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稿的基本策略

组稿的基本策略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2 组稿的基本策略一、组稿的要点外稿的来源五花八门,投稿者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外稿五花八门,但不管是怎样的,一定要与本报本刊编辑方针吻合,要明白一点,报刊不是随便哪个人的论坛。要及时支付稿酬。政治、经济、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观点文章,会对读者产生较大影响,因为读者视他们为权威。

4.2.2 组稿的基本策略

一、组稿的要点

外稿的来源五花八门,投稿者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需要,有的是希望传达某种个人观点,有的是想扩大单位影响或获得特殊利益,有的是想得到稿费,有的是想通过发表文章为自己评职称打基础。而通讯社提供的外稿,则属于一种服务性质。编辑在组稿时要头脑清晰,区分不同情况,作出准确判断:

●要了解作者背景。这一点相当重要。有的报刊因为发表了“不合适”的专家学者提供的稿件,而酿成政治差错。对于一些背景不明的作者的情况,最好询问当地有关主管部门。

●注意权威性。在相关话题上,一定要选择最有发言权的人物。外稿作者一般只在自己的领域有其专长。编辑不能强作者所难,让他写不熟悉的东西。

●对作者的写作水平提出要求。有的作者熟悉报刊,写出的文章符合新闻要义,通顺优美,可读性强;有的作者虽然肚子里有货,但文章却枯燥乏味,难以卒读。报刊毕竟是大众传媒,对文字应有特殊要求。

●认真对待知名人士,但不迷信。“大腕”通常是各大报刊的重点约稿对象。他们十分忙碌,有时文章质量不一定高,不过,一旦约到,常常确又能提高报刊知名度和权威性,特别是对于新创报刊。编辑要注意把握。

●积极依靠自由撰稿人,但要有所警惕。社会上活跃的自由撰稿人很多,他们写稿积极性强,出手很快,有的人水平很高,有的人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成为专业供稿户。但要看到,他们中有一些人是为利而写,编辑对其稿件的内容需鉴别斟酌,以防失实。

●妥善处理境外人士的稿件。一些专栏文章,或者一些特色栏目,如“海外看中国”一类,都可约请境外人士写稿。一些报刊还在海外有雇员和特约作者。但编辑处理相关文章时,应该有国家利益观念,要站稳立场。

●防备一稿多投。编辑事先要与作者有所约定。但有的时候,一稿多投未尝不可,因为,不同报刊覆盖的人群并不一样。在很多情况下,能否争取到稿件是首要考虑。对于作者是否一稿多投,常常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进行核证。

●要注意本刊定位。外稿五花八门,但不管是怎样的,一定要与本报本刊编辑方针吻合,要明白一点,报刊不是随便哪个人的论坛。编辑不可因为作者是名人就牺牲原则。但对文章做修改时,最好向对方做一些解释。

●要事先向作者交代清楚意图。有时,约请作者写评论文章,因为事先没有将意图交代清楚,最后稿件来了,发现很难修改,编辑只得自己动手重写,而作者也很不高兴。另外,在写作过程中,编辑也应与作者随时沟通。

●尊重每一位作者。不论作者是什么身份,每一篇稿件的处理情况,都要对其有所交代。要修改稿件中的差错,但一般不要改变作者的风格。要及时支付稿酬。约来的稿件若不能采用,要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对于一些在思想学术界有影响的人物,不能随随便便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要有备稿,作者队伍要多元化。约来的稿件如果不行,则可以替换。编辑不能依靠一两个人,否则就很危险,读者也会腻味。编辑要组建一个稿源库,手中应有一个名单,罗列一些活跃在各媒体上的撰稿者。在专家学者圈里,编辑要有人脉。

●认真核实,排除“地雷”。因为面对的是不太熟悉的社外稿源,因此,在事实的核实方面,编辑需要下更大更细的工夫。有时候,会因为这方面的不慎而犯错误、吃官司。编辑处理外稿时,一定要比处理本报本刊记者的稿件多几个心眼。

二、专家的问题

当今报刊操作中的一大特色,便是遇有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风云变化热点突发事件,编辑常常把目光投向专家学者,请他们对新闻进行解读,发表看法或主张,有的还直接约请专家学者撰写文章和评论。像《新京报》这样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建立有专家库,与全国上千名专家学者保持联系,新闻发生时,随时能找到合适的人发表意见或写评论文章。

政治、经济、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观点文章,会对读者产生较大影响,因为读者视他们为权威。一些专家学者能够透露非常重要的信息。2006年第1期的《瞭望》周刊,刊登中央党校教授田应奎文章《“十一五”不可多得的发展起点》,围绕“起点”这个词,用“纵向看”、“横向比”的方法,谈倍数、谈百分比,构成了新的视角,虽是专家文章,但很有新闻眼光,提供了密集的数字,不仅对高端读者理解“十一五”时期的十个阶段性特征很有帮助,也是采编人员的重要信息。这期杂志的另一组《中国如何开新局》,汇集了17位部委专家的观点,也透露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一些报刊栽跟头,往往也是在专家问题上。因此,编辑需要注意区别专家个人观点与专家用党和政府的方针阐述问题的不同性质,区别报道专家观点与用代表媒体立场、观点的评论、社论形式发表意见的不同性质。编辑要防止和克服“专家有学问,他们的观点不会有问题”的思想。就实践中的情况看,报刊在引用专家观点时,容易在以下方面发生失误:

●滥用专家,形成“口水新闻”。有时可以看到,某一位或几位专家,他们的名字不断地出现在各大报刊版面上,但说的大都是空话套话。有时候,整个版面都被所谓的专家占满了。编辑需要明白:读者更希望看到的,并不是专家学者的清谈,而是记者深入现场写出的有血有肉的新闻故事,是记者对事实的独立调查和还原。

●随便拆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有的报刊,不加分辨地把各种尖锐对立的专家观点都摆上版面,让读者“自由选择”,并在报刊上注明“此系专家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这样做比较危险,因为,在很多时候,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很难界定,也不可拆分。

●轻信或“迷信”专家。编辑认为专家的观点不会有问题,轻易地对一些不全面、不成熟、不宜公开甚至并不正确的“专家观点”作报道,形成误导。如某财经刊物发表《专家建言适当减税》,是根据某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改编的。对国家现行税收政策这样重大而敏感的问题发表异论,被认为易引起纳税者的思想混乱。

●把专家的个人观点当作政府的“新精神”。如某报在2004年初连续发表多篇评论,突出宣传《强国、富国得靠重化工业》、《“轻”“软”代替不了“重”“化”》,呼吁国家“应为重化工业发展提供资金、资源保障”,《别让资源卡重化工业的脖子》。此类评论宣传力度很大,容易让读者产生这是中央“新精神”的想法,其实它仅仅是有关部门个别专家的个人观点,与中央当时的宏观调控方针不符。

●约请专家撰写社论、评论或者将专家来稿升格改编为社论、评论,未能加以严格审查。比如,2004年初,卫生部出台了从严查处医疗部门“红包”的政策措施,有媒体提出“医务人员收入低”是形成“医疗红包”的根源。还有一家媒体就此发表社论,提出应采取“把医疗完全推向市场”、“提高医疗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医生收入”等举措,认为这才是治理“红包”的根本对策。这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相悖,也与老百姓的感受有很大距离。上述两篇为“红包”找“理由”的文章都来自医疗部门的专家,前者是某医院的医管人员,后者则是某医疗行业协会的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