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技巧

农业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技巧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农业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技巧记者写完后的文本要组成一个板块进行集中向外传播,报道艺术是对不同记者的文本有机组合的手段、策略、思想的总称。目前农业报道有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最常用的报道形式主要有系列性的连续报道、立体式的媒介配合、现场报道、解释性的论文阐述。目前,这种报道形式在农业新闻中正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节 农业新闻的报道形式和技巧

记者写完后的文本要组成一个板块进行集中向外传播,报道艺术是对不同记者的文本有机组合的手段、策略、思想的总称。报道艺术对传播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高水平的报道艺术可以大大增加报道的感染力,提高传播效果。针对不同的报道对象应有不同的报道艺术,量体裁衣,才能促进报道水平的提高。

一、农业新闻的报道形式

报道形式,也称报道样式,它是与报道内容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对各种新闻文体、体裁乃至版面组合等各种新闻样式的总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二者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形式。好的报道形式能有效组织报道内容,使报道内容清晰明了,提高传播效果。目前农业报道有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最常用的报道形式主要有系列性的连续报道、立体式的媒介配合、现场报道、解释性的论文阐述。下面叙述之。

(一)系列性的连续报道

系列性的连续报道是应用最广泛的报道形式,在报纸、广播、电视上的固定版面、固定时间安排同一个栏目,连续报道某个地区、某个集体、某个个人,可以提高受众的注意程度,达到宣传的目的。比如《浙江日报》1997年在报纸头版上开辟了“‘1997种粮千里行’和‘两个转变’再夺农业丰收”两个栏目,突出报道种粮大户的经验和带头作用,反复宣传科教兴农和科学种田的意义与作用,仅上半年前4个月,就发稿30余篇,其中有消息、言论、通讯,还有图片近20幅,对提高当地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利用科学技术的意识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19)

这种报道形式的特点是:(1)主题性强,所有报道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每节往往是派出多路人马分赴各个采访对象,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内容进行报道,揭示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2)选择性强,所有这类报道的主题都是提前定好的,像上面提到的《浙江日报》开辟的“‘1997种粮千里行’和‘两个转变’再夺农业丰收”两个栏目,一旦定下这个栏目,那么只有与此主题相符的报道才能进入栏目,记者必须围绕主题选材立意;(3)感染力强,同一类稿子集中在一起,其影响自然要比孤立地报道强,给受众留下的印象较深,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也为其较强的感染力作了很好的理论注脚;(4)策划性强,此类报道大多是媒体根据农业形势的发展、当前农业领域的热点、难点、舆论导向的需要策划的,一般情况下,都会给予较高的重视。常常由一个总编辑层次的领导负责,并且从主题的选择,到形式的安排、报道的进程都要进行论证。在报道中,报道的内容也是主动安排的,比如《浙江日报》在进行这两个栏目报道时,就把11位种粮大户请来开座谈会,随后发出座谈会的消息,并登出了座谈者发言的摘要,这实际上是一种预设的、有策划的新闻报道

(二)立体式的媒介配合

新闻媒介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闻媒介已形成了由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为主构成的立体化的媒介生态体系。立体式的媒介配合报道在农业报道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这种配合不仅发生在同一种媒介内,而且还在不同种媒介内展开,形成立体的、多渠道、多方位的报道,这种立体的报道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公众的一个议程,成为舆论的焦点。在媒介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种报道方式的运用频率会越来越高。比如,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有的做了连续、系列报道,有的做了专题报道,在社会掀起了一个学习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的舆论高潮。

立体式媒介配合报道,利于开发新闻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强势宣传效果,在树立农业先进典型、宣传重大农业政策等报道时,宜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报道形式主要有三个特点:(1)多媒体参与是其主要特点。系列性的连续报道往往只是在一个媒介进行,而这种立体式的媒介配合就需要各种媒介的合作,不论是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也不论是中央的媒介还是地方的媒介,都要一起进行同一对象的报道;(2)同时间推出,这种报道强调各种媒介在同一时间推出,不是随意性的报道,而是有计划地在同一个时间推向公众,形成舆论焦点;(3)多视角观察,在进行这种形式的报道中,各媒介往往都会自己派记者对对象独立采访,并根据各自的编辑方针、受众群体确定报道角度、报道风格,力图适应自己的受众群体的接收心理。

(三)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现场把亲眼所见的新闻,借助现代电子传播媒介同步告诉受众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能使受众身临其境,因而具有“征服性的力量”。现场报道需要通信技术和媒介技术的支持,技术水平越高,现场报道的效果越好。同时,现场报道也对记者以及其他一系列编采播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主持人不能做到现场应对的自如,如果导播不能做到特殊条件下的技术保障,那么,现场报道的实现及其效果都不能得到保障。目前,这种报道形式在农业新闻中正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种报道形式的特点是:(1)以重大农业活动、农业工程为主,由于现场报道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大,因此只有确实重大的农业活动或项目,才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才值得投入大力量现场直播;(2)以同步报道为主,这是现场报道的性质决定的,一般进行现场报道时,转播车会停在直播现场,同时不加过多处理就将现场情况传回总部,基本上保持与实际进展同步的报道;(3)以电子媒介为主,这是由现场报道的技术要求决定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可以滚动播出,前方随时报道,后方随时播出,而报纸等印刷媒介就不可能随时出版;(4)以技术阐述为主,这种报道形式的报道时间较长,而实际的报道对象并不可能时时刻刻有新的进展,于是,添加非现场进展但确实与报道对象有关的背景内容就成为现场直播节目中的重头戏,而添加的东西是现场报道不可缺少的背景知识,对现场报道中的事件起到说明、补充、证实的作用。

(四)解释性的论文阐述

农业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农业科研院所,他们直接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大量的农业科技新闻大都出自他们的论文、科研成果等。这些论文、成果一旦公诸于世,就会有农业记者进行分析,确定其应用推广价值,并用通俗化的阐释形式予以报道。为推广农业科研成果,报道常用通讯等形式对艰深的论文进行形象化的阐释,以让公众了解。“三农”问题是全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何化解“三农”问题将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期间,一些专家、学者在长期的研究中会产生对“三农”问题的新认识、新体验,他们会以论文的形式提出对“三农”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也是农业报道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农业记者也会从数十年的农业采访经验中提炼出对“三农”问题的新颖的认识。这些意见、认识对于受众来说,是新颖的,是有新闻价值的,对其报道有利于沟通情况,营造研究“三农”问题的舆论环境。

这种报道形式的特点是:(1)预测较多,报道大都是农业科研领域没有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2)理论性较强,多发表理论研究等版面,关注的多数是“三农”问题的理论层面,以报道的“深度”见长,读者群以社会精英阶层为主;(3)系统性较强,文章多为深度报道,能较系统地总结农业领域的某一个方面。

以上介绍的是当前农业报道中使用频率较多的几种报道形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报道的应用形式不止这几种,诸如组合报道、专题报道、整合报道等形式。从理论上而言,新闻报道的所有形式均可拿来为农业报道所运用,这需要农业从业者深入把握报道对象,熟悉各种报道形式,能够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报道形式的创新。“内容决定形式”,农业报道的任何形式都离不开具体内容的支持,因此,要提高农业报道的水平,还需要记者增强采访力度,获取更多的采访素材。此外,还应加强媒介之间的配合,实现农业新闻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发。

二、农业新闻的报道技巧

与其它题材的报道一样,农业报道也有一些提高传播效果的技巧,这些技巧多为从业人员的经验总结,呈现出零碎的形态。以下介绍一些,以备参考。

(一)重视受众的反馈

目前,农业新闻在一定程度还出现“传而不通”的情况,大量的农业新闻传播资源被浪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农业报道没有注意受众的接收心理,没有重视受众的反馈。不过也有不少媒体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在农业报道中,重视受众的反馈,第一,可以了解受众的文化水平、阅读心理,进而加强对受众的认识,从而为不同文化水平的受众群确定明确的报道风格;第二,可以建立农业新闻来源与农业受众之间的联系,从受众的反馈中寻觅新闻线索,决定是加强报道还是减少报道;比如可根据受众的反馈情况,把受众对某件事的意见以后续报道形式加以报道,表达公众在这方面的声音等;第三,可以直接为农服务,通过对受众的来信、来电、来短信的回复,可以直接为农民提供可靠的致富信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现代的个人化的通信工具十分发达,有诸如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短信等,这些方式为受众的及时反馈提供了条件,新闻媒体应注重开发这些反馈工具,为受众提供多种便捷、经济的反馈渠道;同时,电子传媒还可以把受众请到演播室、录音室作各种形式的观众参与式的农业节目,这类节目既创新了报道形式,又能增强传播效果。

(二)重视知识的通俗

任何农业新闻,或多或少地都会牵涉到一些农业知识,特别是农业科技新闻,对农民受众来说,可能是全新的知识。表达艰涩的农业知识有可能成为受众接受新闻的障碍,能否让这些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是显示报道者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

关于农业报道的通俗性,第三节也有论述,这儿仅强调以下几点:第一,深入才能浅出,农业记者掌握的报道对象的知识越丰富、越有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深奥的道理;第二,交待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在写作中多安排背景知识,在版面安排上,要有一定的版面空间专门对一些新闻背景、常识性知识的介绍,以帮助受众理解,为落后农村的读者办报,甚至还要在版面上标注个别的字词句的解释;第三,注意新知识与农民已有知识的联系,借助农民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农民理解新知识,为农民接受新知识架起桥梁;第四,根据受众的差异性,确定报道的通俗的层次,落后地区的农民宜采用最通俗的大白话形式,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可以都市报纸的报道为范本,而为高层次农业读者办的农业报道宜用党报模式。

(三)重视情感的渗透

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但这不是否定报道中情感的渗透的原因。由于农业报道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农民,更应该注重报道的情感性因素,重视报道情感的渗透,从情感上感染、感化农民。由于农民群体多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情感关注应以鼓劲、关怀、体贴为主,切忌出现憎恨、冷漠、傲视等情感,以伤害受众感情。这要求在报道中既要做到正确的情感渗透,又要防止出现各种情况的情感偏差。这要求记者要有人文关怀,能平等地对待农民群体,真正做农民朋友的代言人,替农民说话。在报道中,记者可在结尾善意地提醒农民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该注意哪些方面,在哪些方面做好等;在面对农民的过激行为时,记者应冷静对待,以理服人,而不能为情所迷惑,对过激行为煽风点火,或任意丑化。在当前,一些都市类媒体存在着一股轻视农民工、看低农民的倾向,常常使用各种情感暴力语言,诸如泥腿子、邋遢等词语描写之,这种情感暴力伤害了农民的形象,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的。

(四)重视时效的提高

农业领域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变动频率较慢,农业报道的时效性较低,从目前的农民类报纸的出版时间就可管窥一斑,目前农民类报纸大都是周报,日报较少。但是农业报道的时效性还是有的,如果受众发觉报道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他们就会麻木,失去进一步了解的动机。由此,农业报道传播效果将大打折扣。而且随着农业进入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的出现,农民时间观念的增强,对农业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也会提高。

要提高农业报道的时效性,应注意:第一,对农业动态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对农业科学有起码的判断力,能够知晓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特点及形势;第二,要与农业成果的鉴定部门取得联系,并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因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判断需要一定的鉴别过程,农业科技人员的成绩需要一定的鉴定过程,而为了防止报道伪农业科学,最好要在签订后作报道,如果与这些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就能保证在第一时间拿到新闻;第三,要增强新闻敏感,能够从蛛丝马迹中较早地嗅出新闻线索来,闻到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大胆地作一些预测性报道。

农业报道的技巧是丰富而零碎的,涉及到农业报道的方方面面,上述论述不能涵盖所有的报道技巧,从业者可根据报道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借鉴之,但更应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的报道技巧,提高传播效果。

【注释】

(1)庄小琴主编:《农业政策学》,气象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8页。

(2)参见《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情况通报——科技部徐冠华副部长在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上的报告》2000年7月10日。网址:http://www.cws.net.cn/wsc/policy/f08.html。

(3)赵晓春主编:《农业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32页。

(4)甘惜分主编:《新闻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新闻敏感”条。

(5)此五类方法的具体内容可参见蒋建科著《农业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8—10页。

(6)《问题:新闻报道的起点》,《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9月22日。

(7)参见蒋建科《农业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3页。

(8)参见谭陆媛《获取新闻线索的几种方法》,《报林》2001年第6期。

(9)[美]麦尔文·曼切尔著,艾丰等编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广播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10)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11)[美]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艾丰等编译,广播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12)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86页。

(13)赖浩锋:《新闻写作应“寓论断于序事”》。网址:http://www.be-word-art.com.cn/no20/document8.htm。

(14)胡乔木:《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解放日报》,1946年9月1日。参见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311页。

(15)蒋建科:《农业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16)蒋文龙:《绍兴农业突围》,《农民日报》2004年8月26日第2版。

(17)王化云:《新闻写作中的模糊语言》,《新闻采编》1996年第5期。

(18)张选国:《要正确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新闻与写作》1994年第8期。

(19)伊心恬:《粮食生产报道的新探索》,《新闻出版报》1997年6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