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世界观之传播智慧

中国世界观之传播智慧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天人合一:中国世界观之传播智慧中国世界观是使全球大地恢复绿色、全球文明恢复生机的伟大源泉。中国世界观要求人们注重内心修养、塑造道德人生,进而塑造一个公平正义、讲信修睦的道德社会和人性升华、人文粹美的道德世界。换言之,吾人的生命与广大的宇宙生命本来不二,人生的真理与宇宙的真理本来不二,这就是中国世界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三、天人合一:中国世界观之传播智慧

中国世界观是使全球大地恢复绿色、全球文明恢复生机的伟大源泉。旷世奇哲熊十力,在《答马格里尼书》(1936年)中说:“中国民族之特性,即为无宗教思想……不绝物以专求之内心,故无枯槁之患;亦不逐物以溺其心,故无追求无餍之累。日常生活皆顺其天则,畅其至性,则自一饮一食以及所接之一花一木乃至日星大地,无在非真理之显现,故不必呵斥人间世而别求天国……故儒家学说在中国常为中心思想,而莫有能摇夺者,以其根据于中华民族性,有至大至深至远之基础。而于吾人真理之要求,确能使自得之而无所诞妄,此孔子所以为大也。”[4]

中国世界观的根本信念,在于相信吾人渺小的生命与宇宙浩大的生命,本来一体,同为终极真理之体现:“须知真理非他,即是吾人所以生之理,亦即是宇宙所以形成之理。故就真理言,吾人生命与大自然即宇宙,是互相融入而不能分开,同为此真理之显现故。但真理虽显现为万象,而不可执定万象以为真理即如其所显现之物事。(此中意义难言。)真理虽非超越万象之外而别有物,但真理自身并不即是万象,真理毕竟无方所,无形体,所以不能用知识去推度,不能将真理当作外在的物事看待。哲学家如欲实证真理,只有返诸自家固有的明觉(亦名为智)。即此明觉之自明自了,浑然内外一如而无能所可分时,方是真理实现在前,方名实证,前所谓体认者即是此意。”

人生的最高使命,就在于以体认的方式,明觉领悟此万物一体的终极真理,以人心证天心,进入“天人合一”的仁者境界:“由儒家之见地,则真理唯可以由体认而实证,非可用知识推求……儒家其至乎!……盖以为哲学者,所以穷万化而究其原,通众理而会其极,然必实体之身心践履之间,密验之幽独隐微之地。此理昭著,近则炯然一念,远则弥纶六合,唯在己有收摄保聚之功故也。(不使心力驰散而下坠,名收摄保聚。)如其役心于述作之事,则恐辨说腾而大道丧,文采多而实德寡。须知,哲学所穷者为真理,而真理必须躬行实践而始显,非可以真理为心外之物,而恃吾人之知解以知之也。质言之,吾人必须有内心的修养,直至明觉澄然,即是真理呈显。如此,方见得明觉与真理非二,中国哲学之所昭示者唯此。”

中国世界观要求人们注重内心修养、塑造道德人生,进而塑造一个公平正义、讲信修睦的道德社会人性升华、人文美的道德世界。可惜,近代世界,西学泛滥、人欲横流,中国世界观晦暗不彰,独任科技发展与物质进步的现代西方世界观,将全世界引向歧途:“故哲学不是知识的学问而是自明自觉的一种学问,但此种意义极深广微奥而难为不知者言。须知,哲学与科学其所穷究之对象不同,领域不同,即其为学之精神与方法等等,亦不能不异。但自西洋科学思想输入中国以后,中国人皆倾向科学,一切信赖客观的方法,只知向外求理而不知吾生与天地万物所本具之理元来无外。”[5]

伟哉熊子!得儒门圣学血脉者,千古几人哉!熊十力先生,处于西方世界观横决世界之20世纪、全盘西化论主宰大众思想之现代中国,独持异论,卓尔不群,傲岸不屈,诚伟大人物也!熊先生所示“体认自证”之思想方法,更是树立中国世界观、体认儒学真理之不二法门。而熊先生的思想,更启迪了一个妙相庄严的真理世界:人间万物,一一都是宇宙真理之显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生,更是宇宙真理的自觉体现者,人生不是虚无的,人生是体现宇宙真理、展开宇宙真理的自觉过程,这宇宙真理不在人心之外,而就在人心之内,只要我们去发现它,体会它,实践它。换言之,吾人的生命与广大的宇宙生命本来不二,人生的真理与宇宙的真理本来不二,这就是中国世界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那曾经盛开过的一切,即使凋零于物外,必将复活于人心,正如同循环往复的一切生死、明暗、春秋、时空,此之谓:永恒。

两千年深秋,我静坐韩国大田市某大学教师公寓后面一排灿烂的梧桐树下,细细研读熊十力先生的巨著《十力语要》,被书中至深至美的哲理和诗意盎然的境界深深感染,我用全身心体会这广袤深远的宇宙,灿若流苏的梧桐树叶,越过我的头顶,伸出无数深情的手掌,代替我温柔地抚摩纯净蔚蓝的苍穹。沐浴在秋之阳光中,沐浴在甘美的秋风中,沐浴在婆娑的树叶下那漫天挥洒和嬉戏的光影中,我凝视着操场上嬉闹打逗的韩国少年,怡然会心于熊夫子所揭示的美丽的真理:“万物皆是真理的体现”,会心于伟大哲人所昭示的、灿烂展示于眼前的、宇宙深根宁极之道,我恍惚看见昔日少年的我也在操场上奔跑,一切存在过的生命瞬间都不会消逝,它们永恒存在、完美无瑕、独立不倚、无懈可击,那是挺立于形象之中又超越乎形象之外的、广阔时空海洋所孕育的、生命智慧的完美珍珠。余《旅韩十六首》之一曰:

梧桐树下好读书

秋光灿烂叶流苏。

少年嬉闹昨日我,

一样逝水绕明珠。

诗圣泰戈尔曾吟道:“我渴望跃入形象海洋的深处,捞取那无形象的完美珍珠。”(冰心译《吉檀迦利》)君子之学,自润其身,而令世人足以观美。孟子所谓“上下与天地同流”、“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者也。我从这圣洁的源泉中,汲取人的心灵的每一丝细微的颤动,汲取一种无坚不摧的品质、境界和精神,汲取那赋予万物以伟大意义的、独一无二的完美生命。

【注释】

[1]熊十力:《体用论》,第443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

[2]熊十力:《体用论》,第460~461页。

[3]熊十力:《体用论》,第575页。

[4]熊十力:《十力语要·答马格里尼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

[5]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二,第140~145页,中华书局199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