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出版的需求竞争力

科技出版的需求竞争力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5 科技出版的需求竞争力“需求条件”是构成迈克尔·波特教授“钻石体系”的4大基础要素之一。我们不妨将受需求特征影响而形成的科技出版竞争力称为科技出版的需求竞争力。由于对发达国家科技出版物用户缺乏必要的了解,我们难以就此判断这一需求特质对当地科技出版竞争力形成的影响。科技出版物市场需求的这一特性又不利于我国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5 科技出版的需求竞争力

“需求条件”是构成迈克尔·波特教授“钻石体系”的4大基础要素之一。波特教授指出:“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52)从波特的这一论断中,我们不难看出需求对于一国竞争优势形成的作用与意义了。对于任何生产活动而言,满足需求都是其根本的目的与归宿。然而,市场的性质、需求量的大小、成长速度的快慢以及从国内市场需求转换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等不同的需求特征,都会对相应地区或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科技出版竞争力的形成同样要受到科技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影响。我们不妨将受需求特征影响而形成的科技出版竞争力称为科技出版的需求竞争力。下面,我们将从科技出版物市场需求两个方面的特征对科技出版需求竞争力进行简要分析。

一、国内市场性质

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背景下,波特教授仍然十分强调国内市场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与意义。波特教授从细分市场需求结构、内行客户的挑剔程度以及需求的预期性3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市场性质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波特教授关于国内市场性质对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对科技出版需求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细分市场需求结构看,在科技出版物市场的各细分市场中,高端科技出版物(学术科技出版物)市场是利润最丰厚、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子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市场。该市场甚至较少受到对出版产业竞争力影响极大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从当今科技出版市场现状看,这个市场的上游环节(即出版环节)完全控制在美、英、德、荷等国为代表的科技出版业发达国家手中,我国科技出版企业基本只是处于完全的从属地位,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在同一个重量级。这可以从JCR收录我国期刊状况得到充分体现(具体数据见表2.5A)。

表2.5A  2001—2005年中国被JCR Science Edition、Social Sciences Edition收录期刊数量

img6

从内行客户的挑剔程度来看,客户(主要是指内行客户)越是挑剔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越是有意义,越是能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由于对发达国家科技出版物用户缺乏必要的了解,我们难以就此判断这一需求特质对当地科技出版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就我国情况看,我们的广大科技出版物用户,无论是图书馆、文献情报机构,还是个人客户不仅算不上是挑剔的客户,而且应该说是忍耐性极好的客户。他们对诸如科技期刊的出版延期、格式失范等很少有抱怨。按波特教授的理论,这种现象是不利于我国科技出版竞争力提升的。

就需求的预期性而言,波特教授认为,国内需求如果领先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利于其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科技出版物的市场需求主要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驱动,科技发展水平领先的国家或地区,其科技出版物市场需求的预期性就越好;反之亦然。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这种相对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科技出版物市场需求的预期性远不如科技发达国家。科技出版物市场需求的这一特性又不利于我国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可见,从我国国内科技出版物市场需求的性质看,我国科技出版的需求竞争力尚落后于广大科技发达国家。

二、国内市场的大小与成长速度

一般而言,市场大小决定着产业规模,市场规模越大,产业发展空间也就越大。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波特教授曾有过专门的系统研究。波特教授指出,“母国市场规模似乎不如其他的市场需求因素那样,可以提供确切的竞争力关系。”“国内市场规模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带来积极影响,又可能导致厂商丧失向外开拓的意愿,因而不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

波特教授关于国内市场规模与产业竞争力关系的这一论断,在科技出版产业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美、德、英等科技大国所具有的良好科技出版竞争优势较好地说明了国内市场规模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荷兰等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所具有的科技出版竞争有时又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国内市场规模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就国内的情况而言,考虑到我国图书情报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等的数量,我国科技出版物国内市场规模应该算是比较大的了。如果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种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出版市场应该可以支撑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出版产业群体的积极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国这个较大规模的科技出版物市场,并未对我国科技出版竞争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是为科技出版业发达国家科技出版物的出口提供了较大的商机。以2006年我国期刊的进出口为例,当年我国出口期刊216.46万册、305.58万美元,而进口期刊378.49万册、11 660.67万美元。以进出口额计,进口是出口的38倍多。期刊的进出口贸易逆差达10亿元人民币(53)。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科技出版的产业竞争力是我国国内市场规模不相称的了。

按照波特教授的观点,国内市场的成长速度对竞争力的影响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市场成长速度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二是市场成熟的时机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推进科技进步的一些方针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成长也同时带动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我国的研究开发投入超过了3 000亿元,占GDP的比例超过了1.4%(54)。在积极的政策导向与有力的投入支持下,我国国内科技出版物需求同样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正是我国科技出版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特征。应该说,这是波特教授所强调的影响竞争优势形成的所有要素中为数不多的有利于我们竞争力提升的一个要素。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利用,我国国内科技市场需求的这一变化必将为我国科技出版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需求条件。

从国内市场的成熟时机来看,我国国内科技市场需求的发展并不利于我国科技出版竞争力的提升。由于总体科技发展水平的相对低下,我国国内科技市场比发达国家产生更早的需求以及市场提前饱和的可能性都很小。没有国内科技市场提早需求的作用,科技出版竞争力的形成也就失去了先发优势;没有国内科技市场的提前饱和,科技竞争力的对外转移自然也就失去了压力与动力。可见,从国内市场的成熟时机角度考察,不利于我国科技出版竞争力的提升的成分多,有利的成分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