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释迦牟尼佛拈花坐像图片

释迦牟尼佛拈花坐像图片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任务1 佛教文化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正是真实的写照;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这是佛陀及其弟子所宣扬的佛教时期,佛教史上也称其为“和合一味”时期。其经典主要属藏文,亦称藏语系佛教。
佛教文化_新编旅游文化

学习任务1 佛教文化

【学习导读】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古印度,公元1世纪前后自西向东传入我国。2000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代高僧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文人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正是真实的写照;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学习内容】

一、佛教创立与发展

佛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佛教,就是指佛的言教,也可称作佛法。广义的佛教,是指由释迦牟尼创立的一种宗教,即佛、法、僧三宝。

知识链接:无事不登三宝殿

俗语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的是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那么三宝殿是什么意思呢?起源于哪里呢?

“三宝殿”源自佛教,是佛教寺院中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的宁静禅房。这三处地方,是清净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这是中国这个具有浓重佛教传统国家的习俗。

(一)佛教的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创立时间最早的一种宗教,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发祥地在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

公元前6世纪,雅利安人征服了南亚次大陆,民族矛盾尖锐,城邦林立,种姓制将人分成婆罗门(僧侣贵族)、刹帝利(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工商业者)、首陀罗(被征服的奴隶)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矛盾复杂,而婆罗门的反动统治成为其余阶层反对的对象。这样,为佛教的产生创造了有利因素。

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前565—前485年),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的太子。相传,他自幼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其父净饭王对他寄予厚望。但他感到人世间充满苦难,为摆脱人世间的苦难,29岁出家苦修六年,35岁时在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悟得人生真谛成佛,创立佛教。得道后,他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法,并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传教,历时四十五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涅槃)。佛教界有“八相成道”的传说:兜率天降、白象入胎、住胎说法、右胁出胎、逾城出家、树下成道、初转法轮、双林入灭。人们将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蓝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视为佛祖四大圣迹。

(二)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印度佛教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四个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前6世纪—前4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是释迦牟尼创教和他涅槃后的100年时间。这是佛陀及其弟子所宣扬的佛教时期,佛教史上也称其为“和合一味”时期。

2.部派佛教时期(前4世纪中叶—1世纪中叶)

大约在释迦牟尼涅槃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的观点不同,分裂为传统的上座部佛教和改革的大众部佛教。这两部佛教以后又各自分出许多派别。

3.大乘佛教时期(1世纪中叶—7世纪)

这一时期从大众部佛教演化而成的大乘佛教在印度急剧发展,教化地区亦随之扩张。原上座部佛教被贬称为小乘佛教(“乘”原为“车辆”之意)。

知识链接: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即佛教传入中国后所称的“北传佛教”或“汉地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强调普度众生,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和佛三级,最终目的在于成佛。

小乘佛教,即佛教传入中国后所称的“南传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以求自身解脱为满足,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

4.密乘佛教时期(7世纪—12世纪)

这一时期密教(密宗)在印度佛教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印度密教是大乘佛教部分派别吸收婆罗门教及民间信仰而形成的特殊宗教形态。它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为其特征。密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的“真实”言教,乃大日如来的亲身密传,故名密教。相对而言,其他大乘佛教教派被称为显宗(显教),即受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种种经典的传授。

13世纪,由于印度社会内部的分化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佛教在印度彻底消亡。直到19世纪,又从缅甸、斯里兰卡重新传入,印度佛教获得新生

二、佛教的传播

(一)佛教向世界的传播

印度佛教向世界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北传、南传及藏传三条路线

1.北传佛教

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亚地区,然后通过中亚、西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其经典主要属汉语,亦称汉语系佛教。

2.南传佛教

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巴利语,亦称巴利语系佛教。

3.藏传佛教

由古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西藏地区,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西藏地区的苯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流传于中国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流传于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国家和地区。其经典主要属藏文,亦称藏语系佛教。

知识链接:古印度与当今的印度

古印度的地理范围不限于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在古印度,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但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称印度河以东地域为印度,我国的《史记》和《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改称为“印度”。显然,这个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1.汉族地区佛教

(1)佛教的传入

img152

白马寺

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事件为“伊存授经”。

知识链接:“白马驮经”与白马寺

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便派遣使者蔡愔等人出使西域,以求佛法。永平十年(67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翌年(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建起了白马寺。白马寺是我国首座佛教寺院,被尊为“释源”。

(2)佛教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佛经被翻译;二是众多寺院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知识链接:梁武帝《断酒肉文》与僧人吃素

僧人原来是可以吃肉的,佛祖当年托钵乞食,是乞到什么吃什么的。现在汉地佛教僧尼一般都素食,但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出家人却可以肉食。日本佛教为汉地佛教文化的传播区,早期僧人亦素食,但近代以来,由于形势的演变,日本佛教界已开放肉食。

汉传佛教僧尼素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它的真正贯彻普及以南朝梁武帝的《断酒肉文》颁布为标志。它的颁布使素食成为汉地佛教僧尼必须遵守的一种戒律,对汉地佛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佛教的鼎盛

隋唐佛教已进入全面繁荣和鼎盛时期。唐太宗曾得少林僧兵之助,继位后大力扶持佛教。太宗之后的各代皇帝多崇佛教。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八宗。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已经完成。

(4)佛教发展的转折和融合

晚唐、五代至宋,由于“会昌法难”,再加上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走向了转折。明清之后,除禅宗和净土宗外,其他各宗逐渐衰落。

这一时期,佛教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

知识链接:会昌法难

唐开成五年(840年),唐武宗继位。次年,改元会昌。武宗本信道教,继位以后,重用道士赵归真。会昌五年(845年),武宗采纳了道士的建议,下诏废佛。除长安、洛阳各保留四寺,地方各保留一寺外,其余全部拆毁,同时下令离开寺院的僧众还俗。佛教史上把这一浩劫,称为“会昌法难”。

近代,除少数律寺(律宗)和讲寺(天台宗)外,几乎都是禅宗丛林。而禅宗中绝大多数属临济宗,少数属曹洞宗。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对于佛教的信仰,也逐渐由单纯修来世、求解脱、向往“西方极乐世界”,演变为同时追求现世利益、祛病消灾、延年增福。“有求必应”已成为民间佛教徒对佛和菩萨的一种信念。

2.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佛教没有传入西藏以前,藏民信奉原始的苯教。藏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两次大高潮,即前弘期和后弘期。7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的200年间为前弘期,佛教从印度、汉地两个方向传入西藏地区,为藏传佛教的形成时期。841年藏王朗达玛废佛,佛教传播中断136年。10世纪末叶到15世纪初的500年间为后弘期,这一阶段佛教再次从印度传入,是藏传佛教的大繁荣时期,形成了许多教派。

知识链接:尺尊公主、文成公主与藏传佛教

公元7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积极发展与邻近地区的友好关系,先后迎娶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在拉萨建大昭寺和小昭寺,佛教正式从尼泊尔和汉地传入西藏。

藏传佛教源于印度,但吸收了原始苯教一些神祇和仪式。在教义上,是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咒术性、对喇嘛异常的尊崇、活佛转世制度和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是藏传佛教的四个特色。

知识链接: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所特有。活佛,藏语为“朱古”,意谓神佛化现的肉身,现一般用以称呼大喇嘛死后根据转世制度而取得寺院中首领地位的继承人。活佛转世制度首创于13世纪时的噶举派,通过降神、占卜选定灵童,继承法位。活佛转世制度创立后,藏传佛教各教派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仿效,相继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活佛转世系统。据统计,清朝乾隆年间在理藩院正式注册的大活佛就有148名。其中,最大的两个活佛转世系统是格鲁派的达赖转世系统和班禅转世系统。达赖活佛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活佛是无量光佛的化身。从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开始,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的寻找和确认必须经中央政府认可册封。

藏传佛教现在有四大教派,即:宁玛派(因僧人戴红帽,俗称红教)、萨迦派(因寺院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花纹,俗称花教)、噶举派(因僧人穿白色僧服,俗称白教)和格鲁派(因僧人戴黄色桃形帽,俗称黄教)。格鲁派是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的教派,其后世弟子形成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由于明清两朝的册封、扶持,格鲁派成为藏区执掌政权的教派,势力最大。

上述藏传佛教四派加上当地原始宗教苯教(因僧人穿黑色僧服,俗称黑教)合称为西藏五大宗教。

3.云南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

云南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保山等地,为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群众信仰。大约7世纪,佛教由缅甸传入傣族地区。11世纪因战争原因,佛教也随之而灭。13世纪左右,佛教再次分别从泰国和缅甸传入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

云南上座部佛教具有原始佛教的特点,在信仰上教徒只尊释迦牟尼佛,崇拜佛牙、佛塔、菩提树等佛祖释迦牟尼的纪念物,并且拜佛时不供香烛。上座部佛教对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文化、政治生活和习俗都有深刻影响。傣族每个男子都要遵俗在少年时期必须出家为僧,在寺院中学习文化知识,3—7年后还俗,有些人成为终生僧侣。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三法印

佛教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作为印证佛法、衡量判断佛教真伪的准绳,称之为“三法印”。其最能体现佛教的哲理特色,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四谛

“四谛”是释迦牟尼最根本的思想,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谛”即真理之意。“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1.苦谛

苦谛就是认为社会人生等一切本性皆苦。佛典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多种分类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人生有所谓的“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2.集谛

集谛是分析造成痛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世间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各种贪欲,即佛教通常所说的“业”与“惑”。“惑”是烦恼的总称。“业”是在烦恼基础上所产生的行为。通常说有三业:即身业、口业、意业。佛教对于造成痛苦和烦恼原因的分析,大体概括为“十二因缘说”、“五阴聚合说”、“业报轮回说”。

3.灭谛

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涅槃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4.道谛

道谛即消灭痛苦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和途径,被总结为“八正道”。这些途径和方法后来又被简要地归纳为戒、定、慧“三学”。“三学”几乎概括了全部佛教理论的内容,是任何一个学佛者都必须修持的。

知识链接:佛教戒律

佛教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多种。“五戒”是佛门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遵守,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家居士除终身遵守五戒外,一定的时间还要守八戒;沙弥和沙弥尼要守十戒;比丘和比丘尼要守具足戒,又称“大戒”。

佛教的教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它的“来世达彼岸”的思想与儒家的“入世”思想,以及道家的“出世”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从苦的此岸世界到乐的彼岸世界”的文化心理,并最终达到“三教合流”的结局。这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四、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

1.天台宗及其祖庭

天台宗创于隋,盛于唐。创立者为智顗(538—597年),尊印度龙树为初祖。因为创始人智顗长期在浙江天台山传法,故称天台宗。此宗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为主要的教理依据,又称法华宗。

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隋炀帝依照智顗大师遗愿,以“寺若成,国即清”之意敕额“国清寺”。

2.三论宗及其祖庭

三论宗起源于魏晋之时,实际创立者是隋朝的吉藏(549—632年)。该派因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立宗,故称三论宗。三论宗的理论是直接从印度和西域全盘输入汉地的,其教义主要是宣扬“一切皆空”。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寺是三论宗的祖庭。三论宗初祖僧朗、二祖僧诠、三祖法朗相继住于此寺。

3.法相宗及其祖庭

法相宗创立者为唐代僧人玄奘(602—664年),因其长住在西安大慈恩寺,又称“慈恩宗”;根据其中心教理“唯识无境”也称之为“唯识宗”。法相宗祖庭在陕西西安的大慈恩寺。

4.华严宗及其祖庭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经典,故称华严宗。该宗推杜顺为初祖,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643—712年),号贤首,故又称贤首宗。该宗认为时间万象,均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互相依赖,圆融无碍。

山西五台山的清凉寺是华严宗的祖庭。华严宗的创始人三祖法藏殁后,四祖澄观私淑法藏之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及《随疏演义钞》。

5.律宗及其祖庭

律宗以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律宗实际创始人是唐代的道宣(596—667年),因居终南山,又被称为“南山宗”。祖庭为陕西西安终南山的丰德寺。

6.密宗及其祖庭

密宗,亦称密教,创始人是号称唐“开元三大士”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因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故称为密宗。

陕西西安大兴善寺是密宗的祖庭。唐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此译密宗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而著名。

7.净土宗及其祖庭

净土宗初祖为东晋僧人慧远,实际创始人为善导(613—681年)。净土,指佛居住的地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阿弥陀佛西方安乐净土,也称为“极乐世界”。净土宗倡导的是称名念佛,认为只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便可“往生安乐净土”。由于净土宗提倡的修行方式简便易学,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后又与禅宗融合,成了汉地民众中最普及的佛教信仰模式——“禅净双修”。这个快速成佛的修炼模式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意义,即将出世信仰世俗化,彼岸世界就在此岸世界之中,就在人的内心中。

江西庐山的东林寺是净土宗的祖庭,为传说中初祖慧远邀集十八高贤结“白莲社”发愿念佛的地方。

知识链接: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

8.禅宗及其祖庭

禅宗是中国化程度最高、流传时间最长、思想影响最大的一派,创始人为南印度人菩提达摩,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全部修习,故称“禅宗”。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故又称“佛心宗”。达摩之后,又历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四代,统称禅宗五祖。

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北宗以神秀(606—675年)为首,力主渐修,被称为“渐悟派”。该派曾得到武则天、中宗、睿宗三代帝王宠信,不久渐趋凋落。南宗以慧能(638—713年)为首,主张只要有坚定的信仰,一念顿悟,即可解脱而成佛,被成为“顿悟派”。中唐以后,该派受到唐皇室重视,被封为禅宗正统,尊慧能为六祖。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禅宗祖庭,是初祖达摩面壁修炼的地方。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誉,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题“少林寺”三个大字。

知识链接:佛寺参拜礼仪

旅游者参观寺庙要衣着整齐,行为端正,举止文明,不高声喧哗,不随意摆弄、敲打寺内的陈设物和法器。参拜时要庄严,可行“合十”或“五体投地”礼。“合十”是佛教徒的普通礼节,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以表由衷的敬意。“五体投地”为佛教最高礼节,也称“顶礼”。行礼方式为:先正立合十,再低头(或问讯),然后右、左掌依次按地,两膝跪下,两肘着地,然后磕头,最后两手掌翻上承尊者之足。礼毕,稍停一会儿再起身,此为一拜。一般有三拜、九拜、十二拜不等。拜完后还要“问讯”(即向佛鞠躬)。参拜完毕,如果要绕佛,应围绕佛右转圈,即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圈、三圈或更多,表示对佛的尊敬。

五、佛教经典和标志

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故称三藏经。藏传佛教大藏经称为《甘珠尔》(佛语部)和《丹珠尔》(论部)。

佛教的旗帜或佛像的胸前,往往有“卐”(或“卍”)的标志。这标志武则天将其定音为“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

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法轮原为古印度一种无坚不摧的战车,佛教用以比喻佛法。

六、佛教供奉对象

img153

(一)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音译,意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像头发螺旋,头顶上有圆圆隆起的“肉髻”,眉如新月,眉间放白毫光,眼睛广长,耳轮垂长,面颊丰满,两肩圆宽。寺院中经常供奉的佛有:

1.三身佛

佛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寺庙中排列为:

img154

2.三方佛(又称横三世佛)

三方佛体现佛教的净土信仰。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都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十方世界都有净土,但最著名的净土为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和上方的弥勒净土。寺庙中排列为:

img155

正中为娑婆世界(即我们人类现住“秽土”)教主释迦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寺庙中排列为:

img156

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其左胁侍为日光菩萨,右胁侍为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称“药师三尊”。寺庙中排列为:

img157

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称“(阿)弥陀三尊”。寺庙中排列为:

img158

此外,华严宗经典《华严经》特别推崇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华藏世界教主,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寺庙中排列为:

img159

3.三世佛(又名竖三世佛)

三世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过去世为迦叶佛或燃灯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未来世佛为弥勒佛。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经说,他还在兜率天内院中(即弥勒净土)修行,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将在56.7亿年后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接班,故称未来世佛。寺院中弥勒造像有佛像、菩萨像(天冠弥勒)、化身像(大肚弥勒)三种,其道场在奉化雪窦山。三世佛在寺庙中排列为:

img160

知识链接:大肚弥勒

大肚弥勒的造像由来是根据一个传说:相传五代后梁时,浙江宁波奉化有一契此和尚,形宽体胖,袒胸露腹,开口常笑,言语无定,常以杖荷一布袋,人称布袋和尚。在岳林寺圆寂时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方才醒悟其为弥勒佛的化身。

img161

文殊菩萨

(二)菩萨

所谓菩萨,是指自觉、觉他者。佛教中经常提到的菩萨有“三大士”(文殊、普贤、观世音)、“四大士”(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又称“四大菩萨”)和“五大士”(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大势至)。

菩萨像以释迦牟尼未出家前的王子形象为基础,一般头戴各式宝冠,身穿薄而轻柔的天衣,颈下胸前有璎珞,双手饰有臂钏和腕钏。

四大菩萨一览表

img162

知识链接: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又称作观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称观音。观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枝,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观音作为菩萨本无性别,但在南朝后,为更好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产生女身观音像。观音有三十二应身,分别度不同根性的人,常见的有:杨柳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马兰妇观音等。

(三)罗汉

罗汉全称为“阿罗汉”,是指自觉者。他们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常住人间,弘扬佛法。寺院中常见的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民间传说中的济公也被列在罗汉之中。罗汉像是光头的比丘像。

十六罗汉 在佛教中,十六罗汉是指受释迦牟尼的嘱托,常住世间守护佛法、普济众生的大弟子。

十八罗汉 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元朝以后,寺院中十八罗汉塑像取代了十六罗汉,成为常见的形式。

五百罗汉 一般指参加释迦牟尼涅槃后第一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包括迦叶和阿难两位大弟子,但大多数已不知姓名。在我国,五百罗汉都有名号,这是宋代人附会的结果。

知识链接:济公

济公法名道济,南宋僧人,俗名李修远,生于浙江台州。济公于杭州灵隐寺出家,因不守佛门戒律,而被赶至净慈寺,圆寂后葬于杭州虎跑寺。民间传说中,济公是个其貌不扬,举止痴狂,言语诙谐,劫富济贫,爱打抱不平的深受下层百姓欢迎的人物。相传他还是降龙罗汉转世,但去罗汉堂报到时已晚,因此,只被安排站在过道上,有的寺院甚至让其蹲在梁上,一张苦笑脸,似嗔似喜。

(四)护法天神

护法天神本是古印度神话中惩恶护善的人物,佛教称之为“天”,是护持佛法的天神。著名的护法天神有四大天王、韦驮、密迹金刚、伽蓝神等。护法天神像多为古代武将装束。

1.四大天王

佛经称,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即我们所居世界)、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大天王的任务就是各护持一方天下,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img163

东方持国天王

img164

南方增长天王

四大天王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手缠龙或蛇,有的另一只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宝幢,有时左手握银鼠。

img165

西方广目天王

img166

北方多闻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的“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南方增长天王的“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慧根,护持佛法。西方广目天王的“广目”意为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北方多闻天王的“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

明清以来,四大天王的法器作了汉语“双关”式的改造,四大天王汉化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的佛教天王。

img167

韦驮

2.韦驮

韦驮为佛教护法神,又称韦驮天。韦驮像武士装扮,仪表端庄、威武雄壮,手持金刚杵,面朝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他面如童子,表示对佛的一颗赤子之心。我国佛教寺院中一般以韦驮手中金刚杵的拿法表示该寺院是否为接待寺:如韦驮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或举起,则表示该寺为接待寺;如韦驮以杵柱地,则该寺为非接待寺。云游僧来寺,得先看杵,而后决定去留。

3.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在印度原为“密迹金刚”,是释迦牟尼五百个金刚卫队的卫队长。最初只有一个,但这不符合中国“成双”“成对”的传统习惯,因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他被汉化成两个金刚力士,并命名为“哼哈二将”。

4.伽蓝神

在古印度,伽蓝神有18位之多,地位相当于土地神。关羽是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传关羽被杀后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普净大师:“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大师点化说,你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的头向谁去讨还?关羽顿然觉悟,皈依佛门,成了伽蓝神。历史上,关羽还被儒家尊为“武圣”,被道教尊为“关圣帝君”。

七、佛教主要节日

1.佛诞节

佛诞节又称佛诞会、浴佛节,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辰而举行的佛事法会。法会中以浴佛为主要内容。佛诞生的时间,佛教中有不同的说法。大乘佛教把佛诞节定为农历四月初八。浴佛的传统起源于佛降生时双龙吐水浴太子身的典故。

2.成道节

成道节即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成佛的日子,时间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成道节的主要内容就是煮腊八粥,源于牧女向佛献乳糜的传说。

3.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也称盂兰盆会,是一种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盂兰盆经》载,释迦牟尼弟子目连得到六神通,用天眼看到死去的母亲已转为饿鬼,饿得皮包骨头。目连盛饭给母亲吃,但饭还没到母亲口中就化为灰炭。目连请求佛救度他的母亲,佛指点他,可以在七月十五,供养三宝,向鬼施食,超荐现世父母及历代祖先。佛教中因此有了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

八、佛教寺院

寺院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科学地看待佛教、正确地讲解寺院,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有力宣传。

(一)佛教寺院的特点

1.汉地佛教寺院

中国早期佛寺的平面布局,仿照印度的式样,以塔藏舍利,供佛教徒礼拜。佛塔位居佛寺的中心,成为寺院的主体。此后,建佛殿以供奉佛像,塔与殿并重。

隋唐时佛寺逐渐融合了中国宫殿官署的传统建筑形式,采取以殿堂廊庑等组成群落方式,佛殿成了汉地佛寺的主体建筑。总的特点是:由数进四合院组成,具有中轴线,两偏殿对称。

2.藏传佛教寺院

喇嘛教寺院的建筑特点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依山而筑。主殿居中,经堂佛殿环绕四周,一般由扎仓(喇嘛学习经文的地方,是寺院的主要建筑)、拉康(佛寺)、囊欠(活佛公署)、印经院、藏经楼、灵塔殿和僧舍等组成。

3.云南上座部佛教寺院

云南上座部佛教寺院的特点是以佛殿(只供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为主体,佛殿以外有经堂、佛塔和僧舍。佛殿的屋顶坡度很大,檐口压得很低。最具特色的建筑是佛塔,佛塔千姿百态,是寺院规格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

1.山门(三门)

因寺院大多位于山林之中,所以寺院的大门又称为山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分别是空门(中),无相门(东)和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故又称三门。有的寺院虽然只有一扇门,也按习惯称“三门”或“山门”。山门通常建成殿堂式,故又称山门殿。殿内通常塑有两大金刚(哼哈二将)。

2.钟楼、鼓楼

鼓和钟楼建筑造型相同,呈对称状。钟楼位于天王殿左(东)前侧,有的寺院还供奉有地藏王菩萨及其左胁侍道明、右胁侍闵公。鼓楼位于天王殿右(西)前侧,有的寺院还供奉伽蓝神关羽及其左胁侍关平、右胁侍周仓。

寺院敲钟和击鼓,是按照佛教的仪式和日常行事来定的。如有重大佛事活动和节日时,钟、鼓都要齐鸣,有“晨钟暮鼓”的说法。

3.常见的佛殿

(1)天王殿

天王殿为三门内的第二重殿,其正中一般供奉弥勒像,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弥勒背后为韦驮。

(2)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又称正殿、大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大雄即为“大无畏”,是称赞释迦牟尼威德高尚的意思。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等情况。供一佛的常见为“释家三尊”或释迦牟尼佛与两位弟子(年老的一位是迦叶,年轻的是阿难),也有的供奉“西方三圣”或“华严三圣”。供奉三尊佛像常见的有“三方佛”、“三世佛”或“三身佛”。佛像背面,一般为海岛观音,两侧是善财童子和龙女;也有的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像。大殿东西两侧,常供奉十八罗汉或十六罗汉,也有的供二十诸天。

释迦牟尼的各种塑像

img168

img169

(3)东西配殿

伽蓝殿:位于大殿东边。殿正中供奉的是波斯匿王,左边供奉祗多太子,右边供奉给孤独长者,此三者在佛教初传时期功德很大。

祖师殿:位于大殿西边。以禅宗寺院最为常见,殿正中是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边是六祖慧能禅师,右边是唐时建立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其他宗派的寺院也往往仿效。

(4)观音殿

观音殿又名“圆通殿”、“大悲殿”,供奉观音菩萨。

4.法堂(讲堂)

法堂一般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是宣讲佛法和传戒集会的场所,又称讲堂。堂内也供奉一些佛像,但堂中设法座,座前有讲台、香案,两侧列置听法席。

5.方丈室

方丈室,佛教原指寺院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寺院里沿用此说,因此得名。至唐代,怀海(720—814年)建立住持制度后,方丈专指住持的居室,并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僧的尊称。

6.藏经楼

藏经楼一般位于寺院的中轴线的最后,有两层。殿内主要收藏佛教经典书籍,本寺的文物、珍宝也都收藏于此。

另外还有佛塔、罗汉堂、经堂、斋堂、西净(厕所)、放生池等建筑。各个寺庙的情况不尽相同。

九、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艺术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我国石窟仿印度的石窟开凿,主要用来供奉佛和菩萨。我国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遍布全国各地,拥有极其丰富的石雕、泥塑和壁画,著名的有甘肃敦煌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乐山大佛和杭州飞来峰造像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img170

莫高窟彩塑

1.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地区,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以莫高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凿于北魏,后历经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相继凿建,到唐时已有1000余窟龛,经历代坍塌毁损,现存洞窟492个,保存着历代彩塑2400多尊,壁画4.5万余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石窟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石窟内容的主题是佛教,但是它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全书。

知识链接:道士王圆箓与莫高窟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洞内藏有经书、文书和文物4万多件,成为20世纪世界文化史上最有价值的发现之一。藏经洞发现大量佛经宝物的消息,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却屡遭各国冒险家和文物贩子的掠夺,文物大量流失海内外。直至1943年,莫高窟归为国有,设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才开始对莫高窟进行保护和研究。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万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在雕刻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创造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img171

龙门石窟・卢舍那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窟,其中的卢舍那雕像,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佛像高达17.14米,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如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

龙门石窟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与早期石窟造像艺术的神秘色彩相比,呈现出世俗化和民族化的趋势,尤其是唐代的石刻造像,更是达到了神形兼备的水平,体现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极高水准。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始凿于十六国后秦(386—417年)时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1600余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一座造像与壁画连续不断、不同时期艺术特征明显的艺术宝库。现存窟龛194个,泥塑和石造像70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

img172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共分东、西两部分。历代石窟的开凿都在距山基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层层相叠,密如蜂房。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塑像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逐渐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5.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分布40余处,以宋代造像为主,总称为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创建于唐代末期,经五代而盛于两宋,属于晚期石窟艺术杰作。它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而著称,集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我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不同侧面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我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

大足石刻的精华部分集中在北山和宝顶山。北山集唐、宋时期的作品于一处,其中的普贤菩萨,面部丰润、眉清目秀,体态健美修长,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宝顶山石刻全部建成于宋代,展示了大足石刻各个时期作品风貌。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img173

飞来峰・大肚弥勒

6.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是五代至元代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飞来峰现有造像345尊,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侧岩石上的“西方三圣”,为951年所凿。卢舍那佛会浮雕是宋人造像中最精致的作品。南宋大肚弥勒像是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尊。我国大型的石窟造像主要分布在北方,在唐末随战乱而衰落,而飞来峰造像弥补了我国石窟历史上的部分欠缺,尤其是元代“梵式”造像,不仅基本上保存完好,而且风格柔和圆润,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数量集中,成为研究元代美术史、宗教史的宝贵资料。

7.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东,系唐代依山岩凿成的一尊弥勒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佛像神情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充分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势。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学生讲坛】

1.讲述释迦牟尼“八相成道”的故事。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语。你如何理解这四句偈语?

3.走进莫高窟,怎么也避不开道士王圆箓。在余秋雨的《道士塔》中,他被定为“敦煌石窟的罪人”。而甘肃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美丽的敦煌》则认为他“苦守莫高窟30多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本不属于他的圣地”。请说说道士王圆箓与莫高窟的故事。

【技能训练】

[训练项目]佛教寺院赏析。

[实训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佛教文化知识,赏析佛教寺院。

2.能够辨别各种佛教造像的特征和位置。

[实训内容和方法]

1.5—6人一组,上网查找或实地游览一处佛教寺院,画出寺庙布局示意图。

2.辨析寺院内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各种造像的位置及其特征。

3.概括该寺院的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