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

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场直播报道处于电视媒介所具能力的最高境界,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所以,现场直播报道比实况录像转播具有更强的现场感、新鲜感和真实感。转播车在现场的停车位置,首先应当遵循交通法规。微波转播机是电视现场直播中的重要设备。1瓦特的微波转播机的电波到达可视距离约为60公里。转播车装好需用的设备器材,至少提前3个小时到达现场。在电视台内,由铁塔上的微波接收机收到的信号,进入转播用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

一、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电视新闻传播的独家优势

现场直播报道是到目前为止,各类电视新闻中最充分运用与体现了电视媒介特殊的技术手段优势的报道形式。

前面,我们在论述电视媒介的特性时已经阐明,电视的特性是即时形声传播性。正是因这“即时形声传播性”,所以,电视传播能“先睹为快盖电影,声画并茂胜广播”。同时,我们也已经阐明,只有当发挥电视特性的时候,电视传播才具有最大的优势。

现场直播报道最明显的特点,正是声画并茂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同步(即时)报道,所以,它最能体现电视报道的强大优势,能最有力地发挥和争取电视应有的传播效果。

对于现场直播报道的优势,不妨将其与实况录像转播等形式相比较来加深理解。

电视节目以制作、播出方式来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为现场直播、实况录像转播和录像节目播出(录像素材再编辑播出)三种。

先看现场直播与录像节目播出。后者是制作完成以后再播出,无疑在时效上与前者无法比拟。除此之外,两者在叙事特征上明显不同。前者的叙事时间(播出时间长度)与真实时间(事件过程时间)是一致的,而且,前者的叙事内在逻辑关系与事件真实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作过任何人为的改变。总体上,前者是一种和真实事件完全一样的完整时空的即时展示,所以,它有原汁原味的天然本色。后者则经过蒙太奇手法剪接,既缩短了事件的实际时间长度,也可能改变事件真实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一种经过了改变的与真实事件不同的时空的滞后展示。

再看现场直播与实况录像转播。后者也是制作完成以后再播出,无疑首先在时效上与前者是不可比拟的。现场直播报道处于电视媒介所具能力的最高境界,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除此之外,两者在叙事特征上,虽然都是完整记录同一时空内发生的事件,但由于播出时间的差异,两者所产生的传播现场感、新鲜感、真实感也是有差异的。实况录像转播是以前发生事件的事后播出,告诉观众的是曾经发生了什么。现场直播是同步展现,是此时正在进行的事件的播出。它消除了受众与“传”的行为之间的时间距离,“就在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着的”现实感,无疑会使观众的接受心态与新闻现场更为接近。同时,由于现场直播不经过事后的剪辑加工,现场如何均是即时照样展示在观众眼前,观众丝毫不会怀疑有“修改”的可能,所以,报道的透明度最彻底、更能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所以,现场直播报道比实况录像转播具有更强的现场感、新鲜感和真实感。

正因如此,现场直播报道比其他报道形式更能满足电视观众在获取信息时所具有的“先睹为快”的心理要求,更能把广大受众收引到电视荧屏前。也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重大的、广大群众非常关心而又特别需要先知、先睹的新闻事件,电视应努力进行现场直播,真正“扬独家之优势”。迄今为止的中外新闻传播史也生动证明,只要电视新闻传播运用了现场直播的特有手段,其产生的传播影响力的广泛度和震撼力,都是其他媒介所望尘莫及的。

二、现场直播报道的运筹

1.台外现场直播的设备系统及运筹

(1)转播车。

现场直播的“现场”,如果不是在电视台内(如演播室)而是在电视台以外的其他地方,则必须将摄像机运送、安置到现场去,这就需要“转播”。承担“转播”工作的关键设备是转播车。也因如此,这类现场直播,又称之为“现场转播”。

转播车的内部有一个相当于电视台内副控制室的控制室,其间装设有摄像机控制台、电闸、监视器等。导播、助理导播和录像技师就在其中工作。这个控制室是在车的前部,车的后部是仓库,装有摄像机、三脚架、镜头、摄像机电缆、微波发射机、话筒,以及控制声音用的器材等。

声音的混合,通常是将调音器置于能看见现场的地方,在现场进行。

摄像机摄取的画面和声音,使用微波传送到电视台内。无论图像还是声音,都要经过电视台内供转播专用的副控制室,在此经过调整,插入字幕、广告等,再传送主控制室播放。

转播车在现场的停车位置,首先应当遵循交通法规。此外,还应选择即使长时间停车也不至引起麻烦的场所,如果不使用发电车,而是使用现场的民用电源,还必须考虑到电源的距离。一般来说,转播车距微波发射机的最大距离是200米,距摄像机的最大距离是300米,距电源的最大距离是100米。

转播车如果要使用电源车,电源车在现场的位置,应当注意电源车排出的声音、热量、废气等不给周围环境引起麻烦,同时,应与转播车距离50米以上。

(2)微波转播机。

微波转播机是电视现场直播中的重要设备。所谓微波的这种电波,与声音和普通的电波不同,是与光同样地呈直线前进的形式。若有什么障碍物遮挡的话,在其背后就无法接受到信号。由于微波接收机是安装在电视台的电视塔等建筑物顶上,所以,在直播现场的微波发射机,应安置在能够直视到电视台微波接收机的地点。1瓦特的微波转播机的电波到达可视距离约为60公里。当微波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用眼互相看不见的时候,应当实际地检测一下微波电波的传送情况。

(3)摄像机的位置。

选定摄像机在现场的适当机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摄像机位置的确定,决定着整个节目的质量和进行方式。因此,应当首先决定节目实施的方针,选定能满足节目实施方针要求的摄像机位置。再就是须考虑不要因摄像机和摄像机电缆的设置影响周围环境,以及摄像机和摄像机电缆设置的方便与否。

(4)现场直播日前的工作。

一旦计划了某一个现场直播节目后,节目负责人马上就应与节目导播与技术导播商量实施方案。如果是初次作为现场直播的现场,则必须同其他有关人员到现场去,对微波发射机的设置场所、现场的照明灯具、摄像机的位置、声音转播用和联络用的电话线的设置、转播车和发电车的停车位置、各路人马到达现场的时间,以及现场的诸种特殊问题,进行磋商,落实解决。

若是在剧场等的现场转播,演出及技术方面的全体人员则需在现场直播实施前的充分时间里,预演应当播出的节目,回到电视台后,商定摄像机的配置、照明、节目主持人及是否需插入字幕、广告等事项。

(5)现场直播当天的工作。

转播车装好需用的设备器材,至少提前3个小时到达现场。按照确定的方案,设置好摄像机、微波发射机、声音系统及电缆之类。首先用联络电话同电视台内取得联系,调好微波发射机的方向。同时,打开摄像机的开关,确认有无故障。全部正常后才停止机器运转。然后进行正式播放的准备。至少在现场直播开始前半小时,微波发射机、摄像机等设备系统应处于马上能正式开始工作的状态。

摄像机在现场拍摄的图像信号,通过转播车内的摄像控制台可以监看。导播和助理技术导播一边监看摄像机在现场、拍摄的图像,一边通过转播车内的电视接受机注意本电视台内的节目进行情况,不断指挥摄像机在现场的拍摄活动,确定并切换传送给电视台内播出的画面。

转播车内,应始终用电话与本台的主控制室、微波接收室、转播用副控制室保持联络。

在电视台内,由铁塔上的微波接收机收到的信号,进入转播用副控制室。在这里,标题字幕、演出人员名单、录像再生画面、广告、播音报道等需要插入、混入的构成内容信号也从电视台的图像放映室传送过来。这一切信号从副控制室出来时,则已形成完整的节目了。然后,再经过主控制室进入发射机,被播放出来。

2.现场直播报道的节目实施方案策划

在我国的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实践中,已经创造了不少经典的案例。尤其是1997年,更是对直播的认识和实践达到高潮,这一年因此被称为中国电视的“直播年”。1997年的“跨入’97”、“日全食——还尔波普彗星天象奇观”、“香港回归特别报道”、“小浪底黄河截流”,以及后来的“澳门回归”、“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现场直播报道,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下面,我们以CCTV-4“连宋大陆行”的现场直播报道为例,来领悟和把握现场直播报道的节目实施方案策划要领(19)

2005年4月26日至5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跨越台湾海峡率团访问大陆,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新闻事件,中央电视台各套新闻节目全面出击,以少有的开放姿态和多元的报道手法对连宋的“和平之旅”、“搭桥之旅”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直播报道,其中CCTV-4的“连战大陆行”特别报道与“宋楚瑜大陆行”特别报道(合称“连宋大陆行”)尤其引人注目,再次生动地显示了在突发性重大事件报道领域,我国现场直播报道达到新水平。

按照对重大事件的分类,以前国内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多侧重于对常规性、可预测性、有计划性的事件的报道,而对于突发性、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无论是国际事件还是国内事件)却鲜有涉及,突发性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仍没成为电视人的自觉意识。

“9·11”事件之后,国内电视界开始认识到突发性重大事件报道给电视新闻媒体所带来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同时也意识到增加新闻直播平台与播出空间的必要性。2003年7月1日,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新闻频道诞生。随后,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与英文国际频道(CCTV-9)也改版播出。再加上央视新闻一套综合频道原有的新闻播出职能,共同搭建成了央视新闻播出平台。由此,为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在更高层次上同境外媒体展开新闻竞争,创造了物质和机制条件。同时,在传播理念和实践上,央视利用“非典”、伊拉克战争、东南亚海啸等重大突发性事件以及“两会报道”、港澳回归周年纪念等一系列常规性重大事件,加强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力度与深度,尤其注重对直播的运用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原因背景,帮助全社会及时知晓重大事件,维护民众的知情权,有力提升了央视作为唯一国家级新闻媒体的权威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而“连宋大陆行”特别报道再次证明,电视新闻直播对于电视新闻媒体(频道)提升影响力、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至关重要性。

按照惯例,国家、地区、党派领导人来访在新闻报道中只属于一般性常规报道,然而“连宋”身份特殊,历史背景与意义也都非同寻常,再加上近年来台海局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两岸的一举一动都牵扯世界的神经,所以“连宋访问大陆”这一事件无论从意义上还是从影响上,无疑应该列入重大事件的报道范围。另外,从4月18日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率团抵京磋商连战访问北京事宜,到26日连战正式到访仅仅只有一个星期时间,这对于一个持续18天、多达6个城市(南京、北京、西安、上海、湘潭等)、十几个直播点的电视直播活动来说,其准备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可想而知。而且,连宋访问大陆的最终日程确定得比较晚,而直播报道方案迟迟未能最后形成,直到连战之行即将开始的前三天才最后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央视从形成最终方案到最后实施只花费了三天时间。因此,将“连宋访问大陆”列入突发性重大事件也是可以的。

要对这样一个具有突发性质的重大事件进行全程直播报道,存在很大的风险。首当其冲的是政治风险,长期紧张的台海局势使得有关两岸的事件都备受世界注目,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国际舆论的压力。而且,报道准备时间仓促,地点不但多而且变化大,多机位、多地点、多记者所带来的技术难度也随之加大。这些现实情况都给直播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但是,央视经过精心策划、巧妙运筹,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多路共用直播信号的传送,同时还满足了北京演播室与前方记者连线报道的需要。

此次报道从4月26日连战乘坐的飞机落地南京开始,至5月13日宋楚瑜回到台湾机场结束,共持续了18天,其中单天直播时间最长为近10小时(4月29日),最低为4小时,平均每天直播时间6小时。即使在连战、宋楚瑜访问间隔期间,每天的直播报道也不低于4小时。此次“连宋大陆行”特别报道的规模之大、报道之深、反应之迅速、角度之多元、时间之长,都较以往有不少的突破。

这次成功报道的精心策划、巧妙运筹,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搭建全天候报道平台。

“连宋大陆行”期间,CCTV-4利用频道优势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为“连宋大陆行特别报道”搭建了一个全天候报道平台:

《新闻60分》。在上午8:00开始的《新闻60分》主要承担“连宋大陆行”的当日行程安排、昨日要闻回顾的报道功能,形式上以大时段的消息报道和深度报道为主。同时以《新闻60分》为平台,适时将镜头伸出演播室,转向“连宋大陆行”的新闻现场,提前开启当天“连宋大陆行”的全程直播。

《中国新闻》。在中午12:00播出的《中国新闻》以动态消息为主,主要对上午“连宋大陆行”的行程与活动展开及时而深入的消息报道,帮助上午未收看直播的上班族知晓最新消息。另外一档晚间21:00播出的《中国新闻》则注重对“连宋大陆行”全天活动进行盘点,并对当日活动、讲话的重要片段进行回放。

《今日关注》。紧接晚间《中国新闻》之后,晚21:30的《今日关注·连宋大陆行》邀请相关嘉宾,对当天活动、讲话进行评点与解读,同时驻台记者张文静通过连线报道,把当天台湾媒体的反应进行汇总。如果直播是新闻的第一落点,那么晚间的访谈则是对新闻的第二落点的开发与挖掘。

现场直播。在三档新闻节目构成的整体框架中,CCTV-4派出任永蔚、陈轩石、于婷婷、黄越等记者全程跟踪,现场报道“连宋大陆行”,在整体利用公用信号的过程中,及时插入出镜记者的画面或接通连线电话。北京演播室除主持人外还有两至三位直播嘉宾,及时对事态进展进行评点与解读。

(2)全程直播。

全程直播是这次“连宋大陆行”特别报道的最大特点。与以往相比,此次“全程”直播名副其实:第一,时间长。直播时间长达18天,虽仅次于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但是,此次直播全由中央电视台自主提供电视信号,前方随团跟踪采访的记者也颇多。第二,地点多。连战访问是国内四大城市,宋楚瑜访问是五个城市。而在每一个城市,活动地点除机场外至少还有两个,大会堂、会议间、宾馆、演讲厅、中山陵、小山村、大学、小学、博物馆等地点,甚至半天之内就要转换两个地点,地点转换频繁给直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第三,内容丰富。会谈、演讲、祭祖、参观、接机、送行等,事事不落。第四,形式多样。在连续的现场直播过程中,以北京演播室为中心,事先准备的背景短片与实时的直播画面互相补充,配以直播嘉宾的点评、解读、阐释,增加了消息的准确性,丰富了新闻的信息价值。此外,大量而及时的电话连线报道、画面连线报道、游动字幕以及驻点记者发回的报道,也是此次直播报道的主要方式。

(3)理念先进、观念开放。

对于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为频道追求的新闻频道,CCTV-4“连宋大陆行”特别报道在某些方面也体现着一种新闻频道的总体追求。它以电视新闻直播构建报道的整体框架,以北京演播室为核心,以随行记者采访报道为辅,通过演播室主持人的调度掌握着特别报道的节奏;同时,嘉宾的点评与解读则把相关话题与重要观点引入直播。观众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第一现场的画面与信息的时候,也能够知晓相关事件与话题的深层背景与动态,满足了观众知情权的第一需要。

此次新闻主管部门对“连宋大陆行”的报道政策也是宽松的,观念是开放的。媒体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对于自己大展身手的重要性,于是在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速度等各个方面下足了工夫。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人民大会堂接见连战、宋楚瑜时长达十余分钟脱稿而且清晰的讲话,其透明度出乎众人的意料,而其精彩程度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在“连宋大陆行”特别报道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先进的新闻理念和开放的思想观念。

从“连宋大陆行”特别报道的成功案例中,对现场直播报道的节目实施方案策划与运筹,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现场直播报道,尤其是突发性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离不开周密的新闻策划与快速反应机制。只有在日常报道的基础上,加强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策划图谋,建立有效而快速的反应机制,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第二,在政策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抢占报道制高点。政策可以限制报道,但也可以引导报道在政策允许的最大范围内寻求重大事件报道的制高点,力争理念、角度、手法、方式等的先进、开放、求新、求异,才能独具竞争力,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直播应是新闻频道(或准新闻频道)的常态,只有直播,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第四,电视直播过程应根据事件态势加以及时应变。策划方案总是预测性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电视直播过程中,后方导播要与前方记者保持充分沟通,及时了解现场的动态,不断修正直播方案,使直播更贴近事实进展的本身。

第五,扩充信息源挖掘过程的潜力,捕捉细节的张力,增强直播的魅力。直播在实质上是对一个事件过程的展示,把一个过程流畅而饶有兴趣地展示出来,需要整个直播系统的努力。同时在展示的过程中捕捉细节,充分发挥镜头的直观可感,增强电视新闻直播的魅力。

第六,影响公众、引导舆论要靠思想和观点。直播展示的是事件的全过程,而要真正影响公众、引导社会舆论,则需要有说服力的思想和观点。思想和观点的表达,一是主持人,二是嘉宾。主持人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嘉宾则是思想和观点的重要提炼者和权威意见的表达者。嘉宾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电视新闻直播的一半成败。

本章小结

img23广播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是运用广播、电视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台、电视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事实的解释、看法和态度。具有如下特征:明显的新闻性、强烈的思辨性、鲜明的立场性、广泛的群众性。选材上尤其要考究选题明确具体,论旨分明,密切联系现实,准确把握时代精神、时代脉搏,精心追求切入选题的独特视角,容易激起广大受众关注;在表现上,要注意发挥广播电视的感染力,营造令观众深度专注视听的氛围。

img24广播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现代新闻传播的一种新体裁样式,切合了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世俗化,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情感宣泄社会化的需要。要领是:第一,紧扣新闻事件,把握社会和时代的脉搏;第二,心态开放,敢于包容多元观点;第三,驾驭谈话,善于引导。

img25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报道是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介特殊的技术手段优势的新闻传播。特别是电视现场直播报道,是迄今为止各类新闻传播中最具独家优势的报道形式。我们在论述电视媒介的特性时已经阐明,电视的特性是即时形象传播性。正因如此,电视传播能“先睹为快盖电影,声画并茂胜广播”。只有当发挥电视特性的时候,电视新闻传播才具有最大的优势。所以,在激烈的新闻传播竞争中,要尽可能运用电视现场直播。

思考题

1.广播电视新闻解说节目与评论节目的联系与区别。

2.电视述评有何特征?

3.广播新闻评论与电视新闻评论各有什么特点?

4.电视特性与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有什么关系?

【注释】

(1)涂光晋著:《广播电视评论学》,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2)吴少琦:《喜看电视评论质量的提高》,载《优秀电视新闻稿选(1991)》,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19页。

(3)《优秀电视新闻评选专辑(1986)》,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关海鹰、孙金岭:《坚持“三贴近”是〈焦点访谈〉发展的力量源泉》,载《电视研究》2004年第5期。

(5)谭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划分》,载《电视研究》2005年第9期。

(6)参见李尚智:《针砭“瑕疵”鞭辟入里》,载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编:《2003上海广播电视奖获奖作品选》,第24—27页。

(7)梁增建:《选题是〈焦点访谈〉成功的源头活水》,载《电视研究》,2004年第5期。

(8)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9)张泽群:《脱口而出——浅谈电视谈话节目》,载《电视研究》1996年第5期。

(10)周振华:《从〈实话实说〉看电视谈话节目的中美差异》,载《新闻知识》1999年第3期。

(11)董天策著:《传播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

(12)涂光晋:《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载《中国记者》2004年第12期。

(13)黄宝书:《谈谈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及现状》,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1期。

(14)于丽爽、宋茜著:《脱口成风:谈话的力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1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5页。

(16)于丽爽、宋茜:《脱口成风:谈话的力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17)梁英:《从“实话实说”模式看谈话节目的发展瓶颈》,载《视听界》,2004年第6期。

(18)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5页。

(19)参见张国涛、范昀、杨奉涛:《电视新闻直播:从事件到核心竞争力——以CCTV-4“连宋大陆行”特别报道为例》,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