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治理框架_产学合作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治理框架_产学合作知识共享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治理框架_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一、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治理框架1.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其本质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组织必须掌握对自身结构进行整合以及重构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背后就是知识。不同的知识共享治理结构、契约方式、报酬机构以及非正式的治理方式对知识共享活动都有不同的影响。其次,知识共享治理就是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去影响非正式的知识共享实践。

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治理框架_产学合作知识共享

一、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治理框架

1.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其本质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组织必须掌握对自身结构进行整合以及重构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背后就是知识。而这种对知识的组织能力体现在组织自身的因素中。不同的知识共享治理结构、契约方式、报酬机构以及非正式的治理方式对知识共享活动都有不同的影响。

知识共享治理就是研究知识与组织间的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对知识的有效组织具备了良好的解释力,也能通过塑造正式的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的组织机制,去影响知识实践,以达到最优化地培育知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目的。知识共享治理关注的是组织如何影响知识的生产与利用,它以组织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为基础,强调组织与知识过程之间的交叉点,即治理机制如何影响知识过程,而这正是其他知识管理学方面的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所谓知识共享治理就是指选择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机制和组织结构,以最优化选择、创造、共享和利用知识。这个定义包含这样几层涵义[149]:

首先,知识共享治理是一种关于知识共享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治理结构的选择和治理或协调机制的设计。其次,知识共享治理就是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去影响非正式的知识共享实践。再者,知识共享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优化知识资源配置,开展知识共享,推动知识应用。(www.guayunfan.com)

如图4-5所示,知识共享治理的本质就是正式的组织机制和非正式的组织机制交互作用于知识共享的组织过程。而这种交互作用又以“替代效应”和“补足效应”来共同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图4-5 知识共享治理的本质

2.知识共享治理框架

从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来看,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治理的分析框架,其过程应包含“治理环境、治理机制、实施、治理目标”四个基本环节,如图4-6所示[103]。

图4-6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治理框架

知识管理技术和方法,将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组织的知识活动中;需要发展的更为有效的思想和技术集中于:更加有效的组织正式机制选择,更加有效的组织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的交互作用,更加有效的组织因素作用于知识的组织过程。知识治理的系统分析框架是从知识的有效组织问题由“技术性操作”向“制度设计和安排”的一个跨越,治理形式总是同治理环境“调适”的思想相吻合的。

知识共享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主要侧重对知识共享行为的治理,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和组织机制及正式、非正式的组织实践等,影响和塑造知识共享参与者的各种行为和动机,促进知识共享活动,防范知识共享中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共享关注的是知识选择与溢出、知识整合与共有知识形成、共有知识吸收和应用等具体活动,而知识治理是知识共享活动的一种制度保障,是在制度层面上对知识共享行为的调节机制,这种调节帮助我们维护知识共享各方的利益平衡、促进知识共享活动的最优化。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演化过程就是企业与大学知识存量增加的过程,是企业与大学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自组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既要受知识员工与组织的影响,还要受知识特性以及合作环境的影响,因此,产学合作的知识共享治理制度在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结构的同时,还应通过模式创新来实现产学之间的知识集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