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与徐汇中学民乐队_达人历届校友

我与徐汇中学民乐队_达人历届校友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与徐汇中学民乐队_达人历届校友我与徐汇中学民乐队1967届 金桂荣1996年3月14日下午,徐汇中学校园内飘荡起悦耳的民乐声,一支由学生组成的乐队吹拉弹拔,在学校陈旧的礼堂里举行了一场正正规规的音乐会。之后,外办领导称赞我们是音乐大使,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交流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重铸辉煌三十年后,我又回到了徐汇中学,担当艺术班的民乐指导教师。

我与徐汇中学民乐队_达人历届校友

我与徐汇中学民乐队

1967届 金桂荣

1996年3月14日下午,徐汇中学校园内飘荡起悦耳的民乐声,一支由学生组成的乐队吹拉弹拔,在学校陈旧的礼堂里举行了一场正正规规的音乐会。《新民晚报》记者报道:“徐汇中学昨一台民乐演奏有水平,令冒雨而来的各界听众情不自禁掌声响起……”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报道,我不禁热泪盈眶,感慨万分。音乐会虽然早已散了,但那动人的旋律还在我耳边久久地回响,把我的思绪带到那遥远的年代,带到那充满欢乐、充满梦想的学生时代。

其乐融融

1961年我考进了徐汇中学初中。这所学校之所以深深吸引我,除了种种优越条件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里还有一支学生民乐队。学校专门为乐队配备了一间15平方米的“民乐室”,在当时老校舍东侧底层。民乐室正中,高高悬挂着一副对联,大意是“民乐合奏气壮山河祖国颂,国音齐鸣绕梁三日东方红”。另一边墙上挂着几把二胡、琵琶、阮等乐器,它们虽然陈旧,质量差,但在当时已是难能可贵了,条件还算相当不错的。乐队成员有高三的,也有初一的,几乎囊括了所有年级,共约十来人,水平一般,但也不乏好手。我在初一时便当上了乐队队长,要我这个当小弟弟的去领导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可能有些自不量力,好在我们是“以乐会友”,只要乐器一响,大家便使出浑身解数,自我陶醉在飘荡的音符中,还管它什么年龄大、小,年级高、低,每当这时,我们便忘记了学习的紧张和烦恼,在优美的丝竹声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和领悟人生的真谛。我们没有老师指点,便相互学习,能者为师。在徐汇的六年中,我带会了十几个同学,就是靠这种滚雪球的方法,才使乐队人丁兴旺,长盛不衰。几年来,乐队成员相处融洽,友谊日增,从没发生过脸红脖子粗的事,大家配合默契,在徐汇中学这片沃土中,求得知识,增长才干,其乐融融。(www.guayunfan.com)

音乐大使

六十年代初,我校已对外开放,常有外宾光临校园。有一次我们接待了几位阿尔及利亚的朋友,并演奏了一首该国的乐曲《达姆·达姆》。也许是乐曲明快的节奏感染了他们,也许是我们的演奏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他们显得异常兴奋,黑黑的脸上泛着红光。有位朋友激动地说:“想不到在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听到我们家乡的音乐,真是让我喜出望外,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深情厚谊,你们的演奏令我终身难忘!”一双黑黑的大手紧紧地握住我的小手,虽然有些疼,但心里是甜滋滋的。之后,外办领导称赞我们是音乐大使,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交流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我们乐队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市、区比赛,多次载誉而归,为学校增了光、添了彩。我们还到附近的几所小学去演出,也为当时的区团委书记的独唱伴奏。民乐队在校内外小有名气,在上海的中学界一枝独秀

红梅初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红梅赞》的歌声在校园此起彼伏,大家争相学唱。原来65届高三(1)班的同学精心排练并演出了歌剧江姐》的整场戏,轰动了徐汇校园,于是《红梅赞》的歌声便不胫而走。演出的时候,民乐队担当了伴奏,容纳一千人的大礼堂(在崇思楼三楼)座无虚席,千百双眼睛紧盯着台上的一举一动。台上的演员进入各自的角色,真是形神兼备。乐队的伴奏丝丝入扣,相得益彰,把整台戏演得有声有色,令观众时而凝神屏息,时而掌声雷动,他们为江姐的风采而欢呼,为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操而深深感动。为了这次演出,民乐队“加班加点”,大家分析剧情,研究唱段,加强音乐效果,对每一个音符都倾注了自己的热情,终于水到渠成,不负众望,成功地演出了歌剧《江姐》的选场。《江姐》的演出也成了广大师生议论的热门话题(直到现在,我们几个老同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也会眉飞色舞,愉悦之情溢于言表),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方沃土

徐汇中学历史悠久,根深叶茂,一百多年来培养出无数的人才。在这方沃土上,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我们领受着老师的关爱,我们掌握了知识,我们学会了做人。单就民乐队学生而言,有两位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和作曲系,两位进了上海民族乐团,也有的进了交大、复旦,有的当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了工程师,也有的参加了人民海军,可谓人才辈出,各显风流。在我高中时,我考进了“上海市学生课余文工团”,也参加了《上海之春》的演出;我工作后,成了“上海市工人艺术团”的一员,走遍了上海各大剧场,多次到电台录音,我的板胡独奏还在电视台播放过,我还到徐汇区少年宫民乐队执教了几年。我也曾荣幸考进了上海歌剧院民乐队,成了专业演奏员。退休后,我在五所老年大学教二胡,继续发挥着余热。这一切的背后,母校是力量的源泉,她给了我无穷的动力和灵感。

在校的六年中,学校为我们创造了如此好的条件,又有这么一个良好的民乐氛围,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升华。我在这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我不但学习成绩不错,还拉得一手好琴,民乐队的实践极大地增长了我的才干,我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我非常留恋过去民乐队生活,那些大同学、小同学的笑脸常常会在我的脑海中泛过,我有时遐想:在哪一年校庆的时候,让我们这些老队员欢聚一堂,合奏一首《春江花月夜》,再去领略那“诗情画意”的意境,重温昔日那水乳交融、其乐融融的旧梦,那该是件多么赏心悦目的乐事呀!

重铸辉煌

三十年后,我又回到了徐汇中学,担当艺术班的民乐指导教师。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这里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朦胧和神秘,我走进设在崇思楼四楼的民乐室,一双双带着灵气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他们手中拿着崭新的专业用的乐器,都是学校购买的,当我挥动指挥棒,一串串音符便穿过窗户飞向天空,徜徉在校园的草坪上,穿梭于花草树木中,最终留在莘莘学子的心坎上,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们的灵魂。汪校长曾经多次说过:“多彩的世界需要多彩的人才”,“我们要营造这个氛围,让学生的特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于是,我们民乐队从1996年开始,每年举行一场正正规规的新春民族音乐会,让学生登上高雅艺术的殿堂,一展自己的才华,抒发他们真实的情感。于是《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的记者来采访报道,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三年来,民乐队两次参加区艺术节大赛,捧回了两个一等奖,民乐队的五重奏《爱我中华》还在东方电视台亮相。

我凝望着学生们灵巧的手指拨弄琴弦,我倾听着飘荡在空中的华夏神韵,我的眼前闪过一张张充满甜蜜笑容的脸。我想,人生需要色彩和欢乐,而我们的国家更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于是我以十倍的努力教育学生,恨不得把自己的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们。我着力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倡导顽强的奋斗精神,激发他们对胜利的自信心,我把我对母校深厚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终有一天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我在美丽如画的校园中漫步,那几棵高大的、青翠欲滴的杉树过去只有一米多高,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了,我在巍峨的崇思楼前寻觅旧时的记忆,我在崭新的尚学楼里展望更加灿烂的明天。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绿了徐汇中学校园,学校的教学质量近年来有了极大的提高,校园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胜景必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一流教育、一流学校”的理想必然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实现;那重铸辉煌的日子已经到来!

(作者曾任校艺术班民乐队指导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