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的大型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

三、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和方法

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十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日渐增加。

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如上海友谊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业储运公司经过分离和改制后组建的,20世纪90年代初便为国际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提供专业物流服务,业务由最初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发展到今天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3年成立的中远集团于1995年对陆上货运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货运网络,2001年又通过合资方式,与广东科龙公司、无锡小天鹅公司成立安泰达物流公司。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来看,大体分为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外运)、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主要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从1992年承包铁路货物转运站起家,1994年成立广东宝供储运公司,当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物流业务,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

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的大型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占36%、市内配送占28%、包装占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占21%、市内配送占43%、包装占14%。而且生产企业使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有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一般在1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从物流供给的角度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华为、联想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联想等。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导致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这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总的看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基于把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13%。

(2)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由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3)物流渠道不畅。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4)服务功能不全。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5)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

(6)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物流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物流系统。

【阅读材料】

第三方物流行业分析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

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在快速增长。从结构来看,工业品物流增长最快,在社会物流总额中所占比例最大;农产品物流增长最慢,所占比重较小。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化程度的提高,2005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左右。与此同时,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在设施、设备和技术上投入的增加,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行业竞争加剧又导致物流服务收费普遍降低,因此2005年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利润率普遍下降。为提高盈利水平和竞争能力,物流企业的服务日趋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市场按照行业、地域、产品不断细分。

2006年大约有12%的物流与储运公司的仓储面积在1万平米以下,有40%的物流与储运公司仓储面积在1~5万平米之间,有22%的物流与储运公司仓储面积在5~10万平米之间,有26%的物流与储运公司仓储面积在10万平米以上。

中国大约有1.6万物流服务行业公司的行业产值超过390亿元。预计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中国巨大的物流市场已经吸引了国际上各个货运巨头的目光,外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给了投资者一个发挥的空间。

资料来源:《2006-2007年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思路

中国加入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会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开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企业要双管齐下抓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其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由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的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5)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特别是加快物流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物流企业在重视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要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要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前景;分析了第三方物流的三种运作模式及特点,重点介绍了进行第三方物流决策的方法、过程,介绍了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定位及业务范围;最后针对实际,重点讨论了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和方法。

【案例分析】

施耐德电气与第三方物流的互动

施耐德电气公司于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是最早进入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目前,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拥有4家分公司、32个地区办事处、20家生产型企业、4个物流中心、500多家代理商,2006年在华总销售额达80亿元人民币。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成功运作与强大的物流网络平台、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密不可分。

由于竞争压力的加大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企业不得不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专注于自己的成本降低和运营效率的提高,集中于核心竞争力,将非核心的部分外包。对于制造企业价值链而言,物流通常是仅次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费、成本最高的一项活动。大多数企业惊异于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如此之高,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在促进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施耐德电气将国际运输外包给仕嘉、泛亚班拿、德迅三家运输商,将国内公路运输从过去的20多家整合到现在的CEVA、CAAC、大金、京铁快运、中国邮政、嘉里大通、马士基等13家。

以上的运输外包属于传统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企业外包物流业务,降低了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节约了物流成本,同时可精简部门,集中资金、设备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以契约形式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自己稳定的业务量,避免了设备闲置。这种模式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几乎不需专门添置设备和业务训练,管理过程简单。订单由产销双方完成,第三方物流只完成承包服务,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是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之间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会造成生产的盲目和运力的浪费或不足以及库存结构的不合理。

基于运输外包的经验,施耐德电气在做仓储外包时,采取战略联盟型物流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是由第三方物流包括运输、仓储、信息经营者等以契约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内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相互间协作,形成第三方物流网络系统,联盟可包括多家同地和异地的各类运输企业、场站、仓储经营者,理论上联盟规模越大,可获得的总体效益越大。信息处理这一块,可以共同租用某信息经营商的信息平台,由信息经营商负责收集处理信息,也可连接联盟内部各成员的共享数据库(技术上已可实现)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

施耐德电气北京中压厂把仓储和运输外包给了CAAC公司,施耐德电气上海配电厂把仓储外包给了天地(TNT)公司,施耐德上海国际采购部把仓储运输外包给辛克物流。施耐德与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可以实现信息传递、共享。

施耐德电气的体会是:首先,在系统中加入了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各单项实体以信息为指导制定运营计划,在联盟内部优化资源。同时信息平台可作为交易系统,完成产销双方的订单和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预定购买。其次,联盟内部各实体实行协作,某些票据联盟内部通用,可减少中间手续,提高效率,使得供应链衔接更顺畅。

◎评点

从施耐德电气的经验来看,第三方物流有以下优点。

首先,可以使企业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事业上。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物流公司。如施耐德中压厂通过与CAAC物流公司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施耐德集中于产品制造,而CAAC管理施耐德的物流事务。产品下线后,由CAAC公司负责发运到距工厂20分钟路程的成品仓库,然后根据发运单的要求,组织产品的配送。

其次,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降低成本。当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时,专业的第三方物流能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和设备,而普通的单个制造公司通常难以更新自己的资源或技能;不同的零售商可能有不同的、不断变化的配送和信息技术需求,此时,第三方物流能以一种快速、更具成本优势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而这些服务通常都是制造商一家难以做到的。同样,第三方物流还可以满足一家企业的潜在顾客需求,从而使企业能够接洽到零售商。

再次,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备。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而使用第三方物流不仅减少了设施的投资,还减少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最后,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仓储服务,可以满足客户需求,而不必因为建造新设施或长期租赁而调拨资金,并在经营灵活性上受到限制,提供更多样的服务品种,为顾客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使顾客满意度提高。

施耐德电气也认为,在和第三方物流的合作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流服务机能比较原始和单一;物流运作的效率不高;有效服务网络不足;社会化程度较低等。因此,第三方物流在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资料来源:在线国际商报

【练习与思考】

1.什么是第三方物流?

2.试述第三方物流兴起与发展。

3.第三方物流有哪些运作模式?

4.第三方物流运作有哪些特点?

5.在做出第三方物流决策时首先应考虑到企业的哪些方面?

6.如何给第三方物流定位?

7.第三方物流的主要业务范围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