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改稿件的通常步骤

修改稿件的通常步骤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2.2 修改稿件的通常步骤一、编辑在四种情况下要修改稿件一是改写通讯社播发的新闻稿。当然,改写这类稿件的头一项工作,是核对原稿中的事实。在西方,被委以重写任务的人员通常是编辑部里最有经验的。实际上,在重大报道中,不少报刊编辑部都实行“预写”。有时,随着修改的进行,会产生许多个复件。然后,通读第二遍,再次思考原稿的主题和角度是否符合本报本刊定位和发稿要求。

6.2.2 修改稿件的通常步骤

一、编辑在四种情况下要修改稿件

一是改写通讯社播发的新闻稿。除了订正其中的错误外,还可以是删节,也可以是把多篇电讯稿糅在一起作综合处理,还可以对原文标题做改动,乃至在文中加小标题

二是改写其他报刊已发表过的新闻。编辑若认为其他报刊上刊载的新闻尚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便会派记者补充采访,进行“重写”;或者在直接转摘的过程中亲自动手改写,一般是做删节、加背景、改标题、添导语。当然,改写这类稿件的头一项工作,是核对原稿中的事实。

三是针对记者稿件在事实、结构、文风等方面存在严重瑕疵而进行改写。这是编辑最经常做的一项工作。有时,是打回去让记者重写,但在很多情况下,也由编辑自己动手重写。在西方,被委以重写任务的人员通常是编辑部里最有经验的。

四是把各种新闻素材综合成篇。比如,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来不及提供成品稿,只是从现场向编辑口述情况,编辑记录下来后,再加上自己搜集来的背景,合成一篇稿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多名记者发来了多篇稿件,编辑选其各自的闪光点作为素材,打乱来重写成一篇新稿。

二、案例:编辑退回稿件让记者修改

打回去让记者重写的情况比较常见。关键是,编辑要做出有效指示。这里以某媒体编辑处理的一篇“北京人为奥运改变陋习”的稿件为例。

2001年7月,一位北京市民撰文《赢了的北京人誓改12种小毛病》,提醒广大北京市民迎接奥运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这些小毛病包括随地吐痰、加塞儿、横穿马路、“京骂”、缺乏微笑等。到了2005年,四年过去了,这些小毛病改了吗?编辑部要求记者做一个回访。稿子来了,发现采写不充分,主要问题是缺乏细节,深度不够。于是,编辑便请记者放下手中的其他稿件,先对此做补充修改,并指出在修改过程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第一,原稿中虽谈到了“陋习”,但主要是概括性的叙述。修改稿件时应增加现场式、体验式的调查或观察,增加案例,因此请记者实地采访。提出的要求是:请守候在某路段,看在某某分钟里,有多少人违章横穿马路;守候在某路段(或走过某一段街),见到多少人随地吐痰。或者,数数在某某米长的路段上,有多少痰迹;在某自动扶梯处,观察不遵守“请站在右边”的现象。要用相机拍下来。

第二,原稿较单薄,缺少事实支撑,相关背景交代不清。因此,请记者搜集最近媒体上相关报道,补充在原稿中,以凸显新闻的普遍性。

第三,原稿中新闻六要素中的“为什么”,写得不够。陋习为何这么难改?这是要害。应写出深度,不要就事论事。可以请专家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民族性等方面分析,也可以从政治文明方面阐释。是不是以前太注重经济发展,大家都注重赚钱,而不注意社会和文化发展呢?能否与国外比较一下呢?记者应该做一个调查。

第四,补充一个部分,指出这不仅仅是北京人的小毛病,应该写出上海人有哪些小毛病,天津人有哪些小毛病,河南人有哪些小毛病,等等。最后突出一个意思:各省市的陋习,实是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毛病”。全国人民需要互帮互助,一起改毛病,最重要的是先发展经济,才能做到衣食足、知礼节,同时,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请附四年前那篇稿件的摘要,作为新闻背景链接。

三、改稿前的准备工作

稿件还没有发过来,编辑便要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首先是与记者沟通。要了解记者采访的大致情况,看他已掌握了哪些素材,还有哪些内容缺失。在记者写稿的进程中,提出初步的修改意见,在稿件到达编辑案头前,修改工作实际上即已在记者那里进行了。

其次,要掌握报道精神。主要是了解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是怎样的?有什么纪律上的要求?这个题材能否公开报道?报道要遵循什么具体原则?有哪些敏感点不能碰?

随后,是搜集相关材料。这是编辑的一项很艰辛的案头工作。对稿件可能涉及的所有方面,尽量要有一个比较通彻的把握。查找到的材料,有的在改稿时可能会补充进去,有的作为资料链接备用,有的仅仅是编辑自己为熟悉情况而掌握的。

再就是观察业界动作。正常情况下,编辑每天一早就要看报、上网,比较自己领域与各媒体的差异和差距。特别是要结合本报本刊记者已在采写中的重点稿件,看看最近有无同类题材的报道,人家是怎么报道的。这样就可以在改稿时重新考虑角度。

另外一项工作是预写。在还没有见到记者稿件的情况下,有时,编辑需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根据查阅到的资料和调研掌握的材料,通过合理想象“创作”出一篇同样题材的新闻稿。这样做主要是理清思路、搭建结构、梳理报道方针,而非“制造新闻”。有时候,编辑会发现记者的思路是混乱的,完成的稿件与最初交代的不一样,这个时候,编辑搭的架子就起作用了。实际上,在重大报道中,不少报刊编辑部都实行“预写”。

最后,编辑应保持充沛精力。对于重要的稿件,在正式着手编辑之前,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不妨小睡一会。差错往往是在精力不济、头昏脑涨时发生的。

四、改稿的主要步骤

记者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中——现在一般是通过电子邮件、内部局域网或MSN,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后,编辑又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先把原件下载并保存起来,打印一份,然后在电脑中做一个复件。这是防备,在改稿时,如果有误删的,则可以从备份中找回来。同时,原件可以留作资料。在发生差错时,也可以追查责任。有时,随着修改的进行,会产生许多个复件。如今,采用了电子编辑系统的编辑部,电脑会随着稿件的每一次修改,自动生成许多复本。

这时,可通读一遍,了解原稿大意。在通读的过程中,就可以随手改掉一些文字上的错误、删掉一些明显多余的话。同时要思考,这个新闻真实吗?别的媒体是否已报道过?记者到底试图向读者说什么?说清楚了吗?说到点上了吗?编辑在看第一遍时,对基本的新闻价值和政治问题,也能大致判断了。往往在这时便可能发现有的新闻在事实和政治上经不起推敲,这时就要考虑枪毙了。

然后,通读第二遍,再次思考原稿的主题和角度是否符合本报本刊定位和发稿要求。如不符合,编辑要根据原稿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掌握的情况,迅速想出一个更好的主题和角度。如何修改导语,如何调整段落结构,有哪些要增,哪些要删,此时,应该基本心中有数了。

同时,细致地核实每一个基本事实和重要数据。即便稿件初定可发了,编辑也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对所有存在疑问的地方,都要立即询问。

随后,进入修改。可以自己动手,也可以打回去让记者修改。对不理想的稿件,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包括标题、导语、段落的调整和重写,最后使稿件看上去像条新闻。事实上的不清楚,或没有充分还原的,以及政治、道德和法律上的错误或晦涩处,此时也要进行补充和改正。同时,进一步修饰文字,改正语法和标点符号的错误。

这时要做的另一项工作,是补充重要内容。比如,加上一段记者没有提及的背景和一些事实,使稿件更加准确、全面、客观和生动,并逐步体现出深度。编辑的点石成金之笔常常便是在这个时候落下的。

随后,再作一遍通读,再次做文字上的修饰,使稿件更加流畅、生动。如此,使之真正具有中国语言文字的尊严。

编辑还要给稿件加一些注解、标记、指示之类,以方便技术部门排印。

如果此稿很重要,又不急着立即排版,编辑可以把它放在一边,隔上几个小时或一天再去通读一遍,常常可以发现一些新问题。此时,再作修改和润色。

最后,是填写稿签,送去排版。待打出清样后,编辑还要在纸面上再做修改。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修改步骤,主要是针对时效性不是很强的稿件。如果时效性非常强,编辑应在核准基本事实无误的情况下,抢在截稿时限前尽快排版。另外,编辑对于自己吃不准的稿件,要拿去与其他编辑、副总编、总编辑或有关部门人士商量,再确定怎么修改。对于有送审需求的稿件,要及时送审,或查看记者履行的送审手续是否完备。

五、稿库的作用

一些西方大通讯社,比较早地采取“稿库”方式来协助编辑稿件。记者采写完成的稿件都统一进计算机数据库,编辑根据实际需要,从稿库中选取记者发回的稿件,把它作为基本素材,重新加工包装,实现“捆绑”式供稿。很多时候,最后经编辑发出的稿件,你根本看不出原稿是什么,它可能是编辑对好多记者来稿的综合,同时还融入了稿库中储存的大量背景材料。

21世纪初,国内有条件的媒体已经采取了这种方式。比如,新华社从2003年启用面向所有编辑记者的待编稿库:所有新华社记者采写、拍摄、录音、录像的作品,均进入这个待编稿库。不论是文字编辑还是图片编辑,不论是通讯社记者还是社办报刊记者,都可以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搜寻到目标稿件或线索。此外,社外一些新闻媒体发表的新闻作品和多姿多彩的网络新闻也同时进入这个稿库。这一方面提高了对新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报道时效和质量。这个待编稿库打破了传统上因分工不同而形成的业务“壁垒”,打开了新华社稿件的视野。

比如,在报道禽流感的时候,一名负责国内报道的编辑,只要输入关键词,即可从待编稿库中调阅到新华社记者从国内外发回的所有相关稿件,以及其他媒体发表的稿件,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和拼装,编发出更具深度与高度的稿件。

不过,编辑不能完全依赖这个稿库,最重要的“库”,还是编辑的大脑,这个“思想库”才最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