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话与宜宾方言的语音辨析之韵母

普通话与宜宾方言的语音辨析之韵母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通话与宜宾方言的语音辨析之韵母_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论丛普通话与宜宾方言的语音辨析之韵母宜宾广播电视大学 李万吉 四川话虽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但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在发音上出现了与普通话较大的差异。普通话的韵母有39个,其中单元音韵母10个,复元音韵母13个,鼻音韵母16个。宜宾话主体属于西南官话中的岷江片,主同于四川话,有36个韵母,比普通话少了3个。宜宾人可从以下词语中加强练习。

普通话与宜宾方言的语音辨析之韵母

宜宾广播电视大学 李万吉

【摘 要】 四川话虽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但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在发音上出现了与普通话较大的差异。在韵母发音上,地处川南的宜宾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许多特殊的语音现象,只有认真地加以区别和辨析,才能准确把握宜宾方言的特点,有效推动地方语言的研究和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工作。

【关键词】 普通话;宜宾话;韵母;辨析

语音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母。普通话的韵母有39个,其中单元音韵母10个,复元音韵母13个,鼻音韵母16个。宜宾位处川南地区,北接自贡,西连凉山,南临云南,东靠泸州,地理位置特殊,语音习惯也别具特色。宜宾话主体属于西南官话中的岷江片,主同于四川话,有36个韵母,比普通话少了3个。宜宾方言除筠连县和宜宾县王场(包括永兴,留有湖南方言永州腔)小片比较特殊的情况外,在韵母上与普通话发音差别最大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复元音韵母和鼻音韵母上。由于语音情况特殊,所以宜宾人想说好普通话,一定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工夫。

一、单元音韵母的辨析

其主要问题集中在开口呼韵母e、o和ɑ上。

(一)把e念成ê、o或ei

宜宾话基本没有单韵母e字音,不同区县发成了不同的字音。

把e念成ê,实际发音时舌位还要偏高些,开口度略小。

如“得到”的“得”,“德行”的“德”,“特别”的“特”(筠连县等地方还读作i),“色彩”的“色”等。南溪区、高县、长宁、江安等地方言中,“个人”的“个”,“险恶”的“恶”,“车辆”的“车”,“舍得”的“舍”等也是一样的。

与此相关的常用词语还有手册、策划、革命、克服、疙瘩、勒索、建设、涉足、苦涩、特色、噩梦、哲学等。

把e念成o。

如“哥哥”中的“哥”,“歌曲”中的“歌”,“科学”中的“科”,“可以”中的“可”,“喝水”中的“喝”,“河流”中的“河”等。其中翠屏区、兴文等方言中,“各位”的“各”,“恶人”的“恶”等也是相同的现象。以下几组词可以有效区别这种语音现象,如恭贺—供货、黄鹤—惶惑、合力—活力、褐色—货色。另外如祝贺、沟壑、蛋壳、口渴、联合、苛求、俄国、磕头、课文等。

可作比对认读的词是

开课—开阔  恭贺—供货  河水—祸水黄鹤—惶惑  褐色—货色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句诗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把e念成ie。

如“车辆”的“车”,“舍得”的“舍”,则属于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的不同发音现象。又如奢侈、射击、麝香等。

(二)把o念成ê

如“伯伯”中的“伯”,“魄力”中的“魄”,“墨水”中的“墨”等。

由此可以找到一个区别,宜宾话只要是由ê作韵母的非零声母字音,都非普通话读音;只要是由o同b、p、m、f声母以外的其他声母组成的字音,也同样不是普通话读音。

(三)把ɑ念成ɑ i

如“那个”、“那边”中的“那”,“鸭子”、“鸭梨”中的“鸭”等,这应该也是最具宜宾地方色彩的一种发音现象了。代表性的字还有“拔河”“拔毛”中的“拔”、“发现”的“发”(同音的还有“法”、“罚”、“伐”、“乏”等)、“达到”的“达”(同音的有“搭”、“答”、“耷”等)、“白塔”的“塔”(同音的有“踏”、“榻”等)、“辣椒”的“辣”(同音的有“蜡”、“腊”等)等。

二、复元音韵母的辨析

(一)丢失韵头u,把合口呼的uen,念成开口呼的en

代表性的字音有吞、存、笋、敦、尊(遵、蹲)、屯(吨、顿、炖、钝)、寸(村、忖)、孙(荪、狲)、仑(轮、论、伦、抡、沦)、盾(遁、踲)等。括号中字为类推字,学习中记住了本字后,就能推断出相关字的韵母发音了,例外的情况是极少的。

(二)增加韵头u,把开口呼韵母ei,念成合口呼韵母uei

代表性的字音有为、累、泪、类、磊、垒、雷(蕾、镭、擂、檑)等。

(三)把üe念成io

这类字音的代表是学(雪、薛、穴、削)、却(缺、确、雀、瘸)、月(曰、越、约、阅、乐、岳)、绝(觉、决、诀、倔)。括号中字为音同字。

这类字也有把üe念成u的,如以上字音,在兴文等地就是这种情况。

(四)把复元音韵母ie,念成单元音韵母i

这种现象在翠屏区、宜宾县、屏山、长宁、江安、珙县和兴文等地都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如也(夜、野、冶、曳) 、且(茄、砌)、些(写、谢、斜、邪、械、卸)、借(戒、介),另外如称谓中的爷爷、爹爹、姐姐等。

宜宾人可从以下词语中加强练习。如感谢、椰子、爷爷、爹爹、姐姐、野外、夜晚、借口、番茄、斜坡、装卸、谢谢。

当然,像把“街道”中的“街”、 “阶级”中的“阶”、“界限”中的“界”、“解放”中的“解”等念成ɡɑi,这样的发音已经是越来越少了。但是,把“解手”中的“解”念成ɡɑi,把“鞋子”中的“鞋”念成hɑi,“鞋子”与“孩子”不分,却仍然是宜宾方言与四川方言共通的代表性发音特色。

(五)把复元音韵母üe,念成单元音韵母ü

如在宜宾的许多地方,把“靴子”中的“靴”念成xü,在筠连等地方把“绝对”中的“绝”念成jü,把“瘸子”中的“瘸”念成qü等,在声母是j、q、x的情形下发生的异读情况也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六)把复元音韵母ɑ o、ou,分别念成单元音韵母o、u

前者如“烙铁”的“烙”、“奶酪”的“酪”、“芍药”的“芍”等字音;

后者如“回眸”的“眸”等。

(七)把复元音韵母ɑ 、o、ou等,念成鼻音 韵母on

如“茂盛”的“茂”、“贸易”的“贸”等,就是把ɑo念成了onɡ;

又如“谋略”的“谋”、“皱纹”的“皱”等,就是把ou念成了onɡ。

这类字音是把某些不带鼻音的复元音韵母念成了带鼻音的韵母了,所以有些人说宜宾方言中没有鼻音字,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关于这个方面在下面还会说到。

(八)把单元音韵母ü,念成单元音韵母i或u

(1)在兴文县和江安县等地存在这种现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去”字,不仅把韵母ü发成了i,连声母也由q变为了k,形成特殊的ki音,这种声母和韵母都发声变化的情况虽然不多,但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宜宾语音现象。

(2)宜宾话也有把“圆周率”、“绿色”中“率”和“绿”字的韵母直接读成u的语音现象。

三、鼻音韵母的辨析

宜宾话和四川其他地区方言一样都没有后鼻音韵母inɡ的发音,也基本没有后鼻音韵母enɡ的发音,而对于后鼻音韵母ɑnɡ、onɡ的发音,则有较好的区分。

(一)宜宾话将韵母inɡ,念成韵母in或其他

如把“欢迎”念成huɑnyin,把“行动”念成xindonɡ。当然也有另外的读音情况,如把“硬、杏”的韵母念成en;把 “顷(倾)、营、莹(萤、萦、滢)”等的韵母念成ün。

要区分这类语音情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训练:

(1)同类练习,感受发音不同。

in:拼音、信心、亲近、辛勤、殷勤、引进

inɡ:倾听、命令、姓名、行星、性情、清醒

(2)同声母单音节字对比,正确发音。

音—应 宾—兵 拼—乒 民—名 您—宁林—玲 斤—经 新—兴

(3)同声母多音节词对比,区分意义。

民心—明星 金银—经营 亲近—清净

人民—人名 寝室—请示 进场—静场

(二)宜宾话将韵母enɡ,念成韵母en、onɡ 或uen

(1)当声母是b、p、m、f时,往往念成后鼻韵母onɡ。

如崩(蹦、绷、嘣)、朋(鹏、棚、硼)、孟(猛、锰、勐)、蒙(濛、朦、檬、艨)、风(疯、枫、讽、凤)、逢(缝、蜂、锋、峰)等。

(2)当声母不是b、p、m、f时,一般念成en。

如“更正”(ɡenzhen)、“生成”(shenchen)等,这里都把enɡ念成了en,这在宜宾话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要认真地区别开来,同样需要对照性练习。

分类练习,感受发音不同。

en:认真、身份、根本、深沉、门诊

enɡ:风声、风正、增生、省城、更正

同声母单音节字对比,正确发音。

嫩—能、根—耕、真—争、陈—成、神—绳、谮—症、岑—层、森—僧

同声母多音节词对比,区分意义。

陈旧—成就、绅士—声势、阵势—正是

人身—人生、诊治—整治、市镇—市政

(3)个别现象如“横”、“绳”等字音,韵母enɡ则念成了uen,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

(三)把复 ɑ元音韵母nɑ与鼻音韵母nɡ念混淆

这种发音现象在长宁、屏山一带比较明显。

(1)把ɑn念成了ɑnɡ。

如把“反问”说成是“访问”、“看”说成“炕”、“滩”说成是“汤”。

(2)把ɑnɡ念成了ɑn。

如把“访问”说成“反问”、“钢芯”说成“甘心”。

(3)把ɑn念成iɑn。

在兴文县个别地方有这样的发音,如“一半”读成“一辩”。

(四)没有韵母u nɡ、i nɡ等

(1)把uɑnɡ念成uɑn。

长宁、屏山一带把“上床”说成“上船”、“怕光”说成“怕官”。

(2)把iɑnɡ念成iɑn。

屏山等地把“羊(样、养、洋、痒、佯、氧)”、“央(殃、泱、秧、怏、鸯)”中的iɑnɡ韵母读成iɑn韵母,发“盐”音,把“香”读成“先”。

除了以上归纳的韵母发音情况之外,还有其他个别地域性韵母异读情况,因其应用范围窄,对应性字词不多,难以归类,难具地方代表性,在此也就不再一一列举。

参考文献

[1] 梁德曼.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2

[2] 聂敏熙. 普通话语音知识[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8

[3] 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