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实经济活动当中,人类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资源都属于“经济资源”,但是它的数量却是有限的。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可以说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大约已有200多万年的历史。在奴隶制经济里,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而规模较大的奴隶主庄园往往会有成百上千的奴隶进行劳动。

第一章 导 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了解资源的稀缺性规律,把握经济社会面临的五大基本问题,掌握经济学的学习方法,明确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及作用。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思考、分析经济问题。

导入案例

如果一个国家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生产黄油(代表民生物质)和大炮(代表国防物资)。如果所有资源都生产大炮,就不能生产黄油;如果所有物资都生产黄油,就不能生产大炮。而大炮和黄油对这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大炮,就无法抵御外敌入侵;没有黄油,生活就会发生困难。所以他们只能既生产大炮,又生产黄油。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该用多少资源来生产大炮,多少资源来生产黄油?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根源于资源的有限性,生产大炮与黄油需要各种资源(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才能),如果这些资源是无限的,能生产出来的大炮与黄油也是无限的,那么,就不会存在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了。但事实是,人类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得不去分析各种诸如“大炮与黄油”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

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一、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诞生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学呢?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由于存在资源的稀缺性。毋庸置疑的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各种资源来满足我们的欲望。可是,在人类社会中,各种资源以及由这些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既定的,而人类的欲望却是无限的,由此就产生了稀缺性的问题。

人类生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要素被统称为资源。经济学通常把资源划分为“自由取用资源”和“经济资源”。“自由取用资源”是指无须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自由使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经济资源”是指使用时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的物品。在现实经济活动当中,人类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资源都属于“经济资源”,但是它的数量却是有限的。

“经济资源”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可以有很多种划分方法。按照经济活动的部门属性来划分,可以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交通运输资源、建筑资源、旅游资源以及能源资源、科技资源等。按经济资源的本身属性来分,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土地、矿产、水、植物、动物等。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开发利用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人力资源是将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资源。它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作用下,具有很大的伸缩性,隐藏着巨大的潜力。

资本资源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具有人类劳动产品性质的资源,这也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它既包括实物形态的资本,如厂房机械设备,存货等,也包括金融资本,如现金及其他有价证券等。

信息资源是反映客观事物性质及运动状态的各种信息的总和,是可以用某种方式显示、存贮和传输的人类关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知识,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它包括数量的信息和质量的信息。

人是有需要的,所谓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得到某些物品的愿望,当然它也包括服务和环境的需要等。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而美国学者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欲望或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第一,基本的生活需要,即生存的需要,这是最底层的需要;第二,安全的需要,即希望未来的生活有保障,可以免予被伤害,免予受到剥削,免予失业等;第三,社会的需要,即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第四,尊重感的需要,即需要有自尊心以及别人的尊重;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的一生中,需要不仅是有层次的,其内容更是不断更新发展的,成语说欲壑难填,得陇望蜀,说的就是人的欲望是永远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的。骑自行车的人想要摩托,有了摩托又想要小轿车,有了小轿车又渴望有自己的飞机、游艇等,这都说明当前一种欲望或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以后,又会产生一种新的欲望或需要,所以人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无尽的。

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到,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但是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经济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这里所说的稀缺性,并不是指物品或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的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不足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可以说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每个经济社会都面临很多经济问题,但是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样的历史年代,它的基本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基本矛盾,因此便产生了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产生了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基本的经济矛盾而产生的。

二、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大约已有200多万年的历史。在经济活动中对资源有效利用问题的探索,也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而经济学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则是近几百年的事情。

对经济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奴隶制社会当中。在奴隶制经济里,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而规模较大的奴隶主庄园往往会有成百上千的奴隶进行劳动。由此产生了最初的经济学,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奴隶制经济应如何组织生产,管理奴隶,以增加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总量。“经济”(Economy)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是由家庭和管理两个词组成。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年)的《经济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开始出现了早期经济学。这本书首先使用了“经济”一词。《经济论》是一部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管理问题的著作。色诺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

经济学虽然出现于奴隶社会,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不仅是因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支配地位的哲学、宗教意识对“生计”问题采取的是蔑视的态度,而且是因为古代经济的生产规模狭小,生产关系简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并取得政治经济学这样一个学科名称,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出现,社会经济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研究有关国民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学问。这门学问被叫做“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在“经济”一词之前加上“政治”的限定语,其用意在于指出这里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是涉及整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经济问题。

但重商主义经济学还不能算做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因为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流通过程。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的,完成这个转变的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两国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医生和商人开始有目的地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寻求对经济现象的理论与解释。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1623~1687)。他们的理论发现和观点被汇集到亚当·斯密(1723~1790)的著作中,形成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理论体系,再经过大卫·李嘉图(1772~1823)的加工和改造,最终完成了具有古典意义的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它是作为重商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它所强调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就是国家不要干预经济,而由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以解决资源配置和要素报酬分配的问题。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了一个半世纪内一大批学者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总汇,它不仅探索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联系,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它之所以被称为“古典”,也在于它是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伟大的理论成就:

(1)古典经济学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研究它的生理解剖学。古典经济学的名言是:“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在财富的生产方面,劳动被视为是积极的主动因素,而土地是被动的消极因素。在一个以劳动的分工和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内,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劳动交换,因而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它们各自所包含的耗费的劳动量。在财富的生产和交换中发挥如此重要作用的劳动要素在财富的分配领域却显得如此之不重要,因为劳动与土地的年产物的分配取决于阶级力量之间的对比,分配的结果是以地租为生的地主阶级不用劳心和劳力拿到的最多,以利润为生的资产阶级次之,而以工资为生的劳动阶级仅得一点点——养家糊口。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功绩,并且继续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2)古典经济学家发现了市场机制,并且以广泛的和系统的方式论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原理是如何在一个靠利己心驱动的、以利润为目的的社会里,将每个人贪财而又混乱的行为转化为社会经济生活所需要的秩序。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被比喻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借助于这只手的调节,每个人贪婪逐利行为的结果,会比出自于他们真正本意去利他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和公共福利的增长,而无须政府的干预和指导。古典经济学的这些思想,哺育了差不多所有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继古典经济学之后,新古典经济学是在西方经济学当中具有广泛影响、重要地位的一种经济理论。它渊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所谓“边际革命”,其创始人为英国剑桥学派的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1842~1924)。“边际革命”是指19世纪20年代初在欧洲大陆出现的一种反对英国传统的经济学说,其代表人物为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他们抛弃了从生产、成本和供给等方面对价值分析的所谓英国古典经济学传统,主要侧重于从欲望、需求和效用方面来分析价值,并把这种分析与边际原理结合起来。马歇尔在英国传统经济学三要素生产成本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吸收和综合了19世纪末风靡一时的边际效用论,建立了一个折中式的经济理论体系,这个经济理论体系被称之为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特点是:这种学说是建立在人与物的关系及物对人的满足的基础上(“边际革命”),在远离现实世界的条件下(无视垄断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在否认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关系变成了由符号和公式所组成的数学模型。用精密的数学逻辑证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实现均衡,并且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当经济危机的风暴在现实世界肆行无忌的时候,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却还在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模型”里玩着单纯的逻辑游戏。所以这种学说的破产是必然的结果。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供给相对于需求严重过剩,生产严重缩减,失业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面对濒于崩溃的资本主义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论者束手无策。这样,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经济大危机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此,以政府干预论为中心内容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说。凯恩斯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会经常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着重对经济的总量进行分析,用以说明经济危机和长期萧条的现象,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套政府干预刺激需求,试图医治危机,稳定经济的政策主张。

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行凯恩斯主义理论,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经济“滞胀”的经济现象。到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这种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并发症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滞胀”使以需求管理为中心,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于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纷纷登场。新自由主义者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供给学派主张削减税率;理性预期学派则试图用信息的不完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波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新的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凯恩斯主义。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科学遗产的基础上,服务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搜集和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大量材料,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创立了独具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有着根本区别的理论经济学。它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为主要任务。它研究的对象不是物,而是在物的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从19世纪70年代起,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手段的科学理论;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做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验证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性。20世纪的世界经济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有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混合经济之分,还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之分。但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掀起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运动以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为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所取代,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到20世纪末,尽管各国的市场体系发育不同,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模式存在差异,但是全面发展市场经济已成为共同任务。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矛盾和调节方式已成为经济学的共同主题。而当今世界共同的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也加速了经济学在世界范围的融通。

三、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的基本问题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假如世界上所有资源都像空气、阳光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就不会再有经济问题了。因为所有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每一种物品是否生产得过多,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率的利用,每个人应该得多少等,这些问题就都变成了无关紧要的事情。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找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与欲望的方法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由于稀缺资源的存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就产生了一个基本问题: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便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经济增长和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而且是我们人类社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物品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则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在一个以社会分工和交换为纽带联结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里,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的,每个人只生产他所消费的一小部分物品,他的大部分需要必须仰仗于别人提供的劳动生产物来满足。如果鞋子生产得过少,而生产的鞋带和鞋垫滚滚而来,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显而易见,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需要某种机制来协调生产,社会必须决定给社会可供使用的资源分配到哪些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应该各占多大的比重。在经济活动当中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实际上是取决于资源供应的条件和社会的需求状况的,其中最终的约束力量是来自可以取得的经济资源的数量和结构。

第二,如何生产?即社会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作为能源动力?是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土地,还是恰恰相反?是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这些都是需要进行选择、配置的问题。经济资源用于生产过程时叫投入,一种投入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同一种产品也可以由不同的投入来生产,这就是经济资源用途上的替代性。这就会使生产者面临一种选择,应该如何在各种替代性用途中去分配资源,才能最有效地生产出最优的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材料,不同工种的工人在不同的地方生产等。这里有很多种组合,生产者究竟选择哪个组合,生产多少数量,经济效益才最好?这时又产生了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同时,又有多个生产者生产同一产品,对生产者来说又会面临竞争。这些对怎样生产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为谁生产,即社会决定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产出的有限性。产品生产出来,应该先满足谁?后满足谁?应该满足到什么程度?通过什么方式来满足?当产品作为物质内容的财富生产出来,应该如何分配?在市场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将他的收入在不同的商品之间分配?作为消费者的劳动者其收入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等等。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实现产品分配,最终可以归结为凝结于产品中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分配问题。社会必须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经济增长问题,即如何保证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能力不断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如果考虑人口增加和价格变动等因素,经济增长的标准应该是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经济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如何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和更发达状态的前进过程。还有将资源在目前消费与将来发展这两方面进行分配的问题,即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五,保证和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即社会必须决定怎样使该社会的全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或者说,把资源的闲置、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人类社会在经济活动中的上述五个方面的选择,是任何社会都共同面临并必须解决的五个基本经济问题。这五个问题正是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对这五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及解决成为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应该说明的是,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大目的的手段。这个更大目的就是福利。经济福利或物质福利是指需要或欲望的满足,一般是以所拥有和消费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来衡量。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目的是改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状况,使之达到最大化。西方经济学家提供了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的优化标准,即:如果改变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结果是有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没有人的福利状况变坏,则社会福利有所改善,这种改变是好的,应当继续下去;改变一直到在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不再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社会福利达到了最大化。这也是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效率标准。这个标准可以容纳人们能够想象到的经济结果的所有方面,如效率提高、收入分配平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和协调发展、经济自由和安全,等等。

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各种社会都会存在人类无限需要同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并不相同。换句话来说,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解决方法是不相同的。在现实社会里,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和手段。

所谓计划,是指社会按照预先确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力量和形式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无论这种调节以何种力量和形式去实施,只要它是由社会按照预先确定的原则和目标进行的,就可以看做是计划,都属于计划调控的范围。所以,计划和计划调控实际上是一个含义相当广泛的范畴。而计划经济则不同,它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范畴,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组织调节方式。计划经济当然是以计划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的。但是,只有当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全部或主要由计划来调节时,这个社会的经济才能称为计划经济。因此,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计划和计划调控的存在,也不等于计划经济体制就一定存在。同样,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也并不意味着对计划和计划调控方式的全盘否定。在以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而单纯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并不能顺利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客观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因此,一定的计划和计划调控方式的存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市场的原意是商品交换场所或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调节的实质是通过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竞争机制等作用来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所谓市场经济,就是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来配置,市场调节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

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实际运动形态是:首先,众多的生产者在市场中搜集横向信息,即供给和需求,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以及据此推断的成本和盈利情况,独立地做出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目标决策。其次,生产者依据这些信息,特别是市场信号——价格,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预期,从而决定生产品种和产量。由于预期是自主做出的,其执行是自觉自愿的,因而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最后,生产者根据横向传递的、日益变化的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决策,使自身的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决策、信息、动力三大要素的比较来看,市场运行机制相对于计划体制具有明显的优点。但由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需要有宏观调控的配合。现在,从世界范围来看,市场在总体上是起基础性作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往往是结合并存的,或者说是市场和计划相结合来配置资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的计划配置或完全的市场配置的典型。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更为强调计划和宏观调控。

案例研究

有七个和尚共同生活,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虽然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是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本来没有什么矛盾,但是在吃饭的问题上却渐起纠纷。原来他们的每顿饭就是分食一锅粥,起初由一个和尚专门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多,给别人分的粥少。于是便换了一个和尚,结果还是一样。后来大家不愿意一个和尚专门管分粥了,就改为轮流值日,轮到的人分粥。结果每个人只有一天能吃饱,还有剩余,其余六天都吃不饱。于是大家又改变了轮流分粥的做法,选举出一个大家信得过的和尚来分粥。开始这个品德高尚的和尚还能保持公平,但是不久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给其他人少分。再后来大家选举产生了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每次分粥委员会都要讨论,监督委员会还要检查,有时还争论不休。粥是分公平了,可等到吃的时候早就凉了。最后他们制定了一条规则:不论谁分粥,领粥的时候分粥的人最后拿。令人惊奇的是,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粥分得又快又公平。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即选择什么办法来进行分配,使大家满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效益。”也就是说,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问。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西方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上,19世纪70年代以前,经济学家们基本上按照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学研究框架,围绕着增进国民财富来展开自己的经济理论。自19世纪70年代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按其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两大部分。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初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论。1890年,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他继承了主导英国经济学讲坛达30年之久的穆勒的折中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融合了刚刚兴起的边际学派的有关理论,构建起了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即新古典经济学,从而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琼·罗宾逊、张伯伦、斯拉法、希克斯等人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创建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从而形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

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的英文为“Micro”,这个单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是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

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了这样几个内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与厂商。居民户就是指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厂商又称为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也就是说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厂商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户与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以及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以前所说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够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也正是由于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是价格理论。

第四,研究的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学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就是价格这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微观经济学中所涉及的变量,例如,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都属于这一类。微观经济学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有很多,其主要的内容有: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为价格理论,研究的是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这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是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包括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购买行为、消费结构以及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分析等。

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一部分包括研究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生产理论,研究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的成本与收益理论,以及研究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行为的厂商理论。

第四,分配理论。研究产品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分配给社会各个集团与个人的,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是如何决定的。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

第六,微观经济政策。研究政府有关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等项政策。这些政策属于国家对价格调节经济作用的干预,是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所以放在微观部分。

此外,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成本—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微观消费经济学等内容与分支。微观经济学还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在本课程中,我们介绍的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以及收入分配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法国重农主义先驱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的著作当中。20世纪初期,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851~ 1926)和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1895~1973)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西方经济学界公认的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他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一词英文为“Macro”,它也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大”。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变化,从而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这一定义中包含了这样几个内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这就是说,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而是由这些单位所组成的经济整体;不是树木,而是由这些树木所组成的森林。这样,宏观经济学就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已经解决的问题,研究的是现有资源未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的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其他理论都是围绕这一理论展开的。

第四,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这种变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例如国民收入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之总和,总投资是各个厂商的投资之总和,总消费是各个居民户消费的总和等。另一类是平均量,例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与劳务的平均价格。总分析就是研究这些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况。正是因为如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量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资源利用情况和整体国民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是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分析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规律。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第二,失业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各个国家经济中最主要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和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分析其主要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收入的短期波动,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收入的长期增加趋势。这一理论主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四,开放经济理论。现实的经济都是开放型的经济。开放经济理论要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是如何影响别国,以及如何受到别国的影响,同时也要分析开放经济下一个国家经济的调节问题。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要为这种干预提供理论上的依据,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要为这种干预提供具体的措施。政策问题包括政策目标,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政策工具,即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达到那些目的;以及政策效应,即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分析,以及由这些分析所得出的不同政策,构成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是二者也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第一,在研究对象上,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的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分析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有关的经济变量;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以一个社会经济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考察和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

第二,在研究的方法上,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的分析方法,分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个量的变化,因而,微观经济学又可以称作为个量分析和个体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法,分析个量不变的情况下总量的变化,因而,宏观经济学也可以称作是总量分析和总量经济学。

第三,在研究中心上,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都是围绕着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发挥作用这一中心来展开的,因此,微观经济学又称作是价格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研究一个社会的经济总量时,总是把它们与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因此,宏观经济学是围绕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个中心展开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以上的区别表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不仅在于形式上的大和小的区别,也不仅仅在于综合程度上低与高的区别,而是在于两种理论的适用性不同。某些理论,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则不一定是正确的;反之,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对于单个企业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从而可以促使厂商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人数。但是这套做法如果使用于整个社会,其结果却只能适得其反,因为所有工人的工资降低必然会引起社会购买力的下降,这就会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和衰退,从而引起失业率的上升。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这种区别,并不表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彼此隔绝、相互对立的理论体系,恰恰相反,两者不仅相互依存,而且是相互补充,这种依存性和互补性就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整体与构成整体的个体之间的关系,这就好比森林和树木的关系。假如宏观经济学研究森林的构成和特征,那么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的性质和特点。如果要对整座森林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就必须同时研究两者,缺一不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经济现象,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总体特征。

第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各自的课题时,都是以对方为自己的前提条件。例如,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时,把社会资本总量、就业人数、价格水平等宏观因素看作是既定的和不变的假设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再去研究生产中的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利息率、工资率、地租率、利润率的高低。反之,宏观经济学在研究社会总供给时,则假定单个企业乃至整个部门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投入比例是既定的和不变的。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尽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对象和范围不同,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却是相同的。例如,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会使用到抽象法、静态均衡分析、动态过程分析法、数量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法等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四,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就是说,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的微观分析作为其理论基础。在凯恩斯主义风行的时代,西方经济学家只是认为,只有达到了充分就业,微观经济理论才能够适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在“理性预期革命”中提出来“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观点,普遍认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是无法分开的,不理解消费者和企业的经济动机和经济行为,就不能正确理解政府行为和社会经济主体的总体行为。因此,在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总体考察时,必须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变化趋势;在对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研究时,必须既要分析总需求的微观基础,包括微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又要分析总供给的微观基础,包括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价格调整的微观基础。只有这样,才会设计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

值得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其他的经济学科,例如,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区域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都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其他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在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时,应该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入手,这也是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门课程基本内容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每一门学科都会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经济学自然也不例外。这也就是说,经济学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研究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问题。

一、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经济活动时,根据价值判断的原则,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为两类: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在这里,价值判断中的价值,并不是商品意义上的经济价值,而是指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即经济事物的是非好坏。价值判断原则也就是根据社会的经济伦理思想来判断经济事物属于好事还是属于坏事的原则。遵循价值判断原则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就叫做规范分析法,反之,则称为实证分析法。

具体来说,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而不做另外的选择?它涉及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理论道德的标准不同,对同一个经济事物,就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规范分析不具有客观性,即规范命题没有正误之分,不同的经济学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很多经济学家把规范分析定义为对于政策行动的福利后果的分析。

实证经济学则是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力图说明和回答这样的问题: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有几种可以供选择的方案,后果如何?至于是不是应该做出这种选择,则不予讨论。实证分析要求,一个理论或假说涉及的有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要能够反映或解释已经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要能够对有关现象将来出现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预测,也就是要能够经受将来发生的事件的检验。因此,实证分析具有客观性,即实证命题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其检验标准是客观事实,与客观事实相一致的就可以视之为真理,否则就是谬误。所以,很多经济学家把实证分析定义为目的在于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分析。

为了理解这些定义,需要做出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价值判断。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这里所说的价值判断不是指商品的价值,而是指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即是好还是坏的问题,大而言之是指一种社会制度的好坏,小而言之是指具体某件事情的好坏。应该说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伦理学的范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阶级性。那么,实证分析法为了使经济学更加具有客观科学性,就要避开价值判断问题;而规范经济学要判断某一具体经济事务的好坏,则要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问题。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分析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于进行分析与预测。规范分析法则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点也就决定了实证分析法可以避开价值判断,而规范分析法必须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第三,实证分析法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规范分析法则本身就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的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阶级地位有不同的价值观,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也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了。

第四,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尽管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差异,但是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分析法要以实证分析法作为基础,而实证分析法也离不开规范分析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质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可以用大炮与黄油的生产来说明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比如,我们研究大炮与黄油生产的增长问题。从实证分析法的角度,要研究决定大炮与黄油增长的因素是什么,这种增长的本身具有什么样的规律等。由这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可以进行验证的。假定我们在分析大炮与黄油的产量增长因素时发现,如果资本量增加1%,劳动量增加1%,则大炮与黄油的产量可以各增加1%。在实际中,我们按照这一发现增加资本量与劳动量各1%,而大炮与黄油的产量果然也各增加了1%,那就证明这一发现是真理。而这一真理又不是以人们关于大炮与黄油的对社会的意义看法如何而改变。而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我们研究大炮与黄油的增长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这一问题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从增长会给社会经济带来福利的增加的角度出发,认为黄油和大炮的增长是一件好事;有人从增长会给社会环境带来污染,收入分配更加不公平出发,认为黄油和大炮的增长是一件坏事。大炮与黄油的增长既会有好的影响,也会有其负面影响,上述两种观点谁是谁非很难讲清楚。在研究如何使大炮与黄油增长时是使用实证分析法,但在经济上决定大炮与黄油的增长率时,首先要从规范分析的角度说明这种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由于大炮与黄油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看法不同,很难做出一致的、具有某种客观性的结论,所以就要通过中央集权的独裁方式,或民主集中的投票方式来解决了。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所强调的是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则属于实证经济学,用规范分析法研究则属于规范经济学。这种划分与强调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划分不同。如前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采用实证分析法来进行研究,因此都属于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划分起始于1891年,约翰·N.凯恩斯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把经济学区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并提醒人们不要把两者混淆起来。时隔不久,经济学界围绕价值判断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施穆勒等人主张用伦理学的方法来改造经济学,把伦理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而韦伯等人则认为,社会科学是一种经验科学,其任务是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告诉人们能够做什么,而不能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经过这场争论以后,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要使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抛弃价值判断问题,使经济学实证化,对经济现象或经济活动只进行描述、分析、解释或预测。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实证经济学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但是也有些经济学学家认识到,经济学不能完全等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它也无法完全摆脱规范问题,即无法回避价值判断。因此,应该将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起来。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二、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特别是微观经济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当人们把微观经济学叫做市场均衡理论的时候,实际上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概括经济学的。

均衡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表示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面的不同的外力作用时,若合力为0,则该物体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均衡。英国经济学学家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到经济学当中。主要是指经济当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这种均衡状态与一条直线所系的一块石子或一个盆中彼此相依的许多小球所保持的机械均衡大体上一致。均衡一旦形成后,如果有另外的力量使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则会有其他的力量使它恢复到均衡,正如一条线所悬着的一个石头子,如果离开了它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就会使它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一样。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条件不变,是指这一市场的某一商品的供求价格等对这一市场的其他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等不发生影响,而这一市场的其他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以及其他所有市场的商品的供求及价格对这一市场的这种商品的供求及价格也不发生任何影响,并且假定这一商品市场或经济单位与其他市场或经济单位互不影响,所以称为局部均衡分析。比如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某一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典型的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则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是如何被决定的。所以一般均衡分析把整个经济体系视为一个整体,从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影响、互相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各种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下的价格决定。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需求状况,也会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而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达到均衡的时候才能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首创的。它重视不同市场中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关系,强调经济体系当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市场的相互作用,认为影响某种商品的价格或供求数量的因素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因此,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比较周到全面的分析方法。但是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涉及了市场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实际上使得这种分析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表述中,大多采用局部均衡分析。

在马歇尔、瓦尔拉斯以后,均衡分析方法有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对均衡条件的理解上。马歇尔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均衡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的,由于这些条件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而均衡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总是处在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变化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时间因素的认识上。马歇尔在进行均衡分析时,排除了时间的因素,但是在显示的经济活动中,在时间因素的作用下,均衡只能是短暂的。因此现代的经济学家主张引入时间变量,从动态的观念出发使用均衡分析法,从而产生了过程分析。

过程分析强调了时间因素对均衡的影响,分析和研究从一种均衡状态到另一种均衡状态调整变化的实际过程。它通常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相应的各个期间的变化情况,因而又被称为期间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自1899年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在其《财富的分配》一书中,首先提出了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以来,经济学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又可以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三大类,由此建立的经济学相应地称为静态经济学、比较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可以说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与均衡分析是密切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从一个角度看是均衡分析,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分析经济事物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条件的方法。它以经济事物的均衡位置为分析中心,在假定分析对象自变量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因变量如何达到均衡状态。例如,假定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为既定条件,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确定该商品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时应该有的价格和产量。只要既定的条件不发生变化,由此达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就将处在均衡不变的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是分析在原有的已知的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分析和比较新的均衡状态相应发生了哪些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研究在某些已知的自变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均衡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因此,它要对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均衡的位置进行分析比较。例如,假定由于人们收入增加,导致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有所提高,则在供给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推断出该商品在供给和需求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其价格和产量都将比在原来的均衡状态下高。

无论是静态均衡分析,还是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它们都只是集中在均衡位置上,既不涉及一个均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涉及各个变量趋向均衡所经过的路线。与此相反,动态均衡分析则是对相互联系的各个变量在一定条件下从前到后变化和调整过程的分析方法。其实质是探讨不均衡状态及其运动,无论这种不均衡是由于缺乏短期均衡造成的,还是一个经济社会不曾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和运动,都属于动态均衡的分析范畴。

显然,动态分析需要引入时间的因素。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静态分析假设成不变或既定的因素在动态分析中都是变化的,因而,动态分析要分析这些因素在变化时如何影响一个经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另一个方面,经济变量所处的时间必须明确地表示出来,因为某些经济变量在某一时点上的数值,要受到以前时点上的有关经济变量的数值的影响。因而,动态分析要把经济事物的运动过程划分成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继起的各个时期中的变化情况。

应该指出的是,动态分析方法引入时间的因素,并不等于动态分析的实质就是简单地加入时间的因素,因为均衡如果在一定的时间推移中没有变化,时间维度就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回到静态分析中。动态分析方法分析经济事物的运动,也不等于说一定是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运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经济运动都可以达到均衡的。例如,在经济学中有一种理论叫蛛网理论,其中的发散型蛛网,就无法找到长期稳定的均衡。

四、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这种分析方法广泛运用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的分析过程,如对效用、成本、产量、收益、利润、消费、储蓄、投资、要素效率等的分析都有边际概念。

“边际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说得确切一些,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比如说,生产要素(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因变量)增加了两个单位,这时因变量增加的两个单位就是边际产量。或者更具体一些,运输公司增加了一辆汽车,每天可以多运200多名乘客,这200多名乘客是边际量。边际分析法就是分析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变动多少。

经济学家提出“边际”和“边际分析”的概念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为了做出更正确的决策。经济学家常说,理性人要用边际量进行分析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用最后一名乘客的票价这个例子来说明边际分析法的用处:从杭州开往南京的长途汽车即将出发,无论哪个公司的票价均为5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汽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他30元允许他上车了。那么,哪家公司的行为更加理性呢?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成本(因变量)。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须增加,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边际收益就是30元。

在根据边际分析法做出决策时就是要对比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增加这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是合适的,这是理性决策。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要亏损,是非理性决策。从理论上说,乘客可以增加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在我们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做出决策的。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缺“边际”这根弦。我们常说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不如私人企业灵活,这大概可以算一个例子。

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中运用极广。所以,边际这个概念和边际分析法的提出被认为是经济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在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法的提出不仅为我们做出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而且还使经济学能运用数学工具。边际分析所表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变动的关系可以用微分来表示。由此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数学在经济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对推动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兴趣的读者看一点更高深的经济学著作就会体会到这一点。

案例研究

某电视台的经济栏目中正在讨论关于制定最低工资法的问题。在讨论中,有两种表述,一位学者坚定地认为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对增加社会成员的福利有非常大的好处。而另一位学者认为这种硬性规定的后果是低薪工人失业,会增加全社会的失业人数。那么,这两位学者的观点是矛盾的吗?

应该说每个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语言和分析方式。数学家谈论公理、积分;律师谈论案发现场、侵犯行为;经济学家也没有什么不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经济学最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们一个强调对客观现象的描述,一个强调对客观现象的价值判断,二者相辅相成。前面的学者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论述最低工资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是有好处的,而后边的学者则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推断出最低工资法会使失业人数增加,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最低工资法产生的影响,这两种观点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只是分析方法不同而已。

本章小结

1.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要素被统称为资源。现实的经济生活当中,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绝大多数资源都是有限的或稀缺的经济资源。

2.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这就要求人们不得不面对如何有效配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以探索资源有效利用配置为主题的经济学。

3.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及其行为的科学。配置是人类一种自觉的选择行为,也可以说,配置就是选择,即如何根据现有的资源和人们的需要,决定生产的种类和数量,并寻找恰当的分配方式。

4.人类社会面临解决的五大基本问题就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方式和手段。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市场在总体上是起到基础作用的配置方式。但是,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往往是并存的,或者说绝大多数国家是计划和市场结合配置社会资源的。

6.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是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变化,从而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7.学习、研究经济学要掌握合适的方法。理解、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以及边际分析法是观察现实经济现象,处理经济问题的科学工具。

基本概念

稀缺性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实证分析法 规范分析法 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边际分析

思考与练习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经济问题引起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2.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经济学能否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谈一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英国的著名学者罗宾逊说:“宣传成分是这一学科(指西方经济学)所固有的,因为它们是关于政策的,假使不是这样,就会无人过问。假如你需要的是一门值得为其内在的吸引力而探索的学科,但对其结果并无任何目的,那你就不会来参加经济学讲座,你就会回去,譬如说研究纯粹数学或鸟类的活动。”你同意罗宾逊的说法吗?

案例分析

2000年11月2日,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教育局长熊金龙为首的长兴县教育局考察团访问了美国南加州的罗斯密学区,带回了教育券的经验。2001年,长兴县教育局在县委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正式实行教育券制度,到目前为止已发放三种教育券:一是扶持民办学校的教育券;二是促进职业教育的教育券;三是资助贫困学生的教育券。具体办法是:教育局直接将面额为200~800元不等的教育券发放给愿意上民办学校、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和贫困学生的家长,学生家长自主选择学校并把教育券交给学校,由学校拿上教育券到教育局领取相应的经费。请问:长兴县教育局为什么不直接把经费拨给学校,而是先给学生家长呢?

单元实训

结合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列举出一些对资源缺乏有效利用的实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