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访谈类报道的创新

新闻访谈类报道的创新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访谈类报道的创新是对目前新闻访谈类报道的超越和发展,对原有节目形式和内容的深度挖掘和突破。

第四节 新闻访谈类报道的创新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能够让主持人与嘉宾或者观众围绕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是电视媒体传播意见和观点的渠道。不管是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还是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对话》《开坛》《新闻会客厅》《面对面》都是如此。新闻谈话节目的魅力就是当事人话语的魅力,它的力量来自于真实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表达。它使得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厘清问题的全貌,接近问题的本质,同时展示人的个性,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不同状态。

如果从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办最早的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算起,中国的新闻访谈类节目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新闻访谈类节目如何更受观众欢迎?那就需要节目不断创新,无论节目形式,还是选题策划。

创新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新闻访谈类报道创新是节目不断发展的路径。新闻访谈类报道的创新是对目前新闻访谈类报道的超越和发展,对原有节目形式和内容的深度挖掘和突破。

一、新闻访谈类报道的深度挖掘

新闻访谈类报道节目以新闻为由头和内容,以访谈为形式,灵活性、可塑性强而成为媒体竞相采用的节目样式。这种类型的节目要想得到观众认可,受到观众欢迎就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进行深度挖掘。

(一)深度的向度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人是事的主体,因此新闻离不开人和事。有人将新闻简化为以下三个公式: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新闻;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新闻;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新闻。由此可见,在人+事=新闻这个等式中只要人、事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具有显著性、不平凡性就可成为新闻,虽然这样的表述过于片面和简单,但以此探析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深度颇具启示意义。

从等式中可以看出挖掘新闻深度有两个渠道:着眼于人或着眼于事。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深度开掘相应有两个走向,以人为中心或以事为中心。人、事并非对立和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任一向度都不是绝对的,只是在关注人和事的同时各有侧重。以事件为中心着眼于广延性,要以人见事,而以人为中心则侧重于纵深性,要以事显人。

新闻调查》是央视创办的深度报道类栏目,其选题原则是具有新闻性、社会性和故事性;《名人面对面》是凤凰卫视的一档人物专访型电视谈话节目。单从名称就可看出前者以事件为中心,后者以人为中心。以事件为中心要挖掘新闻背后的事实,其深度就是一种展现社会关系的事实,而以人为中心则要挖掘人物背后的事实,其深度就是一种展现人物经历、人物性格的事实。我们以《新闻调查》和《名人面对面》两个栏目对有关陈丹青辞职的同题材的深度的向度挖掘进行探讨。

在以陈丹青辞职为题材的节目中,《新闻调查》将与陈丹青相关的人物列入采访的行列,落榜学生、老师、官员等,他们的经历和讲述充分展现了事件始末;《名人面对面》只以陈丹青为访谈对象,在陈丹青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叙述中展现他的个性,由此窥视“此人为此事”的特殊性。这两种视角所挖掘的深度不一样,前者展示出事件的广度,旨在揭露新闻事件发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而后者展示出人物的主观性和事件的特殊性,旨在揭开新闻人物造就新闻事件的原因。

(二)深度的开掘

深度靠事实来支撑,背景材料是拓展深度的重要事实。背景材料的穿插可以增加新闻的立体感。新闻背景材料依据深度的向度也可分为关于人物的背景材料和关于事件的背景材料。

人物背景材料要充分展现人物的个性,事实背景材料要探究新闻背后的事实。我们仍以《新闻调查》和《名人面对面》两个栏目对有关陈丹青辞职的同题材的深度的开掘进行探讨。《名人面对面》重笔着墨于陈丹青本人的背景,包括他上山下乡的经历,从农民一跃成为大学生再到留学生的经历,以及他喜穿中山装的情结;而《新闻调查》则呈现的是有关事件的背景资料,包括落榜学生的叹息、美院老师的看法、教育部门官员的态度。

节目中,《新闻调查》和《名人面对面》都用到了简介陈丹青身份、经历的背景资料片,真正体现节目个性,展现节目深度的背景材料是主持人在访谈现场挖掘的事实和信息。《名人面对面》中许戈辉不断询问陈丹青文革经历对他的影响,对“反”的理解以及他个人对辞职的感受,这些内幕性的资料勾勒出个性鲜明的陈丹青;《新闻调查》中柴静调查到陈丹青一连四年未招收到研究生,采访了数位落榜学生,听取了教授对英语考试的批评意见,这些事实展现出事件发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1.提问的方式

访谈是节目的主要形式,人物式访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景中,以有限的嘉宾为访谈对象;事件式访谈的场景随事件解疑的推进而异,嘉宾也随之变化。《名人面对面》只有陈丹青一个访谈对象,而《新闻调查》的受访者涉及学生、老师、官员、自由画家。

事件深度型的提问策略集中表现为不断质疑,刨根问底。《新闻调查》中柴静追问:“很多人也都批评体制,但是没有人因为这个辞职,您为什么这么做?”“到底是体制不对还是您不对?”“最后是什么让您不能忍受?”质疑是《新闻调查》的生存方式。质疑要循着问题的指向有疑而问,并且把质疑作为寻找新线索的契机,根据回答找到其他线索为拓展访谈对象继续发问。柴静在陈丹青的回答中找到他曾经看重的几个落榜学生,他们对英语考试弊病的痛陈给现行考试制度有力的一击。

人物深度型则在于激问,不断制造矛盾,调动被访者的积极性,暴露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展现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名人面对面》中许戈辉问道:“您说是不是搞艺术的人会经常处在这种状态下(大惊小怪、过于敏感)。”“艺术家不都是自恋的吗?不都是希望名垂千古的吗?您例外吗?”这样的问题迅速调动陈丹青的情绪,进入状态,陈清事实。正是在不断的激问中人物访谈克服了单一场景的乏味,把访谈引向高潮,在现场气氛张弛有度的情况下走向内容深刻。

2.叙事结构的安排

《新闻调查》采取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强调“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所以制造悬念和解开悬念构成它的叙事过程。《新闻调查》不断揭秘未知,由浅入深、步步为营。陈丹青为何辞职(招不到合格的学生)——学生素质如何(英语未达标)——考试制度的弊端(以文化成绩定生死)——学者/学生/画家解读英语考试、教育体制。由此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由表及里,最终深入新闻事件的内核。

《名人面对面》采用传记式的叙述方式,以人为着眼点,人物的经历娓娓道来,展现“事在人为”的特殊性,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让观众感触到鲜活人物,理解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节目从陈丹青辞职回溯到他儿时的经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体制下他“进步”为研究生,现今教育体制下他“退步”辞去教授;文革记忆造就他敏感、愤怒,留美经历促成他好反思、参照;他直言敢谏,追求人格独立。在一对对矛盾冲突中,人物立体化,事件明朗化。

综观新闻访谈类节目,其深度开掘的两个维度各有千秋。虽然人物维度较事件维度缺少大视野,并且常常为人所忽视,但是它却为理解新闻事件提供了另一视角。此外人物维度并非要名人才有挖掘价值,“不平凡的人”只是相对而言的,在“平凡人+不平凡的事=新闻”这一等式中,当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时,他也就成了不平凡的人。

二、新闻访谈类报道的创新

新闻访谈类报道作为电视工作的创新成果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民生新闻栏目中,这种形式则更经常地被采用。虽然,访谈有着吸引力强、可塑性高的优势,而且节目内容的深浅度也可根据需要灵活地把握。但是,由于很多实际问题的困扰,比如时长有限、主题严肃、内容枯燥等,让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操作难度很大,所以新闻访谈类报道需要不断创新。下面我们以武汉电视台的《百姓连线》栏目为例谈谈如何创新新闻访谈类节目,从而让观众更受欢迎。

2009年5月期间,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栏目推出了一个名为“区长百姓面对面”的系列访谈节目。这个节目立足民生问题,请来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的政府“一把手”,以电视访谈的形式,和老百姓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并解决生活疑难。这个节目的一些做法和创新,给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经验。

(一)设置中心话题,规避时长限制

电视新闻访谈往往被设置于新闻栏目惯常的时段内。特别是民生新闻栏目,时长通常在60分钟左右。推出访谈,如果一次两次,还可以“铺满全篇”,但如果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内,访谈将持续进行,那么,节目的编排就不得不顾及民生动态新闻的播报了,可是这样,又将挤占本就觉得局促的访谈时间。

同时,大多数民生新闻栏目已实现了直播,这就让新闻访谈不可能像一些谈话节目那样,先天南海北地神侃,录制下来,再后期剪辑加工,留下精彩就行了。直播,让新闻访谈必须“一次过”,中间不能停顿、不能修改。

《百姓连线》推出的“区长百姓面对面”是一个系列新闻访谈节目,前后共有7期。正如上文所言,在一个周期内持续进行访谈,势必会流失掉一部分关心“动态”的观众,也会因为在一段时间里疏远“动态”,让栏目的“新闻话语权”在竞争中被对手填补,得不偿失!

为此,《百姓连线》对访谈进行期间的节目版块进行了分割,以30分钟为限,前半部分访谈,后半部分继续常规状态,播报民生动态新闻。虽然,这种分割兼顾了“访谈”和“动态”,照顾到了栏目的“长远利益”,但无形中让访谈的伸展空间再一次雪上加霜,时间上更显得“捉襟见肘”。在半个小时时间里,和一位管辖着至少数十万百姓的区长进行访谈,可以想象,是很难做到尽兴的。

为了规避时长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保持访谈的完整性,发挥访谈的效用,让访谈做得“好看”,就必须下决心“留主干去枝蔓”,围绕一条主线展开访谈。在“区长百姓面对面”的访谈节目中,主线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设置中心话题。在各期节目中,以不同的中心话题作为访谈主线,次第展开并引申话题,既区别了各区的特点,也让时间变得相对“充裕”了起来。

以中心话题作为主线组织材料,访谈能做到有的放矢,结构可以做到紧凑,内容也可以很实在。同时,中心话题的选取对于民生新闻节目来说难度也不大,只需要紧扣民生主题,什么拆迁、教育、医疗等等问题,都可以和区长们进行访谈了。但是,这些主题都很严肃,也显得很大,谈不好会让政府官员一味地去介绍工作、去展示成绩,这样的访谈一定是“形式死板、内容枯燥”的。所以,“寻找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应该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好办法。

(二)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避免内容枯燥

新闻类访谈节目,优势在于内容的选取具有社会性和新闻性,但这也恰好是弱势所在,相比起情感性谈话节目的娱乐性、文艺性,新闻访谈往往会显得说教、枯燥。《百姓连线》“区长百姓面对面”系列访谈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这次系列访谈节目在确定了不同的中心话题之后,每一期的访谈都精心选择了一个具体而贴切的小切口,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然后,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或者是新闻短片的过渡、衔接,让访谈关注的“点”层层递进、逐步引申,最后落脚到一个超越某单一城区的“面”,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访谈内容的推进,逐步地把视角集中到了一个影响面更广泛的民生话题上来。例如:在第一期节目里,就是从一本小说引出了吉庆街的话题;第三期节目则是从一根扁担说到了汉正街的整治;而第五期节目,切口更小,话题起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引出了青山区建设两型社会的“大”主题。

这些“点”的切入虽然很小,但观众很熟悉,能迅速地被这些新颖的“点”吸引,很快就能被访谈内容的“共振点”所带动,接着“看下去”。在观众“走”进话题之后,一个又一个的“包袱”随之抖开,话题的中心这才“真相大白”。从一本小说到特色街区的改造,从一根扁担到城市的整合整治,从一枚硬币到两型社会的建设……“极小”的切入点,通过节目编导的“匠心独具”,自然地过渡到了一个“很大”的关注面。

这种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构思,既让访谈对象,也就是区长们,“有话可说”的同时避免了“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也让观众兴趣盎然的参与了进来,不觉得内容空泛。同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访谈手法让一个个很难把握的城市话题,由“大”化作了几个“小”,又把几个“小”连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大”,有可能枯燥、单调的新闻访谈也因此有了“颜色”,有了“动感”,有了“看头”。

很有必要提到的是,纵观整个系列访谈,如果把所有的“面”集合起来,呈现出来的则是更大的一个“面”,也就是说,七期访谈的中心话题,如:“民生饮食”(第一期江岸)、“民生财政”(第二期江汉)、“城市品牌”(第三期硚口)、“城市拆迁”(第四期汉阳)、“城市文化”(第五期武昌)、“两型社会”(第六期青山)和“全民创业”(第七期洪山),把它们聚拢在一起,反映出来的、深入探讨的正是大武汉的“大”民生。

(三)新闻访谈类节目应做足“看的文章”

电视节目,当然包括新闻访谈在内,都应该首先基于电视特有的表达形式。那么,什么是电视特有的表达形式呢?简单笼统地说,就一个字——“看”。

访谈,是以对话为主的节目,让观众以“听”为主,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所以,这次的系列访谈就紧扣住了电视元素的调动,在“看”字上做足了文章。

“看的文章”里最突出的当然是“道具”的运用。道具,是借用影视作品的说法,在新闻传播中,通常把它叫做“实物信息元素”。恰如其分地借用“道具”引出话题,直观、形象,最重要的是它让观众觉得“好看”、觉得“有意思”。

如在第二期节目里,在和江汉区区长谈财政用于民生的份额时,就借用了“蛋糕”这个形象的道具。用“切蛋糕”的形式准确、直观地再现了区政府在老百姓身上,是“怎样用钱,用了多少钱”的;而在和青山区区长谈两型社会的时候,一辆自行车被请到了演播厅里,不用说更多的话,就把老百姓对政府应率先节能的希望和要求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武昌区呢,一块古城墙的砖头,让所有的武汉人都认同了区政府保护历史文化的决心和举措;硚口区区长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改造汉正街和搭积木一样,既要专心于事业,又要保持规划的一致性。

大胆地引入文艺元素的包装,提升观众的兴趣点,使电视的“看”被充分地放大。以内容为基石,以创意做包装,借用道具,烘托主题,增强了可视性,让枯燥的访谈,变得有了趣味,让严肃的对话,变得亲和、贴近。

(四)以互动增加访谈的参与性

在大多数新闻访谈的节目里,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采用“互动”来增强节目的参与性,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而在“区长百姓面对面”系列节目中,互动不再只是直播过程中的一种形式,而是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区长百姓面对面”被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社区行”活动。由《百姓连线》组织,相关部门配合,邀请区长们率领区属职能部门和公用行业走进各自辖区的某一个社区,在现场搭台,直接受理市民投诉,处理民生问题。这个活动,将互动这种模式放大到了现场。通过接连七场的进社区活动,让区长、老百姓,还有媒体真正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在大规模的现场群体互动中,更直接、更有效地促进了一大批民生问题的解决。七场活动共接待市民数万人,受理民生投诉上万件。

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直播访谈阶段,互动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百姓连线》在直播现场设置了观众区,邀请来新闻当事人、社区群干和各位区长,让双方在演播厅里继续实现真正的面对面。现场观众的出现增强了访谈的真实感,提高了节目的客观性,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了认同感和参与感。同时,在直播过程中,不断地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互动,把观众的问题直接向区长提出来,以现场办公的形式突出了节目的实效,也将这一面对面节目营造成了真正的公众论坛。整个访谈节目一直是采用电视新闻短片的形式,交代事实性信息,作为引发或佐证论点的依据;又以现场访谈作为意见性信息,构成中心话题的主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是,采用现场提问或电话、网络留言等互动形式,让观众的直接参与成为了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的发酵素,让面对面通过互动,完成了由形式包装到内容主体的递进。

(五)现场办公,突出访谈节目的实效性

新闻访谈类节目大多选择社会近期关注的焦点、难点作为关注面,但多数情况下却停留在了谈上,对于问题的产生原因、社会背景和解决方案,能做到深入地谈,却不能现场就解决问题,这多少会给人留下“不痛不痒”的感觉。

《百姓连线》的这次访谈,谈话的对象是区长,是有决策能力和行政权力的人,和他们只是一味地“谈”,会让百姓失望,也会让节目失去光彩。能请到这样的“嘉宾”,就应该让他们尽情地展现各自的能力、水平和智慧,节目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所以,在访谈进入到第二个层次,就设计了“现场办公”环节,在直播过程中,请区长们现场办公,解决老百姓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快问快答”“回复留言”“回答网络问题”等各种互动形式,把老百姓的问题直接“丢”给区长,请区长作答,请区长解决。在一问一答之中,观众经常能听到区长们在节目里斩钉截铁的声音——“管”“这个问题,我一定管”“下周二,我就让这堆垃圾消失”……

回答问题时,由于节目组没有事先和区长“打招呼”,区长们对有些问题,或许会有短暂的尴尬,但他们都迅速地表现出了把百姓诉求放在心中、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行政作风,这也在无形之中彰显了党和政府勤政爱民、亲民为民的行政新风。这种类似“电视接访”的形式,在武汉市的媒体中尚属第一次,不仅是观众,连区长都感觉“很过瘾”。可以说,这次访谈说是区长百姓“面对面”,其实反映出来的正是——党和政府与百姓——心连着心!

“区长百姓面对面”系列访谈的创新性尝试给新闻访谈类节目虽然留下了一些好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第一,访谈中多点围绕主线,成散射状,中心话题的延展深度和纵深力度显得不够,“点”的切入没有更好地实现“面”的引申。第二,道具虽然出彩,但过多、过频地使用,则往往会吸引观众的大部分注意力,进而影响了观众对内容主体的关注。新闻访谈毕竟不同于一般谈话节目,引入文艺元素也不等于新闻应该文艺化,所以,“度”的把握才是成功的关键。第三,综合各期节目来看,不能就主题和内容提出更深刻的问题。节目准备充分,但临场应变仍存有不足,导致部分嘉宾谈论的积极性降低,出现了观众对于个别节目中心议题的关切度降低的现象。尽管如此,这种大胆尝试创新的思路和做法还是值得借鉴和研究的,因为新闻访谈类报道只有在摸索和创新中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