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堆货物是哪天的嘛

这堆货物是哪天的嘛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常说,记者要会察言观色。在采访现场要善于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抓住对方的心理变化,适时地提出适当的问题。但在察言观色的同时,也要会“观物”,也就是指对于现场细节的观察,一切可以为采访服务的事物都不要轻易放过。单看“这堆货物是哪天的嘛”这个提问,似乎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什么”问题。

【案例48】 这堆货物是哪天的嘛?——察言观色还要“观物”

2012年1月底,时值岁末年初,一方面,通过网络购买年货的人群急剧上升,快递业务猛增;另一方面,快递公司“四通一达”陆续停止收件,或明确表示即使收件也只能在节后发送,微博、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更是爆出了多起民营快递公司延误包裹的事件。针对这一社会现象,重庆电视台新财经频道《重庆经济新闻》栏目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快递公司,希望获取现场资料。但采访进行得并不顺利,几家公司内都是堆积如山的包裹和零星的几个工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工作人员也只是用“没得人”、“放假了”、“人少了,没人来派件”等简单的话语来回答,于是记者开始和工作人员闲聊,希望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记者】(手指着地上)这堆货物是哪天的嘛?

【工作人员】(转头看了看)三天前的了,你看嘛,根本就没有人来分拣。

【记者】那这些货好久才发得出去嘛?

【工作人员】好久?上个礼拜的货都还在(库房)里面的,这批货怕是要等到过年了。

我们常说,记者要会察言观色。在采访现场要善于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抓住对方的心理变化,适时地提出适当的问题。但在察言观色的同时,也要会“观物”,也就是指对于现场细节的观察,一切可以为采访服务的事物都不要轻易放过。在这个例子中,工作人员之前简单的回答已经可以构成新闻事实了,也没有不恰当的地方,但千篇一律的回答很难出彩,新闻也就失去了鲜活性。

单看“这堆货物是哪天的嘛”这个提问,似乎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什么”问题。但其中传递出来的提问方法,特别是对于现场的观察力,值得我们好好去理解。又如2012年10月,记者参加一个关于产业园发展的论坛,在现场发放的几本项目资料中,看到了“园区不是幼儿园,但奶爸很多”这样一句宣传词,便记录了下来,在媒体集中采访时,记者便以这句话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引起了受访者的注意,顺利地获得了专访的机会。

案例来源:

编著者粟栗原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