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范雎说秦王

范雎说秦王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闻之大惧,曰:“善。”秦王乃拜范雎为相。收穰侯之印,使归陶,因使县官给车牛以徙,千乘有余。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丙左右,屏,除也。秦王跽其上声曰:跽,长跪地。

范雎说秦王

《国策》

【题解】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闻之大惧,曰:“善。”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秦王乃拜范雎为相。收穰侯之印,使归陶,因使县官给车牛以徙,千乘有余。到关,关阅其宝器,宝器珍怪多于王室。

范雎魏人。至,秦王昭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就旁人形容一笔。秦王屏丙左右,屏,除也。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委。○唯唯,连诺也。有间,谏。○间,犹顷也。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省笔。○三唯而终不言,故缓之,以固其心也。秦王跽其上声曰:跽,长跪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太公望。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税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交疏、言深,作反正两对。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一转。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二转。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处,犹在也。谓欲言太后及穰侯等。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三转方说明。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又撇然一转,为下“患”、“忧”、“耻”之纲。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加三句。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同癞。被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三句又为下三段之纲。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霸之贤而死,乌获武王力士。之力而死,奔、育之勇而死。孟奔、夏育,皆卫人。死者,人之所必不免。处必然之势,必然,必至于死也。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一段应“死不足以为臣患”。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伍子胥自楚奔吴,藏身于橐,载而出楚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即溧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同匍匐,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一段应“亡不足以为臣忧”。箕子、接舆,楚人陆通,字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二子无补于时,犹为之,今为而有补,故特以为荣。臣又何耻乎?一段应“不足以为臣耻”。

“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蹶,僵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忽掉转作危语,最足耸听。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忽点出太后、奸臣二句,骎骎逼人。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女保、女傅。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所云危如累卵,得臣则安也。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又掉转一笔,全篇俱动。

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魂去声先生,慁,污辱也。而存先王之庙也。应“宗庙灭覆”句。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应“身以孤危”句。先生奈何而言若此!呼应紧甚。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交疏之臣,言人骨肉之间,本难启齿,故一路耸动,一路要挟,直逼出此二句,秦王已受我羁靮,便可深言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又闲写一笔,见秦王已被范雎笼定。

范雎来到,秦王在宫廷迎接范雎,恭敬地行宾主的礼节。范雎谦让。这天,秦王接见范雎,看到范雎进见秦王的人,没有不敬畏变色的。秦王让身边的人统统退出去,宫中空得没有别的人。秦王跪着近前请教说:“先生用什么指教我呢?”范睢说:“喔,喔。”过了一会儿,秦王又向他请教。范雎说:“喔,喔。”像这样问答了三次。秦王双膝着地,挺直身子说:“先生不愿意指教我吗?”

范雎谢罪说:“不敢这样啊。我听说当初吕尚遇见文王的时候,他不过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水边钓鱼。像这样,他同国王的交情是很疏浅的。只是一会儿工夫,两人一交谈,文王就立他为太师,用车子载着他一同回去,这是他们交谈得很深啊。所以后来文王果然在吕尚辅佐下取得成功,终于据有天下,自己立为帝王。假如当时文王疏远吕望而不同他深谈,那就是周室没有做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没有人帮助他们完成统治天下的事业。今天我是个做客他乡的人,和您大王相交很浅,可是我所要陈述的都是匡扶君臣关系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涉及你们骨肉之间的关系。我愿意陈述自己的浅陋意见,表示我一片愚忠,但我还不了解大王的心思。所以大王三次问我而没有回答,就是这个缘故啊。

“我不是有什么害怕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说话在前,明天就被杀在后,我也不害怕。您大王相信并实行我的话,死不能成为我的忧患,放逐也不能成为我的忧虑;漆涂在身上,变成癞子,披头散发,成为狂人,也不能成为我的耻辱。五帝那样的圣人也要死,三王那样的仁人也要死,五霸那样的贤人也要死,乌获那样的力士也要死,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都死了。死,是任何人都必定避免不了的,是必然的趋势。能够对秦国稍有补益,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有什么忧虑呢?

“伍子胥藏在口袋里装在车子上运出昭关,夜里走路,白天躲起来,到了菱水,没有什么东西吃,膝盖着地爬着走,在吴国市镇上讨饭,最后使吴国复兴,阖闾成为霸主。假使我能够像伍子胥那样进献计谋,即使遭到幽禁,一辈子不再能见到大王,只要我的主张实行了,我有什么忧虑呢?箕子、接舆,漆涂在身上变成癞子,披头散发变成狂人,对殷朝、楚国都没有好处。假如我能够和箕子、接舆一样做,可以有助于自己敬佩的国君,这是我的极大荣幸,我有什么耻辱呢?

“我所担心的,只是怕我死后,天下的人看见我因为尽忠而遭到杀害,因此闭口不言,裹足不前,没有人再肯到秦国来了。大王您对上畏惧太后的威严,在下被奸臣谄媚的情态所迷惑,住在深宫里,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左右近侍之臣,一辈子被蒙蔽,没有人帮助你辨别奸邪。这样下去,大则国家覆灭,小则您自身遭到孤立危险,这才是我所害怕的。至于穷困耻辱的事,死亡放逐的灾祸,我并不怕啊。我死了而秦国大治,胜过我活着啊。”

秦王跪着说:“先生,这是哪儿的话呀!秦国地处偏僻遥远,我愚昧无能,先生有幸来到这里,这是上天让我打扰先生,而保存先王的宗庙。我能够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宠幸先王,不抛弃先王的遗孤。先生怎么说这样的话呢!不论大小的事情,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都能一一指教寡人,不要怀疑我呀。”范雎拜了两拜,秦王也拜了两拜。

【末评】

范雎自魏至秦,欲去穰侯而夺之位。穰侯以太后弟,又有大功于秦,去之岂是容易?始言交疏言深,再言尽忠不避死亡,翻来复去,只是不敢言;必欲吾之说,千稳万稳,秦王之心,千肯万肯,而后一说便入。吾畏其人。

【汇评】

谢有煇《古文赏音》:穰侯擅秦权,又有功,范雎以逋亡之夫,欲起而夺其位。不去穰侯,身不可容;不倾太后,穰侯亦不可逐。故未见之前,先为危言以感动;承问之后,故为欲言不言以起王疑。篇中言死亡,言臣死而秦治,死贤于生,非其尽忠极言也,总以机变之巧,探王之意耳。

林云铭《古文析义》:雎先作欲言不言之态,继以死亡僇辱,旁引曲喻几数百言。或以为欲排击其骨肉,不便开口,故意刁难耸听,余谓不得范雎之心也。按昭王是时,厌天下辩士,而穰侯内专秦权,外恶诸侯客子,与华阳、泾阳、高陵,皆以太后故,富于公室。雎计不排击太启、穰侯,必不能容于秦国。若言不见信,或致漏泄,必有甘心于雎者,祸不旋踵矣。此番咬定太后、穰侯,欲从万死中求一生之计。自顾交疏言深,摸捉不定,故不禁痛切淋漓至此,非装假文饰以为感动也。然何以恰得秦王之殷殷跽请?盖王稽报使,已闻有秦危累卵之言,则不能无惧;待命陈书,复闻有语不敢载之说,则不能无疑;及召见离宫,又闻有秦安得王之词,则不能无怒。此时秦王胸中如悬旌不定,必得其一言而后快,所以勤请再三,不能自己。细玩本传,方见其妙。

浦起龙《古文眉诠》:为欲进深言之言,特先演无说之说。此时描情绘态难,而踌躇缓颊,又要扩拓长谈更难。是一个棘手空寂题。看他投机开摆,都在援古为况处。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此文用笔如生龙活虎,夭矫跳脱,不可端倪。顿挫跌落结构处,都是一片奇气往来。后生家笔下滞弱平庸者,正当药以此种。至其切中时事以立言,则是游说家一定要术,苏季子所谓揣摩者也,似可置之勿论。《国策》原本前后尚有许多文字,《史记》更多,而《国策》字句之间,间有未纯者,今从《史记》改本。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当时太后用事,穰侯弄权,雎意非排击其骨肉,必不能相容于秦。然又恐交疏言深,一时拏捉不住,倘不见信,祸不旋踵,故先作欲言不言之态以昭王之情。不知不觉,王已为雎所卖。可谓破天关手,摹写闻至,直令奸雄心事,千载如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