本市总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务工人数、地域、工种以及劳务经纪人、返乡创业带头人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摸底登记工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输转,提高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建立全省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近两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与劳务部门共同努力,甘肃农村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取得了不凡成绩,劳务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征进一步突出,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并举、就地转移与向外输出并重、分散输出与有组织输转结合的格局。

  二、甘肃农民工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提供的调研报告分析认为,目前,阻碍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培训经费杯水车薪;二是城市就业服务项目不适合;三是体制性障碍;四是企业和社会歧视、有政策难落实。这四大原因严重阻碍着农民工的就业。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三大问题是: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初次求职农民极易上当;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就业需要。

  (一)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专家的调查分析认为,在阻碍农民工就业的四大因素中,七成农民工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甘肃农民工受过各类技能培训的人数仅占7.1%。培训工作滞后,严重影响着甘肃农民工的就业和农村劳务输出的收入。目前,由于缺少职业技能,甘肃外出务工的农民以“苦力”型居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而收入又偏低。

  1.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

  甘肃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十分艰巨。2004年底,甘肃农村劳动力有1057.89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600万人,每年还新增40万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等因素,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实现在城镇稳定就业。据统计,在甘肃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435.7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4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18.0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5.6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96%;文盲、半文盲17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7.2%。

  2004年北京市在甘肃一次性招收电焊工300名,但因甘肃这方面人才奇缺,短时间内很难凑齐,最终使这次输转意向流产。这暴露出了甘肃劳务输转培训工作环节上的弱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就业技能的农民工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培训工作滞后,使甘肃外出务工的农民以“苦力”型居多,这些人普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收入偏低。在北京打工的6万多甘肃农民工中,就有一半人在建筑业从事低收入的“苦力”型工作。据平凉市劳务办反映。由于受文化程度和技能影响,平凉市农民工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和华北等低收入地区,从事建筑、铸造、矿山、餐饮等行业,工作量大,且收入偏低。因此,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已经成为甘肃劳务输出工作的当务之急。

  2.农民工培训缺少专项经费

  在劳务输转过程中,用工潮流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已是必然趋势。在甘肃农民工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过程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工作力度是关键。但培训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甘肃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

  近两年,尽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也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培训资金,但是甘肃省财政一直比较困难,培训资金投入规模十分有限,并不能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2004年国家和省财政投入600万元实施“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计划,其中省财政仅投入100万元,作为实施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的配套资金。而2004年“阳光工程”只是甘肃全省的部分市、县开展试点培训,大多数市县不在“阳光工程”试点范围。这样一来大多数市、县仍然无培训经费。2005年,经过多方努力,甘肃全省筹措了6000万元的资金,进行农民工培训。但是,大部分资金来自国家“阳光工程”和扶贫资金,其中来自省扶贫办的国家扶贫资金就多达2090万元,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多。经费拮据、投入严重不足问题已经成了制约甘肃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瓶颈。

  3.培训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培训工作的协调机制没有理顺,农民工培训规模有限。农民工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需要劳动保障、农牧、财政、扶贫、教育等部门加强配合,整合培训资源,才能提高培训效率与质量。2004年甘肃省制定了《2004—2007年农民工培训规划》,由省劳动保障厅牵头,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部门分隔,各自为阵,培训资源难以整合,形不成合力,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指导培训与输转有机结合的机制。这不仅造成培训资源浪费,而且阻碍了甘肃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

  据统计,2004年全国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198万人次,其中15天至90天的技能性培训1580万人次。而2004年甘肃全省培训农民工只有11.2万人,培训人数不到全国农民工培训总数的1%。

  4.农民工培训与市场需求相分离

  培训与转移就业分家。培训是为了输转,输转前必须培训这是目前劳务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甘肃农村劳务培训和输转的工作机制并没有理顺,培训与就业“两张皮”。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就业信息多、输转渠道畅通的劳务机构并没有参与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有人找不上信息,有信息招不上人”的困窘,最终导致培训与输转脱节,培训脱离市场需要,培训工作效率低下。

  从近几年劳务输出情况来看,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务工技能单一,只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严重影响了劳务输转工作的质量。为了提高务工者素质,推动劳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急需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来改变这种现状。但是由于劳务经费支持不到位,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劳务培训一直跟不上就业形势需要。没有建立有技能的富余劳动力预备役制度,从而致使组织劳务输出形不成规模和气候。

  5.企业对农民工缺少培训

  目前,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着企业对农民工培训不重视,只知道使用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愿意拿出经费对在岗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使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难以提升。

  在《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的法律义务,职工的培训经费按一定比例提取,税前列支。但是大多数企业按照全体职工工资总额提取培训经费后,把经费基本都用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出国考察等项目支出上,用于企业一般“正式职工”培训的很少,而大量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则被排除在外。如建筑行业,农民工已达3200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76%,绝大多数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是农民工,但能够参加培训的却很少。

  (二)农村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尽管甘肃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提高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奠基工程,纳入甘肃省重点工作。并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大产业来培育,拿出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功夫来抓劳务输出。但是,与其他省市相比,甘肃农村劳务输转规模和质量还是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1.农村择业观念的陈旧,影响农民工的择业就业

  农民择业观念存在认识上的误差,影响甘肃农村劳务输出。由于对农民工的择业缺乏有力的引导,导致一些市场需求量大的就业岗位,譬如家政服务等少人问津,有些人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出门谋富。

  2004年8月和9月,平凉市妇联组织农村妇女赴京从事家政服务。这项活动由市县各级扶贫办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务工人员外出旅费、体检费及在北京家政学校培训的部分费用。务工人员培训结业后,由相关部门介绍到北京城市家庭就业,务工人员人均最低月收入在400元左右。市县妇联决心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为贫困家庭的姐妹办件实事、好事。她们通过市县乡三级妇联组织,走村入户作宣传,搞动员,花钱租车登门接人去县城做体检,到县城的食宿费用也由妇联垫资结算。但是,从县里临上车时,有的家长改变主意,把自家孩子从车上生拉硬拽下来,说是宁肯受穷也不让孩子离家千里伺候人。结果是事与愿违,组织了两批,赴京人员不足100名。2004年9月,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又组织劳务工赴疆摘棉花。这次进疆的路费也是由政府买单。平凉市政府与新疆用工单位签订了2000人的协议。为了推动这次农村劳务输出,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但是最终进疆的人数不足千人。其中有些人竟利用政府出路费,把务工当成一次探亲访友的机会。

  2.政府部门的劳务输出机构不健全,影响农村劳务输出的发展

  随着甘肃农村劳务输出迅速发展,现有劳务机构设置已显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目前,甘肃全省仍有一些乡镇未建立劳务工作机构,有的设置了机构,但由于缺乏编制,形同虚设。这样致使务工信息不能及时发到最需要的地方,失去了信息的实际价值,也影响了劳务政策的宣传。同时因劳务工作没有纳入各级政府考核范围,劳务工作疏于管理,有关部门配合不及时,致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开展难度很大。

  市场有用工需求,驻外劳务机构也获得了用工信息,可是这个信息却无法直接传达到各市、县、乡的基层劳务部门。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很多市县的劳务部门没有传真机。基层劳务部门得到了信息,却因经费缺少,无法传达到乡村基层,好多机会白白浪费了。2005年春节,北京一家外资企业通过甘肃驻京劳务管理处,要求在甘肃招工100名,但是信息发去,没有招来一个人,后来一问,说都在过年,信息无法传达到村里。

  近几年,甘肃各市市级中心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市县区劳务机构和就业促进(服务)机构合属办公,随着劳务工作的迅速发展,现有劳务机构已显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目前,全省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乡镇未建立劳务工作机构,有的设置了劳务机构,但没有专职劳务工作人员。在一些乡镇,劳务机构根本没有掌握劳务信息、培训务工人员、组织劳务输出、宣传劳务政策、管理劳务活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工作能力。“劳务工作机构滞后,这就很难发挥劳动就业部门蓄水池的作用”,这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对现状的评价。据平凉劳务办反映:目前,平凉市市级没有一个中心劳动力市场。市县区劳务机构和就业促进(服务)机构合属办公,至今仍有79%的乡镇未建立农村劳务工作机构。

  3.个体劳务组织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劳务输出

  在劳务资源和劳务市场之间,缺少桥梁和沟通途径,是制约甘肃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瓶颈”。目前,农村劳务输出主要靠三个渠道:一是农民工依靠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关系寻找就业机会;二是农民工通过政府劳务部门寻找就业机会;三是农民工通过个体劳务组织或劳务中介经纪人寻找就业机会。但是,甘肃个体劳务组织或劳务公司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务输出规模扩大。

  甘肃各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立个体劳务组织的条件要求过于苛刻,致使劳务公司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发展滞后,影响了农村劳务输出。据熟知北京建筑劳务市场的武山人马保吉叙说,他当年在天水筹建劳务公司相当艰难。马保吉从北京城建集团的“合同工”到拥有自己的建筑安装公司,在北京建筑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非常熟悉建筑市场用工规则。为了保障异地用工安全,北京市建筑行业规定,其他外省市建筑公司在京注册施工,必须限用本省市建筑工人。据北京城建集团网公布的资料显示,甘肃周边省份在北京都有自己专门的建筑劳务派遣公司,四川有6家,宁夏有6家,陕西有7家,而甘肃在北京仅有陇南一家小公司具有建筑劳务输出资质。没有合法的输出平台,甘肃建筑工人一直处于一种无序零散小规模的状态。目前输出的建筑劳务,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甘肃建筑工只能到其他省市的建筑工程队去,可是其他建筑企业需要相应本省市的合法证件,甘肃籍工人只好使用假身份证,或者涂改证件,冒充外省籍贯。这给建筑用工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一些建筑单位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之后,也无法得到合法维权。为了打破建筑用工“瓶颈”,2002年,马保吉试图在天水市注册专门的建筑劳务派遣公司,但是,当时工商部门回答说:“在省内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不能注册这样的公司。”他将其他各省市建筑劳务派遣公司的资料传真过去,但仍没有得到回音。“如果当时有这样一个平台,仅凭我一个人带到北京的建筑工人,不会只有现在的200人,而是几千名。”马保吉苦笑着对记者说。

  4.劳务资金支持不到位,影响劳务输出机构运作

  由于劳务工作经费不足,劳务信息考察不到位,缺乏准确性,也影响了有些高质量的信息的发布。同时,由于劳务工作缺少必要的经费,使输出前的职业技能培训、输转中的管理服务和输转后的权益保障等重点工作也无法保证,直接影响了有组织输出及基层劳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劳务资金缺乏一直是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软肋,也是制约劳务输转工作的屏障。按照市场需求下单,农民选单,培训机构接单,这是劳务输出工作比较好的县区的成功经验。其具体做法就是根据劳务基地反馈回来的劳务需求信息,动员组织农民工,由培训机构按市场需求培训劳务工,政府资助部分费用。但是甘肃各市县的劳务经费严重短缺,使许多正常的不可缺少的劳务输出环节缺位,使农村劳务输出的质量不高、规模不大、收入不好。

  三、甘肃农村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的对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尽快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目前,农民外出务工是增加甘肃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民城市化是长远解决甘肃“三农问题”的唯一途径。如何使农民在城市或非农行业具有生存发展的技能,如何使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生活就成了新时期甘肃各级政府的重大公共责任。

  我们认为:应该从三方面人手: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拥有在城市或非农行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抓好对农民工输转的各个环节,使他们拥有在城市或非农行业的就业工作机会;消除对农民工的各种社会政策歧视,使他们拥有在城市或非农行业的公平生存环境。

  (一)把农民工培训纳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是扩大输转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工收入的关键。农民工培训是农民工输转、进入城市就业的前提条件。事实证明,农民工通过培训后转移就业的前景十分宽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甘肃通过培训的农民工就业率达80%以上。但是,农民工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公共任务,各级政府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力以赴地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

  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前提。近两年,甘肃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进城务工”、“劳务输转”是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从2004年开始,国家和省财政投入了一定资金,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计划。但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多、配合不多,严重影响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尽快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机构和工作制度。一是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要建立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发改委、农牧、财政、科技、建委、乡企局、扶贫办、教育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劳动保障部门要编制农民工培训计划,制定年度实施方案,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培训工作,保证培训工作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和顺利开展;三是为了体现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要把本地农民工培训的长期计划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并督促各级政府部门落实到位。

  2.中央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但是,对农民工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各级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对培训的投入无法满足农民工培训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甘肃省政府的财政严重短缺,各市县财政收入早入不敷出。如2004年天水市财政收入46762万元,财政支出239635万元,收支差额为一192873万元;定西市财政收入31610万元,财政支出196510万元,收支差额为一164900万元;张掖地区高台县财政收入3240万元,财政支出12880万元,收支差额为一9640万元;庆阳地区环县财政收入3400万元,财政支出24943万元,收支差额为一21543万元;陇南地区成县财政收入4593万元,财政支出17582万元,收支差额为一12989万元。因此根本无力对农民工培训进行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中央政府必须对甘肃或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培训投入实行倾斜政策,以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是要在农民工培训资金划拨上实行倾斜政策。根据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和农民收入差距,对农民工培训中央财政投入实行不同的倾斜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

  二是要在西部地区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根据西部地区培训力量薄弱、培训水平落后的实际情况,由教育部和劳动保障部合作在西部省市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

  三是要督促东部省市建立农民工技能培训机制。根据西部地区大量农民工已经在沿海地区就业,也需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要求东部省市建立农民工免费再教育再培训机构,以提高农民工生存发展能力。

  3.地方政府要把农民工培训纳入公共职责范畴

  根据甘肃省各市县农业经济落后、农村人口众多和外出务工农民较多的实际情况,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在很长一个时期将成为甘肃农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市、县、乡三级政府)必须把农民工培训纳入到政府公共职责的范畴内,全力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以提高他们在城市和非农行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一是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农民工培训机构。从提高务工素质和增加务工收入的角度出发,在县乡两级政府专门设立培训农民工的常设机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合理的。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在甘肃各地农村,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已经达到了40%以上。为多数农民进行务工培训,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完全符合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是把农民工培训作为县乡政府工作考核内容。目前,在甘肃各地,由于没有把“务工培训”和“劳务输出”纳入各级政府考核范围,因而对劳务培训、劳务输出工作缺乏管理,有关部门配合不及时,很难形成劳务输出的优势和规模。因此,应该尽快把“务工培训”和“劳务输出”作为甘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考核内容,对忽视或有意怠慢这项工作的部门和当事人进行惩治。

  4.健全农民工培训的组织机构系统

  农民工培训工作既是各级政府应尽的公共职能,也是社会各界应承担的公共义务,关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实现。因此,应该动员社会各种力量资源,参与到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去,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的组织机构系统。

  一是地方政府要组织农民工培训。在任何情况下,各级政府都是组织农民工培训的主体,要积极利用政府现有的各种力量,要全力动员社会已有的各种资源,扩大对农民工的培训规模,提高对农民工的培训质量,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行业的战略性输转。

  二是职业学校要参与农民工培训。在目前情况下,各种职业学校是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最佳机构,他们拥有农民工培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师资、场所、市场、经验等软硬件条件。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学校建设的力量投入,把职业学校纳入到有农民工培训的组织机构系统中,使其发挥主要作用。

  三是用人单位要进行农民工培训。对在岗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是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尽的责任。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为了节省经费、降低成本,不对在岗农民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各级政府应该加强督导,迫使企业重视对农民工的在职培训。对不进行培训的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交纳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培训费,由政府部门组织培训。

  5.建立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

  要尽快建立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培训资金来源制度,以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经费需求。而且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培训资金的不断投入。

  一是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财政在预算支出中每年要安排农民工培训的专项经费。在甘肃省和西部地区实行中央和省级财政拿大头,市、县财政拿小头的原则。政府财政开支的农民工培训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不断提高使用效益。

  二是用人单位要按使用农民工人员的数量提取培训经费。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

  三是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均可申请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须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培训收费标准。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审批管理办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凡农民工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按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办理,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任何单位不得强制农民工参加收费鉴定,鉴定机构要视情况适当降低鉴定收费标准。

  6.完善对农民工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农民工培训要跟上城市就业的需要。如果农民工培训跟不上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务工技能单一,只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必然会严重影响劳务输转的质量和收入。要科学的超前的观察城市就业市场动态,推动劳务培训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市场需求下单,农民选单,培训机构接单,这是劳务输出比较好的尝试。具体做法就是根据劳务基地反馈回来的劳务需求信息,动员组织农民工,由培训机构按市场需求培训劳务工。

  建立农民工培训内容体系。一是开展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开展。引导性培训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为主,采用定单培训的形式,将培训与就业相结合,为农村劳务供需双方做好服务工作。当前培训的重点内容是家政服务、餐饮、缝纫、保健、建筑、电子装配、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主要由各类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

  把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和培训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之一,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灵活、多样、开放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更好地满足进城务工人员提高职业技能的需求。一是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适应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学习特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和工作时间长的特点,职业教育和培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二是要逐步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探索建立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的制度,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政策,鼓励进城务工农民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允许培训学校通过考核将农民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认定为学分,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将这类学分折算成接受本校学习的学历学分,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学历。

  7.加强农民工培训的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要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培训师资可由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开展继续教育解决,也可通过从专业部门和单位聘请的方式解决。

  二是加强农民工培训的教材开发。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坚持统一规范、实际适用和先进创新的原则。除引导性培训和技术要求规范、统一的专业教材采用全国统一编写的外,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大对培训教材的开发力度,编写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

  三是加强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定期调查并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定期对不同职业(工种)、不同等级的农民工职业供求和工资价位进行调查,调查分析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四是建立农民工培训效果的评价制度。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各类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招生情况、学员结业率、结业学员鉴定通过率、就业率、工资水平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农民工培训效果评价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二)全力推动农民工输转工作的开展

  全力推动甘肃农民工输转工作上规模上档次。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地方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下和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使甘肃劳务输转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劳务输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甘肃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要积极领导,多方联系,统一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全省农村劳动力的输转工作。通过发展劳务经济,拓展甘肃农民的致富空间,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1.构建农村劳务输出工程,完善劳务输出体系

  目前,积极做好劳务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把劳务经济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这是甘肃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大任务。因此,必须要构建农村劳务输出工程,完善劳务输出体系。

  一是要确立劳务输出工作目标。构建农村劳务输出工程,必须要制定劳务工作目标,完善劳务输出工作责任制。在各市县实施户均输一人、组长带10人、村长带百人、乡长带千人、县长带万人的劳务输出“个、十、百、千、万”工程;制定每个单位联系1个村、建立1个劳务基地、帮助输出100人次以上劳动力的县直单位帮扶工作责任制;完善县级劳务输出协调领导机构、乡镇劳务协会、村劳务公司、组劳务信息员四级劳务体系。

  二是要建立劳务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各级政府要进行必要的财政投资,加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硬件的建设,形成一头连着农民工,一头连着各劳务市场的劳务服务信息网络。以此来收集和发布各种劳务信息,推动农民工异地就业。

  三是要健全劳务输出的组织网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劳务输出的组织网络,市、县(区)都要设立劳务工作办公室,乡镇设立劳务工作站,健全办事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同时,还要在当地建立劳务中介组织,在外地建立劳务工作站。由此建成层层有责任、个个抓落实的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形成劳务部门组织、中介组织介绍、企业和亲友带动等多种形式的劳务输出格局。

  四是要加强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在劳务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要主动适应劳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加大对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打造劳务品牌,提升劳务层次,使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培训,不但可以使劳务竞争力得到加强,劳务收入不断增加,而且使劳务人员实现稳定就业,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变成产业工人。

  2.完善甘肃驻外办事处职能,把劳务输出和管理作为其主要职责

  从劳务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甘肃驻外办事机构的公共职能,把农村劳务输出与管理作为驻各省市办事处工作的主要职责。目前,甘肃在外省打工的农民工有150万人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而且属于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是省市两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必须调整甘肃驻外办事处的工作职能结构,加大对在外省打工的甘肃农民工的服务职能。

  一是调整驻外办事机构的工作重点,突出劳务输出工作的地位。要求甘肃各驻外办事处积极收集劳务信息,为农民工牵线搭桥、争取更多的劳务订单,推动甘肃劳务输转工作不断发展。并把劳务输转工作成绩作为驻外办事处工作岗位的重要考核指标。近年来,省政府驻疆办转移工作重点,铺路搭桥广泛联系,千方百计签合同抓订单,积极帮扶甘肃贫困山区农民进疆务工,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

  二是充实驻外办事机构的工作职能,扩大劳务输出管理的机构力量。过去,甘肃省政府驻其他省市办事处主要是为政府工作人员在外办事提供方便服务;现在,应该进一步充实驻其他省市办事处的工作职能,设立专门机构和办事人员,为甘肃农民工在外打工提供方便服务。

  三是健全在各省市设立办事机构,强化劳务输转工作。为了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积极发展,应该要求甘肃各市州政府在其他省市设立办事机构,专门从事本地农村劳务输出与管理工作,协调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为在外务工的甘肃农民工提高各种公共服务。

  3.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各种劳务机构,以推动劳务输出和保障农民工权益

  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些省市,根据甘肃农民工的集中程度,各市州政府应该设立各种类型的专门劳务机构,为甘肃农村劳务的进一步输出、为已经打工就业的农民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劳务服务。

  一是要设立劳务工作站。根据农民工集中程度,甘肃各市州政府劳务部门在北京、深圳、广东、上海、浙江、江苏、新疆等地设立劳务工作站,搜集信息,为劳务人员提供服务。

  二是要建立劳务基地。根据劳务市场需求情况,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各市县要积极开辟劳务基地,发展与当地各种企业的劳务合作关系,扩大农村劳动力的输转规模。

  三是要形成“甘肃村”。在甘肃农民工集中的沿海中小城市,通过派出专职劳务工作人员,进行有组织的领导或指导,建立外出务工人员的“甘肃村”,以此加强农民工之间的联系,为甘肃籍农民工的生活和维权提供方便服务。

  通过劳务工作站、劳务基地、“甘肃村”等甘肃劳务机构,实现对农民工的跟踪管理,强化农民工的管理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外省市的劳务机构可以定期不定期地到用工单位进行回访,协助用工单位搞好管理;并且协助务工人员签订好劳务合同,对一些企业的单方面不合理的合同要求,坚决拒签,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庆阳劳务部门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江苏等地处理劳资纠纷100多起,追回务工人员工资10多万元,处理工伤事故50多起。

  4.树立农民工创业典型,鼓励农民工走勤奋创业的发展道路

  在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甘肃各级劳务部门要积极树立农民工创业典型,大胆鼓励农村有志青年和能人走向勤奋创业的发展道路。鼓励农村有志人士创办自己的企业,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各级政府在鼓励农民工创业上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积极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使务工返乡创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新主角,把劳动力过剩的负担转化成资源优势,进而变成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如庆阳全市务工人员返乡创办的经济实体遍布各个行业。正新轮胎、捷安特自行车、创维彩电、富士达摩托车等公司在庆阳的直销业务,全部由在这些公司打过工的返乡人员经营。

  二是要积极树立农民工创业典型,大力宣传农民企业家创业成功的经验,也可以邀请农民企业家亲自介绍自己成功的艰辛经历,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使一些农村青年具有创业的志向和勇气。

  三是要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抓好对回乡青年、复退转业军人以及有创业愿望的农村青年创业能力的培训,使他们通过创业培训,掌握一定的创业本领,具备创业的能力。

  四是要建立宽松的创业环境。各级政府要给农村有志青年创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制订各种积极政策,在财力、物力、技术上提供帮助,尤其是在创业资金上进行扶持。

  宕昌县原先在北京务工的赵永平,目前在北京拥有一家实力不凡的服装厂,2005年回乡就招收了50多名工人去北京打工。武都区马街镇农民王二朝兴办了陇南兴朝道桥公司,先后把1000多人带向市场。这就充分说明,农民工创业确实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5.建立健全农民工保护机制,积极创建“外出务工协会”

  农民是中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更是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保护农民工的各种利益和权益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建立健全农民工保护机制,创建“外出务工协会”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要做好务工自我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通过《务工者必读》小册子,介绍外出务工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劳动合同的拟定、投诉的办法、外出务工需要带的衣物、怎么坐公交车等等,使农民工掌握外出务工的基本知识,以便于及时保护自己。

  二是要通过与用工企业加强联系来维护农民工权益。从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的角度,各级政府要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加强双边信息的沟通,邀请用工企业来座谈,专门研究劳动合同和劳动保障问题。以此来防止出现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陷阱,减少农民和企业的损失。地方政府与用工单位要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互惠双赢。

  三是要通过建立劳务中介组织来维护农民工权益。在目前劳务输出市场发育程度尚不成熟和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引导建立有信誉的中介组织,为劳动力输转搭建市场桥梁。劳务中介机构在劳务经济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如县就业局、县工商协会、县妇联等政府部门都可以建立职业介绍所,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保持微利服务。职介所与用工机构建立长期联系,并提供“一条龙”服务。从上火车一直到安排工作,全部有专人管理。职介所还为每位农民工建档立卡,如果遇到维权问题,聘请律师负责解决。

  四是要创建农民自我保护的“外出务工协会”。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农民进行自我保护,大胆创建“外出务工协会”,探索劳务输出的新机制。“外出务工协会”的主要宗旨:一是搞互助,二是收发信息,三是保护农民利益。

  (三)建立科学的农民工用工制度

  国家应实施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民工有序流动就业和城乡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障碍。国家应采取相应措施,化解目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困难: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权益,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实现农民的自由迁徙权,使他们能够在城市获得长期合法居住权,给予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待遇。

  第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土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以使农民在自愿放弃土地中得到应有的报偿,为农民实现向城市的稳定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和“原始积累”。

  第三,逐步向农民工开放城市的公共服务,特别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和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第四,改革城市的社会管理体制,将农民工的管理全面纳入城市和流入地政府的管理体系,使农民工能够参与城市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第五,加强对农民工的基础管理,实行农民工就业登记与企业招工的报备制度、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歧视性政策;建立解决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招用进城务工人员的监督管理;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全面参加工伤保险,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建立和完善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六,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监管,坚决清理和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和限制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