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觉文化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视觉文化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觉文化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刘 畅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整个社会向视觉文化的转型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类的视觉经验与阅读行为正在发生转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

视觉文化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刘 畅

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整个社会向视觉文化的转型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类的视觉经验与阅读行为正在发生转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那样,“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视觉转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

伴随视觉文化转向的是当今世界的媒介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这就是从印刷媒介向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和语言艺术的幻象比较,电子图像有它的直接性,它通过活动画面来表现现实,能把一切真实或虚拟的现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在传统媒体中是很难实现的;它在传播方式上可以较少地受到时空限制,传播效率提高了。相对于文字媒体,电子影像媒体有着相当大的优越性,正因为视像艺术用具象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消除了视觉与视觉对象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消除了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消除了从符号的所指到能指之间的思维过程。这就使它不仅取代了文字媒体的主导地位,成为一种无可比拟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迅速地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审美习惯。(2)

一、“仿像”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现代社会电子传媒的飞速发展生产了越来越多的虚拟的“影像”。在电子影像媒体出现之前,人类文化对外在世界的把握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中介来实现的;而在影视媒体出现之后,它通过电子技术制造了各种“仿像”(Simmulacrum),这些影像并不简单地依附或从属于现实,相反,它主动地去影响现实,甚至建构着现实,从而形成了一个如鲍德里亚所说的“仿真”的世界,由此造成了现实或实在与影像之间差别的消失,这就是视觉文化的“虚拟现实(3)。这种“虚拟现实”是人类制造的“第二现实”,在社会的文化层面上来说,“虚拟现实”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日常生活也就与电子传媒所造就的影像一样,成了虚拟的、审美的了。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最突出呈现,是仿真式“类像”(Simulacrum)在当代文化内部的爆炸。复制技术让今天我们生活在与祖辈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人造的图像随处可见。在电子媒介的可视性中,物质性的实在性的可信赖性正日益衰落。在这个社会中,实在与影像之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即出现了仿真的世界或后现代文化。这是一个审美化的世界,美学的神奇诱惑无处不在。正如费瑟斯通所说:“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都已为现实的审美光环所笼罩”,“现实已经与它的影像混淆在一起”(4)。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导致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互联网、卫星电视、通讯网络将世界融合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大众的日常生活被一个由广告、电视和录像所塑造的图像世界所包围。这些复制品由于与原有的模仿对象发生了疏离,所以就成为一种失去了摹本的“类像”。它虽然最初能“反映基本现实”,但进而又会“掩饰和歪曲基本现实”,最终“掩盖基本现实的缺场”,不再与任何真实发生关联。这种类像创造出一种“第二自然”,大众沉溺其中看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只是脱离现实的“类像文化”(5)。如此一来,类像世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销蚀了,类像已内化为大众自我经验的一部分,幻觉与现实混淆起来。“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区别的被抹平,带来的正是一种“超真实”的镜像。这种由审美泛化而来的文化状态,被鲍德里亚形容为“超美学”(Transaesthetics),也就是说,艺术形式已经渗透到一切对象之中,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美学符号”。

二、视觉化的日常审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视觉文化时代消费社会的背景也密切相关。伴随着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感官消费与形象消费时代。视觉文化的转型实际上意味着人类生活向诉诸人类感官的形象消费时代的转型。

在当今世界,商品的价值已不再是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在于人们对个体欲望的满足。消费成了一切社会归类的基础,也成了一切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作为市场社会的“经济人”,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广告,消费类像,消费品牌,消费欲望,也消费符号。文化商品化了,文化进入了消费。在这样一个由仿真与幻象架构的世界,消费模糊了物质和精神的界限,也模糊了享乐与艺术的界限。这极为突出地表现在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视觉性表达和享乐满足上。美不在虚无缥缈间,美在女士婀娜的线条中,诗意在楼盘销售的广告间,美渗透到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审美生活”由斑斓的色彩、迷人的外观、炫目的光影装扮得分外撩人、精致煽情。审美的日常形象被极尽夸张地“视觉化”了,成为一种凌驾于人的心灵体验、精神努力之上的视觉性存在。

三、日常生活的美学核心——“视像”的生产与消费

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的具体结果和直接对象,视像的生产根本上源自于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直接快感的高涨欲求和热情追逐——生产是作为消费的同一物而出现的。在洋溢着感性解放的身体里,人对于日常生活的欲望已自动脱离了精神的信仰维度,指向了对于身体(包括眼睛对于色彩、形体等)满足的关注和渴求。就像阅读摆脱了对文字的艰难理解而依赖于插图的直观,日用商品的漂亮包装代替了人们对商品使用功能的关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需要和满足逃避了理性能力的压力,转而服从于各种报纸、刊物、电视、互联网上的图像广告:在“看得见”的活动中,对象之于人的日常生活的意义被转换成一种视像,直观地放大在人的视觉感受面前。衣食住行等需要和满足已不仅仅局限于实际的消费活动,它们由于视像本身的精致性、可感性,而被审美化为日常生活的一种视觉性呈现。

这样,视像的存在,便在人的日常生活与美学的现实指向之间确立了一种新的基本关系模式,即:审美活动可以跨过高高的精神栅栏,“化”为日常生活层面的视觉形象;精神内部的理想转移为视觉活动的外部现实,心灵沉醉的美感转移为身体快意的享受。

显然,在这样的关系模式中,人在日常生活里对于各种视像的现实消费,便主要是由视像本身的外观及其视觉效应来决定的。一方面,视像本身可以不承载人对日常生活的具体功能性要求,却必定要直观地传达人对日常生活的享乐趣味。事实上,在当今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对象的功能性质已不再是首要的和主要的,而那些甚至是游离于具体功能之外的对象的视觉满足效果,则上升为人对日常生活意义的把握。可以说,视像的非功能性或超功能性,正是视像的存在特征,也是各种视像得以“审美化”的基本根据。(6)另一方面,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功能性目的,视像的全部意义指向便落在了人对于外观的视觉感受方面。由此,视像的美学价值直接依赖于某种形式存在的视觉魅力。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来说,这种视觉魅力所传达的,主要又是一种基于消费活动和消费能力之上的感性满足的快乐,即通过“看”和“看”的充分延展来获得身体的充分享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图像广告总是比文字广告更具有感官的煽动力,而活灵活现的电视广告则又远远超出了平面的报刊广告对于人的眼睛的抓获效应。

这种对于视像的消费特点,同时也决定了视像生产在当今日常生活中的性质。

第一,视像的生产首先不是为了充分体现“物”的日常功能,而是刻意突出了人在日常生活里对于“物”的自由的消费和消费能力。视像存在不能没有一个基本的物质对象,比如花园豪宅、成功人士、艳丽明星、私家汽车、漂亮女人等。但对于视像的生产来说,这种“物”的存在实际上却并不借助于其功能价值的唯一性,而是更为直接地依赖于“物”的可视性,以及由“物”的可视性所带来、所意味的人的生活享乐满足——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正是对于视像意义的生产,它是视像生产的根本。在这里,由视像生产所导致的,其实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功能需要与形式感受之间的分离。

第二,视像的生产方式集中于对外观形式的视觉性美化、修饰,它体现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趣味“物化”的可能性。作为我们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直接结果和对象,视像及其生产特别强调了对于视觉可感的形式特征的极端关注;美化、修饰甚至采用凌驾于直接功能价值之上的那种外观包装,诸如情人节出售的心形巧克力和充满“爱意”的鲜艳包装盒,其视觉上的“爱情效应”已经转移或者说湮没了巧克力本身的存在:人们消费的是巧克力的视觉形式及其带给人的感受满足。这样,在根本上,由视像生产方式所体现的,便是在日常生活之“物”的形式外观上所“物化”了的人的特定审美趣味。换言之,在今天,随着视像生产的日益发达,日常生活里人的各种审美趣味日益失去它原来的精神想象性质,而“无可争辩”地落实在各式各样的实体形式之上。视像生产方式因此充分体现了当代审美趣味的指向性转换。

第三,视像的生产高度激化了对于当代技术的利用,同时也进一步凸显出技术力量在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方面的巨大作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视觉感受范围、程度、效果等,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眼睛本身的自然能力,而是越来越受到一定技术力量的控制——看什么、不看什么或怎么看,是由所“看”对象的技术构成因素来决定的。因此,对于视像的生产来说,它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实现自己的实际效果,往往也直接同其对于技术的有效利用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视像的生产是一种高度技术化了的当代生活工业成品的生产,那么,很明显,由于当代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精确复制、批量生产能力,视像的生产便具有了无限的可复制性,而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各种视像的消费也因此是无限量的,并且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说,视像的生产强化了当代技术对于人的日常生活的介入,那么,通过视像的生产,当代技术前所未有地在人的日常审美领域获得了自己的美学话语权

第四,大众传播媒介充当了视像生产的主力。一方面,视像生产本身就是当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虽然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生产视像的能力各有不同,但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日常生活的视觉转换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而为视像生产的迅速扩张提供了可能。这一点最明显不过地表现在电视台对于观众收视率的迫切追求、杂志封面对于图片设计的精雕细凿、大小报纸越来越多的彩色插页上。

视觉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变化。其次,视觉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对它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需要作具体的分析。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到这一转向,另一方面又要对这一转向的种种影响予以研究,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到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最后,在充分研究视觉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提倡一些积极、健康的文化和行为范式,比如,对于在教育中、在娱乐中过度的视觉化和快感化的做法就应该加以限制。

今天,我们的日常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由广告、电视和录像所塑造的图像世界。对视觉快感的追求成为当代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换言之,视觉文化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能引起视觉快感的图像,发明了越来越多的生产视觉快感的技术。应该说,视觉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大众日常生活审美不可避免地容易更多停留于生理快感、声色之乐的层面。在深厚久远的古典审美传统方面,当代大众审美尚未达到精神满足的层面,还缺少自然审美与生活审美的介入。

因此,一方面要充分肯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根本方向;另一方面,应通过切实有效的美育活动让社会公众懂得:审美不只是感官刺激,它有其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应当大力弘扬中华自然审美与生活审美传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审美活动中感受精神幸福;还要大力普及艺术教育,让人们通过高雅艺术欣赏感受审美精神。如此,才能提高当代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神层次,使当代审美文化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注释】

(1)〔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魏章玲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法〕鲍德里亚:《仿像与拟真》(英文版),塞米奥泰克斯出版社1983年版。

(4)〔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5)〔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美〕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6)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