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

年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以《纽约时报》为例The Depi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Taking New York Times as an Example韩运荣 卢 曦论文摘要:2007年4月,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显现,2008年9月14日,华尔街上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以《纽约时报》为例

The Depi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Taking New York Times as an Example

韩运荣 卢 曦

论文摘要:

2007年4月,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显现,2008年9月14日,华尔街上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与此同时,美林同意将公司以500亿美元卖给美国银行,而保险业巨头AIG急需巨额融资,以避免陷入绝境。这些消息震动了全球的金融市场。美股周一暴跌,道琼斯指数创“9·11”以来单日最大下跌点数与跌幅,全球股市也随之大跌。对此,有专家评论:雷曼公司宣布破产或许预示着一场更大规模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来临。对于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而言,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国家形象如何?本文就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国际参与与中国国家形象呈现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以《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报道数量、报道视角、报道主题、报道的倾向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勾勒出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在全球经济危机袭来之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2008年9月14日,以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危机袭来。此次金融危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地缘上的改变,以往金融危机发生在拉美、亚洲一些国家和俄罗斯,而此次危机是从素有全球经济“发动机”之称的美国华尔街开始,并向全球蔓延。如果说,2008年中国所经历的不寻常的考验是以中国为主导力量,其成功应对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而在时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一复杂而微妙的时期,中国的国家形象又如何?

目前学者对于国家形象这一概念有着不同层面的理解,但一个基本的现实是媒体尤其是世界主流媒体对一个国家的形象的构建和传播更具系统性和影响力,形成了国家形象描绘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产生的形象,或者说是指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和言论中所呈现的外部形象。本文将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勾勒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在全球经济危机袭来之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一、研究方法说明

(一)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9月14日至10月7日):危机爆发期。

第二阶段(10月8日至11月10日):全面流动性危机开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10 月8日宣布降息。根据专家的分析,全球各大央行联手降息,反映了这次金融大海啸已经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即从次贷引发的危机爆发进入全面流动性危机之中。[1]期间,国际会议密集,寻求救市良方。

第三阶段(11月10日至12月12日):重拳救市阶段。标志性事件有二,其一,中国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措施出炉;其二,美国救市计划进入第二阶段,依据是美国财长保尔森11月12日宣布,由于市场情况恶化,美国救市计划进入第二阶段。[2]

(二)样本

根据金融危机阶段性分析,笔者对2008年9月14日至12月12日《纽约时报》网站(www.nytimes.com)所有见报稿件进行阅读,在此时间段内所有与中国相关的报道共计52篇,全部列入样本。

(三)类目

主要包括数量、视角、主题、倾向性。在此主要说明视角和主题。

1.报道视角

根据《纽约时报》在金融危机期间对中国报道所采取的视角具体分为:

全球视角:从全球的视角涉及中国的报道;亚洲视角:从亚洲的视角涉及中国的报道;中国视角:仅涉及中国国内情况的报道;其他视角:因为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在金融体制上有所不同,故将涉及中国香港的报道归为其他视角类。

2.主题

把《纽约时报》在金融危机期间对中国的报道所采取的主题在全局和局部两大类目下进行分类,在全局方面具体分为政经全局和经济全局两类;局部方面则涉及具体议题。

所谓政经全局是指其议题直接呼吁中国参与到解救这场金融危机中来,发挥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所谓经济全局即指从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审视,其议题具体涉及经济的方方面面。局部方面所涉及的具体议题共分外贸、金融、能源、土地改革和房地产、教育、汽车和就业八大类。

二、初步分析和主要发现

(一)报道数量分析

1.分阶段数量

总样本52篇文章中,第一阶段涉及中国的报道有9篇,第二阶段23篇,第三阶段20篇。其分布比例如图1所示:

img38

图1

可以看出,第一阶段报道数量相对较少,仅占总报道量的17%。第二阶段危机蔓延,《纽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最多,占总报道量的45%。可以说,《纽约时报》有关中国的报道,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不断深入而增多的。

2.头版数量

把报道安排在头版位置表明该事件或问题的重要性并显示报纸对该报道的高度关注。在三个阶段中,涉及中国的报道共有7篇刊登在头版,其中第一阶段0篇,第二阶段3篇,第三阶段4篇。分布比例如图2所示:

img39

图2

其中第二阶段占头版报道总量的43%,第三阶段占头版报道总量的57%。7篇头版报道较集中地分布在第二、第三阶段,说明随着金融危机的扩大和深入,对中国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增长。

(二)《纽约时报》报道视角分析

按《纽约时报》报道视角分析,把中国置于全球视角之下考量的共有26篇,以中国视角报道金融危机的有20篇,对相关问题从亚洲视角以及其他角度报道的各有3篇。报道比例如图3所示:

img40

图3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从全球视角对中国进行报道的数量居多,约占总报道量的50%。其次是对中国自身视角的报道,约占报道总量的38%。此外,对相关问题从亚洲视角以及其他角度报道的各占总报道量的6%。

《纽约时报》多从全球视角出发报道中国,表明中国在国际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影响力,在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国际参与以及可能发挥的作用令西方世界期待。

《纽约时报》对中国自身视角的报道也很多,一方面是由于这期间中国应对危机出台的政策、措施颇多,引起美国的极大关注;另一方面,西方世界通过对中国事务的深度关注,以分析和判断中国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承受力。

(三)《纽约时报》报道主题分析

1.全局与局部

这期间《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议题按全局与局部划分,我们发现,从经济全局和政治全局出发的报道文章分别有6篇和5篇,有41篇文章是以局部的视角来关注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的。

2.局部议题分析

在对主题进一步划分之后,我们发现在41篇局部报道中,金融报道共有24篇,外贸方面的报道有7篇,土地改革相关报道有4篇,能源报道有2篇,此外对房地产、教育、汽车和就业的报道各有1篇。具体报道比例如图4所示:

img41

图4

其中,金融报道所占的比例最大,约有60%的文章集中报道了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其次是外贸方面,即对中国进出口问题的关注,约占报道总量的17%。再次为土地改革,约有10%的相关文章报道了这一问题。此外有5%的报道涉及能源方面。最后各有2%的文章报道了房地产、教育、汽车和就业的相关问题。

之所以对金融报道所占的比例最大,表明对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金融领域内的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外贸报道比例其次,由于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那么,此次金融危机由于美国消费下降,势必对中国出口产生直接影响,关注中国进出口实属必然。

(四)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通过对52篇样本的分析,《纽约时报》三个阶段对中国报道的倾向如下表:

img42

《纽约时报》所构建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总体国家形象呈现:

img43

图5

图5反映了《纽约时报》对金融危机中中国国家形象的整体评价。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呈现大体上是中立的。但如果根据三个阶段来进行报道倾向分析,其结果却有显著不同。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所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

img44

图6

如图6所示,第一阶段的相关报道中,正面评价最多,占这一阶段报道量的56%,没有负面评价,无明显倾向的报道占4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的初始阶段,《纽约时报》对中国的评价是正面的,对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给予很高的期望。

第二阶段《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所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

img45

图7

根据图7,在第二阶段全面流动性危机开始后,在《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中,无明显倾向性的报道占了主要部分,44%的报道都持中立态度。正面评价的报道约占30%,负面评价占这一阶段报道量的26%。

从这一阶段的报道倾向上来看,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对中国十七届三中全会所传达的中国救市信息和态度的观望,《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刻画渐趋中立,负面报道开始增加,正面报道开始减少。

第三阶段《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所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

img46

图8

如图8所示,进入第三阶段的重拳救市阶段,无明显倾向性的报道继续占据主导地位,50%的报道为中立倾向,37%的报道为负面评价,仅有13%的报道为正面评价。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中国出台4万亿救市计划之后,《纽约时报》的负面报道进一步增多,正面报道所占比例继续减少。

三、结论及分析

(一)中国与美国:中国国家形象凸显——“利益攸关者”

1.从报道数量上来看,金融危机深入,相关报道增多

就设定的研究阶段而言,《纽约时报》有关中国的报道共52篇,其中第一阶段也即金融危机的爆发期间有9篇;第二阶段开始进入全面流动性危机阶段,有23篇;第三阶段为重拳救市阶段,相关报道有20篇。可以说,从9月14日美国金融危机乍起到12月12 日,《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与金融危机的进程紧密相连,即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与蔓延,有关中国的报道量持续增加。这一点在头版的报道上也有所体现,随着危机的深入,第三阶段刊登在头版上有关中国的报道明显增多。作为美国主流报纸的《纽约时报》,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对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持续关注,正说明其对作为国际社会新兴市场力量的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作用的某种期待。

2.从报道议题上来看,关注金融尤多

从对《纽约时报》报道议题的分析来看,从经济全局和政治全局出发进行报道的文章分别有6篇和5篇,有41篇文章是以局部的视角来关注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占总报道量的78%;在这41篇局部报道中,金融报道所占的比例最大,共有24篇,约有60%的文章集中报道了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而在金融领域的报道中,对政策和会议的报道最多,各占报道总量的29%,其次是涉及投资方面的报道,约占总报道量的25%。

从报道议题上看,对金融领域最为关注,在金融领域中又把焦点集中于政策和会议的报道。《纽约时报》对中国金融政策及会议举措的持续关注,说明中国深深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中美经济互相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总之,应对金融危机,《纽约时报》凸显的中国国家形象是美国或者说全球经济的“利益攸关者”。

(二)中国之于全球:中国国家形象凸显——“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此期间,《纽约时报》有关中国的报道按中国视角、全球视角和亚洲视角以及其他进行分类,以全球视角的报道最多,共26篇,约占总报道量的50%;其次是中国视角的报道,约占报道总量的38%。此外,从亚洲视角以及其他角度的报道分别占总报道量的6%。总之,在报道上明显以全球视角为主。

事实上,近年来《纽约时报》从中国视角出发报道中国经济的文章占大多数。有资料显示,从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纽约时报》在其头版与国际版中涉及中国经济的报道数量在60篇左右,以从中国视角出发的为主。[3]

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视角变化明显,即由之前以中国视角出发为主转变为全球视角为主,这说明中国力量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密切相连,并得到了更多的国际关注,正因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应对或处理重大国际事务时,中国已然是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三)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态势:动态、依势而变

以往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居多[4],而此次《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总体上以中性居多,占总体的36%,正面评价报道占31%,负面评价报道占33%。可以说,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总体上是中立、不偏不倚的。这似乎符合《纽约时报》一贯秉承的客观公正的基本报道原则。但如果将其报道倾向根据三个阶段深入分析,其报道倾向上有明显的先扬后抑趋势,似乎与中国的救市举措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第一阶段,金融危机乍起。美国正处于政府是否出手救市的争议期,而此时中国的金融政策仅作了局部的调整,并没有出台全面的应对政策。与此同时,《纽约时报》上关于中国的报道正面评价最多,占这一阶段报道量的56%,没有负面评价。可以想见,中国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自然免不了身处金融危机中的美国对中国救市寄予某种乐观期待。

第二阶段,金融危机开始蔓延。此间,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欲通过推动农村经济来拉动内需,改变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抵御金融风险。显然,此次全会起到了应对金融危机政策风向标的作用,通过观望,《纽约时报》对中国救市的期望开始回归理性,在此阶段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减至30%,负面评价增至26%,但中性报道居多,占44%。美国政府大规模的救市方案也先后在参、众两院通过。

第三阶段是重拳救市阶段。11月5日中国国务院救市政策明朗,11月10日中国公布了4万亿针对国内提振经济的措施,美国财长保尔森11月12日宣布,由于市场情况恶化,美国救市计划进入第二阶段,重点将由华尔街向消费群体转移。而《纽约时报》正面评价继续减少至13%,负面评价报道继续增多至37%,总体上,中性报道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为50%。

如果说,以往《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某种负面性的刻板印象,那么此次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我们洞悉到,该报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的某种动态趋势,即根据中国可能的救市举措而先扬后抑。可见,一国国家形象的塑造,绝不仅仅与一国自身因素相关,正如此次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刻,《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动态呈现与美国国家利益有着某种潜在而微妙的联系。

〔韩运荣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卢曦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1]孙立坚:《孙立坚:下一步是联合减税》,《中国经营报》,2008年10月13日。

[2]《世界比较中美救市方案》,《环球时报》,2008年11月14日。

[3]谢浩:《〈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