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途径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途径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改变再贴现率也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主要手段。中央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这种可控制的法定准备金制度,使得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商业银行所能创造的活期存款数量。因此,法定准备金率也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银行货币的重要手段。

*13.2.3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途径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途径除直接发行货币外,还有以下三种主要途径:

1.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当中央银行认为流通中的货币过多时,需要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会在证券市场卖出有价证券,公众买入有价证券后资金就流入中央银行;当中央银行认为流通中的货币过少时,需要实行扩展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会在证券市场向公众买入有价证券,之后,资金从中央银行流向公众,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在开放式的经济中,中央银行买卖外汇也可作为公开市场业务控制货币供给。

2.再贴现

改变再贴现率也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主要手段。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通过向持票人贴现,持有大量未到期的票据,商业银行在资金短缺时,可以使用这些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再贴现,换取现金。由于再贴现率的存在,商业银行是否再贴现,主要看再贴现率的高低。如果再贴现率高,那么再贴现的成本就会高,商业银行很少贴现,现金从中央银行流入商业银行的就少,如果再贴现率低,那么贴现成本就会低,商业银行会增加贴现,流向商业银行的现金就多,最极端的情形,再贴现率为零,商业银行会把所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

3.法定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率提取准备金并将其存入中央银行,扣除准备金之后的存款才能贷放出去。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就缩小;相反,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就增大。这种可控制的法定准备金制度,使得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商业银行所能创造的活期存款数量。因此,法定准备金率也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银行货币的重要手段。

中央银行通常使用公开市场业务控制货币供给,由于后两种使用起来对经济影响较大,因此使用较少。

【经济学小贴士13-4】 中国公开市场业务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