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关键环节。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根据以上的划分,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它是进一步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的核心问题

要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首先要了解社会总资本。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但是,实际上所有的单个资本都是不可能真正孤立存在、运行和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这些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即社会总资本。

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关键环节。如果社会总产品得不到实现,那么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就会受到破坏,社会资本运动将会中断。社会总产品也可以看作是社会总商品资本。社会总产品(社会总商品资本)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既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总产品中既包括了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了用于个人生活的消费资料。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运动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不断实现以及它的各组成部分不断得到补偿的过程。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所谓价值补偿,就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取得剩余价值。所谓实物补偿,就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价值的部分以及投资者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呢?首先,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只有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都得到补偿,同时获得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才能重新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社会再生产才能重新进行。其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要正常进行,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保证上一个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和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发生中断或者萎缩。由于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更替和补偿过程,同时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并以此为前提,因此,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即实现问题,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首先,从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上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分为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两个方面。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式上或使用价值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品包括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即c+v+m。其中,不变资本价值(c)是旧价值的转移,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或资本增殖是工人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前者用于补偿生产中已消耗的预付可变资本价值,后者用于投资者的个人消费以及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

其次,从社会生产上看,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由于社会总产品从实物构成上看,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用符号“I”表示),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

根据以上的划分,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它是进一步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正是以商品两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基础,依靠上述两个基本前提,科学地解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再生产问题上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为最终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规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两大部类与产业结构的划分

马克思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的第I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的第Ⅱ部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通常也被称为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与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相对应,是西方的产业类型划分理论,即三次产业的划分理论。这一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阿伦·G·费希尔和柯林·克拉克提出的。三次产业类型划分理论,是将社会上的所有部门按照经济活动的先后顺序或层次分为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包括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狩猎业和采矿业等;第二次产业则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次产业则是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业等。虽然,目前各国对三次产业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但三次产业的划分是当前各国划分产业结构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划分是以西方的社会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的。三次产业的划分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重视发展那些在国民经济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有着积极作用。

两种不同的产业类型划分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内容,它们各有利弊,不能相互取代。我们要扬长避短,对它们综合地进行分析和运用。

除了上述两种典型的产业结构划分理论外,目前还有几种具体的划分方法:一个是按照市场机制作用程度的不同,把全部产业分为竞争性行业和非竞争性行业。非竞争性行业包括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业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准公共物品的行业。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业主要是指国防、法制、自然灾害防御等一系列领域,这些领域通常私人不愿意投人,而由政府来承担。基础产业包括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工业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石油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邮政、电信等。竞争性行业是指供求完全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业,除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外的绝大多数产业都属于竞争性行业。还有一种划分,是按照产业的成长阶段与竞争力分为幼稚产业、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幼稚产业通常是指发展时间不长,还没有成熟,需要政府扶植的产业。传统产业指曾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将逐步弱化,或需要用新技术加以改造,或被新兴产业所部分取代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支撑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规模和增长的主要经济生产部门,是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向前、向后和旁侧关联效应较大的产业,其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最终需求诱发系数都比较高。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轨迹来看,支柱产业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自然演变时序是,农业——轻纺工业——重基础工业——重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是由支柱产业带动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支柱产业不断更替,并将经济不断推向更高阶段的过程。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制约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是:第一,看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是否平衡发展,是否存在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也就是看产业结构是否同社会需求相适应,各个部门之间在生产上是否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看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也就是看社会资源是否在各个部门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第三,看科学技术是否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产业结构是否实现了高度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