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体合同的签订

集体合同的签订

时间:2022-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判型集体合同必须经过集体协商的过程,我国《集体合同规定》规定了谈判型集体合同签订程序,即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会议协商的方式。集体合同正式通过后,应由法定代表人和工会主席签字,并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四、集体合同的签订

(一)签订集体合同的主体和原则

签订集体合同的主体是指分别代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的主体。按照我国《集体合同规定》、《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工会委员会可以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可以由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作为集体合同签约人。我国《劳动合同法》第51条也规定,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代表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的主体一般是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或其委托的人。根据原劳动部的规定,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跨省市的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所属下一级企业或子公司的负责人与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但只能委托一级,不得层层委托。

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兼顾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利益原则。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合同。

(二)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

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分为谈判型和非谈判型两种类型。谈判型集体合同必须经过集体协商的过程,我国《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规定了谈判型集体合同签订程序,即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会议协商的方式。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签订非谈判型集体合同的程序主要包括:(1)起草集体合同草案。一般情况下,由单位行政和工会各派代表若干人组成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出集体合同的初步草案。(2)组织全体职工认真讨论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草案制定出来以后,应组织提交全体职工或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讨论、修改和补充,使集体合同充分反映广大职工的意见和要求。(3)修改并正式通过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根据全体职工的意见,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修改,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通过。(4)签字、备案、公布。集体合同正式通过后,应由法定代表人和工会主席签字,并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劳动行政部门有审查集体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的责任,如果发现集体合同中的项目与条款有违法、失实等情况,可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发回用人单位对集体合同进行修正。如果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没有提出意见,集体合同即发生法律效力,签约双方应及时以适当方式向各自代表的全体成员公布,单位行政、工会组织和职工个人均应切实履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