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极洲气候

南极洲气候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极洲气候南极洲由于几乎全在南极圈之内,因而有极昼与极夜现象。在南极洲观测到世界上最低的气温-94.5℃,南极洲是界上最寒冷的大洲。而在南极半岛的北端西岸1月平均气温稍高于0℃。地面逆温也是南极洲气温的一个重要特征。南极洲的降水主要是降雪。东南极洲降水量少于西南极洲。南极洲风大,风暴多。南极大陆以多风暴著称。近来的研究表明,极地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很大的作用。
南极洲气候_世界风光大看台(

南极洲气候

南极洲由于几乎全在南极圈之内,因而有极昼与极夜现象。冬半年在南极圈以内的不同纬度处,各有时间长短不一的极夜期间。在极夜期间得不到太阳辐射。但由于地面的长波辐射而损失能量,使地面辐射平衡出现负值。

夏半年虽然正午太阳高度角低,但日照时间长。在南极圈内,随着纬度的增加,极昼期延长。因而夏季在南极大陆可以得到相当多的太阳总辐射。如在阿蒙森一斯科特(90°00′S)12月与1月两个月平均总辐射为433.1瓦/米,超过热带沙漠地区。但由于南极大陆绝大部分地区为冰雪覆盖,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南极冰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约为0.75~0.90),雪面的长波辐射能力又强,而且多晴天,有效辐射值大,因而夏季南极洲的地面所获热量极少。

冬半年又有很长时间沉没在漫长的黑夜里,根本见不到阳光,加之地势高峻,便成为地球的“冷极”。无论是平均温度是还是极端温度,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低。一年之中没有四季之分,仅有寒、暖季的区别。

在南极洲观测到世界上最低的气温-94.5℃,南极洲是界上最寒冷的大洲。1月除南极半岛外,沿岸月平均气温在-2~-10℃之间,最冷的东南极洲内陆中心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30℃。而在南极半岛的北端西岸1月平均气温稍高于0℃。7月除南极半岛外,沿岸月平均气温为-20~-30℃。最冷的东南极洲内陆中心地区?月平均气温低于-60℃。南极半岛的最北端?月平均气温为-10~-16℃。南极(90.0S)7月平均气温为-59.2℃。一年四季东南极洲都比西南极洲冷。

地面逆温也是南极洲气温的一个重要特征。冬季地面逆温明显强于夏季,如在南极12月和1月自地面至650百帕,气温仅平均逆增0.8℃;而在4~9月地面至650百帕,气温平均逆增18.1℃。

南极洲的降水主要是降雪。雨仅是在沿岸地偶尔出现的面象。由于气温低,空气含水量少,又受高压控制,因而;水量也少,内陆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东南极洲降水量少于西南极洲。沿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多于250毫米,南极半岛和少数沿岸地区年降水量可达600毫米左右。

在南极洲还观测到无云的降水,即在逆温层中形成的并下降的小冰晶。

南极洲风大,风暴多。法国的一个观测站曾记录到100米/秒的风速。但也有风速中等的地方。由于大风引起的吹雪,甚至雪暴,在冬季是常见的现象。这会出现雪龙卷、间歇性的喷雪和“雪震”。

南极海上是以多云、多雾与冷冽的天气为主。终年多低云与降雪,春季是一年中最差的季节。南极大陆地面几乎终年被强大的冷高压控制,暖湿气流难以流入内陆地区,加之温度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因此终年空气十分干燥,是世界上最干燥的一个大陆。南极大陆上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5毫米,沿岸地带降水较多,约500毫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迅速减少,绝大部分地区不到250毫米,大陆中部只有5毫米左右。南极洲的降水几乎全部是雪,尽管降水不多,但由于温度很低,蒸发微弱,还是积成了巨大的冰原。

在南纬40°~60°之间的陆地很少,西风环流几乎不受阻挡地围着地球转,风速很大,过去海员们用“咆哮的四十度”、“暴怒的五十度”和“尖叫的六十度”来形容那里的大风浪。这股强西风在南极区周围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阻碍热带地区的暖气流进入南极洲,这也是造成南极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南极暴风圈是个可怕的地方,常常风急云骤,天昏海暗,风速可达35~45米/秒,船要进入南极大陆,都要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搏斗。滔天巨浪时而把船吞没,时而又把船高高托起,横倾度可达40多度。餐桌上虽铺上了防滑软质塑料网,餐具仍摇晃得象个醉汉。船员们整天卧床不起,不能进食。

南极大陆以多风暴著称。南极大陆海拔很高,积聚在南极高原上的冷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和重力作用下,沿着陡峭光滑的冰原,象奔腾的瀑布急骤直下,越到大陆边缘风力走强,形成狂暴肆虐的“下降风”。南极许多地方全年大于30米/秒的大风日数有100天左右。有南极“风源”之称的阿德利地,大风日数竟达340天之多。南极的风暴不仅频繁,而且十分猛烈。大部分地区都出现过大于40米/秒的风速,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曾观测到82米/秒的大风,法国一个站曾测到全洲最大风速100米/秒的记录。但是南极高原上的风并非很大,在极点测得平均风速仅为6米/秒,相对而言,可谓风和日丽”之乡了。

在南极海域,大大小小的冰山星罗棋布,冰山有塔形、方块形、圆顶形,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千姿百态,远远望去犹如玉色的石林。浮冰的位置和范围随季节而变化。在洋流和风的影响下向北扩展,寒冷季节(9~10月)浮冰界达到最北的位置,平均位置在53°S左右,从11月份开始,浮冰渐渐融化和破裂,12月下半月浮冰界向南退却,2月底,浮冰处在最南的位置上。

南极洲气候严寒,植物很难生长,只是在岩石裸露的“绿洲”处才能见到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附近的海洋中,有数量极大的鳞虾,于是在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海兽中主要有海豹、海狮和海豚。鸟类中企鹅最多,夏天它们常常聚集在沿海一带,构成南极特有的景色。

在北冰洋和南极洲,极圈以北的地区都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的日子。极夜时,满天星斗,高空常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在南(北)纬70°附近最常见到,极光多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赋于极夜一种特殊的美妙。值得指出的是,极夜并不是那么黑暗,不象人们所想象那样难以度过。因为极夜的中午经常有曙光,一直持续好几个小时。即使在冬至日,当曙光已完全消失时,极夜仍然不很黑暗。在月亮和星光的影响下,雪的景观具有一种独特的色彩。

近来的研究表明,极地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很大的作用。人们把海洋和大气视为一部单一的热机,热带是热源区,加热强度和分布的巨大变化与云量和降水的变化有关,而极地热汇区的变化则主要与海水的范围有关。由于极地的大气环流强烈地影响着较低纬度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所以海水覆盖范围的变化必然会对全球的热平衡及世界的天气和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了解大气、海洋、陆地和冰雪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掌握控制北极、南极和全球气候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关键。

据考证,南极洲保存的2000米厚的冰盖是由雪积压而成。由于南极冬夏气象要素季节变化的不同,使得这些大陆冰盖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就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通过钻取冰芯或利用断裂冰原采取冰样,就可以为了解和研究古气候以及世界气候的变迁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资料。

南极不仅是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样,也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海洋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重大科学研究以及了解地球整个环境的重要基地。因此,南极被誉为“科学圣地”。南极洲正以她“未开垦的处女地”的丰姿,吸引着无数的探索者。我国首次南大洋、南极洲考察队乘坐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向阳红10号”远洋万吨巨轮,由J121打捞救生船相伴随,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航,经过狂风恶浪的考验,横渡太平洋,行程四万多里,终于在12月26日到达南极洲。考察队员经过27天时拼搏,于1985年2月14日在乔治岛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南极气象站——长城站,五星红旗作为第十七个国家的国旗在南极冰山雪原的蓝天上高高飘扬。中国南极长城站的迅速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填补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空白,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