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投入到了言语行为的本体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中,言语行为理论因而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应用。有些学者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汉外对比等研究中。言语行为和言语事件总是在谈话的瞬间发生的,是随着情景而起变化的,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是语用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因此言语行为和事件亦是跨文化、跨语言语用研究的中心课题。文化巩固行为的语境依据是动态语境对已存文化的可能挑战和威胁。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奥斯汀创立言语行为理论后,在塞尔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下,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言语行为成为了西方哲学、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的研究核心。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投入到了言语行为的本体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中,言语行为理论因而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应用。

Blum-Kulka,House&Kasper(1989)从不同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言语行为,进行跨文化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Tsohatzidis(1990)应用典型引申理论(prototype theory)重新考察言语行为的性质以及言与行之间的关系。受到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差不多在塞尔的《言语行为》发表的同时,转换语法领域中也展开了对形式成份的研究,即行事成份分析(或行事成份假设)。行事成份分析的要点是在句子的深层结构里,每句句子都是行事性的,即每句句子都有一个第一人称代词作为它主要的主语,都有一个一般现在时的行事动词作为主要动词。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言语行为理论从哲学、认知、语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如何兆熊(1988)、段开诚(1988)、顾曰国(1989,1994)、束定芳(1989)、张绍杰(1989)等等。有些学者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汉语语言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汉语施事行为的表示方法,涉及汉语句类与言语行为类别的关系和汉语显性施为句表达式的结构及其特点。也有的学者讨论了汉语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并对其间接语义和相应言语行为目的的推导进行探讨。刘焕辉深入讨论了汉语言语行为问题,提出汉语的七种基本言语行为方式及言语行为实现的若干条件等等。有些学者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汉外对比等研究中。

(一)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交际

从语用学角度讲,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并不是语言的各种句式,而是某种言语行为,即在交际的特定情境中用作功能单位的话语。言语行为和言语事件总是在谈话的瞬间发生的,是随着情景而起变化的,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是语用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一种文化可以自我论证或具有价值的事情,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就得不到论证,或认为不值得这样做,甚至提出疑问,因而被认为是不能接受的;一种文化被认为是明智的态度,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愚蠢的做法。因此言语行为和事件亦是跨文化、跨语言语用研究的中心课题。

文化对言语行为的设定还可以从它对一些优选类别的功能设定来加以观察。简单地说,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生存、持续、发展等的直接见证。表现在人们日常言语(口笔头交际)中的文化是活的文化,是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退出日常交际、从典籍中发现的文化,不说它已完全死亡,至少也可以说它已被人淡忘了,对人们的交际没什么作用。因此,从另一角度看,正如Borgge在定义文化语用学时所指出的那样,言语行为必须同时主动承担其应有的文化职能: 文化维持、文化巩固、文化重构、文化更新(宏观功能)。

1.文化维持

所谓文化维持,指的是言语行为的目的在于维持超越日常需要的文化互动原则、信念、习俗、道德、价值观等等。在众多的言语行为中,打招呼、寒暄、问候、致敬、慰问、请安、致谢、致歉、关心、引经据典、称赞、歌颂、礼仪等都可以起到维持文化对言语交际和人际互动的正常影响的作用。打招呼尤其如此。当一个人主动和另一个人打招呼的时候,他的行为或许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可是,他的行为所预设的是他和对方的熟知,并且意味着他愿意和对方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文化的存在意义正是在于保持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乃至整个共同体畅行无阻的良好互动。相互的问候隐含着彼此的关心、相互的依存。时空可以分开彼此、使友人们天各一方,无法经常面对面地交流和相互抚慰,但是,每当节假日来临的时候,一个电话、一张明信片、一封信、一个电子邮件就会立即勾起彼此的思念和关心。一句安慰话语就可以帮助对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鼓励的话则会激发对方的灵感,使他获得无限的创造力。

2.文化巩固

言语行为的另一大功能就是对文化传统的原则、规约、价值观、习俗、理念、行为方式等的巩固。文化巩固行为的语境依据是动态语境对已存文化的可能挑战和威胁。这样的行为涉及两种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者: 代表已存文化的说话者和代表语境变化的听话者。文化巩固具有明显的教育性、示范性和纠偏性。文化巩固性言语行为通常出现在文化偏离行为(听话人的言语、非言语行为)之后,作为回应性言语行为,通过引经据典,一次次重复文化优选的特征而达成。

3.文化重构

言语行为及互动对文化的继承绝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继承。在新的语境中传承文化,必须首先由语境需要来对文化的系统特征进行选择。凡是能够适应语境需要的文化特征将被重组,构成新的文化全貌。这不仅意味着对一些特征的继承(汉语“和”的价值观),也意味着对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特征(合而不同——君子)的重新发现和凸显,而且它还为适应语境变迁而进行的特征重组(和合——张立人的《和合学概论》)和全盘引进(个人价值实现)。在会话过程中,言语者有意无意对情境话的意向进行文化价值加权,使其带上一些重构的特征。

因此,文化总是在适应新的语境需要中,重新对自己进行构形的。

4.文化更新

言语行为对文化体系的更新是基于它的语境功能对文化系统特征的不断重构而实现的。社交情境的系统变化要求参与社交的言语者进行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言语互动: 交际的任务变化带来互动话题的变化,话题的变化带来会话角色关系的变化,角色关系的变化带来参与会话的方式和言语行为特征的变化。比如,美国的女权运动大大促进了女性的自我意识、自信、价值提升和自豪感。她们不再像传统女性那样压抑自我,而是敢于面对自己、欣赏自己,把自己积极、光彩的一面展示于众。

(二)第二语言交际教学——言语行为模式

1.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中介语语用学

二语中的语用发展(Inter language Pragmatics)是关于语际语的语用研究(ILP),它既不是单一的语用学研究,也不是二语(包括外语)习得的专门研究,而是两者相结合的一种交叉研究。如果从Kasper(1981)的研究算起,人们探讨非本族语学习者或习得者的语用能力问题已有二十多年。根据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以往人们在考察语用能力时的焦点问题是非本族语学习者对语用意义的理解与生成、在不同条件下的交际行为或二语写作中的语用问题等。也就是说,非本族语使用者的语用能力是一个二语的使用问题,而不是一个发展问题,这是很多学者的共识。因此,人们较少讨论二语习得与学习中的语用输入与语用发展问题,更少关注语用能力是否具有可教性与可学性。

ILP是一个次生合成术语,即在二语习得和语用学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此涉及两个不同学科。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分支,ILP是关于语际语的专门研究;作为语用学的分支,ILP既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研究、又是心理语言学研究或仅是一种一般语言学研究,关键是如何理解语用学。综观ILP的研究文献,我们可认为,ILP是二语研究的一个分支。不过,语用学涉及的交际策略却往往不在ILP的研究范围之内,将语用学和交际策略进行分离正说明二语习得研究的不同学科特征。

言语行为的施为性、言语行为的礼貌特征等是ILP集中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这说明了语际语用学的研究传统。在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中,人们往往将二语学习或习得视为一种单一现象。比如,将语言形式的特征、习得顺序以及习得的语境条件视为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是仅涉及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不过,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在Saussure与Chomsky等西方语言学、语言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语言的本质特征产生了新的认识,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语言研究和语言行为研究的种种尝试。比如句法学,尤其是借助普遍语法理论构架的研究者开始思考语言产生、语言获取以及思维的语境条件。社会语言学家也将语境视为焦点问题之一,将语言结构与其使用的社交语境密切联系起来,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Kasper与Rose等将语用学与二语习得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重点关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处理,认为将认知处理与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发展结合起来,具有广阔拓展空间,研究结果也具有潜在的解释力。通过他们的思想,我们可发现,如果语言学习者不有意识地注意语言使用和社交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们几乎不可能学会一种新的语言的语用能力。从Kasper&Rose的研究中,我们可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 二语习得研究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跨面研究,离不开语用学参与。

2.言语行为与二语习得

言语行为理论侧重于研究人们的交际能力而非语言能力,它分析了说话双方是怎样实施言语行为以及参与到言语事件当中。言语行为理论澄清了交际功能的范畴,对交际能力作出了全面的界定,因此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早在1985年,应用语言学家Schmidt和Richards就指出: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言研究的联系在于它对交际教学法的贡献。交际教学法指强调运用各种交际活动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交际既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同时也是教学手段。因此,交际教学法与言语行为理论有相重叠之处,它们都注重语言的实际功效。此外,言语行为理论解释了语言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交际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教学过程的重心应是发展学生的情景理解能力,文化认知能力以及语用能力。

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区分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从而准确地理解说话人交际意图的能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内行为指句子本身或句子的字面意义,对应于相关理论中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而言外行为指说话时所实施的行为,对应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不仅可以阐释话语而且可以提高人们日常交际的质量。例如,一个母亲对看了整晚电视的儿子说: “What time is it?”儿子回答: “Isn’t it the weekend?”从说话内容来看是说话人(母亲)向听话人(儿子)询问时间,但事实上问句“What time is it?”是在实施一个言语行为。可以是一个建议: “It’s so late that you should go to sleep.”或一个责备: “It’s so late,why don’t you go to sleep?”也或是一个命令“Go to sleep.”等。儿子通过当时的情境即可推断出他母亲的话语意味着责备,所以他回答: “Today is the weekend”。当然,母亲也可以从儿子的话语中推断出为自己的辩护。其次,言语行为理论可以被运用到翻译教学中。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中,交际意图与信息意图并不相一致,这通常会导致在理解和翻译源文时出现许多困难。翻译者须结合语境来推断出说话人在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所要表达的交际意图。例如,在教室的墙上贴有这样一副标语: “No food in the classroom.”按其字面意义翻译成中文是“教室里没有食物。”但这副标语的目的是建议学生不要把食物带入教室,因此,将其翻译为“请勿将食物带入教室内”更为准确。在翻译课程中,老师通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翻译技巧,如补充、省略、转换等。言语行为理论是这些技巧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所以,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掌握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中英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互相影响,语言可以反映文化特征,相反文化可以影响语言的使用。在翻译中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障碍或困难。例如,当跟他人打招呼时中国人通常会说“你吃了吗?”“到哪儿去呀”等,如果按字面意义翻译英文“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听话人便会觉得疑惑甚至误解,英国人或美国人可能会理解成一种邀请或被询问隐私。而在中国文化里,它们的言外行为是与他人礼貌地打招呼。因此,上几句寒暄语按照西方文化翻译为“Hello.”“How are you?”由此可以看出,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化背景知识来理解和掌握“言外之意”显得尤为重要。

言语行为理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它已成为语用学中的基础理论和核心。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对语言研究及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还为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到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言语行为理论相关知识,强调情境理解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语用原则,从而减少学生在语言运用中的错误以及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语用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Anna Wierzbicka. 1991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J.L.Austin. 2002如何以言行事[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John Searle. 2002表述和意义: 言语行为研究[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陈成辉,刘绍忠. 2002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2期

[5]顾曰国. 1994 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 评判与借鉴[J].《国外语言学》第3期

[6]潘文国. 2001语言的定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7]许国璋. 1986语言的定义、功能、起源[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8]余祥越. 2002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