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传播教育的“两个导向,三个阶段”

新闻传播教育的“两个导向,三个阶段”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传播教育的“两个导向,三个阶段”问:您198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学位的时候,您当时感觉中国和美国的新闻教育或者说复旦和斯坦福大学的新闻教育有什么不同?美国大多数新闻传播院校的本科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传媒组织、公司、政府机关输送初级劳动力。两个导向是理论导向和实务导向,三个阶段是本科、硕士、博士。

新闻传播教育的“两个导向,三个阶段”

问:您198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学位的时候,您当时感觉中国和美国的新闻教育或者说复旦和斯坦福大学的新闻教育有什么不同?

答:我从复旦到斯坦福,感受到的不同很难说是中国和美国的不同,有复旦和斯坦福的不同,但更多的是从本科学习到硕士学习的不同。本科很重视新闻实践,而硕士阶段开始重视研究。我在念本科时就到报社实习过,但我对研究更感兴趣,尤其是宏观一些的研究。当时,复旦的本科生也可以搞一些研究,其中我接触最多的是历史学的研究。而在斯坦福,实证的、量化的方法更为主流。我到那里后,一头就扎进去了。

问:就您当时的了解,斯坦福的本科是不是像复旦的本科一样很强调实践?

答:对,他们的本科也很强调实践。美国大多数新闻传播院校的本科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传媒组织、公司、政府机关输送初级劳动力。它传统上就是这样,现在基本上还是以此为主要目标。硕士这一层次,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很多学校有实务与研究的双重目标,以实务为主。大多数硕士生本科没有学习新闻传播,但在大学毕业后在媒体或其他传播岗位上工作了几年,需要回到学校系统地学习新闻或其他传播实务和应用理论。有的传媒机构把员工派到斯坦福深造,学习硕士课程

问:硕士阶段的实践和本科阶段的实践有什么差别呢?

答:同一门课,在本科阶段的编号比如是168,在硕士阶段的编号变为268,基本内容是一样的。不过,由于学生程度不同了,教学具体内容难度高一些、强度高一些、专业性强一些。在本科阶段,老师还要教学生如何与人打交道,告诉他们最基本的技巧。已经有工作经验或者传媒实践经验的学生,就不必再学这些,你更需要给他们讲原理,给他们的作业要求要高一些。他们的作品往往可以直接发表。他们很多人在工作中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到学校来获取系统的知识和理论框架。

问:在我们这里,从外专业或者外校考来的硕士生有时候会觉得研究生的课程比较难,而从本院本专业考上来的硕士生又会感觉同一个老师同一门课给本科讲的内容和给硕士讲的内容差不多,缺乏新鲜感。两类学生同堂上课的时候,老师很难教。你们有没有这种情况?

答:这个问题我们在招生的时候就自然地解决了。因为硕士培养的目标很明确,学了新闻传播本科的学生,至少本校的学生一般不会再考本校或者本专业。我们不主张学生本科毕业后立即考硕士,不主张考本专业,更不主张在本校读本专业的硕士。我有同事从本科到博士都是新闻传播专业,但都不是同一个学校。我在北卡呆了14年了,在我的经验和记忆里,没有一个本校的本科生直接上本校本专业的硕士班。

新闻实践人才和新闻研究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很不一样。因此,本科教育不一定是硕士教育的预备班,硕士教育也不一定是博士教育的预备班。

问:鼓励跨专业跨校学习,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答:学生的多样性越强,对班级的贡献越大,比如在讨论中视角很不一样。学生的贡献是因为他与别人不同,学生相互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不能单靠老师讲解。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也有助于老师自己的进步提高。我就感觉我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老师想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更大的影响,途径之一就是把你的成果传布给背景不同的更多的学生。还有,老师的很多新发现往往也萌芽于和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他们在为你的研究做贡献。因此,无论从教学还是从科研的角度看,学生背景的多样性丰富了整个班级的知识结构。

为了保证学生来源与知识结构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在招生时作出相关的规定,比如限制本专业和本校学生的比例。为了保证教师背景传统的多样性,避免近亲繁殖,我们北卡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做到了本校博士毕业生100%不留校,美国其他大学和其他专业中的绝大多数也是如此。

问:关于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我认为可以清楚地概括为两个导向、三个阶段。两个导向是理论导向和实务导向,三个阶段是本科、硕士、博士。本科阶段主要是实务导向。博士阶段是理论研究导向,硕士阶段则兼而有之,也是比较难以把握的部分。这个教育框架有较强的普适性,但在具体实施上却不那么容易,尤其是硕士阶段的目标和教育模式。

答:在教学目标上,本科生一定是实务导向。新闻传播涉及的面太宽、太复杂,初入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在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实务的基础,要做研究很难,再说,毕业后也没有相应的研究工作给他们。所以,本科阶段只有一个导向,就是实务。

那么,本科是不是完全没有研究课呢?有。但上研究课的目的不是去做研究,而是教会他们毕业后如何去理解和消化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为了这个目的,我们要求你懂一点研究,但是并不是想把你培养成一个研究人员,而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好的记者、好的公关人员、好的广告制作人员、经营者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希望你是一个研究成果的合格的消费者,而不是研究成果的生产者。我们围绕这个目的给本科生设计研究课程,内容包括研究原理、研究方法、如何判断研究产品的好坏。如果你完全不懂研究的逻辑和规范的话,当你面对一个研究产品时,你就无从判断其好坏。我不要求你会做研究,但你要能大致判断研究的质量,因为你将来有可能去预订一个研究产品。你要能提出要求,要能判断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我们的本科生前两年都学公共基础课,后两年才选专业方向课。本科的目标很明确,在新闻传播学院学习两年毕业后就是去做实务。

博士教育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做研究,附带教学。因为,教学也是一种实践,教学的本领通常不是通过听课学得会的,而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学习教学。博士一般读3~5年,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习研究方法和实际上做研究。读博士的时候不应该过分强调听课,而应强调做研究。博士研究生需要掌握的方法很多、很广,五花八门。美国的传播学界,既有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也有心理学的研究传统,这两个传统很不一样,但都是经验的、量化的。另外还有一个人类学的研究传统,也是经验的,但不是量化的,是定性的经验传统。这三种传统都是在实证、经验的大框架之下,而具体的研究方法就很不一样,再加上一个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这四种方法都讲实证、讲事实,探讨的是“是如何”的问题。历史学研究的是过去如何,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是现在如何,但具体的研究方法很不一样。传播法(律)学既研究“是如何”,例如法律说了什么,涉案各方做了什么,也研究“应如何”,例如法律应当怎样定,这类案子应当怎样判,等等。有一部分批判文化学派的学者强调的是“要如何”,他们更多受文艺批评的传统影响。所有传统都在传播学的大招牌下研究,但你会发现他们的前提、假设很不相同,有时甚至互相完全不对话。国内有人问我有没有大家公认的必读书,公认的权威、方法、主流。不存在这样公认的权威。也许这个领域的优点和希望就在于这样的多样性。有的人一辈子就用了一种研究方法,只在一小块领域里做研究,但他为此自豪,并且相信他的研究是最有价值的。这没有什么不好。你把你的这一小块做透做深了,他把他的那一小块做深做透了,再有那么几个人,可以统观全局,把块与块之间的关联、空隙和异同看清楚、说清楚,这个学科就欣欣向荣了。大家都自认自己的工作很重要甚至最重要,抱持着自豪感去工作,那也是正常和健康的,只要不走火入魔,不过度贬低他人。有的人在自己的研究中只使用一种方法,做得非常精了,但他对其他的方法也抱持着尊敬、理解、欣赏甚至学习的态度,那就更好了。这种人越多,对学科建设越好。

博士阶段的研究就应该很专、很深、很细。我觉得北卡博士学习的3年期限有点短,延长到4年或5年更好,博士生可以做得更深更细一些。此外,北卡博士生的必修课太多太散,法律方面有必修课,历史学方面有必修课,量化方法有必修课。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在毕业后的5~10年里只能用一种方法去做一方面的研究,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成为终身教授。否则,他不可能通过评审。然后,他如果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才会跳出原有的研究去拓展新的领域、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如果我来设计博士生的课程,我就会减少一些必修课。

你讲的教学目标导向困难只在硕士阶段存在。但也可以解决,就是让学生自己在报名的时候就选择是做研究还是做实务。这两个导向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做研究的硕士就成了博士的预备班。我刚才讲,博士3年太短,加上硕士2年也不长。你给我10年时间我也不可能把你变成面面俱到的万能研究者。有人说,新闻无学,我看是太有学问了,太精深了。由于我们往往没有充分理解我们这个学科博大的特点,我们往往连一点也没有抓住,每个人都只抓住了一点上的一点皮毛。

在硕士博士学习阶段,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面面俱到。如果你上完硕士再上博士,我可以帮助你掌握两种研究方法,比如抽样调查方法和心理试验方法。在硕士阶段,你首先要选择做研究还是搞实务。如果选择研究,我还要问你,你更感兴趣的是历史学的研究呢,还是法学的研究,还是量化的研究,还是其他的研究。如果回答是定性的实证研究,我的课程设置就会要求你,不仅上本院的课,还要到人类学系去修研究方法。许多人类学家不研究传播,但他们的方法可以被传播学研究所用。如果你要学量化研究,那么,除了听本院的量化分析课以外,我还要你去听教育心理学的统计课程,或者政治学系、社会学系的统计课程。要学的课程很多,不可能无课可上或被迫重复听同样内容的课。只会有时间不够、精力不够的问题。为了鼓励学生尽量早、尽量多地参与研究项目,通过动手做研究学习做研究,我常常不得不建议学生放弃一些听课的机会,尽管那些课很有意义。

如果硕士阶段学的主要是抽样调查研究,但你学完后发现对心理学研究很感兴趣,因为你发现很多问题用抽样调查不能解答,用心理试验就可以解答。这样你在博士阶段就可以去加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仅仅在博士阶段学习研究,毕业后也可以做研究,而如果硕士阶段也做研究,你研究的面可能就广一些。如果在本科和硕士阶段没有学习新闻传播,而是学经济的,那对你的研究又是另一个方面的补益。所以,每种学习轨迹都有长处。

问:硕士教育实行研究系列和实务系列双轨制更切实有效,更能反映学生的未来走向。

答:对。我认为硕士划分为研究系列和实务系列比较能反映实际情况。实务系列又可以根据不同行业或媒体划分为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公关、广告等。一方面,各个专业方向有细分的专业课;另一方面,各方向的学生都要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外的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所需要的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