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外环境

宏观外环境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宏观外环境马克思曾说过:“不同的社会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来自自然地理环境的信息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传播的重要内容。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传播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依然存在,远没有消除。

一、宏观外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不同的社会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3)即是说,自然环境决定着人们生产活动和生产资料的性质。来自自然地理环境的信息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传播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大舞台,自然环境对传播的影响是全面的,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影响则体现在对传播内容的影响方面。

据考证,中国早在旧石器时代就认识了十余种矿物、岩石,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便产生了著名的彩陶文化、青铜文化等。要是自然环境中没有此等矿物资源,就必然产生不了这些原始文化。

人类学家封·登·斯坦恩在巴西一条河的河岸上看到了当地土人所画的一幅表现本地一种鱼的图画,他于是让伴随他的印第安人撒下网去,果然捞起了几条同河岸上所画的图像一样的鱼。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条河中没有这样的鱼,土人的画中就不会有这种鱼的形象,正如他的画中不会出现太平洋中的鲸鱼和中国长江中的扬子鳄一样。因为,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资源制约、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艺术创作活动,甚至连中国人所幻想的龙的形象、西方人所想象出来的天使的形象以及现代科幻影片中所假设的外星人,无一不是以自然环境中的客观存在为素材和依据的。看来就是人类凭“空”幻想的内容也受制于地理物象(4),这里的“空”实乃“不空”也。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5)人“作出改变”来“支配自然界”的结果,便是在自然环境之外又创造出另一种物质环境:城堡、道路、园林、房屋以及各式各样的工程等。这些人造的物质环境与自然地理环境一样,同样以各种方式影响、制约着人类的传播和交往活动。比如,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便切断了长城外的游牧民族与内地农耕民族的联系与交往,致使游牧民族难以从内地丰富的文化中吸取营养。西汉时,中原地区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已处于高度繁荣阶段,而此时的匈奴仍处于落后的奴隶制时期,上无义法,下无文理;没有城廓、宫室的建设,也无文采、服饰的制作。

仅仅在一个世纪以前,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言语传播和非言语传播活动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而今天,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使人类信息共享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交通运输工具的现代化,使全球的物质共享成为可能。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龙虾可以空运至成都的豪华酒店,十分鲜活;瑞士苏黎世的精美巧克力也摆上了亚热带都市吉隆坡商场的货架,丝毫未被软化……这似乎让人觉得在人类信息和物质可以共享的当今时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小,无关紧要了。

然而,当今的实际却是,由于各国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不尽相同,交通运输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在许多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十分落后,目前,各大洲还存在着仍停留在原始社会生活方式阶段的部族村落。他们之所以没有赶上世界文明进化的大潮,原因在于他们封闭的、与世隔绝的文化状态,这种隔绝多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状态造成的。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传播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依然存在,远没有消除。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一切活动的制约力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和科技的发展程度成反比例关系,人类社会愈文明,科学技术愈发达,自然环境制约力就愈小。但人类要彻底摆脱和消除自然环境对传播活动的制约和影响,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宏观外环境除了自然地理环境外,还包括社会人文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的综合表现。不论是个人传播行为还是群体传播行为,都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制约。

《吕氏春秋》上说:“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如果此段讲述的是社会环境对语言获得的影响和制约的话,那么“孟母三迁”这个家喻户晓的典故讲述的便是社会环境对人们行为举止的影响和制约了。孟母为了使孟轲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下成才,先把“近墓”之舍迁到“市傍”,最终又徙居“学宫之傍”。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使孟轲的行为举止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嬉游为墓间之事”,转而为“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最后则“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之礼,“卒成大儒之名”。“孟母三迁”这个典故不仅说明社会环境对人们的言语传播和非言语传播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个体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创造着、选择着自我适应和自我需要的环境”(6)

规范和制约人类传播行为的社会因素众多,主要有政治制度、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组织,文明程度等。

以文化和物质条件为例。

文化是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它陶冶着社会成员,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与生活实践自然地符合它的要求和准则,并带有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所作贡献而激发的情感因素,得以世代相传。文化对人的社会化影响表现在行为规范和制约方面。文化人类学大师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一书中比较了西方人和日本人在战争行为上的差异。西方军人如果在尽了最大的努力之后发现自己仍陷入绝境之中,就会向敌军投降,这时,他们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保持荣誉的军人,为了让他们家人知道自己还活着,根据国际条约规定,他们的名字还被通知到本国,无论是作为一名军人,还是作为一位公民或作为一个家庭成员,都不会因此蒙受耻辱。但日本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战斗到流完最后一滴血才能保全名誉。面临绝境时,日本军人应该用最后一颗手榴弹自杀,或者赤手空拳冲向阵前,实行集体自杀,决不会投降。万一因受伤和失去知觉成了俘虏,那么,他在日本“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再也无法同过去一样生活了,因为他已是一个“死去的人”。

我们常说,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这里的条件自然包括了标示文明程度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等。比如,我的父辈仅仅能够用屈指可数的几张发黄的老照片向我们无声地“描述”他们孩童时的容貌,而我女儿小时候不仅有大量静态的彩色照片,而且还有许多动态的录像资料,这些彩照、录像带、录音带、各种玩具便足以生动形象地再现女儿童年时的音容笑貌,真实可信地记录她成长的过程。中东的石油大亨可以用私人飞机将他钟爱的情人送到夏威夷去享受海水和阳光的沐浴,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情人的感情,而中国偏远山村的小伙子傍晚时分用暗号把心爱的姑娘约到村外一棵核桃树下,偷偷地塞给她几个熟鸡蛋,用这种无声行为表达对她的爱……生活水准、物质条件、经济水平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们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不是在传播的内容上,而是在表达方式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