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图像评论

电视图像评论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电视图像评论从1980年代开始,我国电视评论步入“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的发展阶段。“图像评论”的界说不过,何谓“图像评论”,看来仍有待界定。以上粗略比较表明,可以灵活机动地调动电视媒介拥有的各种符号,既是图像评论区别于其他评论形式结构性界限,也为这一评论形式成为当代电视论坛主导形式、长葆生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节 电视图像评论

从1980年代开始,我国电视评论步入“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的发展阶段。“自己走路”,意味着舍弃“拐杖”、摆脱报刊评论固有模式的束缚;“走自己的路”,则强调遵循电视媒介的传播规律,开发集视听于一体的独特评论形式。这里所说的“图像评论”,就是在这一进程中发育成长,进而发展为电视论坛的主导形式。

“图像评论”的界说

不过,何谓“图像评论”,看来仍有待界定。电视是一种视听媒介,它的一切体裁或话语形式都离不开图像和声音,新闻评论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图像评论”是因运用画面而得名,那么在电视评论形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就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是泛指一切运用图像的评论形式,还是特指某一类型的评论?所以,要确切界定或理解“图像评论”这一形式,就需要首先明确这是一个特称,是用来指称如“央视”先后在《观察与思考》、《焦点访谈》栏目中播出的那一类评论,是同电视口播评论、分析性谈话节目相对应的评论形式。下面且从这一设定的前提出发,就“图像评论”区别于对应形式的主要标志,作些说明。

灵活调配符号系统 作为体裁或话语形式的构成要素,电视媒介的两个基本符号——声音和图像相互配合、交相为用,形成了话语、画面、同期声、屏幕文字(字幕)及其“次分类”(51)的复杂符号系统。这一符号系统,为电视评论形式多样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某一特定形式一旦形成之后,又必然依据自身的结构、制播方式,反过来选择和驾驭符号。正因为符号与形式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关系,所以某一特定形式能够拥有并有效驾驭哪些符号,也就成为它区别于其他对应形式、形成自身特征的整体性依据。

实践表明,在既有的电视评论形式中,唯有图像评论的生成过程和结构原则,(52)赋予它依据表现内容的需要调动电视所有符号的可能性,以及组合符号的机动性。且看《惜哉文化》这则评论,它不仅运用了除字幕外的基本符号,而且调动了资料性画面、异地画面组合乃至“补缺画面”,以及以上述不同画面烘托的多种多样同期声。其实,就这则评论的内容和符号构成看,也有运用屏幕文字的必要和条件。不妨设想,当它不得不用那个展现松花江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图景的“补缺画面”时,如果适当利用屏幕文字交代受访人拒绝摄像采访的事实,是否可以避免给观众仿佛声画脱节的感觉,进而激发观众这样那样的联想呢?(53)

至于同图像评论相对应的两种评论形式,虽然也声画兼备,却就没有这种广泛调动符号的“自由度”了。电视口播评论主要用主体话语表达内容,画面多用来表现播报者的即时形象、神态;即使偶尔以“抠像”方式提供表现个别事物或场景的静态画面,也同反映客观事物状态的连续画面判然有别,更没有运用客体话语同期声的余地。分析性谈话节目以话语多样见长,如除主持人、嘉宾的话语以外,也常有演播室观众代表的话语;画面则多为演播室画面,有时也插播现场画面或资料性短片;其中的声音部分,虽然也都可以称为同期声,但多受演播室这一特定空间的局限。

以上粗略比较表明,可以灵活机动地调动电视媒介拥有的各种符号,既是图像评论区别于其他评论形式结构性界限,也为这一评论形式成为当代电视论坛主导形式、长葆生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重画面论据功能 画面虽然是所有电视评论形式的共用符号,其具体表现功能却往往因不同评论形式而异。口播评论主要诉诸话语,其中的画面一般用来表现播报者的即时形象,并不直接表现评论内容,而是以外化的情感增强内容的感染力;即使配有“抠像”图片,也不过是辅助内容的表达而已。分析性谈话节目除插播的资料片外,其他画面也多用来再现主持人、嘉宾的个人形象或观众代表的群体形象,藉以增强各自话语的表现力或交流感。图像评论的画面当然也具有这些表现功能,但重点却集中于表现事物的即时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现场情景,为评论中的论断、论点乃至立论思想,提供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形象化论据。这是图像评论在画面表现功能方面,同上述两种对应评论形式的主要区别。

从目前的实践看,图像评论用来表现论据的画面,大致有两种:一是现场画面,它通过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关键阶段或典型状态,支持评论的见解。如《是“振兴会”,还是“催眠会”》中的“躺卧”、“侧眠”、“看报”、“聊天”的画面,(54)《“罚”要依法》中的见车就拦、拦即必罚的“乱收费”画面;(55)这类现场画面只要翔实反映客观实际,都可以成为支持相关见解的无可辩驳的形象化论据,它的说服力有时是单纯语言描述不可替代的。二是现场访谈画面。这类画面把受访人(多为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谈话时的神态同现场情景联结在一起,二者相互衬托,一般都可以收到比非现场访谈画面更好的论证效果。如《惜哉文化》中那组以火灾现场为背景的访谈画面,就相当有力地支持了贯穿于评论始终的基本判断:火灾导致文物不可弥补的损失,而有关责任人却千方百计缩小损失、回避责任。其中在同一背景下拍摄的那位博物馆党委书记以手挡开镜头的画面,也许还不无激发观众这样那样联想的魅力。这两种画面各有长短,前一种直接再现事物或现象的当前状态,具体、形象,可以给观众如临其境、亲历其事的感觉,而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则需要评论主体通过适当的解说,加以交代、补充;后一种包含访谈双方的同期声,可以不受背景画面的限制交代有关情况,但也可能因双方认知的差别而出现答非所问或相互扞格之类的问题,从而影响其论据功能的发挥。正因为如此,这两种画面也常出现在同一评论中,相互配合,共同为支持评论相关论述服务。《学雷锋的队伍走了以后》,就是较早运用两种画面支持评论基本见解较为成功的一例。(56)

不过,获取这类可以直接表现论据的画面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客观事物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发展变化过程,人们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才能认知和把握它的评论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获取翔实、精彩、富于论证力和吸引力的画面,主要取决于制播群体群策群力的集体智慧,尤其是敏锐把握社会脉搏和事物的发展趋向、敏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场画面、精心筛选画面素材、过细组织图像链的能力,此外别无其他捷径。

“二元一体”的主体话语 国内电视评论,迄今罕见署名评论。所谓“主体话语”,其实就是媒体的“声音”。至于由谁、以什么名义“出声”,不同评论形式之间则有不容忽视的区别。口播评论无论叙事还是说理,多由主持人或播音员一人“出声”,贯穿于整则评论的始终。分析性谈话节目,虽然包含主持人、嘉宾及观众代表等多种话语,而且在表达过程中往往互为主从,但体现主体话语的却是主持人;即使他的话语并不多,也是支配整个节目的主轴。(57)也就是说,这两种评论形式的主体话语,都是“一以贯之”地面向观众的叙事、说理。图像评论却就不同了。这种评论由于广泛运用现场图像和现场访谈,需要随时“解说”和“提问”,因此通常出现两位或多位主体话语体现者,也经常面临着怎样协调二元或多元声音、实现一体化的问题。

就《焦点访谈》播出的评论看,它的主体话语,多由主持人的演播室话语和记者的现场话语来体现。其中主持人话语,一般作为引言和结束语,二者前后呼应,构成贯穿评论始终的思想脉络;记者的现场话语,主要以各种“解说”和访谈“提问”,回应、支持主持人话语,为评论提供有血有肉的实证材料。至于两种话语能否凝为一体,收到预期的效果,则取决于酝酿、采录、制播各环节和一班人相互协调的程度。下面且以《失踪的基本农田》(58)为例,作点说明。

先看主持人话语,其中的“引言”如下:

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一些地方乱建开发区、工业园的问题进行了大力的整治,这使得大批的土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被随意占用的情况得到了遏制。可是,日前,江西省进贤县的农民来信反映,他们那里的一处工业园仍然在推田倒土,侵占基本农田。

这段由两句话组成的引言,以国家遏制占用基本农田的宏观背景衬托乱占基本农田的典型事例的方式提出问题,为评论确定了明确的论述方向。结束语则言简意赅地指出:

2003年,国家早已经明令取消了温福工业园的项目,可是在其后的四年间,当地在园区的范围内仍然在继续建设,而且还无视国家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定,在规划图上做手脚,这显然是违法的行为。有数据显示,2006年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又比上一年净减少了460万亩,耕地总量的减少,已经逼近了国家规定必须坚守的18亿亩保障粮食安全的红线。但是如果任由进贤县这种情况蔓延,那么,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又怎么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呢?

这一结束语,由点及面概括了评论对耕地的现状和潜在危险的基本见解,比较准确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危害和症结所在。就引言和结束语本身看,可谓榫卯相扣、遥相呼应,的确可以成为贯穿评论始终的无形而强韧的主线。不过,这一主线毕竟是无形的,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记者现场话语的配合。

在这则评论中,记者的解说和访谈提问粘连得相当紧密,其中有些访谈提问播出时省略。且看紧接着“引言”几段记者的解说和提问话语(59):

①[解说](画面:稻田中狼藉堆积的黄土)今年5月18号,江西省进贤县的温福工业园区内,推田倒土的车辆开向了绿油油的稻田。

[访谈]何友明(江西省进贤县温圳镇路边村村民):两部车子在这里推行,把我们这个排水沟、抽水沟都搞掉了,拥堵掉了。当时我来的时候,就是把他们阻止下来,把车子堵下来。

[解说]村民们保护下来的这套排灌系统,是2000年国家花了300多万元建设起来的农田水利项目。

[访谈]村民:如果他们把这个水沟搞掉了,这300多亩全部像一个荒山,我们就没有种植能力了。

②[解说]那么,究竟为什么温圳镇镇政府要毁掉这些国家花巨资建设起来的水利排灌系统呢?村民们说,这都是进贤县和温福工业园要搞开发,才不惜毁掉他们稻田中必不可少的排灌系统的。

[访谈]记者:哪年开发公司到这个地方的?林纯枢(江西省进贤县温福工业园开发公司董事长):是2003年元月份来的。

记者:现在已经征了多少土地了?

林纯枢:土地大概是四千亩不到,在2003年,政府打算是征下一万亩,搞一个大型的开发区。

③[解说]建设这样的一个大型工业园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为了了解这些土地的情况,我们找到了当地主管土地的部门,进贤县国土资源局。

[访谈]记者:温福工业园这个用地是经过哪级批准的呢?

翁同国(江西省进贤县国土资源局用地股负责人):这个2003年之前才叫温福工业园,在2003年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已经撤销了,现在我们都是按单个的项目用地来供应。

记者:已经报批了,批回来了吗?

翁同国:由于国家对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在当时特定的情况下,一直到目前批复还没有拿下来。

记者:就是截止到目前,温福工业园整个的用地,一亩地也没有经过正式批准下来?

翁同国:批复还没有拿下来。

记者:这个土地现在已经盖起了一些厂房,或者一些商家已经进驻的这个土地,时至今日还没有拿到正式的土地批复,是这样吗?

翁同国:还没有。

在上引三段中,①的两处解说,前处说明访谈现场排灌渠是怎样被破坏的,后处是对受访村民话语(提问省略)的补充性说明;②接过同一村民的谈话提出问题,然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旨在弄清问题的另一次访谈;③解说交代访谈意图,然后进入追究问题真相的访谈。这里,“解说”或伴随现场画面,或伴随访谈提问,形成相互依存的格局。这样,不仅可以构成多功能的话语形式,在评论中发挥类似新闻报道中的“5W+H”(60)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成“解说”、“提问”的一体化,从而也为主持人、现场记者话语的一体化准备某些必要条件。

据此可以认为,所谓“二元一体”,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即一、主持人话语中的“引言”和“结束语”之间、记者话语中的“解说”和“提问”之间的有机联系;二、主持人话语和记者话语之间的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关系。不过,这则评论在体现“一体”要求方面,看来也还有可挑剔的地方。如这一片段:

[解说]对比一下这两张图,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同样都是1997至2010年的基本农田保护图,同样指的是一个地方,墙上的图在工业园占地范围内还有许多深黄色的基本农田,而到了纸面上的图却都变成了红色的建设预留地了。

这个牌子,刚才问了是2003年立起来的,这个图也是2003年绘制的,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尽管基本农田在图上失踪了,但实际上在温圳镇的一些村子调查中记者发现,基本农田被侵占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路边村为例,据村干部们讲,他们被征的土地一共有1500多亩。

[访谈]记者:1500亩里面有多少基本农田呢?

何小亮(江西省进贤县温圳镇路边村村委会主任):有几百亩吧。

记者:大概有几百亩?有一个大概的数字吗?就是到底有几百亩?

何小亮:这个田我又不是很熟悉,我也说不清楚有多少。

记者:有一半吗?

何小亮:一半应该有的。

记者:基本农田?

何小亮:是。

演播室主持人:(即上引结束语,略)

不妨推敲推敲:(1)解说与访谈之间,是否有点失序、重复?(2)从访谈直接过渡到结束语,是否有点突兀?也不妨设想,如果将访谈移到“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之后,作如下调整:

[解说]……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以路边村为例,据村干部们讲,他们被征的土地一共有1500多亩。

[访谈]……

[解说]尽管基本农田在图上失踪了,但实际上在温圳镇的一些村子调查中记者发现,基本农田被侵占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样调整一下,记者的两种话语之间的联系是否会更紧密些?以记者的解说引出主持人的结束语,两种主体话语一体化联系是否会更自然些?如果这么设想不无道理,那么从这一个例中,也许可以引出这样的基本认识:作为图像评论主体话语的基本特征,“二元一体”——从“二元”表达方式到实现“一体化”表现效果,是两个层次的话语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的过程,也是制播群体自觉磨合、协调的过程。

当然,这只是对《焦点访谈》一则评论的大致解读,而不是体现这类评论主体话语“二元一体”特征的定式。事实上,《焦点访谈》播出的评论中,偶尔也有些集主持人和现场记者话语于一身的,如《惜哉文化》。地方台的图像评论更为常见,如《“三国四方”何时拆除篱笆墙》、《火警声声向文化》,(61)前者以主持人身份兼现场解说和访谈提问,后者则以记者身份兼主持人的职能。而《造林还是“造字”》,甚至以现场报道加“编后语”的方式来体现。“二元一体”这一特征的不同体现,就具体作品说可能有得体、得当与否的问题,但从整体上看,也许可以认为是图像评论仍处于发育、完善过程的必然反映。没有多方尝试,哪来形式的创新完善。

上面从三个方面略窥图像评论区别于既有对应形式的特征,如果同实践距离不太远,也许可以据之将这一评论形式,大致界定为:

凭借电视媒体的符号系统,遵循声画并重原则,注重现场画面论据功能,讲求主体话语“二元一体”表达效果的评论类型。

这样界定,当然未必周密,供参考吧。

图像评论:“评论”与“述评”

在新闻评论体裁的分类中,“新闻评论”与新闻述评是并列的两种基本形式。(62)这在报刊评论中,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还有便于读者识别的外部标志。(63)可是,在电视图像评论中,由于电视述评出现较早,而且发育比较成熟、运用频率较高,因此人们往往把图像评论与电视述评相等同,无形中抹煞了与之共存的另一种形式——“电视评论”。所以,弄清“电视评论”与电视述评基本分野,也就成为促进图像评论形式多样化,尤其是完善、繁荣“电视评论”这一相对薄弱的具体形式的重要课题了。

那么,二者的基本分野在哪里呢?

因事说理与以理驭事 从报刊新闻评论体裁的发育过程看,新闻述评出现较晚。为同先前的“新闻评论”相区别,人们通常将新闻述评的特点概括为既述又评、述评结合,即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不过,先于它存在的“新闻评论”,其实也常常运用事实作为论据,也既讲道理、又摆事实。所以,既述又评、评述结合并非新闻述评的独有特点,而是它的相对特点或外部特征;光有这个特点,并不足以把它与“新闻评论”区别开来。那么,二者的根本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只要对具体作品稍加比较,就不难发现新闻述评还具有另一个特点,这就是缘事立论、因事说理。缘事立论,指它的中心思想是从作为论述对象的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来的;因事说理,则指它的“评”或议论,主要针对有关的事实,即使有所引申也多以对有关事实的论断为基础。而运用事实性论据的评论,则可以根据说理的需要选择、剪裁、组织事实,叙事直接服务于说理,这可以相应地概括为“以理驭事,事随理走”。也就是说,在新闻评论体裁中,“评论”和述评的分别,主要在于“理”与“事”孰主孰从,或者说是“理从事出”还是“事随理走”。这也是区隔图像评论中电视述评和“电视评论”的基本界限;只不过由于这两种具体形式无论叙事还是说理都可以同时诉诸声音和画面,不容易区分得那么泾渭分明,而且还派生出另外一些特殊要求。

两个个例比较 下面且以《焦点访谈》的两则播出稿为例,作点说明。

电视述评(64):《“王啸飞燕”》(65) 这是“央视”于2006年“五一”之际播出的《快乐·劳动》系列述评之一,主要通过对桥吊司机王啸如何练就精湛操作技能的剖析,颂扬“劳动之美”,倡导创造性劳动精神。述评将演播室设在桥吊驾驶舱,一开头就是主持人一段别具一格的引言:

观众朋友,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的时候,我们把《焦点访谈》的演播室搬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现场。说它小,它只有四平方米,说它大,它有16平方公里。现在我们是在青岛港新区的桥吊驾驶舱。驾驶舱在港口是做什么的呢?有人说它就像是心脏,可是我的初次体验,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只手。你看,这只手就在下面,这里离地面有将近50米,我们看看这个手是怎么动的。来,小伙子帮帮忙。你看,多像招手啊。(画面:桥吊驾驶舱及其周围环境)

述评的主体部分包括桥吊操作现场表演和王啸苦练技能回顾两部分。前一部分如下:

img24

后一部分主要诉诸访谈(包括对王啸师傅许振超、青岛港有限公司总裁和工友的访谈)和相应“解说”。最后引出主持人的结束语:

青岛港太大了,我们在这儿待的时间太短了,好东西还来不及细细体验。然而幸运的是我们见识了这些绝活,“王啸飞燕”、“显新穿针”这样富有诗意的说法,既表达了对工人的尊重,也让我们感受到劳动之美。如果说青岛港像一幅画,这些绝活就像画中的亮点,如果说青岛港像一篇文章,那么这些绝活就像文中的点睛之笔。……

当然,这只是一个个例,而且隶属于一组系列述评,得遵循系列的整体构想,自然有其特殊处理的一面,如主持人的结束语较为含蓄、为观众留有联想余地,记者现场解说多从现场情景出发。但从整体上说,却又以自己的特殊方式,相当到位地体现了缘事立论、因事说理的基本特征,即它的主题是从人物的事迹中提炼出来的,解说中的判断性表述或论断也大多源于画面再现或访谈同期声提供的事实,或者说是事实的直接引申。

如果撇开遵循系列整体构想这一特殊性,单纯从体现缘事立论、因事说理这一基本特征出发看待这则述评,则可以说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题材的高度典型性,而且自始至终围绕这一典型人物组织材料,比较恰当地调动各种电视表现符号和相应的组合手段。其他比较成功、获得较好社会效果的电视述评,如《“罚”以依法》、《失踪的基本农田》、《学雷锋的队伍走了以后》等等,其实也莫不得益于题材典型。由此可见,题材典型和围绕题材调动电视符号和组合手段,既是电视述评缘事立论、因事说理基本特征的派生要求,也是关系作品的成败得失决定因素。

比较而言,“电视评论”发育相对滞后,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处于见仁见智的状态。就是这里据以说明这一形式基本特征的个例——《顽疾之害》,究竟是评论还是述评,恐怕也未必那么容易获致共识。

“电视评论”:《顽疾之害》 这是《根除医药商业贿赂毒瘤》(66)系列评论的首篇。这里将它视为“电视评论”,主要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理驭事,事随理走”的特征。所谓“以理驭事”,“理”指评论主体对于所论述的人、事、物的见解,包括中心思想(或主题)及隶属于它的论点、论断等,“事”指用来支持“理”的各种来自客观实际的事实性论据;“事随理走”,意为根据“理”的需要选择、组织实证材料的原则(不是表达顺序)。这则“电视评论”由于是一个系列的首篇,需要兼顾系列和本则评论的需要,所以主持人的引言和结束语各有侧重。其中的引言侧重于提示系列的共同主题,因而从解释“商业贿赂”这个关键词入手,接着突出强调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严重性,然后概括说明系列的整体构想。而结束语则强调:

我们看各地查处的典型案件,像病理标本一样,让我们看到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三大危害。一是一些药品审批人员和医务人员收受企业回扣,最终由患者承担了这所谓的贿赂成本,使得患者和家属付出了不该付出的高额费用,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更加严重。二是一些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进入了生产领域和医疗领域,直接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三是毒化了社会空气,破坏了医药审批部门和医疗部门的形象,伤害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这一结束语回应题目所揭示的主题(也是系列共同主题的分主题),包含着三层隶属于主题、相互联系的论断。对于一则评论来说,主题是支配论点、论断的最高层次的“理”;主题明确了,就能为体现“以理驭事,事随理走”特征奠定较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恰当调动包括事实在内的各种论据支持论点、论断提供必要的前提。

单纯就这则评论而言,它“以理驭事”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围绕对“三大危害”的阐述,选择和组织富于论证力的论据。这些论据来源不同,获取和表达的方式各异,按其支持主题及相关论断的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1)以访谈同期声再现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的见解。它们多为个人对相关问题的理性认识,本来属于理论性论据范畴;但从它们一经发表就成为客观存在的认识这一角度看,却又可以视为“有人这样认为”的事实性论据。(2)调动各种电视符号绘声绘色地表现的典型事实,如患者朱美丽的遭遇。(3)表现方式因获取方式而异的反面论据,如表现行贿、受贿双方的辩解、掩饰乃至挑衅之词的同期声,似乎含有以“隐性采访”获取的音像材料。(4)通过解说词介绍的典型案件。就播出稿的全文看,这些“事”纵横交错汇集在一起,的确可以为评论关于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三大危害”的整体论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如果把形形色色的“事”同解说词中的即事论断联系起来,则可以更具体地理解“电视评论”中“理”、“事”的交互为用的关系。如在引用多位有关人士见解(同期声)之后,紧接着在解说中指出:

类似于医药回扣这样的商业贿赂伤害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破坏了医药审批部门和医疗部门的形象,毒化了社会空气。

解说词中的这一论断,既归纳有关人士的见解,又直接支持了主题,成为维系二者之间联系相当强韧的纽带。又如下面这一片段:

医药代表:因为很多医生也跟我这样讲,现在这个药品回扣太正常了。他说他要打击,要监管我,他管得着我吗?医院里有这么多人都拿回扣,要抓不可能就抓我一个人!

[解说]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不仅让患者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医疗费用,甚至还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健康。朱美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成为商业贿赂的受害者。……

这句解说词,以一个递进式论断,将行贿者有恃无恐的“歪语”与受害人的典型事例连接起来。这样承上启下、统率前后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例,蕴含着相当强烈的对比、鞭挞效应。这类例子表明,发挥解说词的解释、过渡、衔接尤其是简洁的即事论断功能,对于“电视评论”密切“理”、“事”,以及“理”的诸层次——主题、论点、论断之间的联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这一个例中,有两个值得推敲的亮点:能动选择和组织论据;发挥解说词即事论断的协调功能。前者作为体现“电视评论”以理驭事基本特征的实质性内涵,意味着只要符合“理”、尤其是主题的需要,就可以不受或少受时间、空间限制调动相应的事实性论据;这是“电视评论”的一个潜在优势,也是它能够胜任阐述重大社会课题或综合性题材的基础。后者虽然只是对个别“事”的特定论断(即事论断),也非不可或缺的成分,但只要运用得当,则可以收到强化论述逻辑性和整体说服力效果。从既有的实践看,有的“电视评论”或者光有主持人的论断,或者前后论断若即若离、“各自为政”甚至前后矛盾,或者整体结构松散,大多同解说词的即事论断比较薄弱不无关系。就这一点而言,即事论断虽非必要成分,但只要“用于所当用”,却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以上通过两个个例,就电视图像评论的两种具体形式——电视述评、“电视评论”之间的区别作了大致说明。不过,二者之间只是“大体有别”,即究竟是“因事说理”还是“以理驭事”的区别;至于局部处理,则可以各随其便,如本来因事而发的即事论断就既可以用于“评论”也可以用于述评。有的具体作品,甚至还可以两属。套句前人的话说,就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67)

图像评论的题材取向

从内容决定形式的意义上说,明确特定体裁或话语形式的题材取向,历来是能动驾驭表现形式的关键。这对于方兴未艾的图像评论,更是一个关系具体作品社会效果,关系整个形式发展前景的经常性课题。

题材取向的制约因素 图像评论可以调动电视的所有表意符号,这既是它能够拥有超越其他电视评论形式的表现优势的凭借,又是它选择题材的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这种两重性,在两种符号——画面和同期声中尤为突出。画面可以直接再现事物的即时状态,同期声可以再现现场音响、访问情境及过程,它们的这种表现优势是任何叙述话语望尘莫及的。但获取这类画面和同期声,又离不开“所指”——所要表现的事物或访问对象、过程,而且非即时、即境摄录不可。在不能脱离“所指”、过时不候的条件下,如果题材本身不包含适合于画面和同期声表现的人、事、物素材,或者已经时过境迁,哪来这种再现性的表现优势。所以,即使仅从这两种经常运用的符号看,图像评论的表现优势也是潜在的,能否转化为实际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题材能够提供的条件,尤其是以下三个起码条件:

(1)作为评论对象的客观事物,必须包含典型的、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代表事物发展趋势,而且可以通过画面、声音再现的事实;

(2)事物仍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可以摄录到足以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现场情境的画面和同期声;

(3)当事人、目击者或有关人士愿意接受出镜采访,语言表达便于多数观众听知。

如果不具备这些起码条件,勉强从事,那么画面、同期声就可能或者蜕化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品,或者沦为耸人听闻的装饰品,或者因人为“摆布”而转化为赝品。如果出现这类情况,图像评论岂止无所谓表现优势可言,还可能因此而糟蹋本身含有重要社会价值的题材。

况且各种表现符号之间,向来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如果画面、同期声不能翔实反映“所指”,除自身沦为“无用功”外,还可能多少削弱其他符号,尤其是主体话语的表现功能。总的说来,在题材取向方面,图像评论较之口播评论得面对着更多的制约因素,这也是它为什么它不能取代口播评论的原因。

选择题材的两个原则 强调正视图像评论题材取向的制约因素,旨在通过能动控制题材取向,更好地发挥这一评论类型的表现优势,赢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而不是盲目扩大或消极限制其取材范围。至于怎么能动、恰当取舍题材,从这类评论的既有实践和发展趋势看,需要着重把握两个原则:

(一)取长舍短原则。面对公众关心的各种题材,不同评论形式从发挥自身的特长出发,各自选择其善于表现而舍弃其拙于表现的题材,这是当代媒体各种评论形式选择题材的共同准则;电视图像评论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例外,这用不着多说。但作为跃居电视主导地位的评论类型,图像评论面对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题材,是否宜于按这一原则予取予舍,却是一个关系媒体社会责任的有待探讨的问题。

(二)内部分流原则。前面说过,图像评论包含两种具体形式,它们的题材取向各有侧重:电视述评多取材于典型事实(具体的人、事、物或现象),“电视评论”则偏重综合性题材。这种在图像评论实践中形成的大同(同为客观存在)小异(存在时间、空间或形态不同)的取材倾向,姑且称之为“内部分流”。在保持具体形式各自基本特点的前提下,按照这个原则选择题材,显然有利于拓宽这类评论取材范围,也将有利于两种具体形式共享题材资源、增强各自的表现功能。不妨琢磨一下:如果把《顽疾之害》中作为论据的那段材料——患者朱美丽的遭遇,转化为一则述评的题材;或者把《“罚”要依法》的题材,浓缩为一则“电视评论”的部分论据,将会产生什么样的表现效果?如果琢磨的结果是肯定的,那么“内部分流”带来的就不是“分道扬镳”的各别效应,而是题材资源共享的互补效应了。

就两种具体形式而言,按内部分流的原则选择题材,则将反过来影响甚至左右它们各自的表现手段。电视述评重典型事实,因题材多有空间、时间的限制,不易获取富于表现力的现场动态画面。像《惜哉文化》作者那样迅速赶赴火灾现场,尚且需要借助资料画面来再现火灾现场的即时状态;至于像《“王啸飞燕”》那种现场表演画面,即使主持人专门作了交代,也是可一不可再的特殊个例。正因为获取现场动态画面不易,所以述评较多运用或以现场为背景或非现场的访谈同期声,从而不同程度弱化画面的再现功能。比较而言,“电视评论”侧重综合性题材,题材的覆盖空间较宽、持续时间较长,获取现场画面、现场同期声相对容易,从而拥有同时调动这两种符号的再现功能的较好条件。从驾驭题材的角度看,“电视评论”显然还有相当大的发展余地。

不过,这两个取材原则不是并列的。“取长舍短”,作为所有评论的共同原则,任何时候都居于主导地位;“内部分流”,其实是“取长舍短”在图像评论中的特殊体现。如果离开共同原则,一味依靠“分流”扩大取材范围,那就可能导致“两头不讨好”——既糟蹋题材又损害形式——的后果。

重大题材:瓶颈在哪里? 那么,面对公众瞩目的重大题材,可否按“取长舍短”原则处理呢?一般评论形式自无不可;这一形式不能承担,还可以诉诸其他形式。作为电视评论主导类型的图像评论,轻易予取予舍或无视上述制约因素(即三个“起码条件”)勉强对付,恐怕都难免背离媒体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两难课题。至于怎么突破这个两难课题,寻求“化不能为能”的有效途径,看来主要取决传播主体——图像评论的采编、制作、传播群体的能动性。

重大题材一般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特定事物的特定环境、特定条件所使然;人们意识到它的“重大”也有一个过程,而其早晚、迟速之别却是由主观的认识、反应能力决定的。对于图像评论的采制群体来说,能否及早发现重大题材,是能否把握采录富于表现力的现场画面、现场同期声时机,实现精当表现题材预期目标的前提条件,也就是“瓶颈”之所在。

怎样突破这一“瓶颈”?可能各有各的“路数”,但能否奏效,关键却在于是否自觉遵循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方法论,尤其是重点把握以下若干环节:

(1)深入实际,开阔视野。视野宽了,才能比较、鉴别,经由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表象,及早发现和权衡题材的社会价值。

(2)跟踪观察,坚持“每事问”。观察可以摸清现象的变化及其大致脉络,但可能停留于表象。“每事问”,包括访问当事人、知情人,征询有关人士的见解,以及自我思考,则可以进而弄清所以然,获得对于事情的理性认识。这是把握认识、鉴别题材价值先机的两个紧密联系的必要步骤。

(3)掌握“见微知著”思维规律,这是前两个环节的升华,而不是“瞎子摸象”、“巫师占卜”式的揣测,更不是捕风捉影、耸人听闻的炒作。

一般的说,把握这三个认识思维环节,就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识别、判断题材价值的能力,较为适当地选择音像素材的采录时机,也就有可能突破“瓶颈”,实现“化不能为能”的转化。此外,还有两项措施,也许对解决音像采录滞后的问题不无裨益,这就是:(1)适当积累音像素材,这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少的电视工作者的经常性工作。(2)在适当的范围内建立音像素材共享机制;这涉及资料拥有权问题,仍有待于尝试、探索。

总之,图像评论作为电视评论领域的主导类型,如何肩负起阐述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题材的责任,是一个不能一劳永逸解决的经常性课题,仍然有待于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持续不懈地探索。

关于电视图像评论就大致作这么些阐述。至于采录、写作、制作有关问题,为避免重复,请参见第三章第三节“画面、同期声、字幕的运用”和第六章相关部分的阐述。

思考题:

1.何谓电视图像评论?它包含哪些具体形式?

2.说说你对电视述评与“电视评论”基本界限的理解。

3.电视图像评论与电视口播评论中的画面有哪些区别?

4.图像评论的题材取向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注释】

(1)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专栏的规格相当于短评,“人民论坛”则相当于评论员文章。

(2)“中广”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形成了本台评论(相当于报纸的社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后话4种规格的评论系列;“央视”则多以“编后话”的名目播出。

(3)《绝不允许有“特殊公民”》,“中广”1980年10月17日播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13-114页。

(4)2008年,“央视”《新闻联播》重新出现“三言两语”式的口播评论,但不多见。

(5)作者刘长乐,引语据收听录音带。

(6)作者、播讲者陈建奇,1990年10月8日播出;引语据收听录音带。

(7)引自清·黄遵宪:《杂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編,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8)《东方时空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9)主持人白岩松;全文见本书末附录。关于这一事件,《羊城晚报》也于1996年10月10日《街谈巷议》专栏中发表了微音题为《中国人决不能下跪》的评论,并点出这个女老板叫金珍仙,韩国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96-97页。这一事件发生后8个月,《羊城晚报》又报道说这个女老板因欠我国20多家工厂数千万元债款和200多名工人近百万工资,携款潜逃。

(10)“口播导语”指在图像新闻前面、由播音员或主持人出镜播报的导语。

(11)以上引语,均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99年2月24日录像带整理;三则新闻的内容,是引者依据自己的理解所作的概括。

(12)《990评论》于2005年9月5日正式播出。据介绍,这是由上广新闻频率和东方网评论频道联手推出的一档时评节目,是由一大批活跃在网络第一线的资深评论家和广播电台的首次携手。

(13)分别于2005年9月18日、9月19日、10月31日、11月14日、12月19日播出。

(14)周瑞金:《祝“990评论”开播》,2005年9月5日“东方网”。

(15)2005年11月4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评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21页。

(16)全文见本书末附录。

(17)转引自《编辑手记》,《读书》杂志2003年第10期,第158页。

(18)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19)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20)朱光潜:《漫谈说理文》,《怎样写学术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页。

(2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第375页。

(22)马德:《庄户人也要讲究语言美》,本文摘要见本书末附录。

(23)《致富路上说养猪》,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11-112页。

(24)《答谢民师书》。

(25)即“怎么又吃这个?”。前、后文为“这一天哪,她丈夫干的是割麦子的活儿,干了一上午,是又热又渴。中午回来,他一心只想吃点稀的、汤的。一看又是油糕,就说:‘怎么又吃这个?’妻子说:‘你不是说油糕最好吃吗?’丈夫说:‘好吃也不能天天吃这个呀,你这不是存心整我吗?’”

(26)参见本章第一节“电视主持人评论”。

(27)据CCTV网《〈新闻会客厅〉简介》。

(28)中央电视台2005年12月30日播出。

(29)据中广网《今日论坛》简介。

(30)这组节目自2003年12月29日至2004年1月6日在《今日论坛》、《新闻纵横》、《新闻观潮》节目播出。

(31)预告内容如下:“中国孩子的人生之路是否因留学而离成才更近?出国之后孩子的学习、生活将面对怎样的压力和诱惑?对留学低龄化的现象如何理智面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部1月1日起早7点《新闻纵横》、晚7点《今日论坛》(晚间版)、晚9点10分直播互动节目《新闻观潮》、1月3日早上6点05分《中国调查》四档节目共同推出《留学低龄化现象聚焦》。”

(32)《决策者说·专访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

(33)主持人提问:“……您为什么希望“风暴”这个词少用一点?”

(34)参见本节“类交流:谈话体评论的灵魂”的阐述。

(35)辽宁省台1982年播出,据收听录音带。

(36)大连市台播出,据收听录音带。

(37)新疆人民广播电台1988年播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146页。

(38)湖南长沙市东区广播站1988年播出,引文据《优秀广播稿选与评析(1988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39)《新闻纵横》于1994年10月1日正式播出,原设置《今日观察》、《热线追踪》、《权威论坛》、《警方热线》、《国际风云》等多个栏目;每期节目一般播出两个栏目,《今日观察》每天播出,其余栏目轮换播出。

(40)作为普通语词,《汉语大词典》对“音响”的释义,除本义外,还有两个引申义,即“❷指诗文的声韵效果”,如“我听见你吟的什么‘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你搁在琴里,觉得音响分外的响亮”(《红楼梦》第89回);“❸犹消息、踪迹”,如“张永丢了一女……寻找十几天,不见音响”(《续儿女英雄传》)。参见《汉语大词典》第12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657页。

(41)《列子》成书时代有争论,即使从张湛的注本算起,“音响”成词也已有1600年以上的历史。

(42)“客体音响”指直接反映事物或新闻事件当前状态的声音;“环境音响”存在于事物或新闻事件所处现场的其他声音;“背景音响”指过去录存的与事物或事件当前状态相关的声音。

(43)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44)在新闻评论中,话题、论点、论断都是指称评论主体见解的概念。话题也称论题,这里用来指称评论的选题意图和立论思想,处于统率包括论点、论断在内的全局地位。论点是对于相关事物某种见解的完整的概括,论断则是局部性的概括;所以,所有论点都是论断,论断却不一定都是论点。当特定的论点和论断共处于一则评论时,它们之间形成类似总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45)《警惕“项目之痛”》,吉林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11月6日播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27-129页。

(46)《“慕马大案”警示录》,辽宁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12月20日播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36-138页。

(47)《名牌,要的是强》,青岛广播电台2001年2月25日播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138-140页。音响中所说的比例减少,指青岛的名牌在全国名牌产品中所占的比例。

(48)《治理好污水也是政绩》,浙江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12月28日播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22-123页。这则评论共有五段音响,这三段引文前的序号为引者所加。

(49)其中包括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发展是硬道理,乱发展没道理,进一步的发展不能再以GDP论英雄,而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

(50)“前置”指在引用音响前交代背景,“后置”则放在音响之后。

(51)所谓“次分类”,指这些符号自身的再分类,如“话语”还可分为主体(包括主持人、记者的现场或非现场“解说”和访谈提问)话语、客体(包括当事人、知情人、分析者的即时或受访时的言谈)话语,画面则可分为现场画面、访谈画面、背景画面,同期声也可以按声音来源和与画面的关系作这样那样的划分。

(52)图像评论生成过程,一般包括前期采录、后期制作两个阶段,持续周期则因题材而异,如山西电视台的《保护耕地,刻不容缓》前期采录长达一个多月,而《惜哉文化》从采录到播出前后不过四天。结构原则包括服从于充分表现题材和立论思想的需要,也就是客观与主观统一的原则。

(53)参见第三章第三节“画面、同期声、字幕的运用”部分和本书附录《惜哉文化》文本。

(54)全文见本书附录。

(55)中央电视台1997年11月25日播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84-187页。

(56)南京电视台1990年3月6日播出,全文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209页。

(57)参见本书第四章第二节《分析性谈话节目·角色间的关系:主从?互动?》部分。

(58)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7年6月14日播出;全文见本书附录。

(59)下面引文中的序号、画面说明为引者所加。

(60)“5W”即“新闻五要素”的英语词头,指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后又加上一个要素How(如何),成为“新闻五要素”,缩略为“5W+H”。

(61)参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94-199页。

(62)这里的“新闻评论”、新闻述评指新闻评论体裁的两种基本形式,为避免同指称体裁的概念相混淆,故加引号以示区别;下面的“电视评论”同此。

(63)如不署名评论大多或者附有“社论”、“短评”之类的题花,或直接标明“本报评论员”,署名评论多纳入相应专栏;述评多署“本报记者×××”,等等。

(64)这是本书作者的划分;《焦点访谈》本身并没有“评论”、“述评”之分。

(65)主持人敬一丹;“央视”《焦点访谈》2006年5月1日播出。播出文稿见《新闻评论作品选》第146-149页。这组述评的共同构想是反映劳动者精神风貌,各则述评的主题因人物而异,主持人也不同。从主题独立的意义上说,可以视为独立成篇的述评。

(66)这组系列评论共四则,其余三则分别题为《病根何在》、《腐败之链》、《防治之道》,《焦点访谈》2006年12月11-14日播出;由敬一丹统一主持。本则播出稿全文,见本书附录。

(67)王若虚:《滹南集·文辨》:“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何如?’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