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改稿件的基本原则

修改稿件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2.3 修改稿件的基本原则一、是否瞄准了目标读者那么,在上面说的主要步骤中,编辑应该着重考虑些什么,才能把稿件修改得漂亮呢?这是编辑修改稿件时要考虑的另一个基本问题。这条政治新闻被公认为在中国当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当晚,稿件被送到副社长穆青处。次日,经过修改,把2400字的稿件删成200字,题目定为《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发出。

6.2.3 修改稿件的基本原则

一、是否瞄准了目标读者

那么,在上面说的主要步骤中,编辑应该着重考虑些什么,才能把稿件修改得漂亮呢?

首先,编辑应该考虑的是,这篇稿件针对的是否是本报本刊的目标读者。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有不少新闻,从采写技巧上看,从事实上看,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它并不是以本报本刊的目标读者为对象的,这样的稿子,就要忍痛割爱了。比如,我们很难设想《三联生活周刊》一年中有一半的封面文章,是讲新农村建设的。这应该是《半月谈》编辑更感兴趣的选题。

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举行了一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在会上谈到了国内外的若干重大问题。美联社在报道这次会议的内容时,对不同地区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国内播发的稿件以国家预算为重点;对欧洲播发的稿件以美国不会在欧洲打一场核战争为重点;对拉丁美洲播发的稿件以美国无意干涉萨尔瓦多内政为重点;对中东地区发的稿件则以美国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为重点。

再如,1981年12月,美联社根据伦敦战略研究所一项关于各国常备军实力的报告,播发了一条面向海外的消息,说越南的常备军现已名列世界第三,而美国则名落印度之后,位居第五。美联社海外专线之所以要用越南打头,是为了说明越南这个小国为什么竟然在越战中打败了美国这个大国。稿件播发后,美联社国际部主任波洛威茨基指示说,此稿在向国内播发时必须改动,并亲自动手把导语改成:“尽管名列全球第五,美国军队仍然是北约的支柱并且是遏制苏联扩张的主要力量。”当时,中国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周立方正在美联社考察,于是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波洛威茨基说,“我们对国内的报道要考虑本国人民的情感,不能使他们感到泄气。”(5)

总之,目标读者是首要的考虑。编辑改稿时,要老老实实地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来确定修改的方向。

二、到底要讲什么:拎出“新闻眼”

目标读者锁定后,新闻是不是就一定能回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呢?读者会不会认为这仍然是一篇鸡肋新闻呢?这是编辑修改稿件时要考虑的另一个基本问题。

这里要把握的是:“每篇文章,都要有它的价值。编辑要明确稿子是在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6)

所以,改稿的一大关键,就是回答“讲什么”的问题。如果,编辑从原稿的第一段读到第三段,还不清楚记者究竟要说什么,那么,便要着手准备修改,或者干脆把它枪毙掉。

编辑在修改稿件时,请记住:一般情况下,稿件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只能有一个主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新闻学专家不称“主题”,而是谈“重点”,认为对报道重点的选择一般是个认识问题。当有几个重点可供选择时,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敏感就是选择重点时最出色的向导。但是,记者有时会忽略了最这个重点并将其埋没在了稿件中,编辑的工作便是把它“拎出来”。《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消息,便是编辑通过加工改写、突出报道重点、揭示“新闻眼”的典型例子。

这篇稿件于1978年11月15日由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全文仅200余字,引起的政治社会反响却像是扔下一颗炸弹。众多报纸在头版头条或报眼刊出。次日,时任北京市委书记林乎加还打电话到新华社来问“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标题”、“有什么背景”。这条政治新闻被公认为在中国当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从新闻专业角度来看,很简单,因为它符合新闻价值的要求。

但原稿却是一篇2400字的普通会议新闻,是北京分社副社长周鸿书等人对1978年11月14日北京市常委扩大会的一次例行报道。这样的公告式新闻在当时是很常见的,比如次日,《北京日报》针对同一事件,在头版头条就刊登了一条七八千字的会议消息,标题是《全市人民紧急动员起来,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为加快实现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周鸿书等人写的这条冗长消息在当天被送到了新华社总社国内部政治编辑室,编辑发现,消息中有为1976年天安门广场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的行动平反的内容。编辑认为这才是“重点”,应加以突出。当晚,稿件被送到副社长穆青处。穆青支持这一想法,并请示了正在京西宾馆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社长曾涛,曾涛表示赞同。次日,经过修改,把2400字的稿件删成200字,题目定为《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发出。

这里面还体现了编辑的另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事实上,北京市委扩大会议虽有为参加天安门悼念活动的广大群众平反的内容,但没有称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市委的会议文件中也没有“天安门事件”这五个字。编辑修改稿件的一个关键在于是否要突出“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这个提法。

此稿的缺憾,在今天看来,一是时效性慢了一些,但也情有可原,因为事关重大,必须反复、慎重地商量,所以当天晚上稿件并没有发出;二是背景交代不够,应该有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简短回顾,编辑未作增补,新闻显得单薄。总之,在当今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报刊编辑必须要在瞬间决定:我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

三、怎样把新闻说得像回事:增加有价值的信息

编辑要考虑,怎样向读者把一条重要的新闻讲述清楚,使读者觉得这条新闻有厚度、有回味?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很多编辑面对记者写来的稿件,首先想到的是删节。不少编辑学教科书也提到了“增补”的方法,但几乎都把“增补”的章节排在“删节”的章节之后。这是不尽妥当的,从实际情况来看,编辑首先要考虑稿件缺少了什么,而不是多出了什么。编辑应该通过修改稿件,告诉读者更多的东西,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这才是提升新闻含金量的正确途径。正是通过增加有用信息,编辑才能把平淡的新闻转变成重要的新闻。

最基本的增补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资料;二是回叙,即连续报道中对已发表的报道的简要复述;三是新闻事实,对此,传统上又分成两种:必要的新闻要素,如人名、地名、时间等;读者阅读新闻时可能提出的问题,此种问题是由新闻引发的,却又未予以回答,是新闻的“漏洞”。

《法雪铁龙公司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这篇新闻就存在漏洞,需要去编辑填补。有几个关键问题,记者在稿件中都未予回答:中国目前是世界第几大市场?目前的第一大市场、第二大市场是哪个国家?十年后中国成了第二大市场,那时的第一大市场还是不是这些国家?

进一步看,仅仅把增补理解为“补漏”,已非当代报刊编辑工作的要义。事实上,增补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项根本原则,是实现新闻再加工、再创造的重要环节。往往通过增补,才能突出新闻性,并增加新闻的深度,因此,增补的,其实是稿件的核心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增补属于对稿件进行结构上的大改动。编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新闻补足重要的新闻信息。比如,有一次,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江泽民总书记座谈,建言献策。但是,参加报道的两名中央媒体记者只盯着总书记的讲话,却没有记录下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的治国之策,因此写出的稿件缺少足够的新闻信息量。这里需要增补的重要内容,是诺贝尔获奖者当时到底讲了什么。如果条件允许,编辑应该指示记者对这六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回访。

第二,增添信息后挖出新的重要新闻。2002年12月12日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根据新华社通稿编发的一句话标题新闻:《江泽民会见美国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纳》。中青报的编辑可能认为,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实在太老套,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但是不编发国家主席的外事活动好像无法对有关部门交差。如果中青报的编辑在获知《江泽民会见美国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纳》这条消息后,完全可以打电话给惠普公司北京办事处,采访他们:为什么江泽民给惠普公司这么大的面子?事实上,《北京青年报》在前一天的头版发表《惠普总裁带来采购清单》,就回答了这个问题(7)

第三,为体现新闻的深度而增加内容。有一位编辑处理过一篇关于温州亿万富翁周祖豹被杀事件的深度报道,原文的题目叫《亿万富翁周祖豹被杀案警示录》,主要内容是写大血案是怎么酿成的、周祖豹是何许人、警察是怎么侦破案件的、行凶者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杀周祖豹、是怎么杀的,等等,而对于这起案件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则没有提及。于是,编辑根据自己以前采访掌握的材料,增补了一个约一千字的段落,小标题是“亟需整合的现代化体系”,写此案的发生的社会背景,也就是“浙江村现象”。“浙江村”是周祖豹和杀他的人的生存环境。长期以来,“浙江村”与北京没有达到理想的整合。在“浙江村”里成长起来的亿万富翁,也无法真正进入文明主流社会。他们中一些人心底的阴暗和凶残,他们对法律和公理的蔑视,并没有因为财富的积累而减少。而在飞速演进的现代化过程中,如果中国的社会结构无法改变,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不能做到理想的整合,那么,即便产生了再多的亿万富翁,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逃不脱类似周祖豹的命运。

第四,为使稿件平衡而增加新的信息。还有的增补是为了使文章看上去比较平衡和客观。比如,有编辑曾经处理过一篇关于“高油价下的农村生态”的新闻。这篇三四千字的深度报道,全篇在写农民在2005年高油价下受到的冲击,他们种的水果如何运不出去,他们免交的农业税如何又差不多回来了,等等。文章写得很有现场感,但是,整个基调比较一边倒,基本上是农民在诉苦,看不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编辑为了平衡,增加了一段文字,反映政府为保障成品油供应,正在采取的一些救急措施。

第五,使用链接、背景、配发的手法以增强新闻的效果。《南方日报》2003年10月11日体育版头条是《王励勤晋级八强》,如果从方便读者阅读考虑,可以列个淘汰阵势表格,让读者对比赛阵势了然于胸,还可以列一个电视转播表,让读者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转播,这样就更好了。还有一条《姚明再创三项纪录》的新闻,是读者关心的题材,但如果加上“今日姚明要再战乔丹”的预告消息,提醒读者不要错过,效果会更好。再比如,由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就要公布了,编辑应考虑,除动态消息外,还应配发哪些背景资料和解读性文章?需要配发什么图片?

第六,警惕盲目增加信息。有的编辑热衷于在几百字的新闻上,加上一堆背景、链接等资料性文字,补充之后,成为几千字的专题或所谓的“深度报道”,占去半个版或一个版,但里面并没有鲜活或真正有深度的东西。这种大拼盘,实际上是泡沫新闻。

四、变角度:死马当作活马医

有一些编辑,连删节也嫌费事,看到稿件稍不如意,甚至一段话、几个用词不合他口味,便整篇枪毙。其实,对于不能发的新闻,也要尽力挽救。这正是编辑应尽的职责。

资深编辑常常说:没有不能报的新闻,只有怎么报的问题。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完全如此,但编辑按照这个“极限要求”努力去做,的确可以挽救许多稿件,从而赢得记者的尊重。“在记者和编辑不行时,总编辑要亲自上”(8),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某媒体的编辑处理过一篇关于三门峡水库的新闻。那是2003年,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渭河下游的陕西省华县、华阴、大荔等六个县区,不过五年一遇的洪水盘桓了一个半月,酿成一场50年不遇的大洪水。洪水所到之处,农田被淹,房倒屋塌,20万人撤离家园,陕西省给出的灾害直接损失是10亿元。当时,舆论发出了“祸起三门峡”的呼声,指称三门峡水库的兴建是一个决策失误,是水库引起了这次洪灾。这家媒体也派出记者去实地调查,但等到《一条大坝的人与事》的稿子写出来的时候,批评三门峡水库的全国媒体“大合唱”已近尾声,该说的都说了,这篇稿件已没有多大新意。但编辑没有放弃,反复地看稿子,最后,从字里行间提炼出了一个东西,决定围绕它来进行修改,最后,不仅使稿件避免了被枪毙的命运,还使它成为了一条独家新闻:《黄河的威胁被夸大了吗》。文章披露:黄河有“三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但并不具有严格的现代统计学意义。黄河的威胁可能被治水官员人为地夸大了,为此,历代政府在黄河上做下了巨大的事功——其中有些是无用的,黄河成为了一个吞噬财富的无底洞。这通常是地方官为争取救灾款和中央投资而作浮夸的结果。这可能才是兴建三门峡水库的真正背景。

总之,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表述法,稿件便活了,就可以从媒体的包围中冲出来了。甚至有一些“关系稿”、纯宣传稿,如果里面确有新鲜信息,编辑改写后也会是很好的新闻。

五、只删必删的东西

编辑在做了以上几项工作之后,才有资格来谈论删节。现在的编辑都很喜欢删节,认为新闻短即是好。其实,从实际效果看,不是那样的,应该是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只要内容精彩,再长的稿件也是有读者缘的。

在修改稿件时,编辑对涉及的问题要烂熟于胸,对原文要反复详读,才能动手删节。切忌不可删除记者的得意之笔,尤其是一些生动的细节和感人的现场描写。在删节时,编辑还要下得了狠心。不要觉得这也好,那也好,或者这个文章很重要,那个文章也重要,而舍不得下手。具体来讲,删节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删除一切假话、废话、空话和套话,尽量删除形容词。

●删除政治上不正确的用语。

●删除无法确定真实性的段落和词句。“如有疑问就不用”是一条很实在的格言。

●删除诽谤性的言论。

●删除堆砌重复的繁冗内容。文章要惜墨如金,要精炼实在,明快好读。要舍得砍词、砍段。

●删除超出版面的部分。主要是删去次要的段落,但要保证忠实传达原意。●删除含混不清的提法和外行可能不理解的专业术语。

●删除新闻中的议论部分。消息中不应包括言论和观点,除非报道本身要求夹叙夹议。

●删除过多的直接引语。只有精彩和有个性的对白,才有资格成为直接引语。

●删除宣传味过浓或倾向性过强的话语。

●删除血腥或肉麻的表述,以及对暴力、凶杀、强奸等的细节描写。

●删除涉及隐私的内容。

六、压缩、摘要和综合

与删节相关的,还有压缩、摘要和综合的问题。

有一些长稿,内容和写作均好,但限于版面,需要浓缩其精华,可以称作压缩或摘要。它与删节有联系也有区别:删节仅仅是删掉文字,而压缩既可以是简单的删节,也可能涉及对原文结构调整和重新组合。有时,具体的语句也可以有变化。除了修改本报本刊记者的稿件外,在转载其他媒体的稿件和处理通讯社的稿件时,常常需要做这样的工作。

综合,则可以是将通讯社的几篇通稿综合为一篇,也可以是把通讯社的稿件与本报本刊记者、其他报刊记者写的稿件,糅合在一起,成为一篇新稿件,有的报刊甚至还把电视报道的内容也融入稿件。综合常常能够较大限度地传达有效信息。2005年9月李敖访问大陆,《上海青年报》的报道,即为综合了新华社和《广州日报》的消息。2003年底,重庆开县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当时,有关部门不让炒作,某媒体的编辑于是综合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写成《残酷的时间拼图》一文,原封不动地列出事件和行动发生发展的时间,通过它们自然形成的对比,用客观手法来揭示救灾的迟缓。

七、让阅读产生快感

编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包装稿件。内容准确了,事实无误了,新闻性突出了,该增补的增补了,该删除的删除了,但稿件还要让读者喜闻乐见。编辑在这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

首先是要保证新闻的清晰度和简洁度。新闻五个W俱全,但由于表述不好,也有可能妨碍阅读。一条写得粗枝大叶、松散不堪、语言粗鄙、语义不清的新闻,只有修去它的枝枝蔓蔓,使之紧凑干净、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美感,才能让读者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读下去。

因此,稿件的“修饰”,最一般的理解,就是对文字作加工和润色。但是,要使新闻好看起来,不仅是仅对稿件中个别语句的润色,也不仅仅是求其清楚准确。要让新闻好看,编辑还需要留心以下几个方面:

●突出人物。新闻学有一条准则:人对人最感兴趣。写人物,不是拎出一个人来,让他说、他再说、他指出、他强调,而是写人物的命运变化,写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写人物的特殊经历,写人物的生活细节,用人物的命运来记录时代的进程。

●把故事“编”圆满。《南方人物周刊》销售很好,因为它是人物故事串起来的东西,读者读的是很好看、很流畅的故事。故事魅力大于一切。《60分钟》的一个资深传媒人到中国来讲学的时候说,你们要注重故事的魅力,《60分钟》就是在讲故事,一个一个地讲,采访普京也是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地讲。如果是论文的形式,读者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编辑对记者的要求是会讲故事。

●增加一点现场。太多的叙述而不是描述,会破坏新闻的感染力。现场描述,是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方面。编辑当然不可能给文章想象出一个现场来,但是,他应该要求记者补充。

●一定要有直接引语。西方新闻学界认为,无引语不成消息。引语可以增强现场感、权威性和可信度。

●把事情说得具体一些,补充细节。天气很热,不如说气温38摄氏度;掌声雷动,不如说掌声持续10多分钟,几十米外都听得到;说一个人又脏又臭,不如说“他的一双尖头皮鞋泡了水,衣服斑斑点点,沾满了泥巴,身上发出一股难闻的汗味,好像一个月没有洗澡”。

●叙述要生动形象。《中国日报》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北京市场鸡蛋供应充足的稿件,编辑最后制作的标题是“鸡蛋滚动到京”,使本来干巴巴的经济事件跃然纸上。

●置换掉生冷的技术词汇、行话、俚语、僻词。凡读者看不懂的,要换一种说法,要进行解释。不能使用读者需要翻词典才能看懂的词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词,多用口语体。《华盛顿邮报》的标准是让12岁的孩子看得懂。

●适当分段,抛弃长句。太长的段落和句子,会使读者看得喘不过气来。编辑不能一“逗”到底,要适当分段分句,或重新调整次序。西方媒体认为一句话应在20—30个词之间,并称其为黄金定律。中国许多报刊社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但编辑也应该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