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尽在不言中

尽在不言中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照片:尽在不言中“文义有深浅,而图画则尽人可阅,纪事有真伪,而图画则赤裸裸表出,盖图画先于文字,为人类天然爱好之物。虽村夫稚子,亦能引起兴趣而加以粗浅品评。”图文相互对照印证,有机配合,共同承担着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的传播任务。许多报社都十分巧妙地采用了一种非言语传播方式:刊登大幅新闻照片,让受众从画面人物的表情、气氛来判断新闻的内容及其意义。

一、照片:尽在不言中

“文义有深浅,而图画则尽人可阅,纪事有真伪,而图画则赤裸裸表出,盖图画先于文字,为人类天然爱好之物。虽村夫稚子,亦能引起兴趣而加以粗浅品评。”(11)戈老此番评说阐明了照片“一图胜千言”的形象传播功能以及受众“百闻不如一见”的心理支配下对传播内容真实性的信服感。

有人说,一行一行看文字报道是渐入佳境,而看图片新闻则是一见钟情。然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的特定环境中,人们再没有“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悠闲和惬意去“渐入佳境”了,图片新闻便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而且,为了与色、香、味俱全的电视竞争,报刊新闻传播图像化、图像传播彩色化已成为一种重要途径和趋势。

美国1982年9月创办了一份报纸——《今日美国》,开创了报纸图像化的先河。该报全部为彩色版,照片用量大,篇幅多,文字新闻短而精,除几条要闻外,大多是简明新闻。该报正是借助于当今第一大传媒——电视的形象直观表现手法而一跃成为美国全国性综合报刊。由于电视图像转瞬即逝,而新闻照片不仅具有“视觉直观性、现场可证性”,而且还有“瞬间永恒性”,可供人们反复观看,这种优势决定了其方兴未艾的生命力。

从我国目前的新闻传播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重文轻图”的问题,只有从编辑思想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才可能在版面上奉献给读者更多、更好的新闻照片。

完整的新闻摄影照片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观的形象语言,即非言语图像语言;二是它的抽象语言,即照片的文字说明。图文相互对照印证,有机配合,共同承担着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的传播任务。

自从1897年霍根在《纽约论坛报》上完成了照相铜版印刷术的发明之后,新闻照片便成为报纸版面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版面元素。让我们来解读几幅新闻照片中的非言语信息,感受一下照片在新闻报道中的的独特魅力:尽在不言,胜似万语!

1.画面“描述”新闻事件

1957年7月31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问中国,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前往首都机场欢迎。各报都需要向受众传播这一事件,但会见的内容需要保密,不能报道,只能发表照片,再配以简短的文字消息。

那么,怎样让受众更多地了解此次会见的信息呢?许多报社都十分巧妙地采用了一种非言语传播方式:刊登大幅新闻照片,让受众从画面人物的表情、气氛来判断新闻的内容及其意义。无疑,摄影记者所选取的拍摄角度和会见过程中最佳情节所传播出来的非言语信息比文字消息重要得多。新闻照片的情节,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通过画面中人物的神态、姿势、动作以及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展现出来的最佳瞬间。如果画面上没有动人的情节,就很难感染读者。

img38

图8-1

《王光美亲迎刘少奇骨灰》这幅新闻照片(图8-1),再现了1980年5月14日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在郑州,手捧含冤而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的骨灰盒,把它贴在脸上,双目微闭的感人瞬间,周围人们的肃穆和庄重的神情更增添了整个画面的哀痛气氛。我们单从这幅照片所选取的这一最佳情节中就能体会到刘少奇夫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怀念、悲伤的复杂心情。如果单单拍摄她捧着骨灰盒而无这感人的情节,这张照片就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当然,任何新闻事件都是由无数瞬间构成的,最佳的瞬间情节也就不止一个。不同瞬间精华的规定性也不可能一样。究竟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瞬间才能准确地显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和意义,那就取决于记者对新闻事件本身意义的理解和观察了。

1979年1月,香港《大公报》同时发表了新华社记者和美联社记者对北京百货大楼展览服装的报道。报道形式都是新闻照片。新华社记者拍的是人们观看展出的女式服装的全景镜头,题为《北京百货大楼有服装展览》文字说明写道:“春节快到了,为了满足人民增添新装的需要,北京市32家百货公司举行了新式服装展览。图为人们正在王府井百货大楼观看展出的服装。”第二张是美联社拍的一个特写镜头:两位妇女探身观看一件撑起来的旗袍,标题是《她们第一次见到旗袍》,文字说明为“北京一间服装店最近举行了时装展览。图为不少青年姑娘正注视一袭旗袍的神情。在中国大陆,自从‘文化大革命’以来,旗袍一直被禁绝。该店展出的旗袍为非卖品。”(12)

两张新闻照片反映的题材一样,但选取的角度和表现的场面不一样,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就不一样。新华社的报道是把所看到的场面整体呈现给读者,结果,读者什么也没看清;而美联社的报道选取了现场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最耐人寻味的瞬间情节,其画面中所传播的隐含信息远远超过了新华社的图片报道。据调查,绝大多数读者喜欢美联社的照片。

“一图胜千言”,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的“图”——照片。图中所传播的非言语信息应十分丰富,若用言语表述,即使花许多笔墨尚不能表述完备。这便是“一图胜千字”的应有之意。假如“图”的质量不高,画面平淡而无新意,那么这样的“图”最多只能胜“十言”、“百言”罢了。我们有些记者习惯于拍几个不同角度的镜头,比如,报道一家先进企业,厂长拍一张,厂房拍一张,科研人员拍一张,生产车间拍一张,构成一组,搞个拼盘,占版面不少,信息量却不多。

因此,要真正做到“一图胜千言”,就要求记者在拍摄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抓取最富意义的环节和瞬间,让画面情节向读者生动形象地“讲述”事件内容。

img39

图8-2

2.人物肖像展现性格

如果说新闻事件要选取最具表现力的瞬间情节的话,那么,人物摄影就应揭示人物的个性及神态,表现人物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捕捉情绪表露的典型瞬间。

约瑟夫·卡希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古典人像摄影大师,曾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和音乐家们拍过照,世界各国很多报刊曾争相刊载他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一幅丘吉尔的人像照片(图8 2):愠怒的面容、咄咄逼人的目光、右手拄着拐杖、左手叉在腰间,形神兼备,个性鲜明,使这位二战中的政治风云人物跃然纸上。

卡希是怎样拍摄到这样形神兼备的佳作的呢?

1941年12月,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访问加拿大,加拿大首相肯齐·金邀请卡希为丘吉尔照相。当丘吉尔在议会大厦发表演讲后,由金陪同走进卡希早已准备好的摄影室,由于还有其他安排,只能给两分钟时间拍照。当时丘吉尔对拍照不以为然,显得有些不耐烦,一进摄影室就习惯地点燃一支雪茄。卡希认为,要表现好丘吉尔的形象,最好是不抽烟,于是示意他把雪茄放下,而丘吉尔不加理睬。于是,卡希急中生智,灵机一动,迅速走到丘吉尔面前,说了声:“请原谅,公爵!”随手把丘吉尔嘴里衔着的那支雪茄扯下。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把丘吉尔激怒了。就在此时,“咔嚓”一声,卡希敏捷地揿下快门,一张名作就在这一瞬间产生了。后来,丘吉尔对卡希说:“你确实能够使一头怒吼的狮子,服服帖帖地给你拍照。”(13)

当时,正值德国法西斯嚣张之际,卡希所拍摄的丘吉尔,表现出了坚定、沉着、冷静的神态,英国人民把它看作是英国必胜的力量和信心的象征。这张照片在二战期间流传甚广。

卡希从来不用一个固定的框框套在不同的人物身上,而是坚持从每一个人不同的职业、性格、爱好出发,力图在照片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神态。在每次拍摄之前,他都要对这个特定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除了文字方面的材料外,卡希还多次与所要拍摄的人物直接交谈,详细了解特定人物的情况,在对方心理上引起各种不同的反应,从中选择、捕捉最有表现力的瞬间。卡希说:“人物的内在的思想、精神和灵魂,有时会在一瞬之间通过他的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是需要加以紧紧抓住的、瞬息即逝的最重要的瞬间。”(14)

新闻人物摄影不仅应拍摄记录下人物的形体外貌,同时还必须表现人物的思想风貌。在这方面,卡希不愧为我们的榜样。

3.局部形象反映整体

不完全的形象并不等于不完整的画面。新闻摄影者可以在构图时用不完全的形象让读者得到完整的视觉效果

《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图8-3)是美国记者韦尔斯拍摄的照片,画面是一只营养丰富的、肤色红润且弹性很足的手中放着一只乌干达少年骨瘦如柴、软而无力的手,背景是干裂的土地。作者构图上的成功便是采用了“以不完全求完整”的构图手法,突出受灾和无灾人的手,通过形象对比,让读者看到乌干达灾情的严重性,也说明了灾民受到外部世界向他伸出的援助之手,这便是该照片所表达出来的新闻价值和审美效果。

img40

图8-3

4.文字说明“定调”、“谱曲”

按照传统编辑学理论,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与照片画面语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照片画面起着阐释、补充、升华的作用,新闻照片与说明文字之间的关系应以照片为主,文字说明为辅。

然而,我们有时却发现文字说明的重要性远远超了图像本身的含义,起着为画面定调、定性的作用。

1996年底,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了一幅中国人练太极拳的照片,下面的文字说明却是:“新富起来的中国人露出了穷凶极恶的好战本性。”(15)

一张本是中国人锻炼身体的照片,竟被诬蔑为穷凶极恶的好战本性。他们是怎样从这张照片的图像中获得或解读出性质完全相左的非言语信息的呢?答案很简单:把中国当作敌人塑造,总是想方设法丑化中国人民。这种妖魔化中国的恶行不仅可恨,而且可笑!

如果说故意颠倒黑白、歪曲事实,采用象征的手法来解释、表现画面内容是为画面内容定性、定调的话,那么,给画面配上充满感情、音韵优美的诗文,可以使整幅作品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宛如给画面谱了一首动人的乐曲。

法国《解放报》曾刊登了一张中国照片,说明文字经过编者改写后犹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这位年迈的西藏说书人正在说唱着一位传奇国王的故事,他的话并未被高原的寒风吹走,牧民们带着各式录音机录下这动人的故事,以便能在遥远的地方重新听到他的声音。”而这张照片原来的文字说明为:“藏族人民说唱的《格萨尔王传》深受群众欢迎。格萨尔王是西藏广为流传的民族英雄。”两相比较,原来的文字说明远比改写的文字逊色。

5.照片剪裁寓含深意

为了使照片从内容到形式都能适应版面编排要求,有时要对照片作适当的剪裁处理,比如剪去背景(挖空)、涂抹背景(渐淡)、拼接画面、描绘轮廓等。照片加工处理的方式,加上或剪裁掉的内容往往传播着重要的非言语信息。

《环球》杂志1986年第5期转载过一篇《美国体育周刊》上的报道,题为《夹缝中的苦斗——南非黑人运动员马利的遭遇》。编者将美国籍南非出生的雪尼·马利的特写头像,剪成三个长条,从天到地出边,在正文中的每一页登一条。马利的头像被一剪成三个窄长条,正好与题目呼应,强调了主人公在夹缝中生活奋斗的艰辛。这样,版面的图片编排与正文浑然一体,形式新颖,寓意深刻,让人难以忘怀。

柯普兰在写完《怎样欣赏音乐》一书后说:“读这样一本书并不能加深对这门艺术的理解”,“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

同样,对于新闻摄影佳作,什么样的文字说明都代替不了图像本身,那么,请细细品味画面中那韵味无穷的非言语信息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