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保险在现代国际航运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海上保险在现代国际航运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上保险的发展伴随着现代国际航运业的成长。这就保证了海上运输企业的稳定经营,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保障和促进了现代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旦船舶和货物在航行中发生海上事故,根据国际惯例,均由保险公司出面处理船货和运费等有关损失赔偿业务。海上保险是海上特殊风险的一种有效转移渠道,能有效地保障国际航运业的正常运行,对国际航运业具有“安身立命”的作用。

第10章 宁波市航运企业海上保险

拥有众多航运企业和致力发展船舶等临港产业的宁波,正积极推动航运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航运金融业的成长壮大。而航运保险作为连接航运业和金融业的服务平台,随着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迅速发展,海上保险作为承保于海上航运这一对特定领域内的风险,其空间范围大、风险面广,加上标的的流动性、致损的因素复杂、保障的对象多变、险种多样以及诸多相关的国际法规,使现阶段航运企业的保险业务区别其他的财产保险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而航运保险作为航运金融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基于对航运业资金密集、高风险等的种种考量,为加快宁波地区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升航运保险业务航运金融服务体系的水平,宁波航运企业的海上保险的发展还仍需研究。

在各类保险中,海上保险是起源最早、历史最长的一种。现代形式的保险产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而现代海上保险的发展则是在英国。发生在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英国成为在世界贸易和航运业中占据垄断地位的殖民地国家,这为海上保险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出现了经营海上保险的垄断组织和较完备的海上保险合同文本,其中最有影响的首推英国劳埃德保险合同社及其制作的劳式保险单,至今仍在国际海上保险业占用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海上运输和海上贸易的国家。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输出和鸦片走私,以及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我国的航运、外贸业兴起并得到发展。我国第一家民族水险企业于1875年在上海开设,属于附属保险机构即“保险招商局”,专门承保轮船、货栈及运输货物保险。它的成立打破了外国保险资本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在赔偿海事损失,减少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掣肘,以及增强自身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的保险业曾数起数落,历经坎坷,包括海上保险在内的各种涉外保险一度也濒临停办。自1980年全面恢复以后,保险业重获新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和海上航运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在原来经营的一些海上保险业务基础上,又陆续举办了不少新的险种,如海上石油开发保险、船舶建造保险等,业务量前所未有的剧增。目前,我国的财产保险市场已初步形成,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股份并存、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给我国海上保险业务带来了勃勃生机。

海上保险的发展伴随着现代国际航运业的成长。航海历来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冒险行为。航海既会遇到自然界的危险,如风暴、雷电、触礁等,也会遇到人为危险,如海盗、战争、疏忽等。在古代,船舶的结构简陋,抵御风浪能力很弱,一个船队出海从事贸易活动,遇到海难能够安全返回的只是少数。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抵御风浪的能力大大提高,但由于船舶的容量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船价也越来越昂贵,而船载货物的价值往往与船价相当,甚至会超过船价。如果船东自己承担全部风险,一条船出现事故,就很可能使船东陷入经济上的困境,甚至破产。而由保险公司承担航海中的危险,船东把不确定的风险变为相对固定的少量费用,航海中的船货损失可以从保险公司得到补偿。这就保证了海上运输企业的稳定经营,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保障和促进了现代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有利于航运企业有效地控制风险

据表10-1可知,国际航运的整个过程风险可谓是无处不在,如何对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成为国际航运顺利开展的前提,国际航运从一开始就离不开保险的支持。根据英国市场研究中心提供的报告,在船舶航行期间,全球年均约万只集装箱损毁于堆垛垮塌事件,占全球集装箱年运量的0.02%。仅此一项,年均损失总额约5亿美元,并造成远洋运输货物险的巨大损失。据《美国托运人》援引IMO(国际海事组织)数据称,从美国运到中国的每TEU货物平均价值为10840美元,而从美国运到日本的每TEU箱货物平均价值为77144美元,部分集装箱货物可谓价值连城,一旦出现事故,货损赔付难以估量。此外,2002—2006年期间,海上石油天然气平台事故多发,也令保险公司支付了巨额赔付。所以,海上保险行业面临的风险日渐增大,利润水平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作为航运企业重要组成的港口、船舶、物流等都对保险尤其海上保险有巨大的需求,海上保险通过风险转移机制将国际航运业固有的风险转移出去,增强行业承受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保障航运业的运行及发展,海上保险成为航运企业建设中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表10-1 航运业务及其风险类别

续表

资料来源:据《中国海运》期刊资料整理。

(2)有利于国际航运摆脱繁杂损失赔偿

保险的功能实质与意义其实就是未雨绸缪、转移风险,尽可能将风险带给我们的损失减少到最低。一旦船舶和货物在航行中发生海上事故,根据国际惯例,均由保险公司出面处理船货和运费等有关损失赔偿业务。保险公司不仅开展损失补偿工作,而且还处理由海上事故而导致损失的善后工作,这样就使国际航运企业摆脱了一项复杂的工作。保险公司的介入省去了航运企业的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使得航运企业能专注于本行业的发展,从而能更好地促进航运的发展。

(3)有利于减少国际航运事故发生

船舶是最重要的物流交通工具,需要海上保险的保障,而船舶作为巨额移动财产,风险系数极高,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特别需要保险服务。保险公司根据在日常业务和赔款处理工作中积累各种大量的海损统计资料,通过对船舶在航行中货物在运输中的损失频度和损失程度的分析,从中发现损失规律,进而有效地配合国际航运企业及相关机构,研究减少海上灾难事故和海上损失的措施和办法,从而使国际航运生产活动顺利地进行,有利于提高航运管理水平,提高国际航运质量,降低海上保险成本。

(4)有利于保证国际航运的正常进行

海上保险是海上特殊风险的一种有效转移渠道,能有效地保障国际航运业的正常运行,对国际航运业具有“安身立命”的作用。国际航运企业可以以固定的少量的保险费来换取由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引起的货物损失,从而获得经济赔偿。也就是说,海上保险提供的保障使国际航运经营者应获得的合理利益以及在交易过程中所正常发生的各种手续费用等,不至于因船舶和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失而得不到补偿,从而导致其无力从事国际航运业或降低其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