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新闻,当理念先行

做新闻,当理念先行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新闻,当理念先行   许运交做了这么多年新闻,2008年的新闻战记忆是最为深刻的。然而,参与这样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的新闻大战,对于一个地方媒体来说,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时过几年,再来梳理总结当时我们的新闻实践,更觉得做新闻当理念先行!因为奥运会必须经过特许授权才能进行转播,而我们连一张注册记者证都没有。

做新闻,当理念先行   许运交

做了这么多年新闻,2008年的新闻战记忆是最为深刻的。

这一年,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这些新闻事件,不要说举国关注,就是搁在全世界也是当年的新闻大热点。虽然这些事件本身有的令人悲伤,有的令人振奋,但从职业的角度上来说,新闻人能碰上这么大的新闻事件,都是职业生涯的一件幸事,都是一次展示新闻人作为的一个大舞台,也是树立媒体品牌的一场大战役。

然而,参与这样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的新闻大战,对于一个地方媒体来说,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如此,很多地方媒体选择了转发别人的消息。但是,当时我们都市频道却选择了正面出击,派出强大的记者阵容,直接参与这场新闻大战。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都市频道是一个新闻资讯频道,面对这样的新闻大战,自然绝不会错过,更不会放弃!

当然,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敢于参与全国新闻竞争,还在于她有一支敢打硬仗的新闻队伍,一支用先进的新闻理念武装起来的新闻队伍。时过几年,再来梳理总结当时我们的新闻实践,更觉得做新闻当理念先行!

img107

2008年8月,全国民生新闻协作体在北京成立演播室,播出“奥运手拉手”节目,作者(左)在北京演播室

一、汶川大地震报道启示:新闻有了人文关怀,距离不再是问题;新闻要有温情,灾难性新闻事件围绕着人的情感做报道是最好的导向

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全国!震惊了全球!

一时间,全国的新闻媒体,全球的新闻媒体都聚焦到了中国四川。

这可以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遭遇战。事先,专注于迎接奥运新闻大战的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五月的中国会有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性新闻事件发生。我记得我们第一个到达四川的记者是孙俊,她在都江堰给我们做报道,从她的报道中,我们不仅为当地灾情之重所震惊,更为灾难中人们手足相助的同胞情所感动。因为她的报道,灾情只是新闻的背景,大家冒着强烈余震随时可能带来的生命危险自发救人才是新闻的主体,特别是很多灾区附近的人不是去逃难,而是自发地开着私家车,去灾区参与抢险救灾,时至今日依然让人感动。编辑部据此迅速制定了报道策略,那就是:用人文精神统筹我们所有的新闻报道。这之后,我们所有记者的所有报道都围绕着这个基调做。

我们先后派出了几十位记者深入地震灾区,发回了大量的新闻报道。我们的记者深入到几乎所有的重灾区,报道灾情损失,报道抗震救灾,报道全国支援,报道唐家山堰塞湖除险,报道灾后重建……我们所有的报道,都凸显一个“情”字: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情,人民军队的爱民之情,全国人民的同胞之情,灾区人民的血肉之情!因为有了“情”,我们的新闻有了温暖;因为有了人文关怀,观众感觉不到我们与四川的距离。

二、北京奥运会报道启示:虽然全国全球性的新闻事件中央媒体都会想方设法控制新闻资源,地方媒体参与竞争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在整合资源上做足文章,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2008年奥运会开始之前,很多电视媒体,尤其是地方电视媒体认为面对即将到来的“奥运大战”,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因为奥运会必须经过特许授权才能进行转播,而我们连一张注册记者证都没有。因此,北京奥运会基本上就成了央视的“独享大餐”。于是,“避”还是“迎”就成了摆在地方媒体老总面前的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艰难抉择。“避”有充分理由,“迎”则困难重重。然而面对两难,我们却退无可退,让无可让。

选择“迎”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早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都市频道对奥运会报道就进行过多次充分的讨论,研究如何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去做好资源整合,精心谋划奥运报道策略。为此,我们制定了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周密的奥运报道计划:

1.赛前报道阶段

我们的思路是:赛前报道阶段主要是以现代奥运知识普及、北京奥运会背景介绍、场馆建设、江西与北京奥运关联人物和关联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奥运公益广告等一些知识性、服务性的内容为主。为了做好这一块的报道,我们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就搜集购买了一大批与奥运有关的影视资料,比如历届奥运会的背景资料、历届奥运会冠军的影视资料、历届奥运会的台前幕后花絮、《福娃漫游记》、《明星带你看赛场》等等,并从2008年1月1日起,推出了“奥运故事会”、“奥运ABC”、“记者看奥运”等与奥运相关的子栏目,记者多次奔赴北京,报道奥运会前夕北京的准备情况,采访了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设中的大量的江西建设者,介绍了江西产品在奥运场馆中的运用等情况,策划、制作播出了几个系列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同时,频道还开展了“社区运动会”等活动,为整个奥运会的报道进行预热和造势。

我们还利用人脉资源,借助央视的平台,当年年初就派出得力的记者去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组协助他们工作。通过这样的协作关系,为北京奥运会比赛期间我们都市频道的记者进入鸟巢、水立方、奥运村、主新闻中心、国际新闻中心等奥运会核心场所采访创造了条件,零距离带江西观众感受奥运。

img108

奥运冠军杨文军作客《都市现场》

2.赛中报道阶段

奥运会开始后,我们争取到了一个非注册记者的指标,同时联合了全国十八家省级强势地面频道,组成了全国民生新闻合作体,在北京设立演播室,推出了“奥运手拉手”、“大话奥运”等栏目,并且请著名体育评论员李承鹏担纲主持,特邀高红、高敏、杨凌、郑海霞等前世界冠军作为我们的特约记者,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深入奥运村和比赛现场,采访奥运冠军和权威人士,发回了一大批其他媒体没有或者无法获取,又极具新闻性和时效性的报道,如《高红感受开幕式前的奥运村》《16万人与90分钟开幕式疏散纪实》《探密北京奥运会安保总指挥中心》《杨威与杨云终于见面了》《郑海霞助威中国女篮》等大量鲜活、极具看点的节目。我们的记者还采访到了联合国秘书长特使,采访到了塞舌尔国家体育文化部部长、奥运会开幕式江西宜春籍导演龚坚、参与奥运会开幕式的江西籍演员汪颖等,记录下了他们对北京奥运会的评价和感受。

8月8日,百年奥运,百年梦想,今日成真。这天的奥运会开幕式,聚集了全国观众的目光。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放弃。当晚,我们在南昌设立演播室,与设在北京的演播室联动,同时切入中央台转播的开幕式信号。三路信号有机组合,对奥运会开幕式进行了一场江西都市频道特色的转播。北京演播室请进了著名时事评论员曹景行、福娃设计者之一的王东晟先生、北京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以及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黄亚玲女士,从另一个视角给大家解说开幕式,整个直播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半结束,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开幕式的精彩瞬间在我们直播时全景呈现给了观众,而在运动员入场这个相对沉闷的时段,嘉宾们的精彩解读又给了观众更多的信息。在当晚,我们还立即剪辑了开幕式精彩片断进行回放,满足观众的需求。上饶德兴市朱家坪区的观众当晚因为停电,没有看到开幕式开始的部分,就是通过我们直播中的精彩回放,看到了奥运会华丽的开场,他们立即发来短信表示感谢。直播四个半小时期间,我们共收到观众短信一千多条,他们纷纷通过都市频道的平台,表达对奥运的祝福,表达观看开幕式的激动,而我们也随着观众一起心潮澎湃。

不仅是开幕式当晚,随后开始的对奥运赛事的采访更是充满了曲折。为了采制第一手的新闻,我们派往北京的三路记者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记者齐佳为了拍到北京奥运会赛艇项目的女子四人双桨决赛,硬是喝下一斤白酒,从别人手里换回两张决赛的门票,从而得以到现场记录四名选手夺金过程,同时,还派出一组记者远赴辽宁,到了金紫薇家里,独家拍摄了她的家人观看决赛的整个过程,通过展现他们观看比赛时从激动到紧张到全家人屏住呼吸、一片寂静,再到突然爆发的欢呼、相拥和喜极而泣的场面,让观众感同身受,心灵也受到震撼。

前方记者奋勇采访,后方编辑部全力保障。从8月8日开始,都市频道推出了“激情八月,共享奥运”全天整点直播,除了原有的三档大板块新闻之外,每天还新增了九档10分钟的整点新闻,为观众奉上最新鲜的奥运资讯。奥运会期间每天早晨,频道都要召开宣传例会,总结前一天的报道,布置当天的宣传重点。每天,会议室里都会贴出赛事预告和夺金热点,那里成了都市频道奥运报道的总指挥部。

3.赛后报道阶段

奥运会闭幕式后,我们对奥运会的报道并没有停止,通过对回到江西的奥运志愿者、奥运会开幕式参演的演员以及回到江西的奥运健儿的采访,我们不断地向观众展示了奥运会中更多的江西元素,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和侧面了解奥运会。9月3号,是江西奥运健儿返昌的日子,我们不仅对他们当天的行程进行了现场直播,还第一时间把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的杨文军请进演播室,接受我们的独家采访,和他一起回味令人激动的瞬间,并且和观众进行电话、短信互动,满足了观众与奥运冠军零距离接触的心愿。

三、“神七”飞天报道启示:巧借资源,决不放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9月25日,“神七”飞天,举国关注。这是继“神五”、“神六”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之后的又一次航天壮举,并且要实现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的梦想。面对这样一个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作为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必须有所作为。

早在奥运会报道前夕,都市频道就给派驻北京的记者下达了指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神七”飞天的有关情况,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和北京航天测控中心保持联系,想方设法获得批准,参与“神七”飞天的报道。当我们做出这一决定时,连频道内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采访报道任务。然而,我们派驻北京的记者不负重托,先是通过央视的哥们打通了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渠道,进而反复跟有关部门联系。起初人家听说我们要参与这样的报道,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们,可架不住我们的反复“纠缠”,最终被我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所感动,主动为我们想办法找路子。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我们的一路记者进入了东风航天城发射现场,我们的另一路记者进入了北京航天测控中心,在“神七”飞天的日子里,他们发回了大量第一手新闻,见证了中国航天人的骄傲和自豪,也写下了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值得自豪的一页:我们把貌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2008年这三场新闻大战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虽然全国性的新闻大战很多资源都被中央媒体垄断,但只要我们敢于亮剑,善于亮剑,我们地方媒体同样可以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