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加拿大影视文化的民族性
(加)阿尔·韦克斯曼
蔡帼芬 译
和中国相比,加拿大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虽然两国在人口数量方面悬殊很大,但就人口分布,地理跨度而言,又极其相似。在加拿大,从人口居住来看,存在着地方差异。即使语言相同、文化相通,也呈现着各式各样的地方口音,更不用说加拿大本身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差异突出--众所周知--既讲英语又讲法语。
尽管有史以来便一直存在着国家分裂的因素,但是当代绝大多数国民还是拥护国家统一的,而且不少人认为在当今尤其需要的是努力提高文化的民族性。
这样说来,加拿大的民族文化建设,一方面内部有困难;另一方面,外部也有压力--特别是来自南面的美国巨大市场的冲击与强大生产力的遏制,不用说,他们的传统媒介能跨越国境直接影响加国的受众。
所以,我们面临的是两场艰苦的战斗:一场是本国受众的冷漠态度;另一场是来自美国的不断增强的娱乐片的冲击。
这两大战役分别体现在电影和电视领域。电视之战打得很顺利,因为得到加拿大广播电视委员会的大力援助。该委员会规定了本国广播电视网和电视台必须播送本国内容节目的最低量,比如公营的加拿大广播电视公司为60%;私营的是50%,这一比例还将逐步与年俱增。加拿大广播电视委员会的这些规定促使温哥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生产出了大批的电视节目,当然埃德蒙顿、卡尔加里、温尼伯和哈利法克斯也有相当数量的电视节目生产。这样,从西到东的各大沿海城市都成了电视节目生产中心,而大草原和滨海诸省也均有相当数量的电视产品生产。
这就给全国各地的电视工作带来了机会,同时也使得各地的节目有机会进行相互交流。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广播电视委员会的规定,可这些规定也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因为生产和播出在诸多方面都牵扯私营成分和外资成分。庆幸的是,广播电视委员会以及联邦政府的其他机构都鼓励并促成通过谈判而达成合作生产的协议。其结果是加拿大的电视节目生产和世界市场销售规模都有了提高。实际上,在不少国家的电视节目单上,加拿大节目占有重要的比例。
但是,如前所述,加拿大市场仍然存在着被美国节目所淹没的势头。这对加拿大电视生产提出挑战,即使不是压倒优势,也算得上是相当严峻的。比如说,美国的几家大广播网涉足于加拿大广播网所能涉足的每一个角落;再说,如上文所及,加拿大广播电视委员会所规定的必须播送本国节目的最低量也只是个有限的份额,于是,所有剩下的时间便都被外国货所挤占。
当然,竞争就是这样。竞争就是挑战,而竞争又能促进生产和改进。
既然从事电影电视这种大众化的艺术领域,那么就有责任对其生产、市场及观众情况的方方面面都予以关注。促使产品打入市场的方法之一是设法唤起市场对从业人员、演员、节目生产以及节目本身的好奇和需求。比如,英语方面,要跟美国,或者就这一点而言,要跟本土的魁北克竞争。
换句话说,就电视而言,它是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所以艺术家们以及他们的产品就不得不为大众所喜爱。为此,从创作到出台,必须生产和改进同时抓,也就是说产量和质量要同时提高。因为光靠政府的保护政策来赢得受众是不够的。政府的保护和刺激政策对于鼓励和维持一定量的生产是必要的。通过竞争,可以赢得国内外观众对加拿大生产的以及合作生产的电视节目的喜爱。
在加拿大,有一项任务就是激发英语加拿大对法语加拿大产品产生更多兴趣(反之亦然)。例如,某些法语加拿大电视导演之作已经引起其它9个省的关注。同样,不少法语加拿大演员在全国都享有盛誉。
人们更加珍视、更加明确,作为一个加拿大个人所包含的诸多品格中,其法语文化特质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与此同时,作为法语加拿大人也将认识到,法语文化乃至语言受到了最好的保护,它绝不是困在英语大海中的一个小小孤岛,而是在统一的加拿大里所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相当程度上,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依赖于历史的推动和政治方面的作用,而且需要通过地方和全国范围的文化建设。这就要靠演员、靠节目、靠各种各样的故事乃至马戏娱乐。事实上,法语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是全国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该团由来自全国各地的马戏演员组成。
总之,如果艺术和娱乐,尤其是电视艺术和娱乐具有普遍的共性的话(而不是狭隘的),那么,他们一定会跨越界限而被大众普遍接受。也就是说,在加拿大,不仅一个地区的节目能够被另一个地区所接受,而且能够继续行销外国,比如说,销往中国;当然反过来,中国的电视节目也能销往加拿大。
在电影方面,加拿大不仅有更多的地区差异,而且英法两种语言之间的矛盾也更为突出。这就更要求电影界人士对彼此的工作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但是,在电影业之外,也就是在普通加拿大人中,电影观众的人数虽然在稳定增长,但却十分缓慢。从积极意义上讲,这种增长不仅仅局限于在英语和法语之间,而是涉及丰富的加拿大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很大方面是对反映本国人民的作品的兴趣的不断增长。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加拿大影片打入影院。很遗憾,电影之战打得远不及电视之战那么成功。也许是因为电影业没有得到像广播电视委员会那样一个政府机构的资助。其实政府对电影的生产确实也有资助,但数量极小,只限于鼓励私营成分对影业的投资,而对影片取得成功的影院票座没有提供足够的保护措施。调查显示,加拿大影院近乎97%的放映时间为非加拿大公司所控制--主要是美国的放映和发行公司。
所以,虽然在某些影院,特别是通过电视,放映的加拿大影片多了,观看加拿大影片的人多了,但实际上加拿大电影人的努力还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能力和影片质量以赢得观众对加拿大影片的兴趣。但从目前来看,尚未取得明显收益。某些影院放映加拿大影片的时间并没有多大的增加。
和美国五花八门的大量影片、庞大的传播媒介以及其国外发行、放映公司对加拿大电影业的控制而进行抗争简直如攀险峰。
由加拿大电影电视学院设立的第三项大奖是全国Genie电影奖。实际上,10多年前,正是由于这项大奖的设立才诞生了加拿大电影电视学院。Genie奖比其它两项奖(Gemini和Gemaux)更能反映加拿大民族的潜在凝聚力。Genie奖代表着一个有建设意义的从提名、选举到表彰的奖励过程,它对促进加拿大影业的发展以走向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虽然跟美国或中国相比,加拿大的市场很小,但是,如果能赢得大部分可能的本国观众,再加上一定的出口,那么加拿大的电影业(按目前产量较小的情况讲)就足可以繁荣起来,并使故事片的创作艺术形式更具有全国性。
加拿大的文化具有民族性,这既有利于加拿大本身,也有利于其邻国。因为,失掉了民族性,就不成其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了,只能是附属品而已。再说,即使在加拿大,不管有多少人多么喜爱美国货,但就绝大数人而言,他们往往不答应失掉自己的民族性。那么,加拿大的民族性何在?发掘和界定它恰恰正是加拿大电影电视工作的全部内涵。也许,不断地界定自己的独立性正是加拿大人的品质之一。
在西方,尤其是影视业中,常说“made it”这句话,它的口语意思是“你成功了”。令人高兴的是,这句话恰好可以用来展望加拿大影视业的前景,那就是“不断不断地成功”。而这一过程,对大多数加拿大影视业人士来讲,虽然有时坎坷,有时颠簸,但它永无止境,其乐无穷。
以下是加拿大影视业概况及生产制作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