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公民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公民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企业公民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理论从法学视角探讨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企业公民理论不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企业的“原罪”,而是把企业社会责任当成是企业基于利己动机而主动作出的利他行为。也正因此,企业公民理论更容易为各方所接受,更加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二、企业公民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公民理论从法学视角探讨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将企业看作是社会的公民,从法学角度强调企业的“公民身份”,在该理论框架内,企业与自然人都是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个体。自然人要想成为一个好公民,不仅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而且也要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相似的,企业要想成为一个好公民,同样不仅要遵守法律的规定,而且也要承担其应当承担的经济、道义伦理上的义务。

企业公民理论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本质归结为企业主动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自觉行为,而不是像利益相关者理论那样,将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归结为企业对其获得的合法但不合理利益的返还义务。换句话说,企业公民理论不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企业的“原罪”,而是把企业社会责任当成是企业基于利己动机而主动作出的利他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公民理论揭示出了企业参与社会性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动因是企业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并且通过可比拟的身份性特征,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说教或者利益驱动转变为一种理性的、自觉的行为准则。也正因此,企业公民理论更容易为各方所接受,更加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公民理论应当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的重要依据,应当成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推广和宣传的主要理论支撑,更应当成为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法治化实现机制的指导原则。

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也基于企业公民理论阐述企业的社会责任。诸如:

政治哲学学者甘斯通(Galston)(1991)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要具备四种类型的公民品德。第一,一般品德:勇气、守法、诚信;第二,社会品德:独立、思想开通;第三,经济品德:工作伦理、要有能力约束自我满足、要有能力适应经济和技术变迁;第四,政治品德:要有能力弄清和尊重他人的权利、要有提出适度要求的意愿、要有能力评价官员的表现、要有从事公共讨论的意愿。这是自然人意义上的公民所应具备的伦理道德。以此类推,企业公民应该讲究的是企业伦理。

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93)指出:“企业公民意味着积极的贡献,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为社区带来改变,为社会和国家带来改变。”“不论是否与己有关,是否能够直接给自己带来益处,但只要是有益于大众的,就积极参与,这就是公民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美德。”

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主要包括遵守法律、现存规则以及国际标准,防范腐败贿赂,包括道德行为准则问题,以及商业原则问题。二是对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薪酬公平等。三是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主要指广义的对社会和经济福利的贡献,比如传播国际标准、向贫困社区提供要素产品和服务,如水、能源、医药、教育和信息技术等,这些贡献在某些行业可能成为企业核心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企业社会投资、慈善或者社区服务行动的一部分。”

基于企业公民理论,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公民,企业不能只讲自身的权利,而忽视自身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作为公民的企业拥有的权利总的说来就是经营发展、公平竞争、追求利润的权利,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一是经济权利,这主要包括法人财产权、经营管理权和公平竞争权;二是政治权利,这主要包括用人权、发言权、参加协会权等;三是技术权利,这主要包括专利权、开发权等;四是其他社会权利,这主要包括文化权、环境资源权等。与企业公民的权利相对应的是企业公民的义务。任何权利中都对应着某种义务,这是企业公民身份的又一个侧面。企业公民拥有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社会等权利,同样就有相应的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社会等义务。这些义务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从这层意义上讲,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包括创造利润、遵守法律、遵守企业伦理、致力于环境保护、增进社会财富、改善生活质量等。

出版社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主体,应履行企业公民的义务,在经营中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切实保护员工权益,关注环境保护,热心社会事业,做到与商业伙伴共同成长。出版企业只有履行了这些社会责任,才能是一个健康的经营主体,并最终成为企业公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