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加坡全国经济委员会

新加坡全国经济委员会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二节 新加坡全国经济委员会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1985年新加坡经济出现建国以后首次负增长。新加坡全国经济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人、经济界人士和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这两份报告书提出的政策建议,得到政府的重视并很快被采纳,为新加坡国民经济第三次战略调整指明了方向。

第十二节 新加坡全国经济委员会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1985年新加坡经济出现建国以后首次负增长。这引起了新加坡领导人高度警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准备设计新加坡国民经济的第三次战略转移,全国经济委员会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加坡全国经济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人、经济界人士和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对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经济政策进行总结,研究和探讨当前所面临的经济难题,寻找解决这些难题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全国经济委员会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经济情况做了详细分析,认为当时的经济难题是国内和国外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内方面,由于政府实行了一些过急的、不切实际的经济政策,想通过高工资政策来达到产业技术升级,这必然加大了生产成本,导致新兴工业制品的出口竞争力削弱,而且,政府希望通过提高税收和收费标准进行高积累和高投资,因而恶化了国内投资环境,造成企业的竞争能力下降;国际方面,西方经济受到8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进入低增长时期,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萎缩等等,这些都直接给新加坡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该委员会认为导致1985年经济急剧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忽视维持新加坡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政策。

1985年和1986年该委员会相继发表了《中期经济报告书》、《经济报告书》。这两份报告书提出的政策建议,得到政府的重视并很快被采纳,为新加坡国民经济第三次战略调整指明了方向。报告建议政府应及时调整经济战略,实现国民经济的第三次战略转移,即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工业的同时,转向优先发展国际通讯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增长潜力巨大的服务业,使新加坡在90年代以后成为东南亚的服务中心。这种战略构想是极有见地的,它希望通过发展国际服务业,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并为产业技术升级创造条件,使新加坡经济最终得以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和开放便捷的国际服务的基础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