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人才流动机制的创新

文化产业人才流动机制的创新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人才流动管理办法落后首先,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单位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干部职工管理方式上一直沿用行政机关和纯事业单位的做法,这种管理方式极为刻板,严重阻碍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正常流动。

五、文化产业人才流动机制的创新

文化产业是技术与文化紧密关联的领域,对人才有着特殊要求,这种特殊要求是一种战略需求,它们能否得到有效满足将成为争夺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流动将随着这种战略需求的日益凸显而不断加速。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本质上就是要揭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通过什么样的机理来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整合人力资源之后所达到的状态和效果。要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还必须加大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力度,创造出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识才用人体制与机制,建立起优化机制选人才、产业优势聚人才、高薪待遇揽人才、孵化培训育人才、竞争上岗用人才的良性模式。

(一)文化产业人才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人才流动观念保守落后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流动严重不畅,观念落后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从人才自身情况来分析,主要是一些人才在择业观念上求稳定,愿到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到企业工作;愿到城市工作而不愿到乡镇工作;愿做“正式工”而不愿做“合同聘用工”。从用人单位和部门认识来分析,主要是一些用人部门和单位对人才的占有意识较重,将人才视为本单位和本部门的“私有财产”,将人才正常流动与人才工作不安心、不踏实画等号,采取种种措施设置障碍,限制甚至阻止人才的合理流动。

2.人才流动的政策体制相对滞后

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遗留的人才流动的政策障碍还没有彻底消除,体制壁垒还没有完全打破,以及人事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如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单位归属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存在的缺陷,很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影响了人才流动的积极性。

3.人才市场单一,信息渠道不畅

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以政府主办为主,人才市场或中介机构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还存在管理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另外我国人才供求信息发布渠道较少,导致有关信息交流不畅和不及时。因此,在我国,目前单位和企业引进人才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个人自主应聘,单位组织考察,对符合要求的人进行录用,这种方式主要是个人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真正通过人才市场中介引进的非常少。

4.人才流动管理办法落后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单位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干部职工管理方式上一直沿用行政机关和纯事业单位的做法,这种管理方式极为刻板,严重阻碍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正常流动。其次,由于人才流动制度不健全和管理不完善,导致人才流动中的争议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也影响了人才的正常流动。再次,由于用人单位用才迫切,而规范意识不强,留下争议隐患,加之人才争议仲裁机构不健全,也影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二)促进文化产业人才合理流动的建议

1.更新人才流动观念,改善人才流动环境

人才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择业自由的体现,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并渗透于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全面构建人才流动机制和优化人才环境,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更科学地使用人才。

首先,要进一步改善政治思想环境。政府应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新文化产业人才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创造由市场发现和培育文化产业人才的大环境,架起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海内海外人才互通桥梁。

其次,要进一步改善政策制度环境。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市场规则办事;要遵循法治原则,建立必要的政策、制度,引导人才规范流动。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着眼于激发人才内在潜能和创造性,健全绩效管理,建立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收入分配方式,实行适合文化实体特点的薪酬制度、奖励制度,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要强化对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薪酬激励,逐步推行经营者年薪制;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允许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贡献得到回报,人才价值得到体现,以更好地吸引、聚集和稳定人才。

最后,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新形势下文化产业人才的大引进、大流动必将催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融合。文化产业人才管理单位和部门应该以更大的开放度,以更宽广的胸怀,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兼容并蓄各种先进文化,破除历史积弊所遗存的封闭落后的文化羁绊,建立现代企业文化,以此不断整合人才文化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2.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优化配置

要实现文化产业人才的合理流动,必须尊重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和使用规律,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优化配置。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加快人才流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难以流动的陈旧模式,破除制约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壁垒,实现文化产业人才的“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开放式管理体制,实行开放型人才流动机制,让人才多向流动,充分体现人才的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人事管理部门应简政放权,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人才主体的择业自主权,允许各类文化产业人才自由流动,尤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农业、中小企业、信息产业、服务业流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和最优配置。

3.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要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合理流动,必须确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和转化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新思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文化产业人才具有社会性、多元性、开放性、竞争性、自主性、流动性等特点,只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市场取向,促进人才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推动人才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和转化,才能加快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大力发展人才市场,使人才市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同步发展。要引导人才市场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推进人事代理、人才素质测评、人才职业介绍、择业指导等新型人才中介服务,为人才流动提供周到服务。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市场环境,完善人才创业、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服务,让人才市场成为知识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载体

(三)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工作的措施

人才引进是人才流动的重要方面,它是文化产业单位和部门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在人才就是生产力的今天,谁拥有了最优秀、最高端的文化产业人才,谁就拥有了文化产业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谁就拥有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工作,是文化产业单位和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1.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机制

要实施“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合文化产业人才特点的引进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广开引才引智渠道。

首先,要深化文化产业部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通过公推公选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高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尤其要注意选拔知识型、开拓型、务实型、经营型干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其次,利用灵活务实、积极高效的各种人才引进方式,实现人才工作的互动式发展。既可以采取直接调入为本单位所有和所用的方式引进人才,也可以采取灵活方式间接引入,通过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等柔性引进方式,如采取借用、聘请、兼职等多种形式,按计划、有重点引进各类急需的文化人才,再如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可以迁入户口长期定居,专职在单位工作,也可以不迁户口,通过办理“特聘工作证”,从事兼职工作。还可以通过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合作,对技术难题在网上公开招标,大力发展人才租赁等。

最后,作为权宜之计可以考虑引进相近专业的特殊人才。由于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创意、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通过引进企业现有的相关和相近专业人才,再对他们进行文化产业知识充电,可以缓解对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实施文化产业重点人才引进培养工程

国家要建立全国文化产业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和滚动培养,设立专项资助资金,加大对领军人才的引进、培养、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适合文化产业人才特点的柔性引进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引进国际视野下所急需的理论研究、文艺创作、文化科技、文化管理、文化运营等门类的优秀人才;采取特殊措施积极引进一大批高学历、高潜力、低年龄的高新技术人才。加大对海外人才引进力度,一方面,结合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工程的实施,为重点文化产业单位引进一批技术拔尖的高层次优秀留学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从海外成功的文化企业中吸引和聘用高级文化产业人才到我国的文化产业企业中工作,或者与海外成功的文化企业合作,利用其经营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短缺和经验不足的问题。要继续抓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设立新的人才引进资助项目,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3.开辟文化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国家和文化产业有关部门与企业应该开辟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实施引进优秀人才“直通车”服务,对文化产业精英实行“无障碍”引进。

对于一些稀缺的顶尖人才,或是具有丰富的国际文化产业工作经验、熟悉国际文化产业趋势和潮流的顶尖人才,可以考虑在人才的使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与就业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倾斜和优惠,所引进的人才可不受编制数额限制,受聘专业技术职务不受专业技术岗位数额限制,工资待遇也可以实行协议工资或期权制等分配形式,本着从优确定报酬的原则,由用人单位与本人协商。对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各类人才,其个人收入直接投入社会再生产部分,予以免征或抵扣个人所得税。在生活保障方面,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购买、租赁微利房待遇,分档次给予一次性政府安家补贴;市政府在安居工程中留出一定数量的住房,用于解决高层次人才的购房问题,工作满五年后产权归其所有;若暂无能力购房的,实行廉租房制度。用人单位和所引进的专业人才确立聘用关系后,应为其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各方应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如需补缴的由用人单位补缴。受聘人员按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总体上不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总之,要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舒适、便利、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以及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事业环境和条件,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4.实施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要加大人才激励力度,通过政治的、物质的、精神的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产业人才的创造才能,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创业环境,留住引进的人才及其他要留住的人才。

首先,引入激励机制,增强引进人才的归属感。对引进的人才可以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企业,对于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文化产业,可采用技术入股的方式,实施“期权计划”,参与利润分配。推行人才签约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使他们心甘情愿地留在企业,长期为企业效力,与企业共谋发展。

其次,加大优秀人才奖励力度,增强引进人才的荣誉感。建立国家、省、市、行业、企业多层次的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设立文化产业奖励基金,实行重奖制度。对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重奖。同时,还要继续开展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杰出创新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和企业家等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先进。通过上述方式增强人才的荣誉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实行重点服务管理,增强引进人才的被重视感。把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层次人才及时纳入重点服务专家对象,建立联系制度,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科研、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于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技术开发人才,要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创新,实行特殊制度管理,如在工作时间上可实行弹性工时制,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识人、用人环境,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5.通过重大项目和重要平台吸引人才

一是通过项目引智引才。推行重点项目、重大课题招标竞争择优选人制度,根据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每年列出部分关于文化产业的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及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招标,引进人才和智力。采取有效方法积极吸引国外成果到国内来实现转化,在引进科技成果的同时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引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通过创建文化产业平台吸引人才。通过创建各种文化产业研发平台,既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又能为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吸引这些专业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二十几个省市将动漫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进行大力扶持,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大连等地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了动漫产业基地,许多大专院校也开办了动画专业,这些政策和措施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动漫产业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三是通过引资引才。将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人才结合起来,如重点支持留学人员和在国内外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级人才以资金、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等入股创(合)办企业,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事业平台吸引人才。

6.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投入力度

要加大财政对人才引进投入力度,国家财政投入主要用于重点企业高层次急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如对引进的各类人才分档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为高层次人才进行科研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和经费支持;奖励为引进与培养人才作出突出贡献和为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多种渠道广泛筹措人才引进与开发资金。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一定比例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对非公有制重点企业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再投资时需缴纳20%所得税的地方部分,返还企业用于重要人才引进、培训、科技研发。支持企业每年从生产经营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留资金或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建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滚动发展。企业依法提取的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在所得税前扣除。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与开发基金,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资助、个人捐资等多种渠道筹措,促进人才引进和开发工作的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