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_创造教育概沦(第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_创造教育概沦(第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是智力的基础_创造教育概沦(第第三节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知识与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恰恰相反,目前对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的阐述仍然是各种各样的,关于智力概念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也就是说,知识的增加是没有终止的。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_创造教育概沦(第

第三节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绕着这一问题,发表的论著不少,但至今尚不能说对这一问题已经研究清楚了,更不能说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统一了。恰恰相反,目前对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的阐述仍然是各种各样的,关于智力概念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不想去探究知识与能力关系中的那些不同的观点,但有意把那些比较一致的东西肯定下来,并且尽可能地予以说明。

1.知识是构筑智力大厦的基石

俗话说:“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这里,我们把学习比喻为构筑金字塔,对于个人来说,是通过学习构筑自己的智力金字塔;对于学校来讲,是帮助学生构筑他们智力的金字塔。我们用金字塔比喻智力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智力重要,贵重如金;二是反映出智力的形成也像金字塔一样,是由知识这种基石一块一块地垒砌而成的。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有相互依赖的地方,也有相互独立的方面。主要表现为:智力是获取知识的前提,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一般说来,只有具有一定智力的人才可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知识掌握得越多,越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智力水平越高,越容易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甚至于创造新的知识。有关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与高低,并不总是与知识的多少成正比的关系。也就是说,知识多的人,不一定智力高,而且知识与智力的发展多半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人的知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充实,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加,随着阅历的加深而丰富。也就是说,知识的增加是没有终止的。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正是这个意思。但是,智力的发展就不同了,它不仅不能够无限制地增加,而且还有着一定的发展规律。根据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把人的智力发展归纳为三个时期:敏感期、发展期、成熟期。开发智力一定要抓住对智力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时期,即8岁以前的敏感期。人的智力发展不仅会受到总的发展阶段的影响,而且每种独特功能智力的发挥也有最佳的年龄区间。现代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以知觉能力而言,最佳年龄是10~17岁;以记忆而言,最佳年龄是18~29岁;以动作和反应速度而言,最佳年龄是18~29岁;以比较和判断能力而言,最佳年龄是30~49岁。当然,这个规律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不能绝对化,有时由于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某些智力发展提前或推迟的情况也是有的。(www.guayunfan.com)

概括以上情况,我们可以把知识与智力的关系归纳为:高知高能、高知低能、低知高能和低知低能四种情况。毫无疑问,在科学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每一种情况的例子。问题是,在这些关系中,到底哪些是主导方面?哪些是特例?我们应当如何根据这些现象去培养人才,开发智力?我认为,在正常情况下,高知高能和低知低能的情况总是有的。对于前者,正是我们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对于后者,那是我们要力求避免的。至于高知低能和低知高能的情况,这是特定环境造成的,前者是“知识型”人才,是旧教育制度和方法的产儿,对此,我们应当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尽可能不出或少出“知识型”人才。在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尚不普及的情况下,低知高能的人才,所在多有。

2.教育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首位

长期以来,一直把学校看成传授知识的场所,“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成了教师的主要职责。把知识与教育联系在一起,这是合乎逻辑的,问题是,教育的功能是否仅仅是传授知识。

新的技术革命的出现,世界范围内经济和技术的竞争,这些对教育都提出了挑战。于是,教育上这一流传了千百年的传统观点开始动摇了,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大学的功能是什么,学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

就知识而言,应当包括三个部分[7]:一是知识的生产(或创造),二是知识的传播,三是知识的应用。这本来就是系统的知识观,可是我们往往孤立地看问题,把知识的生产看成是科学家们的事,把知识的应用看成是大学毕业后的事。这样一来,大学的任务就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把知识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丢掉了,这正是导致我国大学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对此,杨振宁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研究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因为受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这个传统的方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从小就灌输进去了。”“一般来说,学习是照着已有的路子走,而研究是自己找路。”[8]

大学教育应当把开发智力放在首位,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少著名科学家就曾对此发表过感想或提出过呼吁。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9]日本学者川上正光也曾说过:“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而考虑出来的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可是,这些真知灼见,一直未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传统的教育思想在大学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

工业革命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大学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发达国家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并且形成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浪潮。作为教育改革的潮流,其基本趋势是:教育要面向未来,重点是要考虑培养和储备21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面向世界,培养国际通用的人才,能适应国际范围内的各种竞争;面向现代化,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要重视智力的开发,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人的潜在智力,寻求培养和发挥人的才能的最有效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从各国教育改革的动向来看,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地加强,并且逐步从理论探讨深入到改革的实践。依我看,这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不管是就其规模或是深刻性,都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教育改革。伴随着这场改革的必然结果,将是实现人类智力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将使教育科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一些新兴学科得到更大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