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鄂温克人生存环境的变化

鄂温克人生存环境的变化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鄂温克人在历史上经过多次民族迁徙,[2]其生存环境由高山河谷变化到森林和草原的结合地带,进而变化到真正的草原。今日生活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鄂温克人,已经深受蒙古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通晓蒙语,习用蒙文。

一、鄂温克人生存环境的变化——由森林到草原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人的自称,对这一自称的含义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说历史上由于居住地域的关系,鄂温克人对西伯利亚一带的大山林,其中包括外兴安岭、阿玛扎尔河、勒拿河等地域统称“额格都乌日”或“额格登”,意思是大山林,而在这些大山林中住的人们都叫“鄂温克”,“鄂温克”的意思就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即“鄂温克”指的是“住在南山坡的人们”,或者是“下山的人们”。无论哪种解释,都说明鄂温克人是居住在山林之中,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居住在大山林中的狩猎民族,其生存环境与高山丛林密不可分。鄂温克人在大森林中塑造了自己的童年,并使自身逐渐成长为一个彪悍的群体,在勒拿河、通古斯卡河和维提姆河两岸的原始森林中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漫长的狩猎生活中,鄂温克人一直在原始森林里过着风餐露宿、随时迁徙、跋山涉水的生活,住的是极其简陋的圆锥形帐幕“仙人柱”。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鄂温克人勇敢无畏、果断刚毅、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此同时,以狩猎为生的生存状态,也培养出鄂温克人非常突出的一种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即非凡的观察力和好钻研的求知热情。

鄂温克人所具有的非凡观察力和求知热情,主要来自于狩猎生活的实际需要和长期养成的习惯。生活在森林里,清晰准确地辨别方向是鄂温克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凡是所走过的地方,无论是一棵树、一片草、一块石头或者其他的实物标志,他们都要默记在心,而且对山川、地形也要具有异常精确的观察。另外,对于所要猎取的动物,在猎取之前一定要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这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等待。如果缺乏注意力和观察力,不能做出准确判断,那么,在平时遇到猛兽时,即使有胆量、智慧和体力,也难免会丢掉性命。在大自然中生活的鄂温克人,不但要了解气候的变化、狩猎对象的生活习性,还要对一些诸如大火、洪水和倒木等潜在的危险进行预测和预防,还必须了解危险的程度和摆脱的实际方法。由于养成了善于观察的习惯,即使是一些与自身利害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例如不是狩猎对象的昆虫和植物,鄂温克人也会给予留心和关注。最重要的是,鄂温克人并不是仅仅将这种观察停留在事实的收集上,而是要做出结论和归纳。

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在培养鄂温克人洞察力和求知热情的同时,也提高了鄂温克人对环境的感知力,而且这种感知力并没有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有所降低或减弱,反而是作为一种性格特征被保留了下来。即使是在鄂温克人经历多次迁徙,甚至是走出山林,迁居到草原和河谷平原地带以后,这种比较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仍然呈现的是一种永续状态。

生活在森林河谷中的鄂温克族,由于山林的封闭,一度过着幽静而从容的狩猎生活,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相对独立环境中。即使是同一民族的鄂温克人,居住地域也非常分散,相互间不相往来。外界则根据其居住地域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称谓,其中被称为“雅库特”的一支是指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勒拿河支流的使鹿鄂温克人;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一带以马匹为交通工具的使马鄂温克人则被称为“通古斯”;而人数最多的一支是被称为“索伦”的鄂温克人,占鄂温克族人口总数的85%以上,居住在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一带。[1]这三支鄂温克族都过着氏族的生活,冬季在森林中以弓箭、地箭、绳套猎取野兽,穿兽皮,吃兽肉,用驯鹿或马当运输工具,夏天则在河边捕鱼。然而,鄂温克族人的平静生活随着17世纪东北亚地区的风云变幻而被打破,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两次大规模的南迁,由黑龙江上游迁至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地区。鄂温克人的这两次迁移是被迫发生的,一是由于清朝统治者为实现统一东北地区所发动的战争造成。居住在黑龙江上游以博木博果尔为首领的索伦鄂温克人,在1639年12月至1643年6月三次遭受清统治者的征讨,被发落的2000多鄂温克人趁清军主力入关之际向西北方向的大兴安岭发展。二是由于沙俄闯入乌拉尔山以东的侵略和骚扰,清政府又软弱无能,在缺少强有力外援的情况下,鄂温克人只好被迫放弃外兴安岭富饶的山地和平原,内迁兴安岭。历史上,这两次大规模的南迁,对于一直保持着狩猎传统的鄂温克族来说,进入森林和草原的结合地带,意味着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改变旧有的生活习惯,掌握另一套生产技能和手段。在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无疑要有所牺牲、承受痛苦、经受磨炼。与此同时,也锻炼了鄂温克人的生存和文化适应能力。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呼伦贝尔成为前沿阵地,地域辽阔,边境线长,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一向视鄂温克人为“可利用之民”的清统治者,为了防止沙俄越境骚扰,在雍正十年(1732)从布特哈地区调遣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蒙古族这些少数民族兵丁3000人,其中鄂温克族士兵1636人,西迁呼伦贝尔驻防戍边。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适于放牧生活方式,一向有天堂草原的美誉,尤其适合大畜群的牧放和游牧。这对于以狩猎、饲养驯鹿和捕鱼为主的鄂温克人来说,迁居呼伦贝尔草原之后,必须面临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生存环境的变化要求鄂温克人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要不断地向草原周边的蒙古部落学习,了解牧业知识,掌握牧业生产技能,逐渐适应游牧生活方式。原来的狩猎生产方式只能退居其次。

由此可见,鄂温克人在历史上经过多次民族迁徙,[2]其生存环境由高山河谷变化到森林和草原的结合地带,进而变化到真正的草原。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也由狩猎转向游牧,过去传统的狩猎和驯鹿文化只保留在大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自身已经融入到蒙古游牧文化之中。今日生活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鄂温克人,已经深受蒙古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通晓蒙语,习用蒙文。而蒙古游牧文化是一个开放式的文化,受蒙古社会开放精神、英雄主义精神、诚信精神和商贸精神的影响以及草原地理环境的熏陶,鄂温克人在原有精神品质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