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辩证法

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辩证法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利益的矛盾,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直接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与一个更基本的社会矛盾相联系,即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个范畴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借助这种关系,说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演变的趋势。一个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仅在于对经济制度因素的分析,并由此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经济利益的矛盾,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直接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与一个更基本的社会矛盾相联系,即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生产技术能力等)与社会经济关系之间的矛盾。

前两章我们已经看到,在新古典主义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能力和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制度),一方面是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既定的、外在的背景条件出现的;另一方面,这二者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只是在对各种经济变量(价格、供求数量等)的决定过程中,间接地相互关联,但二者本身一般不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当这二者发生变化时,只是导致经济变量的取值发生某种变化。[5]而马克思经济学的特点之一,正在于分析了这二者之间相互决定、相互依存、矛盾统一的关系。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了马克思著名的生产方式范畴。这个范畴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借助这种关系,说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演变的趋势。

生产力(经济的物质、技术条件)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范畴的内容。概括地说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物质、技术条件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不仅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考察是这样(社会经济形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运动来看也是这样。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提高了相对剩余价值,减少了资本积累对劳动力的需求,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又促使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不断激化、发展,并发生劳资关系某种程度的调整;同时,技术的进步还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关系的形成等等,这些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发展变化。

2.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制约着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首先,什么样的技术能够被应用到生产中去,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能够变成现实生产力,是受存在着怎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其次,一种经济关系本身,也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技术方法。例如,现代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指出,不是由于分工导致“老板”成为生产的组织协调者,相反(至少在许多场合下)是“老板”创造出分工,而使工人只能依赖于资本,资本家更便于监督工人(Marglin,1974:33—60)。

3.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着一种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发展的动因和限度。在特殊的生产方式下,生产力的发展与这种生产的特殊目的相联系。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个别资本家为了追求尽可能大的剩余价值,不断“创新”,改进技术、要素组合方法、产品质量以及生产管理方法,以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技术进步的特殊内在动机;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构成了个别资本“创新”的外在压力。但是,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力的提高又有其特殊的限界。一方面,新技术的采用受到剩余价值提高与否的限制,个别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使得新技术不能迅速推广变为更大的社会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形成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供给能力与有限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人阶级对于发展资本生产力的反抗(阶级矛盾);这些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不但必然伴随着经常性的生产力的破坏,而且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周期性危机,即对生产力的周期性的大规模破坏。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然要受到现存生产关系的阻碍,导致社会革命,旧的生产关系让位于新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上述特点,在现代已受到了较为普遍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不少误解,这里举两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一个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仅在于对经济制度因素的分析,并由此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看法只是部分正确的,但没有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和在马克思理论中经济制度对生产力的依存关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在于它分析了制度因素本身,而且还在于它同时分析了技术进步因素对于经济制度发展演变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确主要侧重于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分析,它对生产力的分析,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说明社会经济关系的历史特征和发展演变的原因;但它之所以能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方面具有独到的洞察力,恰恰在于它考察了生产力与经济制度的关系,而不是仅仅考察了经济制度本身。

另一个误解是关于技术进步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作用。在新近出版的一本经济学史著作中,下面的论述,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批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许多惊人的预见,不是从它的正式的经济逻辑中推导出来的,而是来自这种正式的经济逻辑中得以进行的外在环境。例如,它的关于无产阶级苦难不断恶化的理论,不是建立在它的再生产公式或它的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些关于技术变化、资本家对利率下降的反应等外在因素的辅助假设的基础上的”(Backhouse,1985:121)。有关外在和内在的问题,下一节要专门讨论,这里仅指出,上述观点是一种典型的从新古典主义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误解。技术进步等因素以及它们与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变化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并不是辅助的假定,而恰恰是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们是包含在生产方式范畴当中的。至于价值理论和再生产公式等,它们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本身事实上也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它们来说并不是外在的,从它们当中推导出的结论,自然也是符合经济逻辑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有关生产方式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不完善之处在于:(1)它正确地指出了生产力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并强调了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却不适当地忽视了生产力范畴所没有包含的人与物之间的另一层关系,即人对使用价值的需要,以及这种人与物的关系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当初的一些论述,甚至导致了后来一些人认为经济学所研究的人与物的关系,全部体现在生产力的概念中,仅仅是技术效率的问题,不包括消费需求构成的问题,仅仅是怎样生产的问题,而没有生产与需求之间相互适应的问题。(2)生产方式的概念,迄今仍然是一个哲学概念;它的内容主要地还是处在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之中,而不是处在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中,构成真正的经济学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