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澳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澳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决定》。6月22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提请审议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议案》。

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决定》(简称“横琴决定”)。其主要内容是:1.授权澳门特区自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启用之日起,在本决定第三条规定的期限内对该校区依照澳门特区法律实施管辖。2.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口岸南侧,用地面积为1.0926平方千米。3.澳门特区政府以租赁方式取得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土地使用权,租赁期限自该校启用之日起至2049年12月19日止。此消息传开后,立即引起了粤港澳地区的热烈议论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关注。

人们记忆犹新,在200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陪同下,出席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奠基仪式,为纪念牌匾揭幕。随后,胡主席等亲自挥动金色铲子为奠基石培土,标志着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正式动工。胡主席指出,澳门大学在横琴岛建设新校区,既是澳门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反映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对澳门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这件事能够办成,也是“一国两制”优越性的生动体现。[1]在中央政府对澳门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怀下,在胡主席讲话的感召下,社会各界对澳门大学横琴岛新校区建设的关注和支持继续升温。

那么,一年来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建设进展情况如何呢?这是关心澳门发展的人士心里常惦念的重要事情之一。本文拟就中央“横琴决定”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简要阐述一年来澳大横琴校区发展如火如荼的气势。

澳门的大学教育始于1594年建立的澳门圣保罗学院,这也是我国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当学院成立之初便有200余学生,400多年前是个不小的规模。1835年圣保罗学院停办后,直到1981年,香港的几位商人在澳门开办了东亚大学,采用英美教学模式,主要吸引香港学生就读。此所大学成为澳门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1988年澳葡当局收购了这所私立大学,3年后更名为“澳门大学”,改为以澳门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成为培养澳门高等人才的学校。“葡萄牙人在这里呆了三四百年都没有办大学,回归前几年才收购了一所,主要考虑到澳门回归,‘澳人治澳’急需管理人才。”“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首先改变了澳门大学的管理模式,从政府全权领导,改为由校董会管理,给澳大一定的主自权,对澳门大学的成长,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2]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澳门大学各方面都有了较大长进。澳大现有学生6600多人,其中包括1400多名研究生,并拥有一支超过400人,具有丰富教学与事业经验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其中七成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澳大现设有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法学院、科技学院及中华医药研究院。由于“教学与科研并重”是澳大发展的目标,因此,每个学院之下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研究中心。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先天不足,澳大校园依山而建,非常挤迫,连运动场也没有,甚至连本科生最低的“四年一宿”条件也无法提供。距校园不到500米的范围内,已有多家赌场及娱乐场所,旅客众多,车流频繁,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安全。“客观地说,澳门大学需要发展,解决空间不足的局限,早于横琴合作开发规划之前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3]澳门媒体曾报道,在澳门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次大学议庭会议上,当时身兼澳门大学校监及大学议庭主席的前特首何厚铧表示,由于近年本澳经济发展迅速,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十分殷切,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更需要高素质人才作配合,因此澳门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较长远的规划和提升,才能满足今后澳门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区政府支持澳大的校园发展计划,使大学有较长远的发展空间。他建议大学提出可行的方案供特区政府研究。

于是2007年3月,澳大向特区政府提出几个“拨地扩校方案”,包括在附近征地及填海造地。校董会常委会讨论时曾有“横琴建校”的构想,但构思未成熟,当时没有向政府提出,至同年5月澳大议庭会议时才重提“横琴建校”,并得到议庭会议成员和校董会成员的热烈回应。随后,校董会常委会积极跟进,亲赴横琴考察,于2008年中期向政府提交了在横琴岛兴建澳大新校区的建议。

2009年1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澳,提出横琴校区可能作为粤澳联合开发横琴岛“先行先试”项目。4月6日,澳大领导层向立法会正式介绍“建设澳门大学横琴校园的初步设想及概念性规划草案”,并与议员交流。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大学在介绍横琴岛新校园的构思中,强调坚持澳门大学为“澳门人的大学”这一原则。办学理念、校园内的法律体制乃至澳大师生进出校园,都必须与现时的情况没有实质分别。管理体制、教学科研制度和行政管理亦沿用现行制度,这样才能使横琴兴建澳大校园的建议得到广大居民支持。多位议员认同澳大在横琴建校园的初步规划。然而,立法会前主席曹其真指山,规划缺少财政考虑,即兴建校园需投入多少资源,每名学生享用的资源平均是多少等,都没有详细说明。有议员质疑规划的终极目标是15000名学生,以澳门人口计算,本地生源与目标距离甚远。若招收过多的外地学生,会违背“澳门人的大学”的办学宗旨。其实,澳大自3月起,在校内外就举办了十多场不同形式的咨询会,广纳教职员、学生和教育界对横琴校园方案的意见。

经过多次认真咨询,澳门大学对在横琴建新校区的方案进行了必要的修改。2009年4月24日,特区政府正式向中央政府提交了《关于请求中央政府同意澳门大学迁建珠海横琴岛并授权澳门特区对澳门大学新校区实行法律管辖的报告》。6月22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提请审议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议案》。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国务院提交的议案,并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可见,中央这个“横琴决定”是从澳门实际情况和整体利益出发的,是急特区政府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之所急,又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既慎重又及时。

特区政府和澳门大学于6月27日在政府总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澳大横琴校园的规划和进度。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表示,这项授权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澳门特区加快人才培养、确保长期繁荣稳定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将借助此契机,深入研究特区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有序落实。他还强调,这项决定“确保澳门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得以完全维持现状,是中央送予澳门特区的一份厚礼,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优越性。”[4]随后,澳门各大媒体给予充分报道,社会各界对中央“横琴决定”予以高度评价。归纳起来,决定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决定对于推进澳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是“及时雨”又具有长远的影响。回归十年来,澳门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化,办学水平日渐提高,声誉和吸引力与日俱增。然而,“澳门高等教育现在正陷入发展空间狭小的困境,尤其是澳门的龙头大学——澳门大学,发展空间的问题更加突出”。现在的澳大是“有校无园”,大学现址占地仅53000平方米,学生人均用地仅8平方米,远低于国家教育部办学标准的人均67平方米的基本要求,缺乏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敞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集体生活。学生下课后便回家,是典型的大学生活“中学化”,严重阻碍了澳大各方面的发展,大学的长远发展也难于落实。“横琴决定”对澳大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从长远看,“横琴决定”也是重新审视本澳高等教育政策的好时机,包括研究未来应发展的学科,高等教育学生规模,教育投入,对师生、研究人才的要求,如何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等等。透过适时的审视,以配合特区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决定对于促进澳门加快人才培养以适应经济适度多元化需要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曾指出:“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之本。”如今,澳门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需要注重培养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其他专业技术等各类优秀人才。因此,“培养多元人才,带领澳门走适度多元化发展之路,就成为横琴澳大新校区未来承担的重要任务。”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讯息化时代,区域合作与竞争,以及澳门适度多元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实现澳门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关键时刻,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定,既是关心和支持澳门长远发展的体现,亦是特区政府透过培养和提升本地居民的高等教育水平,带动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以促进经济多元发展,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决定对于深化粤港澳地区更紧密的合作,提高珠江三角洲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现实意义。“横琴澳大校区”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不是孤立的发展规划,而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的颁布与实施,排除了横琴开发的不明朗因素,可令珠海集中精力谋发展,为其发展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和创意产业大展身手,透过与邻近地区合作开发为其自身发展乃至“珠海西部经济圈”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共建珠江三角洲优质生活圈尽心尽力。值得提出的是,这次合作中央和珠澳共同选择了一个短期利益冲突小、长远效益巨大的澳大“育人”项目作为切入点,有利于“先行先试”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启发新的思维,促进共同发展。希望粤澳尤其是珠澳建立互信,进一步扩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共同繁荣的双赢新局面。

(四)中央“横琴决定”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制度创新。中央“横琴决定”不仅对澳门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经济适度多元化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一国两制”事业的新开拓、新举措,是粤澳、珠澳更紧密合作、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一个突破口。中国社科院台港澳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陈欣新表示,中央支持将横琴岛澳人新校区划归澳门特区管辖,是全面考虑粤港澳三地的综合发展。他认为“横琴决定”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创新,而“横琴模式”将对未来三地合作产生巨大影响。若香港也出现“缺地”情况,亦可遵循这一模式解决。[5]有的澳门学者认为,“横琴决定”不仅是粤澳长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更是“一国两制”独有的“政策优势”和制度创新的范例,也是粤港澳共同开发横琴“先行先试”的第一个“突破口”,对澳门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适度多元化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横琴模式”的精神实质在于:既是“一国两制”实践进入一个新的台阶,体现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新思维,亦是澳门打破长期以来习惯从澳门角度考虑问题的单纯的思维方式,更自觉融入粤港澳区域大合作、大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达至优势互补的双赢或三赢目标。正如澳大校长赵伟所说,澳大横琴校区是“先行先试”,甚至可暂称为“独行独试”,是珠澳区域合作的重要契机,还要吸纳港珠澳资源优势,在“一国两制”下发展为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这是其一。

其二,“横琴模式”也不是空前绝后的唯一个案,类似横琴澳大新校区管理模式的前有先例,后可供他人借鉴。有关资料显示:早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交界有关地段管辖问题的批复中,就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在租用该地段期间可对该地段具有行政管理和司法权。又如,2006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深圳湾口岸港方口岸区实施管辖的决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深圳湾口岸启用之日起,对该口岸所设港方口岸区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实施管辖。[6]再如,当年香港兴建西部通道时,出于实施一地两检需要,香港口岸前移到内地边检口岸之内。其时也是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而令香港的管辖地点适当前移,在西部通道内地边检口岸大楼内划出一小片地方供香港入境处及海关人员使用,并按照香港法律执行旅客进出香港的边检程序。[7]这些事例都是通过制度创新顺利解决了管辖权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土地面积远不及澳大这次的租借面积大,也因为土地连结在一起而没有形成聚集效应,但迸发制度创新的火花不应忽视。

(一)五个“一流”新澳门大学的提出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奠基仪式期间,在听取了澳大新校区和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的汇报后说:“希望把新的澳门大学建成一所具有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人才、一流成果的一流大学,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山更大贡献。”“希望各方通力合作,把位于珠海横琴岛的新的澳门大学建成一所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一流大学。”[8]胡主席这里讲的两个“希望”,为新的澳门大学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胡主席的讲活也是有事实根据的,经过一二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五个“一流”大学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据特区政府和澳门大学介绍,澳门大学新校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东部,背倚葱绿秀美的横琴山、与澳门一河相连。澳门与横琴岛澳大新校区之间将由一条24小时全天候运作的河底隧道连接,师生、职工、澳门居民及访客可通过隧道进出校园,不须办理边检手续。新校区占地1.092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比现时的校园约大20倍,可容纳约10000名学生。横琴澳大新校区完成后,原澳大校址计划用作终生学习中心,继续从事与澳门社区有密切联系的教育、科研活动。

新的澳门大学拟由原澳大的5个学院经过必要的调整,逐渐增加至8个学院,初步设想分为文学艺术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及健康学院、款客及博彩学院等。并继续推行现时的荣誉学院,培养精英及领袖人才。荣誉学院并非校内一个独立学科性学院,校方会把各学院一些最优秀的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和参与研究工作,使他们有机会到海外著名学府进修,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领袖人才。

新校区将引入国际优秀大学通常采用的“住宿式书院制度”,作为对本科生的一种生活管理及全人教育手段。设立约10个住宿式书院,为亚洲之最,这将成为澳大新校区的一大亮点。计划将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打破专业和年级的分界,安排到10个住宿式书院内生活,使每个本科生都拥有一个书院的身份和一个学院的身份。学院负责学科方面的事务,而书院则负责其他的活动。预计每个书院人数为四百至七百人。书院的院长、辅导员及部分老师,以及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竞赛、娱乐、生活。在这些活动中,能让学生接触到不同人群的生活、文化及思维方式,借此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襟。同时学习自律管理、自主行动、自我成长。学生在书院建立的人际网络,往往也成为其毕业后十分有用的资源。

新校区还将设立三个开放式科研基地,主要研究医学医药、电子及资讯科技以及能源环保。对于一些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也会着力发展,并将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移及创新产业孵化。这些科研基地,将能促成澳门大学、澳门其他大学、珠三角以至全国各地的大学在此地的合作研究,也为粤澳合作及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创造契机。

新校区由世界级建筑师何镜堂院士主持总体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信息化”、“园林式布局”、“糅合中西文化”五个设计原则和理念,务求建造一个适意自在和高效节能的绿色校园。孕育校园清幽秀气和文化品味,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和老师在和谐优美的校园里时刻受到薰陶和感染。

横琴岛澳大新校区从破土奠基日算起,预计工期3年,预算造价50至60亿澳门元(不包括特区政府租用横琴土地建校的12亿澳门元)。为了确保在3年内达到建成澳大新校区的目标,澳门特区公报日前刊登第14/2010号行政长官批示,成立“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协调委员会”,以协助特区政府推动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该委员会包括特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澳门大学的代表,委员会由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担任主席。

(二)如何把新澳大建成为五个“一流”的大学

几年后,新澳门大学落成,届时将为大学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无论在软、硬件方面,都会比现时校园更加优越和完善,特别是为澳大带来新的先进设施、新的课程、新的校园文化和新的管理模式,这些将有助进一步实践精品本科教育、优秀师资团队、卓越科研和高效环保的办学理念,培养优秀人才,服务澳门、国家和社会。换言之,这些先进设施,有助澳大实现成为世界一流学府的长远目标,为莘莘学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但是,正如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所言:“然而一个崭新的校园,却不足以让澳大成为世界一流学府”,为了“实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9]根据有关资料及报道,笔者认为赵校长主要讲了3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培养人才方面。赵校长认为,“要办一所好的大学,就要有好的学生。澳大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培育领袖、精英的方向前进,并且透过在通识教育的改革,成立教育荣誉学院,实现通识和精英教育双向发展的目的。”澳大是澳门地区公认的最优秀的高等学府,“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强化本科教育,为澳门培养出类拔萃的青年,使他们成才,成为建设澳门、建设祖国以及建设世界的中坚力量和领袖。”赵校长举例说,去年“澳门法律系统新任命的6名检察官和法官,有2名来自外地,其余4名都是澳大毕业生。”他希望20年后的澳门特首由澳大培养出来。

其次,在优化师资方面。赵校长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必须有优秀的国际师资”,“师资是大学的重要资产”,是大学高质素教育的保证。目前在澳大的优秀师资队伍中,有顶尖的工程院院士、药理学专家、本土培养的中英葡三语法律人才及对葡萄牙文化研究和传布作出贡献的优秀学者。但是,随着澳门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选择来澳大升学的内地、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学生数目大增。因此,“澳大将加大力度,全球公开招聘、延揽优秀教学人员、组成强大的国际师资团队。”“随着新校区的动工,学校已着于推进改革,制定教师奖励制度的师德准则。首先从提高老师的薪酬和各方面的待遇做起,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把师资人才吸引过来。”

再次,在科研成果方面。赵校长认为,现代大学是汇集智慧、创造和传布知识的中心,它能够帮助人民拓展潜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最近,邻近地区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等,都已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居于前一百位。……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早日跻身世界名校之列”,别无选择。澳大现在筹建两个联合国家实验室的重点项目,包括与北京大学合作的天然药物及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的微电子国家吊重实验室。还可直接做一些可以产品化的技术,即产品原形。比如让手机也能当电视遥控器,这样可以帮助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

近日,在由国内9所一流大学组成的“C9教育联盟”论坛上,不少校长认为,要赶上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必须制度创新。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有20年,但校长们都承认,在学术领军人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中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的差距。[10]尽管澳门特区具有“一国两制”的强大优势,制度创新更灵活,但澳门大学作为一所较为年轻的高等学府,在上述几个方面更应加倍努力,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的差距。关于澳大如何创建“一流成果”问题,笔者有两点建议:第一,澳大除注重发展科技方面的科研成果外,还应注重扩大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成果。例如,“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发展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为国家发展增添了夺目光彩!澳大应拿出高水平和有说服力的科研成果,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又如,为了消除博彩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澳大一直致力于“负责任博彩”的研究和宣传,并取得一定成绩。希望澳大款客及博彩学院成立后,在“负责任博彩”专题研究上取得更多成果。这对博彩业现代化发展,树立澳门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积极意义。第二,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已于2009年底成立,这是特区政府在支持高等教育上的新尝试,相信随后会加入社会人士积极支援的资金。澳大一定要善用政府及社会给予的资源,全力以赴培养学术领军人物、拔尖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创造卓越成果。

当新的澳门大学基本具有一流的设施、师资、人才和成果之时,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建成之日。

横琴岛澳大新校区从2009年12月20日破土奠基日算起至今只有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但在珠澳两地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令世人瞩目。

(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横琴岛澳大新校区继上半年完成土地平整后,第三季度便起动排洪渠迁移项目工程。该项目由澳门特区政府出资2亿人民币,经横琴新区委托珠海水务集团代建并管理,工程将于2011年4月30日汛期来临前具备排洪条件,7月30日前全部完工。北移至校区边缘重建的中心沟排洪渠将建成长1.28公里的自然生态排洪渠,兼备亲水、休闲、娱乐、景观和生态等其他功能。8月30日,横琴岛澳大新校区排洪渠迁移项目正式动工,横琴新区管委会与珠海水务集团在澳大新校区工地举行动工剪彩仪式。珠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宁卡,澳门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珠海市政协副主席、横琴新区党委书记刘佳,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牛敬,以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仪式。何宁卡致词时表示,珠海市高度重视澳大新校区的建设,为推进项目建设,珠海和澳门特区政府己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和工作研究机制,珠海方面充分考虑澳大市政配套方面的需求,为确保澳大新校区建设的防洪安全,排洪渠迁移工程将如期竣工。他希望珠海水务集团认真解决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该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另一巨大建设工程,即横穿十字门水道连接澳门路氹与横琴之间的澳大新校区海底专用隧道,也于9月底完成海洋环评公示,该项目线性为“Z”字型,隧道总长1520米,概算投资总额5.6亿元。据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就横琴澳大新校区海底专用隧道工程的海洋环评公示,该隧道西起澳大横琴校区规划环岛路,下穿十字门水道,东至澳门路环莲花海滨大马路,是为服务于澳大横琴新校区而新建的专用过海通道。

该工程采取围堰明挖暗埋方法施工,主要包括横琴侧明挖隧道段、海中围堰明挖隧道段、澳门明挖隧道段、澳门侧道路改造段,以及两岸人行出入口和地面附属建筑等。澳大新校区海底专用隧道工程需先期兴建围堰,对十字门水道采用一次性围堰全封堵,然后在地下明挖隧道,待隧道建成后回填暗埋再拆除全部围堰。相关围堰工程已率先开始招标。

(二)澳大横琴新校区主体工程仪式目前举行。作为中央政府重视和支援澳门特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在“一国两制”下创新粤澳合作模式和探索粤澳更紧密合作的重点示范项目——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主体工程建设11月5日于横琴校区举行动工仪式。这次动工的第一期标志性建筑物包括图书馆、中央教学楼以及校史展览厅,总建筑面积逾10万平方米。三部分的建筑设计遵从校园总体规划布局共同围合形成校园的标志性广场,并与本澳隔海相望。此外,连接校区与澳门的隧道也同步开始围堰施工。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新的建设阶段。

出席主体工程动工仪式的领导有:澳门特区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广东省副省长刘昆,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高燕,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港澳办主任谭群铁,珠海市市长钟世坚,澳门特区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主任张素梅,澳大校董会主席谢志伟,澳大校长赵伟等等,场面盛人。

刘仕尧致词表示,新校区项目自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获中央政府、广东省、珠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作和支持,新校区建设分三期进行,第一期的标志性建筑已完成软基处理,开始主体工程土建施工。第二、三期正进行软基处理,按计划明年3月完成,尔后全面进入土建施工。刘昆致词指出,在喜迎澳门回归11周年之际,澳大横琴新校区主体工程正式动工,是粤澳合作和两地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横琴是珠江口西岸的发展热土,是推动粤澳更紧密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横琴建设澳大新校区,既是中央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粤澳合作的重要成果。

(三)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在香港从事高等教育近30年,近年转任澳门大学副校长的何顺文教授,在6月底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说不出的兴奋。他表示,半年来澳大横琴校区发展如火如荼,但何教授慨叹港人对横琴所知不多,反而欧美相当重视,美国科研公司已准备在当地设立实验室。何教授认为,澳大将与珠海、广州、香港以至台湾院校在新校区公开研究基地内合建项目,提供学生创业的平台和资金。为此,澳大已成立基金会,长期支援教师从事感兴趣的学术研究、教学新理念、住宿式书院推动更多国际交流活动。何教授还认为,“大学教育应多着眼学生的品格、心灵、思维与责任感的发展。10多年来,尤其是科研型大学冒起,大学界研究风气无疑浓了,国际地位也高了,但付出不少的代价,形成对教学和科研拉扯,斤斤计较于成本效益。”[11]

前些时候,澳大校长赵伟教授指出,澳大要发展成国际一流大学,目标要明确。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改革课程,提供一流教育、独特的全人教育。澳大已制定了“四位一体”的新教育模式,第一部分是按社会分工及专业发展,强化专业课程,不断提升;第二部分是通识教育,培养融会贯通,见识广博人才;第三部分是研习教育,加大科研领域拨款,推行本科生研究实习计划,强调创新、实践,扩大科研人才队伍,提升科研水平;第四部分是社群教育,推行“住宿式”书院制,为不同年级、族群及专业的学生营造小型、紧密的互动生活环境,互相学习、激励,共同成长,相信“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能培养出爱国爱澳、博学笃行及不断向前的优秀人才。

(四)在拓展粤港澳交流合作平台方面有新的举措。2010年7月底,由横琴新区管委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主办的“横琴道——纵论粤港澳”论坛正式启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定期开展系列讲座,内容包括澳门、香港以及内地相似经济区域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行政管理、政策措施等,以提升横琴新区和澳大管理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水平。论坛在横琴新区规划建设厅举行,珠海市、横琴新区、澳门大学、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澳门银行公会等有关领导出席论坛启动仪式。澳门大学持续进修中心主任郑庆云致词表示,澳大有责任在横琴新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提供支援,期望每两周一次的论坛能够有针对性地加深横琴新区干部对澳门各方面的认识,使横琴更快、更好地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五)在发挥澳大发展基金会作用方面取得成效。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8月初又获“周大福郑裕彤基金”慷慨捐赠3000万澳门元以发展住宿式书院,提升大学国际声誉。澳大将新校区其中一所住宿式书院以“郑裕彤书院”命名,以表谢意。支票送交仪式在澳门礼宾府举行。周大福集团主席郑裕彤代表“周大福郑裕彤基金”捐赠,由身兼澳大校监的特首崔世安代表澳大发展基金会接受。多名政府官员和社会著名人士出席捐赠仪式。郑裕彤在会上表示,投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领袖人才,为社会福祉作贡献,意义重大。这次与澳大合作,希望为学生创造优越的书院学习环境,让他们全力在知识的海洋上下求索,学有所成回馈社会,报效国家。澳大横琴新校区计划设立的10个住宿式书院,为亚洲大学之最,也将成为澳大新校区的一大亮点,至今已有5所书院各获捐赠3000万澳门元,除郑裕彤书院外,还有何鸿燊书院、吕志和书院等。

(六)在办学方针方面特区政府提供有力保障。10月9日,澳门大学举行年度毕业典礼,行政长官、澳大校监兼大学议庭主席崔世安表示,特区政府坚持“教育兴澳”方针,重点增加教育资源投放,优化教学环境,支持学校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澳门人文素养和整体竞争力。崔特首还指出,为配合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制度》和《高等教育规章》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已进入立法程序,《高等教育基金》和《学分制》等相关法规也陆续草拟中,待各项法律法规完成后,澳门的高等教育将有更佳条件可持续发展。崔特首在会上再次感谢中央政府批准澳门在横琴建设澳大新校区,并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奠基,澳大横琴校区将在3年内建成。特区政府保证澳大完全搬迁到新校区后,现址不会作商业用途,会以提高居民生活素质为原则,广泛听取意见后,重新分配。笔者认为,澳门特区政府坚持“教育兴澳”方针及其即将采取的各项措施,对澳大新校区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与政策保障,至关重要。

(原载澳门《澳门经济》2011年4月号)

[1] 北京《人民日报》2009年12月21日第2版。

[2] “澳门回归祖国,才有澳门大学的发展——访澳门大学校长赵伟”,北京《人民日报》2009年12月19第4版。

[3] 骆伟建:“关于澳门大学设立新校区的看法”,《澳门日报》2009年4月1日E5版。

[4] 《澳门日报》2009年6月28日第1版。

[5] 香港《文汇报》2009年6月28日A7版。

[6] 骆伟建:“关于澳门大学设立新校区的看法”,《澳门日报》2009年4月1日E5版。

[7] 宁文静:“一国两制展现新发展空间”,香港《大公报》2009年7月3日A24版。

[8] 北京《人民日报》2009年12月21日第2版。

[9] “澳门大学:新园新机,千载一时”《澳门日报》2009年12月20日G1特刊。

[10] 姜泓冰:“一流大学距我们到底多远”,北京《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2日第9版。

[11] 香港《大公报》2010年6月28日A10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