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鸦片战争前后在华外报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后在华外报的变化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鸦片战争前后在华外报的变化纵观从1840年到19世纪90年代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情况,与鸦片战争前25年比较,他们的办报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办报数量和地点的变化从数量上看,战前,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只有6种,外文报刊约17种,共20多种;战后,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近半个世纪中,外国人来华创办的中外文报刊有200多家,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70%以上。

一、鸦片战争前后在华外报的变化

纵观从1840年到19世纪90年代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情况,与鸦片战争前25年比较,他们的办报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报数量和地点的变化

从数量上看,战前,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只有6种,外文报刊约17种,共20多种;战后,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近半个世纪中,外国人来华创办的中外文报刊有200多家,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70%以上。从地点上看,从海外移至内地。战前创办的6家中文报刊中有3家是在海外创办,其他几种也是在广州、澳门等地区发行。战后,随着英美势力的加强,其办报中心首先从海外和澳门移至香港。1861年后,上海成为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的办报中心。新闻传播活动几乎遍布了我国中东部的所有大城市

2.报纸内容和读者对象的变化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以华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中文报刊中。战前,由于清政府的排外政策,只有少数传教士来华,传播受众主要是“贫穷和工作者居多”的中下层读者,所以为数不多且以华人为对象的中文报刊,其内容多是“阐发宗教教义”和较少的天文地理知识,基本上与政治无关。战后,宗教宣传色彩明显弱化,以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增加了大量的非宗教性内容,尤其是加强政治新闻与评论两大内容版块,成了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刊。读者对象也随之由鸦片战争前面向中下层人士、以普通平民为主,转为面向中上层人士、以清政府各级官员及广大士大夫阶层为主,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影响和控制中国人的思想,从而达到使基督教在中国生存和传播的目的。

3.办报主力群体的变化

纵观19世纪外国人来华所创办的报纸,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以传播宗教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报刊,可称为宗教报刊;以传播商业新闻和信息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可称为商业报纸;以时政新闻和评论为主的综合性报纸。战前最先登陆的一批传教士,创办的6种中文报刊全是宗教报刊,他们是主力办报群体;战后虽然传教士报刊仍然方兴未艾,但商业报纸势头更强劲,如商业大报《上海新报》、《申报》以及《新闻报》等等,因此外商成为办报的主力群体。到19世纪后半叶,外商报纸已经取代了传教士及教会报刊,成为外国人在华报刊的主要力量。

4.新闻业务上的变化

“19世纪我国报刊业务是随着报人的认识和西方近代报纸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到中国来而发展变化的。”[16]1840年前的宗教报刊无论从办报理念和方法还是报刊内容与形式来说,都是不成熟的报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在上海的兴起与发展,我国近代报刊的业务有了很大改进。表现在:(1)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时效性不断提高。由于信息采集及时和印刷设备的不断更新,使得新闻报道速度和印刷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也越来越高,刊期越来越短。(2)报纸内容和形式更趋完善,成为真正的新闻纸。在内容和版式上,鸦片战争前的中文报刊上新闻和评论少而单调,没有广告和副刊,战后的外报逐渐形成了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为基本要素的格局。新闻比重大大增加,社会新闻和时政新闻地位突出。其他如新闻标题的运用、简单的分栏以及新闻画和新闻画报的应用与出现等,都体现了报纸业务方面的明显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