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人文教育教学论的意义_人文教育教学论

学习人文教育教学论的意义_人文教育教学论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促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三)培养学习型教师的需要素质教育必然是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离不开创新的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关键在教师。要使教师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全面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尤其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担,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促进教师从传统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学习人文教育教学论的意义_人文教育教学论

一、学习人文教育教学论的意义

学科综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人文教育是未来文科综合发展的走向。学习人文教育教学论是高师在校学生的成长需要,也是他们适应基础教育实际的需要,并且,也有助于在职教师自身不断提高、自我不断发展。

(一)成为合格文科综合教师的需要

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而培养合格的师资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予以保证。课程结构类型有多种,就师范院校而言,主要表现为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学术性是师范院校的发展之基,师范性是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师范院校要体现师范性,就需要在课程体系中有明显的反映,即包含知识类课程和实用类课程。知识类课程主要是为了充实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实用类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从自身的特殊性出发,课程结构中不仅开设专业类课程,而且开设教育类课程,尤其是开设一些教育理论课和职业技能课程。人文教育教学论是一门带有学科知识特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课程。教师个人的素养构成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否则,只重视知识理论教育,而忽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是培养不出合格师资的。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一些和人文教育专业有关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是完全必要的,但仅有这些知识是作为一名基础教育教师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习人文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学艺术和教学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和自己的教育个性。学习人文教育教学论,不但能使高师生在毕业前认识到自己未来所教课程的重要价值,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而且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教育规律、模式、原则、方法和艺术以及一些工作技能等。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学生,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并且能够较快成长为一名完全合格的优秀文科综合教师。(www.guayunfan.com)

(二)改革中学教育教学的需要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过分强调升学的需要,人为地将教书与育人剥离。教师在教学中唯科学、唯技术、唯知识地“灌输”,见“分”不见“人”,见“人”不见“神”(心灵)的现象仍然严重。教辅材料满天飞,考试卷子铺天盖地,“月考”“单元考”接踵不断。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沦为了“解题机器”、“考试机器”,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关心,缺少精神和信仰,没有激情和乐趣,厌学逃学等等。所有这一切,不能不使人们感觉到教育的功利性已使人文教育明显处于缺失状态。所以,寻找失落的“人”,“先成人后成才”的思想已开始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促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人文精神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文学科范畴内,而是存在于所有学科之中。科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本身所发生的进步和变化,新的科学知识一旦进入人们的认知结构,必然会同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作用,从而使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整个文化传统发生变化,使人类能够重新定位自己,从而拥有更为深刻的人文观念,为人的生命寻找更有意义的人文价值。另外,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从来就是紧密联系的,许多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是科学家在沉湎于情绪上的高度审美体验而产生的,这样的科学家必然具有深刻的人文思想和人类终极关爱的价值观,而不仅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人文科学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着自然科学的进步。

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目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含有强烈的人文指向,靠教师“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是实现不了的。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就会改变学生原有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忽视发现与探究、缺少兴趣与激情的传统接受型学习方式,形成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发现型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在这样的认知活动当中,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感受才能得到丰富,也就是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决心和毅力;也越来也有细心严谨的态度,越来越有团结互助的品质。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促进课程资源的功能发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的基本功能和实现目标。而课程资源功能能否发挥,除了遵循课程规律对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开发之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每门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例如,挖掘教材中隐性的人文素材,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教材各栏目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重视挖掘各门课程中美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和真善美的情操;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或分组合作动手实践以及在与社会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实践活动中,训练方法,陶冶性情,达到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自然整合,等等。

(三)培养学习型教师的需要

素质教育必然是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离不开创新的教师。根据“实践出真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创新的土壤,处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是实现教育创新的主力。要创新就要立足实践、加强研究,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教育教学对象,研究教育教学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离开研究,就会陷入盲目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灼见,也就无所谓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关键在教师。要使教师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全面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尤其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担,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促进教师从传统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使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是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即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宗旨。二是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即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习,因而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形成合作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三是能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要尊重并承认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要发展、能发展是每个学生的自我天性,尊重并承认学生的差异,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使教师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研究型教师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需要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即有当代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修养、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科学知识。并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自觉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使教师具有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型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设计并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教学理论能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能居高临下、创造性组织教材,用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有效的驾驭课堂。学会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引导学生体验过程、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及时进行总结。

人文教育教学论能使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学理论的学习能使教师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善于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积累宽厚扎实的教育科学素养;有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善于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以及总结和推广科研成果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