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产生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产生

时间:2022-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贸易术语是在国际贸易长期实践中的产物,有的国际贸易术语已有二百年的历史。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CIF术语的基础上变化产生了CFR贸易术语。Incoterms对当时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FOB、CIF等贸易术语进行统一的规范和解释,避免了各国对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可能导致的误解和纠纷,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受到了国际贸易界的普遍欢迎和采用。

(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产生

国际贸易术语是在国际贸易长期实践中的产物,有的国际贸易术语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例如,最古老的国际贸易术语“船上交货”(FOB)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由于通讯、运输工具的落后,银行、保险事业不发达,从事航海贸易的商人必须亲自随船出海到世界各地采购货物。如果找到合适的卖方及需要的货物,便进行交易洽谈,当场成交,然后指定卖方将货物交到船上,并对货物做最后的检验。如果货物符合其先前看到的样品,当即就支付价款。在这里,买卖双方的风险负担显然是以装船为界限,由此就形成了在装运港船上交货的FOB贸易术语。可以说,传统的FOB贸易术语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乃至成为当时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贸易术语。

随后,由于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通讯的发展和银行、保险业的崛起,特别是定期班轮运输的出现,使航运和买卖逐渐分离,商人不必再亲自到国外采购,而是要求卖方将货物交给专门负责运输的船东,于是就出现了CIF贸易术语,免除了买方安排运输和办理保险的责任。随着其地位的上升,CIF术语逐渐取代了FOB术语而成为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贸易术语。

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船舶短缺,运价迅猛上涨,依据CIF术语成交的数额一落千丈,而以FOB术语成交的交易则东山再起。二战以后,许多新型独立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的海运业和保险业,以节省大量运费、保险费的支出,缓和外汇严重短缺和迅速发展本国经济的矛盾,鼓励或限定进口必须采用FOB术语和出口采用CIF术语,即用本国货币在国内租船订舱和办理保险。例如,当时巴西规定,所有进口商品的保险必须向进口国设立的保险公司投保。因此,巴西已停止在CIF基础上的进口,这一措施可以使本国保险市场每年的保险费增加约两千万美元。[18]这类人为的因素必然扩大了FOB术语和CIF术语的使用。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CIF术语的基础上变化产生了CFR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最常使用的贸易术语是FOB、CIF和CFR,这三种属于主要适用于海上运输方式,随着多式联运的不断发展,适合于各种运输方式的FCA、CPT和CIP的作用也在日益扩大。

由于国际贸易术语早期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人间的贸易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国对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划分的内容和解释不完全一致。为了减少和消除各国对常用国际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早在1923年国际商会就开始着手对各国经常适用的贸易术语进行调查、比较和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于1936年制订了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Incoterms对当时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FOB、CIF等贸易术语进行统一的规范和解释,避免了各国对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可能导致的误解和纠纷,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受到了国际贸易界的普遍欢迎和采用。

Incoterms之所以能得到各国的广泛承认并被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们普遍采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制定者根据国际贸易实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修订更新,使其较好地适应了各个时期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当今影响最大、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术语。自《Incoterms1936》公布以来,国际商会分别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和补充。2010年9月27日,国际商会正式推出《Incoterms 2010》。

虽然《Incoterms 2010》通则已经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Incoterms 2000》并非自动作废。因为Incoterms属于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当事人在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Incoterms 2000》甚至《Incoterms 19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