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2-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竞争对手企业取得商务模式专利,不仅D类型企业,接受其提供的ASP服务的客户也将成为侵权当事人。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不具有产权但是属于优势项目的业务,必须明晰是否侵害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可以采取共同申请知识产权方式确保垄断权。知识产权是维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战略,不是一次推出就一劳永逸的对策。

6.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6.2.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不同层次

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联系起来的具体内容有四个层次:

1.经营战略层次

知识产权经营战略,指企业经营者通过评估企业的实力,决定企业持有知识产权的领域及其内容,在这些领域,集中投入经营资源,即使占用巨额经费,也要保证掌控知识产权。

企业定位不同,应当采取不同的知识产权战略:

(1)A类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A类型的典型企业如将自主研发的半导体回路技术出售给制成品企业。客观上,这类企业的技术可以通过专利权、著作权加以保护。对于A类型企业而言,技术优势是其竞争力的源泉;取得有价值的专利是关键。不过,在有的行业,如半导体行业,一项技术中,往往有很多项专利存在,一家企业同时拥有所有专利比较困难,加之市场需求不断变化,需要持续创新,生产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因此,A类型企业不能仅限于申请专利,还应该分析哪种专利有利于阻止竞争对手进入,有时,还要申请包括成品在内的专利,以对下游成品厂家施加影响,并持续对新研发的技术申请专利。

(2)B类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B类型的典型企业如拥有EC(电子商务)网络的运营商。B类型企业如果在电子商务网络服务和组成领域取得商务模式专利,就可以确保企业处于垄断地位。这是因为EC网络业务,在设备投资等方面的进入壁垒较低,取得专利的企业常常处于有利地位。不过,在商务模式的专利申请方面,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规则。只是出于牵制竞争对手进入该领域的考虑,针对某种程度上可以权利化的业务内容,申请知识产权。这类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也是有意义的。

(3)C类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C类型的典型企业如采用网络登记制进行人才交流服务的企业。C类型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掌握大量有关职务数量和品质的登记数据,即拥有人才数据库。对于这类企业资源,可以通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形式加以保护。同时,需要考虑法律问题,还需要采取包括防止盗用数据库、整备信息管理体制等在内的保障措施。为防止竞争对手获得C类型企业的业务内容,企业应该对登记方尽可能加以限制,特别是登记时使用的合同,其合约内容能够决定C类型企业价值的大小,因此,保护合同的内容至关重要。

(4)D类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D类型的典型企业如自主研发电子商务软件的ASP(Application ServiceProvider)企业。D类型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软件服务,软件可以利用著作权和专利加以保护。由于D类型企业的软件不是面向一般消费者,而是面向特定企业,因此,能否取得EC网络模式的相关商务模式专利和软件专利,是有效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的关键所在。对于D类型企业而言,必须考虑其他公司侵权的可能性。如果竞争对手企业取得商务模式专利,不仅D类型企业,接受其提供的ASP服务的客户也将成为侵权当事人。因此,该类型企业必须尽可能通过调查掌握信息。

(5)E类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E类型的典型企业如接受委托进行系统整合,为网页制作提供方案的企业。E类型企业的竞争力源于优秀的网络工程师,在确保技术人才优势方面,具有激励作用的人事政策比拥有知识产权更重要。不过,在法律上,公司接受委托开发的软件资产的权利归属问题非常重要。虽然企业不需要拥有知识产权,而只要保留可以多次使用具有通用性的程序的权利就可以了。但是知识产权归属会影响此后开发相似系统的业务拓展能力。如果企业可以将该软件用于此后类似的开发案例,将降低开发成本。因此,在诸如为网页制作提供方案方面,申请商业模式专利,可以防止来自同类企业的竞争。

2.竞争战略层次

从保持或培育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看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首先,按照企业各部门(或产品)的资源确定企业优势领域,并探讨保持竞争优势的手段。这一工作需要经营者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完成。如果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方面,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是有效的;如果优势在知识产权之外的其他方面,如人才、营销网络、处理业务的速度等,则需要以人事制度和市场定位战略为中心,但是也不能忽略对客户数据库、商务模式专利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不具有产权但是属于优势项目的业务,必须明晰是否侵害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如果存在侵权问题,需要通过事先谈判的形式解决,难以达成协议时,可以采用回避的方法,乃至考虑从该领域退出。

3.权利保护层次

在这一层次上,针对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企业应当聘请外部专家参与,共同探讨具体保护策略。属于技术方面的申请专利;属于品牌价值上的,申请商标登记;与具体内容相关的知识则申请著作权;属于技巧方面的,申请商业秘密保护。其中,专利和商标在专利局申请。登记著作权时,应当备齐证明文件。除了依靠知识产权拥有垄断权之外,在共同研发和委托生产的情形下,与其他企业的合同约定是关系到企业定位的重要内容,因而也是需要认真探讨的相关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当企业业务迅速拓展时,结合企业的未来规划,将重要知识资源及时申请专利至关重要。企业申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专利,即使最终没有取得权利,申请本身也是有意义的。

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内部知识产权负责人需要和外部专家合作,开展保护行动。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因情况各异:

(1)明晰权利保护主体

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需要将对手具体化,特别是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对手。为防范竞争对手侵权,取得专利是有效方式。对专利而言,通过审查获取权利是根本,不过在一定期间,申请专利本身就有效力,可以主张权利不受侵犯。对计算机程序和游戏软件等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而言,著作权并非绝对的垄断权,还必须加以进一步保护。

除竞争企业外,对于技术开发方、销售的合作伙伴、研发的受托方、产品的客户,企业也必须能够明确彼此之间的权利关系。对合作伙伴和企业客户,在本质上,双方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可以采取共同申请知识产权方式确保垄断权。不过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分别持有哪一部分权利、是否可以再与其他伙伴合作、二次利用是否受到限制等问题。

(2)企业内部的权利保护问题

这包括在企业内部对发明者实施补偿的问题,商业秘密相关内容管理等。对企业内部的发明人,企业应制定职务发明规定,加以必要的奖励。对商业秘密,应在公司内部制定信息分配和使用权限规则。

4.运用管理层次

知识产权是维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战略,不是一次推出就一劳永逸的对策。知识产权战略是为保持企业竞争力而制定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周围环境的变动,需要不断修正。因此,申请到知识产权后,还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建立能够持续拥有产权的企业体制,将竞争力保持下去。拥有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可以对企业投资方和产品用户展示企业管理风险的水平和效果。具体内容如:对保护期限的管理、及时反映情势变化、管理证明文件、掌握其他企业的专利信息,后两项需要由企业负责知识产权的员工专职管理、同步执行。

(1)企业内部

①日程管理

主要是对申请专利的日程进度进行管理。例如,专利申请成立时,要满足新颖性的内容,如果在文章发表、销售开始后申请专利,由于不再具有新颖性,将无法取得专利。可是,如果在发表和销售前进行专利申请就可以满足新颖性。因此,需要考虑申请专利文件的适宜时间、负责申请专利事务所工作的闲忙等因素。

②企业计划

抢先申请专利时,经常需要根据申请专利文件的制作时间更改企业计划。为应对这种情形,知识产权管理必须能够涵盖现在及未来的企业计划。对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变化应立刻反映到专利内容上。

③相关当事人意见要统一

例如,每月一次召集相关当事人(经营者、知识产权负责人、总务、技术部门、企业规划)参加IP战略会议,参加会议有助于提高认识和收集信息。特别是商务模式专利的出现,使原本与专利无关的营业规划和企业开发负责部门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企业外部

主要涉及与其他企业间关系。企业在其他企业进行专利侵权诉讼时,如果能证明在对方专利申请前就已经开始行动了,则可以不算侵权。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平时注意管理证明文件,如技术开发的日记会议记录与许可方的谈判记录、合同等,还要注意对这些文件的分类整理,此外,还要确认其他企业的专利,由于申请专利的文件相当多,需要找出合理的搜寻方法。

5.全球化视角下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促使许多企业将研发环节与销售、制造环节分布在世界不同的地域。在这种情形下,不应当仅仅将研发部门看作成本部门,而要将研发部门转变为自身也能创造效益的部门。这正是企业知识产权业务从其他业务中分离出来单独存在的理由,也是衡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否成功的重要体现。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助于将研发部门演化成为独立的研发企业。在企业内部鼓励获取“概念专利”。“概念专利”指的是行业内企业均须使用,并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核心发明。创造和重视“概念专利”有利于研发部门从成本部门向效益部门转换。在企业外部,可以将研发的知识产权许可权授予其他企业,获得许可收入支持研发活动。

6.2.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构成

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通常包括知识产权创造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运用战略和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四部分内容,图6-1以企业发明和发明的知识产权形式——专利为例,描述了前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内容。

img63

图6-1 企业的知识产权经营战略

如图6-1所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创造战略,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势发明,进而形成企业知识产权。针对取得的知识产权,采取保护战略,可以防止侵权,保持企业竞争力;知识产权运用战略,可以最大化企业收益。在上述知识产权经营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企业拥有的经营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各项战略的具体做法和管理方法。

1.知识产权的创造战略

知识产权创造战略决定企业知识产权性质,包括研发资源投入、研发路径选择和研发成果转化等三项内容,目的在于促进知识财产的产生。该战略要求在技术调研基础上严格筛选发明,对于有价值的发明,尽快申请专利,为保护和运用阶段打下基础;对于普通发明,采用公开化战略,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通常情况下,知识产权创造战略与企业的研发战略密切相关,研发周期的长短对应着不同的知识产权创造战略。对于研发周期在3~4年的成果,在研发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知识产权部门需要关注其他企业的动向。如果竞争企业抢先申请了相关的知识产权,就需要根据企业外部因素对成果的重要性加以评价,或者追加研发投资,或者同竞争企业合作以取得专利使用权,或者购入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以免妨碍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2.知识产权的保护战略

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能够确保企业技术或产品在更广范围内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包括侵权预警、侵权诉讼、侵权应诉等内容。实践中,一方面,企业利用取得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技术和产品,防止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在遭遇其他企业侵权诉讼时,利用掌握的知识产权积极应对。实施该战略可以确保企业的重要技术和创新产品在更广范围内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保证企业中长期的技术优势,维护企业商业活动的稳定。

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取决于如下要素: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以及可替代性、与其他企业知识产权的关联性、是否能够有效防止侵权以及是否容易发现侵权等。在保护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企业不仅可以利用自有技术开发产品,垄断差别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还可以防止企业产品被仿制,并达到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目的。

3.知识产权的运用战略

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即对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资产进行选择、集中,结合企业研发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考虑竞争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预测可能遇到的制约因素,进行资产管理。灵活运用取得的知识产权获取收益以平衡付出成本,是知识产权运用战略的主要目的。在运用知识产权时,企业可以选择封闭战略、开放战略、流通战略。

封闭战略,是将企业的知识产权应用于产品中,通过生产和销售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差别化产品,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即利用知识产权实现产品垄断,追求高额垄断收益的战略。

开放战略,指通过许可或者转让的方式,将知识产权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获得许可收入的战略。实施开放战略,需要企业储备精通相关法律制度的人才。如果说封闭战略是通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间接获取收益,那么开放战略则是直接从知识产权中获取收益,使知识产权直接成为收入来源。开放战略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指专利和实用新型,不包括专有技术、商标、外观设计。原因在于,对于前一项专有技术而言,授予许可使用权必须基于诸如企业的经营需要或商业战略等明确的目的。对于商标和外观设计,是企业产品的名称、外形和风格,这些权利不应该对外开放。专利开放许可政策应当基于平等公正的原则。

流通战略,指以持有的知识产权为担保进行融资的战略。具体做法包括投资信托、担保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是将知识产权资本化的一种方法。客观、正确地评价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是实施知识产权资本化的必要基础。

此外,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也要求企业注重与知识产权相关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有效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的重要保障。

4.知识产权管理战略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有助于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使用效率。具体内容包括:事前的研发成果甄别管理、中期的知识产权分类管理和事后的知识产权跟踪管理。该管理机制的运作有助于将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环节的具体功能,落实在企业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等全球价值链的经营活动中;并通过凝聚人才、技术和资金等企业资源,形成因企业特性差异而不尽相同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路径。

上述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6.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

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研发战略共同推进,三者相互关联,知识产权部门的信息必须及时地反馈体现在企业经营战略、研发战略中,企业经营战略、研发战略的变化也应当反映给知识产权部门,保持协调发展。

1.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角色转变

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管理策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前,企业的传统做法是以营销战略为核心,依据营销战略所确定的核心产品和主要市场,制定相应的研发战略。再针对研发活动带来的知识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证竞争活动顺利进行。这种做法把维持知识产权所需的费用看作推进营销战略的成本。

而近年采取的知识产权经营战略,是以知识产权战略为中心,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企业的研发战略、营销战略。首先,通过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企业的研发动向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预测知识产权资产的发展方向,再据此推行研发战略,筹划营销战略,使知识产权战略与研发战略、营销战略协调统一。

2.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特点

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研发战略、营销战略相辅相成,构成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三者关系如图6-2所示,知识产权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营销战略强化了知识产权的方向;研发活动是知识产权形成的基础,知识产权收入又可以用于研发投入。知识产权部门的信息能够及时地体现在企业营销战略、研发战略中,企业营销战略、研发战略的变化也可以及时反馈到知识产权部门。知识产权战略与营销战略、研发战略三者协调统一,构成企业发展战略。

img64

图6-2 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策略中的重要地位

(1)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研发战略的影响

研发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高效的研发要求企业必须扩大营业收入。收入不仅来源于研发活动带来的高附加价值产品收益,还来源于研发成果形成的知识产权所带来的许可使用收入或转让收入。对于研发成果中属于高附加值的核心技术或产品,可以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防止其他企业仿效,保证企业在一定期间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对于属于一般水平的技术或产品,可以采用知识产权运用战略,实施许可和转让。这样做既可以防止其他企业发展替代技术,又可以获得直接收益。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可以保证企业获得较高收入,有益于达到回收研发投资和进一步扩大研发规模的目的,从而保证企业研发效率,保持企业技术优势。

(2)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营销战略的影响

营销战略主要指在存在竞争对手的市场上,为确保竞争优势,企业进行经营资源选择和集中的策略。营销战略应该与知识产权战略保持协调。一般而言,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领域,也可以成为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方向。根据知识产权战略,企业可以适当调整竞争策略,以保证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比照营销战略,又可以筛选知识产权。例如,对于不属于竞争优势领域的知识产权,与其漫无目的地持有,不如通过许可或交叉许可,转让给其他企业,减少维持知识产权所需的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