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煤炭市场需求分析

中国煤炭市场需求分析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从整体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一方面,其价格低于我国煤炭出口价格,扩大了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煤炭市场份额,成为煤炭出口大国。

一、中国煤炭市场需求分析

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与2004年相比, 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2.2亿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煤炭消费量21.4亿吨,增长10.6%;原油3.0亿吨,增长2.1%;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01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核电523亿千瓦小时,增长3.7%。从整体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于资源禀赋条件,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存量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953~2005年,中国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8.3%, 1979~2005年,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煤炭资源消费的绝对消费量不断上升,但其所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 2005年煤炭消费占比为66.4%。

从2006年1~9月煤炭产销完成情况和全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煤炭市场在经历了2003年、2004年两年煤炭供求紧张后, 2005年在铁路运力和煤炭产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短期内达到了供求基本平衡, 2006年受冶金、焦化、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煤炭消费增速减缓以及国际煤炭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的影响,出现了国内港口、用户、煤矿的库存不断显著增加,煤炭市场进一步向供给宽松的方向发展,供求过剩的趋势日益明显。煤炭消费需求增加,但增速减缓、增量减少,需求增速明显低于前几年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形成的:

(1) 2006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拉动了煤炭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但是由于主要用煤行业产能过剩,再加上国家出台了控制投资过热以及控制高耗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等一系列措施,煤炭消费增速减缓、增量减少。

(2)煤炭产量的增长大于需求的增长幅度,煤炭企业库存大幅增加。近几年来,由于煤炭需求旺盛,各地投资办矿的积极性高涨,全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8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0%。到2006年上半年,全国在建的煤炭项目2743个,初步估算,煤矿在建规模达8亿吨。近两年来的新建矿井将陆续投产,加上全国各地改扩建煤矿所释放出的产能,生产能力已经大于需求能力,市场过剩的趋势将进一步显现。

(3)铁路通道能力增加,铁路运输制约的矛盾缓减。近年来铁路部门对大秦、侯月等线路实施技术改造,运能大幅增加,运力紧张的状况大大缓减。运力增加,一方面,给煤炭生产企业造成煤炭供应紧张的假象,刺激煤炭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增加煤炭资源供应量;另一方面使煤炭资源库存转移,增加了港口、用户的煤炭库存,使终端煤炭市场价格下滑,同时,也由于煤炭铁路外运通道能力增长的不均衡,造成全国煤炭区域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2006年1~9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达到8.27亿吨。

(4)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下降,出口持续减少,进口增加,增加了国内资源压力。受2004年、2005年国际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亚太地区澳大利亚、印尼、越南、俄罗斯等主要煤炭出口国加大出口,尤其是印尼2005年煤炭出口达到1.1亿吨。一方面,其价格低于我国煤炭出口价格,扩大了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煤炭市场份额,成为煤炭出口大国。另一方面,前两年我国国内需求增加,出口减少,影响了我国在国际煤炭市场的信誉,在国际煤炭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同时,我国煤炭进口明显增加,对国内煤炭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体分析,当前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在2003年、2004年两年煤炭全部库存消耗殆尽的情况下, 2005年,煤炭库存开始逐步增加, 2006年煤炭库存达到新高,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这充分说明,煤炭过剩的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如果考虑国家近期出台的一些控制投资过热和高耗能产品的土地和信贷的硬性政策以及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等一系列措施,煤炭消费增速将减缓。今后一段时间,煤炭供求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