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十八章谈论战争的例子

第十八章谈论战争的例子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八章 谈论战争——新闻报道怎样对9·11事件作出反应马丁·蒙哥马利●9·11事件之后的论战是从什么时候、怎样开始的?这一章主要通过调查在“公共领域”中的口头语言反应,以及对这一言论是怎样转向战争的特别关注,来研究新闻媒介对9·11事件发生后的即时反应。

第十八章 谈论战争——新闻报道怎样对9·11事件作出反应

马丁·蒙哥马利

●9·11事件之后的论战是从什么时候、怎样开始的?

●有什么其他可行的描述形式吗?

●新闻报道是否与公众人物之间失去了批判性的距离?

这一章主要通过调查在“公共领域”(哈贝马斯,1989)中的口头语言反应,以及对这一言论是怎样转向战争的特别关注,来研究新闻媒介对9·11事件发生后的即时反应。通过这种研究,我们挖掘出了新闻报道和一些重要公众人物例如美国总统、美国总统发言人和国务卿之间的接口。通过总结报纸标题、广播采访、简报和总统演讲的文件,这种研究会对从“恐怖行为”到“战争”,从即时反应到更深层的回应作出详细调查。它同时也会反映出:战争这一被证明具有决断性的术语很早就已出现。但当最开始这一表述成为一种清晰有力地表达公众反应的决策性措辞之前,是被当作一种不恰当的修辞手法来使用的。在改变的过程中,这一术语在极大程度上被模棱两可地使用,新闻报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一方面,在不断无序的扩大中,9月11日和12日的报纸标题都强调了这个词;另一方面,在广告遭遇和采访简报中,记者们开始怀疑这个词使用的正确性。一旦“战争”一词被确定下来作为描述中的主要用词,它通过对世贸大厦被摧毁的回应重新组建了无序领域,这一领域可能是清晰而有层次的,并能引领其进入一个重要的方向。即使其他的表达也可以用,比如那些可能已经提供了描述形式的竞争货币,但是战争很快就主宰了公共演说并且最终主宰了整个大事件。

新闻业作为公共领域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塑造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将文字作为原始加工材料。不论是什么在维持或者改变公共领域,各种论述和演说是其交换的基础组成部分。新闻作为一种专业,采取多种方式把文字草稿压缩成为核心概念。扩大信息量,保存真实意义可能是新闻工作者们为达到精准浓缩、经济快捷这个中心承诺的一个简要公式。我们可以把这个看作公共领域中,传播学内在规则的一个特定拐点,这个拐点是由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次制定的——值的准则和量的准则(Grice,1975)。这些准则可能是第一次被概括为“不要说你明知道是不真实的话”(保存真实意义),而后又被概括为“为了当时交流的写作目的,按照最大程度的需要包含更多的信息”(扩大信息量)。

对9·11事件的即时反应:找寻描述大事件的合适词语

正如我们所知,9·11事件发生后立即被传达(并再次传达)给大众。虽然这一事件——两次飞机失事重创世贸中心——通过电视画面就能使广大电视观众看见,但是在口头表述上却存在问题。这其中包括两个维度:第一,选取相似例子的描述;第二,累积足够的信息以决定哪些例子可能与9·11事件相似。

报道一个重大事件包括报道这一事件所造成的大规模破坏,并且对事件的破坏性的描述会用到已经建立起来的表达方式,并会影响后续报道。两个明显的例子包括:第一,人类的错误/偶发的灾难(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第二,自然灾难(如飓风或者地震)。报道的轨迹会随着不同的表述而发生改变。在第一种情况下占主流报道方面的是“哪里错了”,并与“是谁的责任”联系起来。第二种情况下出现较多的是对灾难的衡量、施救者的英雄主义体现和幸存者的恢复情况。在如9·11一类大事件过后的即时反应中,记者必须基于完整而又瞬息变幻的信息来选取范例。

而对于主持人来说,面对爆炸性新闻,他们必须用有限的信息来为大量观众解读这一事件。飞机失事与世贸大厦的第一次撞击被解读为意外灾难性事故是可行的,比方说CNN确实在报道中对美国航空飞机11的导航系统是否出现问题进行了推测。但是,据斯坎内尔(Scannell,2003)显示,CNN也非常谨慎,因为可视性的线索对正在发展的事件上的信息支持是有限的。

例1

我们从画面中可以看到

显然发生了毁灭性的事件

一架飞机与其中一座大楼相撞,但报道并未被证实

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正努力提供这一事件的更多相关信息。

(Scannell,2003)

当第二次飞机失事撞击大楼的时候,这一事件被当作人为事件重新分类;对于事件的描述开始从偶发灾难向故意制造大量伤亡的人为袭击事件转变。通过斯坎内尔(2003)的再次显示,不论此刻面临怎样的压力,CNN继续坚持它的解释,完全通过事件的画面录像并利用在场目击者的优势进行解读。

例2

我们可以看到浓烟如巨浪般翻滚升起,现在没法看到另一座大楼。但可以看到火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Scannell,2003)

在数分钟内,可以肯定的是,大楼将发生爆炸,相关评论开始通过画面对这一毁灭性灾难作出推测。

例3

但是请看

这几乎是你能够看到的最骇人的画面

这同时在两个城市中发生

我们有报道称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中也有火灾发生,但情况已经得到控制

五角大楼也起火了

通过机密调查,对白宫的袭击被描述为确切的恐怖袭击

我们遭到两次爆炸。两架飞机撞上了纽约的世贸大厦

第二次爆炸的发生

一部分是南大楼,显然已经倒塌了

(Scannell,2003)

CNN在9·11事件发生的早期,使用了醒目的标题:“美国遭遇袭击”。但之后,包括其他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怎样立即给出对这一事件的详细描述、解释发生了什么、怎样选取合适的报道用词成了难题。在具体实施上他们得提供能够符合“质量格言”(Grice,1975)的描述:“不要使用你明知道不真实的话语”,对于特例,不要将已被证明是强烈错误的信息强加给公共领域。斯坎内尔(Scannell,2003)和凯里(Carey,2002)认为,除了描述的问题,9·11事件发生后的数个小时之内,美国的各大媒体如ABC以及英国的BBC都作出了一种对事件本身相对综合且广泛的理解,对事件大致轮廓的理解随后则保持不变。但是记者——主持人和新闻机构——则必须费尽心思来保持新闻事件内容本身的正确性。

对未揭露场景的恰当反应与“量的准则”

如果首先对于问题的描述就是“质量”即报道准确性,问题就会马上演变成格赖斯所提出的一个概念——“量”的考虑:“为了当时交流的写作目的,按照最大程度的需要包含更多的信息。”(Grice,1975)

这一核心概念也可以被公共领域重新解读为“无规律性扩大准则”:

不要仅仅简单地再度理解为之前所说的:如果观众对那些可能遮盖更主要报道的额外信息更感兴趣,则可以发出更强烈的声音。

新闻报道从定义上来讲必须提供“新”故事;另外,当多家媒体报道同一事件的时候,他们不能仅限于把已报道的内容再次报道,而必须去挖掘那些既新鲜(也可以说是强烈的)又独特的事件报道角度,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报道从巨大的信息社会中脱颖而出。当然,任何公开对重大事件作出反应的发言人/作家都必须作出假定:在这个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公众中几乎没有人能在这场灾难的基础参数中被忽略掉。基于这一点,例如这类说话方式:

例4

两架客机分别与世贸中心的两幢大楼相撞,第三架客机已撞上五角大楼。

(自编范例)

报道迅速变得不太恰当是因为它只是向公众阐述了一个大家可能已知的事实。任何这类报道方式都必须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快速更新,提供最新信息。面对这种情况,有一种策略对新闻报道和公众人物都有用处,即提供更强有力的、视野更宽阔的报道。

描述,特别是在公共领域的描述(在这里,同一事件可能会有很多循环表达),可以被理解为涉及不同等级的表达,自弱到强都有。参考表18.1和表18.2:

表18.1

img12

表18.2

img13

表18.1中的一系列用词都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中进行解读,很快就失去意义:不管选取怎样的表达方式,必须随即觉察到有力的观点并施以压力。由“弱”到“强”的转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可以是从小视野到大视野(“对纽约的袭击”→“对美国的袭击”);从具体到抽象(“对美国的袭击”→“对自由的袭击”);从初步评估到有力评估(“毁灭之日”→“充满恶行的一天”)。例如在表18.1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到用词的转变是由表面文字性的表述到隐喻性的表述(提喻法——以部分指代整体和以整体指代部分)。用世贸大厦指代曼哈顿,进而指代纽约,用城市指代国家,用国家指代整个人类:也就是说,这些普通的表面意义上的文字很快就被有着更深层暗示和更强烈的声音所取代。

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记者和公众人物在工作中想向对方得到评论和意见时的陈述。首先,我们来看看对于9·11事件,从美国新闻报道中选取出来的标题。(1)

修正描述用词: 9·11与9·12的报纸标题

如果对于直播的主持人来说问题是质量准则的话——“努力传达更多的信息”(CNN)以及“报道真实正确的信息”,那么报纸面临的问题则不一样。报纸标题,特别是如果要使一个重大事件的报道具有特色,就必须用不断变化的方式来增强其重要性。(2)

其实在9·11事件发生的当天,很多报纸就准备做关于世贸大厦遭受袭击的专栏报道。“袭击”字眼在9·11当天出现在超过40%的报纸的新闻大标题上。单字标题(3)如“袭击”(Attack)或者“遭到袭击”(Attacked)出现了14次——也有加长版的标题,例如“美国遭到袭击”(America Attacked)(出现了13次),“美国遇袭”(U.S. Attacked)(出现了13次),还有“遭到袭击”(Under Attack)(9次),“美国遭到袭击”(U.S./America Under Attack)(13次)。“袭击”(Attack)一词的使用频率最高。

其次是“恐怖”(Terror)一词。这一词语实际上也是最普遍使用的独立词,被使用了21次。它也与其他词共同使用,如“恐怖式袭击”(Terror Attack(s))(3次),“恐怖分子行为”(Terrorist Acts/Attacks)(5次),还有“恐怖之日”(Day of Terror)(6次)。总体上来看,“恐怖”(Terror)一词的使用频率占到了9·11当天所有新闻标题的30%。因此,“袭击”(Attack)和“恐怖”(Terror)这两个概念几乎占了9·11事件发生当天标题使用的近3/4。

剩下1/4的标题则是由其他词语组成,比如“恐怖”(Horror)、“混乱”(Chaos)、“灾难”(Disaster)、“恶行”(Infamy)、“无法想象”(Unthinkable)、“毁坏”(Devastation)、“混蛋”(Bastards)以及这些辞藻的扩生版,例如“恐怖之日”(Day of Horror)。“战争”(War)一词则出现了4次,如“战争行为”(Act(s) of War)或是“战争谣言”(Rumours of War)。

在反应的连续性上,用词的普遍性和重复性十分惊人,即使是允许使用企业联合组织,并可以依赖一些公共资源,同样的标题也一直保留,直到成为了“附属概念”。事发当天超过1/3的新闻标题都在“美国遇袭”(Attack on America)中提到了“美国”(America(n) or U.S.),包括其他标题:“美国遇袭”(Assault on America)、“美国悲剧”(American Tragedy)和“美国战争”(War of America)。

而对“美国”(America/U.S.)这一概念的强调并非是最核心的,但非常普遍,它构建起了一个特别的方式去报道这一袭击性重大事件,尤其是在认定袭击的目标、目的和方位上。这是从全局事件的可能性中采取的一种选择,以下事例可以更充分地证明这一点:

被劫持飞机摧毁世贸大厦(Hijacked Jets Destroy Towers)

世贸大厦遇袭(Attacks Level Trade Center)

恐怖分子袭击世贸大厦与五角大楼(Terrorists Attack World Trade Center,Pentagon)

世贸大厦与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Terror Hits Pentagon,World Trade Center)

纽约与华盛顿遭到恐怖袭击(Terrorists Strike N.Y.,Washington)

纽约与华盛顿遭到重创(Terrorists Hit N.Y.,D.C.)

恐怖行为重创纽约与华盛顿(Terror Strikes NeW York,D.C.)

美国遭到恐怖袭击(Terrorists Hit U.S.)

恐怖袭击重创美国(Terror Attacks Strike the U.S.)

恐怖袭击命中美国脉搏(Terror Strikes at Pulse of U.S.)

美国遇袭(Attack on America)

家园遇袭(Struck at Home)

自由遇袭(Freedom Under Fire)

以上列举标题的表达形式从具体到抽象。的确,它们都显现出了无序传播扩大的准则(发出强有力的声音)(make a stronger state Ment rather than a weaker)。因此,虽然表面事实上是被劫持飞机撞上世贸大厦,但是通过隐喻性的延伸,这些集中的字符实体所反映出的准则开始转向更为抽象的概念——美国和美国的自由本身。而且很显然,越来越多的抽象性结构被广泛地使用和接受。因此,当袭击的目标或者目的在标题中明确地表达出来时,使用概括性的或者抽象的字眼比具象的更普遍。通讯社的情况也与之一致。只有一至两则新闻标题相对具体:“被劫持飞机摧毁世贸大厦”(Hijacked Jets Destroy Towers);“世贸大厦与五角大楼遭遇恐怖袭击”(Terrorists Attack World Trade Centre,Pentagon)。但是更常见的是,如果这一行为是指代一个源头,那么则会被这样抽象地解读,例如:“家园遭受恐怖袭击”(Terror Hits home)。

9·11事件后的第二天一早,距离客机撞击世贸大厦已过去几个小时,很多报纸已开始出第二版甚至第三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引起了9·11当天更广泛复杂的反应。最常见的回应——“恐怖”(Terror)一词被继续使用;但比起之前占到新闻标题30%的比例,只占到了18%。“袭击”(Attack)一词也仍旧在使用,但比例上从40%跌落至12%。标题中开始出现代替之前频繁使用表述的新概念和新词,并且比之前相对近乎千篇一律的反应更加多样化——所以,“罪行”(Evil)(8.5%)和“战争”(War)(11%)一类的词开始出现。第二级或者说从属概念包括“美国”(America/U.S.)(占标题的13%)、“国家”(Nation)(10%)和“……之日”(Day)(9%)。大概有一半的标题都使用了“恐怖”(Terror)、“袭击”(Attack)、“罪行”(Evil)和“战争”(War)这些概念,有的单独写出,有的与其他词语一起使用,或者与一些二级概念如“美国”(America)、“国家”(Nation)和“……之日”(Day)一起使用。例如:

罪行(Evil)

罪行之日(Day of Evil)

战争(War)

战争行为(Act of War)

袭击(Attack)

对美国袭击(Attack on America)

恐怖(Terror)

恐怖之日(Day of Terror)

除此以外的新闻标题的表述则普遍带有恐怖色彩:“恶行”(Infamy)(8次)、“恐怖”(Horror)(4次)、“暴行”(Outrage)、“悲剧”(Tragedy)、“国难”(Sate of Shock)、“让我们默哀”(We Mourn)、“无法抑制的愤怒”(Unyielding Anger)。这些表述大多是情感或者道德层面的体现和反应。另外,对死亡数和责任追究的考虑越来越广泛。例如:“开始统计伤亡数”(Death Count Begins)和“是谁干的”(Who Did This)。

总之,如果事发当天的新闻标题原形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Terror Attack on America),到了事发第二天则会演变成:“魔鬼式恐怖袭击是对美国战争性的对抗”(Evil Terrorist Attacks Are War Against America)。

回头看来,这些标题似乎是合理的:还能怎样描述一个重大事件呢?但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属于无序传播,这些表述对事实再次进行文字反应,并且引发了很多重要问题。

首先,虽然有多种方式来描述这一事件的领域,但是在9·11当天仅有两种版本占了绝对报道主流(4)。新闻媒体反应的连续性可能从多种途径来解释(5),但是似乎没有一种充足明确的理由来解释这种描述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并不是有计划地发生,例如,事发的第一时间,美国政府成员中绝大多数都没法进行评论。布什总统从一开始就被禁止与空军一号通讯。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 30离开萨拉索塔的艾玛布克小学之前,他仅仅对事件进行了极其简单的陈述(大概十句话);同样,他在路易斯安那的巴士德空军基地降落后又做了一次简短的公开讲话。布什的第一次公开讲话是美国东部时间当晚8: 30。此外,美国副总统切里已经退休,国务卿鲍威尔在9·11事发过后暂停了他在南美某国家出席的会议,正在返回美国的途中。所以,全美的新闻媒体不可能是根据国家政府发言人作出的指令进行反应的。

就对报纸的影响而言,广播媒体确实提供了这一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但是随着事件的发生,对于事件早期的描述和措辞在不断变化(直到CNN报道“美国遭受袭击”)。所以当9·11事件发生,新闻媒体在确定标题用词的时候,他们所拥有的材料仅仅是一些视觉画面和目击者所说的话语。这就造成了这些媒体反应上的一致性,并预测一旦这一悲剧性的消息被发布出来,就会迅速从一开始就具有公开的、普遍性的意义。

当最初使用的标题描述方式被建立起来之后,又出现了多种其他压力。一方面,新闻标题是一种复杂的修辞表达形式。各报纸媒体都希望通过使用新颖独特的标题把自己和其他媒体区分开来,而不是重复其他媒体所用的辞藻。另一方面,报纸有多个不同版面,而这些版面不能仅仅重复使用自己之前使用过的标题(或者正因为如此,使用较为相近的竞争对手的标题)。所以,9·11事件当天和第二天之间,两家新闻媒体选取了不同的表达形式,虽然他们可能不知不觉地会选择与竞争对手相同的表达。详见表18.3中实例。

其次,“战争”(War)一词虽然与三到四个其他词语一起用于第二天的标题中,但是它的意义和产生的冲击力比其他词语更加显著。例如,当这一表达被用作新闻媒介反应的一个元素并反馈给公众人物作为评论,当我们考虑其他公共媒介例如与阿里·弗莱施(Ari Fleische)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及广播采访国务卿鲍威尔的时候,这一表达影响更加强烈。

表18.3

img14

续表

img15

的确,如果广播和报纸媒体一开始就面对重大灾难性新闻事后报道的措辞问题,那么对于那些在公共领域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公众人物来说,他们如何作出反应,就会很快成为一个问题——“我们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受”,以及“应该怎么做”等。面对灾难时官方反应的最大来源就是总统的反应。

布什总统的公开反应

布什在9·11当天发表全国性的电视演说作为公开声明。在演说中他使用了这些字眼:“恐怖行为”、“大规模的屠杀行为”、“恐怖主义袭击”、“这些魔鬼似的袭击”,从以下摘录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例5

(a)早上好。今天,我们的国民,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自由主义信仰遭受了一系列恐怖主义的致命袭击……在这次卑鄙的、魔鬼似的恐怖行为中,上千生命遭遇不测。

(b)这次大规模的屠杀行为意在对我国进行威胁并制造混乱,袭击但是他们失败了:我们的国家是坚不可摧的。

(c)恐怖主义袭击可以摧毁一座大楼,但是无法动摇美利坚的根基。

(d)我们对这些魔鬼似的袭击的幕后指使者正在调查中。

(e)非常感谢与我一起强烈声讨这次袭击的国会成员。

(f)让我们同心协力地赢得这场对抗恐怖主义的战争。

(2001年9月11日布什总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

从最初使用“行为”(acts)(例5(a)和(b)),之后变为“袭击”(attacks)(例5(c)),直到以“战争”(war)一词结束整个演说(让我们同心协力地赢得这场对抗恐怖主义的战争)(例5(f)),隐藏在隐喻用法之下,类似的表述还有“必须的战争”(war on want)、“贫穷之战”(war on poverty)、“毒品之战”(war on drugs)。

但是在随后两天的时间里,这种清晰的语义被加强。9月12日,也就是9·11事件的第二天,布什总统在与国家安全小组进行会议时,进行了简短的会前演说,并再次明确地说明这是一次战争行为:

例6

昨天这次以对抗我们国家为目的的,谋划已久的致命性恐怖主义袭击不仅仅是一次恐怖主义行为,而是战争行为。它需要我们国家联合起坚定的决心与信念。自由和民主正遭到袭击。

(2001年9月12日与国家安全小组会议开始时的电视演说)

但是到了9月13日,也就是9·11事发的第三天,相关报道从最初强调9·11行动本身,已经发展到被“针对我们的战争已经开始”的言论所同化。

例7

针对我们的战争已经开始,他们使用了卑劣的秘密行动、欺骗和残酷的杀戮。我们的国家是和平的,但是被激怒时是强硬猛烈的。这次冲突在预谋好的时间,以针对他人的方式开始,也会以一种方式,在我们选择的时间结束。

(2001年9月13日)

即使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发现布什的话语避免了描述出美国将以战争回应这次袭击:匿名者正在策划一场针对美国的战争,但美国的反应并不是以“战争”进行准确的回应。针对美国的战争已经打响,但美国并没有用相应的对称语句来清楚地回应。

这些都是布什演说的稿本评论。9·11事发之后布什和记者之间并没有立刻直接交流。但是他的言论仍然引起了公共领域的共鸣。

媒体关于布什言论的调解: 9·12的报纸标题

布什言论所产生的影响确实非常深远。在9月12日163则报纸标题中,有近1/3都以布什的公开演说内容作为标题。其中一些直接写明这些话出自布什之口。例如:

布什:“今天,我们的国家目睹了残暴”(Bush:“Today,our nation saw evil”)

在另一些例子中使用了引号,但没有写明这些话出自谁之口。虽然对应的表述可以在一次或其他公共演说中找到,例如:

“我们国家目睹了残暴”(Our Nation Saw Evil)(6次)

“对他们进行正义的审判”(Bring the M to justice)

“出离愤怒”(Unyielding Anger)

“战争行为”(Acts of War)(3次)

另有其他报纸媒体的副主编间接引用话语进行概括总结,但这些表述的起源仍被认为是布什的讲话。例如:

“布什表示正义终将取胜”(Bush says good will prevail)

“布什誓将报仇”(Bush voWs revenge)(2次)

有时进行准确的引用,如:

“大屠杀行为”(Acts of Mass Murder)

其他时候进行模糊的表述:

“自由遭袭”(Freedom itself was attacked)

综上所述,9月12日的报纸上有很多引用形式的表述以及对两次总统演说内容的暗示:从“暴行”(evil)(13次)到“自由遇袭”(freedom(being) under attack)(以及将“美国/国家”等词放在从属位置)。但最能引起共鸣的表达是“战争”(war)。这一表达仅在9月12日一天的各报纸标题中被引用了不少于15次。

如我们之前看到的,不是在9月12日发表演说的内容是:

例8

昨天这次以对抗我们国家为目的的,谋划已久的致命性恐怖主义袭击不仅仅是一次恐怖主义行为,而是战争行为……但是我们不会让敌人赢得这场战争……

这段经过解读被用在标题里则有了多种表述方式:

“战争行为”(“Acts of War”)(3次)

战争行为(Acts of War)(2次)

“一次战争行为”(“An Act of War”)(3次)

一次战争行为(An Act of War)

战争行为(Act of War)(4次)

“战争行为”(“Act of War”)

“这是一次战争”(“This is War”)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来自布什两次演说中的大量表述被重复用在了报道标题中,但是被最精准、最重复使用的是关于他对战争的提及。

那么毫无疑问,所有对“战争”一词提及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布什的公开演说内容中,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关于战争的提及都来源于布什。那些标题中未多经讨论的语义线索才是记者对这一重大事件自主的认知和反应,这种认知具有划时代的启示意义。几乎从袭击发生的那一刻起,9月11日就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一些标题选择事件发生当天:

恐怖一日(A Day of Terror)

恐怖之日(Day of Terror)(7次)

最黑暗的一天(Darkest Day)(2次)

地狱之日(Day of Hell)

毁灭之日(A Day of Devastation)

恶行新开始(A NeW Day of Infamy)

到了9月12日,这种语音变得更为强烈:

死亡之日(Day of Death)

9·11过后(The Day After)(两次)

最糟糕的一天(Our Worst Day)

最漫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

恐怖之日(Day of Terror)(3次)

恶行之日(A Day of Infamy)(2次)

恶行之始(A NeW Day of Infamy)(2次)

恶行开端(NeW Day of Infamy)

恶行(INFAMY)(两次)

“恶行”这一表述实际上并非直接取自布什总统的讲话,但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罗斯福总统在国会上发表公开讲话时曾说道:

昨天,1941年12月7日——这个恶行昭著的日子——美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这一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

因此,将9·11事件定为恶行之日这一说法是有历史渊源的,而且在公共领域中强调这一事件有着时代的紧急性和重要性。罗斯福总统在1941年国会公开演说上怎样结束讲话同样值得关注:

我要求国会宣布,从周日,也就是12月7日,美国遭受日本毫无征兆的卑劣袭击之时起,美国已与日本帝国处于备战状态。

1941年珍珠港遭到偷袭和如今9·11事件中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袭击有不少类似之处,尤其是在遭受损失的程度上,这两次爆炸性的摧毁都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也给美国人心中蒙上了阴影。其次,当相似的历史事件重演时,当年的事件为与之相似的事件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关于战争的评述。不管美国总统在9·11时发表怎样的言论都会被大范围地报道,这点是可以理解的。而在所有美国的纸质媒体中,不是关于“战争”的言论很快在报道标题中得到强调,这也说明新闻媒体受到无序传播和表达的影响,实际上早就准备好了把这一概念挑选出来以引起公众的注意,并且在不断重复这一表述。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总统公开发表的电视讲话在这一点上仅仅是对美国所遭受的袭击表述为“战争”(“战争行为指向我们”(an act of War against us)),而不是将“战争”一词作为遇袭后的回应。但这一理解在某些简要的标题中表述得非常模糊,例如:“这就是战争”(This isWar)。但是公共领域的其他部分并没有让这些未经审核的表述通过。有两种及时的公共审核:(a)对资深领导人物进行广播采访;(b)包括与记者问答部分在内的新闻简报。

国务卿鲍威尔的公开反应

9·11事件发生的当天早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正在南美一些国家参加会议。他几乎在第一时间飞回美国,刚刚得到关于恐怖袭击发生(被描述为“一次可怕的行动”、“一次蓄谋已久的重创”)的消息(这时候五角大楼和世贸大厦已经遇袭)的时候,他就在飞机上对这次事件进行了简短的回应。事发第二天,也就是9月12日,他接受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多家媒体的访问。在访谈中,“战争”被认为是交流中的一个持续概念。例如在接受NBC访问提到的民意调查中显示,92%的民众将支持进行军事反击,即使这意味着开战,在提出“美国政府将对恐怖主义进行军事打击吗”以及“陆战部队会找到这些恐怖主义者并将他们铲除吗”这些问题之前,ABC提到了以下主题:

例9

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国家还没有出离愤怒。我这里有一份《每日新闻》和一份《纽约每日新闻报》,它们的标题是:“这是一场战争”(It's a War)。首先,这是如你所看到的一场战争吗?如果9·11是本·拉登干的,我们会怎样与他对抗?

NPR则提出了以下问题:

例10

国务卿鲍威尔,不少纽约报纸的标题都使用了“战争”一词,我在想,用这个词合适吗?我们确实要把这次遇袭等同于战争吗?

有三件事情对于这种提法是惊人的:第一,是提问者首先把“战争”这一表述提出来的,并希望得到鲍威尔的看法。第二,这些媒体是基于公共领域中第一轮发行的民意调查作出的决定。所以,“战争”这一概念在美国遇袭的当天就被建立起来了。第三,提问者明确地要求鲍威尔对“战争”一词的使用和暗示意义作出解释:“‘战争’一词的使用恰当吗?”“你觉得这是战争行为吗?”“我们的陆军作战部队需要出战吗?”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提问者而言也不是立即清楚的。

到了9月13日,对于用词的审查更加谨慎。以下内容摘自某记者在现场记录简报中对国务卿鲍威尔的一些提问。

例11

当你谈到大楼的倒塌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和联合国决议的时候,你的意思是,“战争”是具有合法性的吗?你准备好了向本·拉登宣战吗?或者向其他人宣战?在这场战争中你希望这些组织参战吗,就像你们在海湾战争时候一样?“战争”这种词汇往往带有指向性色彩,即使不希望战争开始或进行下去,你担心这一点吗?

鲍威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总体来说非常谨慎。首先,他避免了提到“战争”一词。他说:“我们希望作出回应”;“人们不能如此袭击美国而后坐视不管”;总统“会衡量每一个可行的选择然后诉诸武力”;“我们不要妄想一次反攻就会铲除全世界的恐怖分子”;但是他避免了这样表述:“是的,我们处于备战状态。”在接受采访的最后他使用了“战争”一词,但把原因归结为其他。例如鲍威尔说,是“美国人民”理解为“这是一场战争”。随后他又说,这种理解与法律定义并不一致。当鲍威尔面对问题,承认把这一袭击视为战争挑衅时,又立即提出“我们不得不把这次袭击预想成一次战争来对待”。所以鲍威尔在提到“战争”概念的时候把话语原主替换成了其他人。同样,他还把提出“战争行为”的源头替换成了其他人,自己从不是主角,另外,他还扩宽了指向目标视野:“这是一场对抗所有笃信民主的国家的战争。”

的确,在这位白宫关键人物的讲话中,对这次事件所作描述从“一次袭击”(an attack)、“袭击”(attacks)、“一次攻击”(an assault),最初描述“无辜的人民”(innocent people)、“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the World Trade Center and Pentagon),随后语义逐渐扩大,开始转向“对国家的袭击”,例如“一次针对美国的预谋已久的强烈攻击”或者“不能如此袭击美国而后坐视不管”。

但最后,这类言论引起了“反击”之类的表述出现:

例12

我们不要指望一次反击就能铲除所有类似昨天的恐怖主义行径。这将是一场多层面、多维度的战斗,包括外交、军事、指挥和法律制裁各方面。

以上言论来自社会平台,也就是说,关于对“袭击”的描述已经上升为“战争行为”。正如:

例13

是的,我们确信这次战争行为是针对美国人民的,而且我们会作出相应的回应。

这一描述轨道也可以概括如下:

1.针对无辜美国人民的疯狂袭击

2.对美国发动的猛烈攻击

3.对美国人民发动的战争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鲍威尔的公共演讲仍然倾向于将话语扩大——使其上升到令人反应紧张的局面,并不去诉求降低这一事件的暴虐等级,而是通过接受记者们的多方面提问来与公众的最新反应的反馈情况同步。当这个概念被普遍建立起来之后,很显然,鲍威尔将这一概念提出的源头推向美国总统布什:“总统谈及战争”;“总统确信这是一场针对我们的战争”。

总体来讲,“战争”这一概念在公共领域的传播轨迹开始于9·11当晚8: 30,出自于布什总统,随后在次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10: 30再次被提及。报纸在新闻标题中对这一表述进行了强调,并且变为了媒体采访和简报的审查材料。但布什自己的讲话只是照稿子念,而这些被他的发言人阿里·弗莱舍记录在他的日常发言简报中。

新闻媒体对布什发言的反应:布什总统发言人阿里·弗莱舍(Ari Fleischer)的新闻简报

广播采访,尤其是对政治家的采访,通常是以一种带有敌对情绪的模式进行的(Clayman and Heritage,2002)。白宫新闻简报尤其如此(s Mith,1990)。这些带敌对情绪的问题主要集中在9·11事发第二天后新闻报道中所用到的“战争”一词。由于某些核心人物(例如美国总统布什或国务卿)在其他文本中对这一概念的提出而使新闻媒体率先使用。记者曾向弗莱舍(Fleischer)提问:这些用法是怎样起效的?

例14

问:阿里(Ari),根据布什总统在今早发出的言论“这是一次战争行为”……将袭击事件上升到战争高度,这是对国家元首的一种恐吓吗?

(2001年9月12日新闻简报)

例15

问:但是为什么不在事发当晚的电视演说中就把“战争”一词向全国人民提出来呢?是什么使得一夜之间就把措辞上升到新的高度?

(2001年9月12日新闻简报)

还有一些问题指向语言准确性使用的矛头。例如:

例16

问:阿里(Ari),今天提到总统的言论,之前有没有讨论过“战争宣言”?

(2001年9月12日新闻简报)

在这段话中,出版集团至少对关于“战争”的提及有所警觉。在同一份简报中还问到了如下问题:

例17

问:……当你并不知道是否整个国家都被卷入战争的时候,你怎么能断言这是“对抗全美的战争”?

(2001年9月12日新闻简报)

例18

问:这当然不是针对个人的战争。

(2001年9月12日新闻简报)

一次战争行为就会导致宣告开战吗?或者,就像另一名记者所说,在知道恐怖分子之后,总统需要随后就宣战吗?

例19

问:他觉得他需要在知道恐怖分子之后,随后就宣战吗?

(2001年9月12日新闻简报)

例20

问:阿里(Ari),当总统说“这些是战争行为”的时候它在实际意义上指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能再问一遍吗?他会采取一些什么行动?

(2001年9月12日新闻简报)

在这些交流中,各出版集团试图弄清任何有关“战争”一词的实际意义,而这也让各报社提供了一些清晰的话语解释框架,这些框架被赋予了具体的、准确的含义。一种方法是把这一词语放在法律或宪法相关描述中考量,以提供一个具象的、明晰的词义。实际上,一位记者通过提及“战争”一词与法律框架的相关度进行了新的提问,这些进一步的问题让关于这些框架的解释能够继续进行下去。而这个步骤比仅仅将“战争”词义具象化更具深远意义。

关于“战争”一词的使用,弗莱舍(Fleischer)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三种回应:

●9·11事件没有先例。语言的使用很难与现实对应起来,所以用现有的语言很难描述。例如他在评论中说道“这与我们国家之前面对的问题都截然不同……而且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比方说,你所在国家的首都对你进行袭击”。

●法律/宪法层面上的讨论正在进行中,并且都没有结束,所以这一词语的使用还没有被修订:“而且总统在使用何种合适的手段,选取怎样的合适时机进行,这些都在继续与国会进行商定之中……”随后他又表示:“这就是我为什么坚持我们会和国会继续商定使用何种合适的手段,选取怎样的合适时机的原因。”之后他再次强调:“所有事情总统都会与国会进行商定,不管是合适的语言还是合适的时机。”

●弗莱舍(Fleischer)的第三条回应引起了总统发言的个人行为。因为总统在使用“平常的语言”而不是“技术性的语言”,他的讲话可以被认为是不专业的:“美国遭到袭击。美国的土地遭遇袭击。而且总统会如往常一样,非常直率地把事件描述出来。”这对日常准则是一种暗示。弗莱舍可以被看作是想试图将“战争”一词从专家、学者和军事法律的中心注意力中转向生活世界中的理所当然:总统只是一个平常的人,说着平凡的话语。而对这种回应的流行广泛维度在以下来自弗莱舍的反应中更为明显:“我认为美国人民明白美国遭遇袭击,这就是一种战争行为。而且我认为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也是美国人民希望从总统口中听到的,这也是总统清楚直白地谈论这件事情的方式。”(6)

很明显,还会有其他关于同时试图维护这一立场的问题提出:如果总统的用词只是代表他们的立场,那么为什么把所发生的事件和合适的表达对应起来那么困难呢?为什么还需要与国会一同寻找合适的用词?这些潜在的矛盾并没有阻止弗莱舍(Fleischer)在接下来的交谈中继续把两种回应结合起来。

完全不带战争意义倾向性地去看白宫9月12日新闻简报发言稿是不可能的。不管有什么难处,这已经作为核心概念在公共反应中清晰地建立起来了。的确,9月13日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在弗莱舍(Fleischer)和报社的白宫新闻简报中,“战争”这一概念被挖掘出了更深远、更具体的法律衍生意义。

例21

问:阿里(Ari),我可以接着刚才的问题往下问吗?“如果这的确是一场战争”,就像布什总统和其他政府部门领导人所宣称的那样,他确信他不需要“通过国会的同意去发动战争”吗?

例22

问:阿里(Ari),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在连确信的国家敌人是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战争吗?”

例23

问:阿里(Ari),“战争”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在9·11事件上,但是这一表述带有了太多的宪法性等其他含义,而且开始与国会对抗。如果对这一表述进行管理,它的使用频率会下降吗?

现在这一问题讨论的关键已经变成了在国会表决上会起草怎样的决议:因为总统具有三军统帅的决定权,所以任何关于军事行动的决定都要由总统来进行;军事行动和战争有区别吗?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武力解决扮演怎样的角色,今后还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前一天弗莱舍提出的三种回应现在浓缩成了一个:“在语言表述上我们还在与国会商量。”而且“战争”这一表述不管怎样,已经在公共领域深深植入法律和宪法的进程。换句话说,美国将发动战争并已经将“战争”一词的法律和宪法意义上的解释变得合理化。

总 结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领域中,“战争”一词是由于一件骇人听闻的重大事件发生后,无法找到合适的表述而在无序传播中产生的。而后由于被公众人物不断提及和在新闻标题中不断使用,这一表述在公共领域中不断重复出现。显然,这一概念的第一次提出并不是在文字表述上,而明显是通过公众人物:比如在9·11事件后布什第一次面对全美进行公共演说时说:“让我们同心协力地赢得这场对抗恐怖主义的战争。”这一概念一旦被建立起来,它对其他公众人物如鲍威尔或是弗莱舍(Fleischer)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便产生了影响。比如说鲍威尔,他甚至试图去使用并不真实的类比进行推论。例如在军事层面上。对于弗莱舍来说,他的言论是必需的,鉴于面对这场历史空前的巨大灾难,如果不是“战争”,白宫方面将会“与国会讨论,选用更合适的语言”。在世贸大厦被袭击的几个小时之内,“战争”这一概念就开始广泛地传播开来,就像西尔伯斯坦(Silberstein,2002)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个传播轨道,这个轨道随后将开启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悲剧。在所有的这些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到:无序的传播机器控制重大事件的发展,就像对于重大事件,政府部门或权力机构控制事件发展一样。比方说报纸媒体,不仅仅是机械地完全重复总统的话语,而是有选择性地进行表述。双子大楼倒塌之后,在布什总统第一次相对公开的演说中他就用不同的方式对9·11事件发表言论:“卑鄙可耻的魔鬼式恐怖行动”,又如“大规模的谋杀”。在第二天就有30则有关“恐怖主义”的新闻标题出现,有14则新闻标题引用“魔鬼式”一词,但是仅有一家媒体直接引用“谋杀行为”。因此,一些言论框架是通过公共领域搭建起来的,而另一些则未受影响。“战争”、“魔鬼式”、“恐怖行为”和“袭击”这些表述都在新闻标题中反复出现,但“大规模谋杀”则没有。关于“战争”的使用和表述是与鲍威尔以及总统新闻发言人访谈时候的核心问题。而法律问题并没有像“战争”用词问题那样备受关注。

“战争”这一词语的回应方式不仅削弱了其他表述的使用,还是对之前报道表述的挑战。在之前发生的重大暴力事件(非恐怖主义袭击)中,例如意大利极左派恐怖组织红色旅绑架谋杀意前总理事件、迈因霍夫团伙、西班牙巴斯克分裂组织“埃塔”、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都有着清晰的责任界限。尚未定性的组织会把这些行动当作对抗国家或某个系统的战争行动,并会根据政权瓦解的需要组织军事行动,为这些暴力行动寻求合理解释。但是就这些组织而言,不顾国内法律和刑法,拒绝进行任何军政解释。的确,在长期的激烈斗争中,囚犯和恐怖组织试图让这为自己辩护,并向军队索求特权,恐怖组织对国家诉诸暴力,以此来达到政治目的并作为武装斗争的一部分(平等、独立,推翻资本主义)。对于这一情况,国家用诉诸法律的方式进行处理。

但是在9·11事件中,出现了一些反常的逆转情况。没有任何团体承认是自己的责任,所以事件的动机和源头很隐蔽。这次袭击也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只能从细节来进行推断。在这种“语义真空”的情况下,美国只有把责任归咎于这一隐蔽的基地组织——有推断说他们正在进行战争。于是这一行动从犯罪领域被提升到了战争领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面对恐怖主义行动通常会拒绝承认其战争性,但在没有任何需求提出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承认其战争性。

进行了这种选择之后,当然也还有许多事情悬而未决。对于9·11事件,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除了主流的表述“战争行为”之外,还有其他诸如“大谋杀”等表述方式。而“大谋杀”只是在犯罪层面上对其进行定义,这种表述多在特定的司法管辖区使用,都服从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运作系统。这是警方所要调查和研究的课题。这一行为必须被定罪并用法律公平解决。个人的责任必须追究,罪行也应该进行判决。而这是在警方侦查领域、刑事司法领域和法律保障方面的处理方式。

在9·11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定性方面,确实在法律上有很多难处。虽然肇事者很早就已经确定,但由于这是一次自杀性袭击,袭击者也已经遇难,所以他们不可能被绳之以法。其他或多或少与这次袭击相关的共犯因为身份可疑,再加上行踪的不确定,也很难让他们承担责任;另外,即使可以提供这些信息,他们很可能生活在那些不受美国法律约束的地方。

正如我们所见,关于“战争”的言论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从主权国家的军事条款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或者其他类似国家的实体)(7)出发,进行反应和理解。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在袭击一开始,伤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不论是无辜或是军事打击、一般性袭击,或是其他方式。在军队纪律下,责任问题已经弱化,法律裁决被一再拖延。正如桑塔格(s Ontag,2004)所观察到的:“那些美国刑法系统之外的超法律的帝国都是未被判决的囚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显然暗示了无限延期的合理性。”

这一章证明了9·11之后有关战争的言论迅速地扩散到公共领域的各个重要领域。虽然还有其他方式来对9·11事件进行理解和表述,但是没有一种表达方式像关于战争的这种表述传播广泛迅速。虽然时间范围很窄,但是这种表述开始使用的时候就非常困难。因为当时并不清楚“战争”到底意味着什么,记者也在不断地追问使用这一词语的合理性。在没有弄清敌方是谁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这一表述吗?你怎么知道这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战争?你确定这不是针对个人的战争行为吗?总统有没有觉得他在弄清恐怖袭击者之后,还必须解释清楚关于战争的表述?当关于“战争”的概念和探讨建立起来之后,国家敌人就被确定出来了——首先是阿富汗人(或塔利班人),而后是伊拉克人(或者他们的政权)。本·拉登、基地组织至少还和世贸大厦有一些明显的关联,但是伊拉克则跟其毫无关系。

与之前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相比,考虑到9·11事件的特殊性,这里还有一些其他评论(例如Baudrillard,2002和Zizek,2002)。但是并不仅仅是这次袭击行动特殊,事件发生后的反应、时间本身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而且事件发生的几小时内就有关于“战争”的表述出现,这些都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康多利扎·赖斯(Condoleeza Rice)不久前评论说:“那天的袭击意味‘整个国家都处在战争状态’并不是比喻。”这种说法很狡猾。9·11之后“战争”一词的第一次使用就是一种明确的比喻。但是当被用在新闻标题中的时候意义就变了。虽然一些记者使用了这一表达后对这种描述进行过质疑,但是不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公众人物都不清楚这一表述是什么意思。但是战争的势头已经在建立中,并且造成了巴格达、费卢杰、纳贾夫和阿布格莱布监狱的悲剧。用这种修辞比喻性的表述对一场可怕的灾难进行解释,而正是这种隐喻性的文字表达变成了一场真正战争的铺路石——但是那些与9·11有联系的人仅仅是在语言上轻率地进行公证而没有付诸于实际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传播显得既顽固又盲从。

参考文献

Barker,J.(2003) TerrorisM.London: NeW Internationalist Publications.

Baudrillard,J.(2002) The Spirit of TerrorisM.London: Vers O.

Carey,J.(2002) American JournalisM On,Before and After Septe Mber 11,in B.Zelizer and S.Allan(eds) JournalisM after Septe Mber 11.London: Routledge.

Chomsky,N.(2003) Hege Mony or Survival.London: Hamish Hamilton.

Clayman,S.and Heritage,J.(2002) the NeWs InterVieW.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le,P.and Morgan,J.(eds)(1975) Syntax and Se Mantics 3:

Speech Acts.NeW York: Acade Mic Press.

Grice,H.P.(1975) The Logic of Conversation,in P.Cole and J.Morgan(eds) Syntax and Se Mantics 3: Speech Acts.NeW York: Acade Mic Press,pp.41-58.

Habermas,J.(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 Polity Press.

Montgomery,M.,Durant,A.,Fabb,N.,Furniss T.and Mills,S.(2000) Ways of Reading,second edition.London: Routledge.

Scannell,P.(2003)“Broadcasting 9·11”working paper for broadcast task se Minar held at Ross Priory,Scotland.

Silberstein,S.(2002) War of Words.London: Routledge.

s Mith,C.T.(1990) Presidential Press Conferences: A Critical Approach.NeW York: Praeger.

s Ontag,S.(2004) What have we done? Guardian G2,24 April,pp.1-5.

Zelizer,B.and Allan,S.(eds)(2002) JournalisM after Septe Mber 11.London: Routledge.

Zizek,S.(2002) Welcome to the Desert of the Real.London: Vers O.

【注释】

(1)标题中的文件来自http://www.septe Mber11NeWs. com,包括9月11日的第181页,9月12日的第163页,9月13日的第13页。

(2)文章中的标题都被当成无需传播系统,系统内的规定清晰地控制其结构。详见Montgomery et al.(2000: 333-343)。

(3)在处理9·11事件发生后的美联社封面文章时,我区分开来了节点词汇和从属词汇。一些关键词例如“袭击”作为独立表述,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是其他表述如“美国”也在描述这一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这些词不是独立表述的词汇。换句话说,“美国”(作为一个从属词汇)不可能用在新闻标题中,但是“袭击”可以,例如“美国遇袭”。

(4)美国媒体报道中虽然有近80个标题(181家报纸),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重复的。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有“恐怖”、“袭击”、“美国”。

(5)例如,(a)记者用词来源有限;(b)记者收到白宫发言人不断传播同一个信息的影响;(c)恐怖袭击事件在事件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性;(d)记者间分享对这一事件的独立看法但是或多或少同时陷入了对这一事件的同种思考和解释。这些不同理解的问题在于,他们可以在一天之内保持所作出解释的一致性,但是在第二天没法作出不同解释。

(6)这跟鲍威尔的解释不同,鲍威尔的解释更聪明,他尝试用新的方法来阐释这个词语,以避开法律概念:“我说的是‘战争’,而总统在谈论战争的时候是把重心放在美国能源上,并且国际能源组织是反对这种行为的。在某种层面上,‘战争’可能是军事行动,但也可以是……”

(7)其他人也从细节上深入挖掘恐怖主义应该是一种罪名。例如,Barker(2003: 112)所提到的:“对于恐怖主义的战争在恐怖主义的政治性方面打了折扣。如果更好地进行表述,则会激烈地反对把恐怖主义作为一种罪名。”这一点Chomsky(2003: 187-217)也提到过。这一事件在这个关键点上更特殊,更具地域性——回应9·11事件时,除了其他回应方式之外,关于“战争”的解释是怎样不断变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