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的现实意义

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的现实意义以上两节在理论上对新闻发言人进行了一番“放大”的研究,使我们在以后的分析中能找到相关的理论依据。而在实践中,新闻发言人的设立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事实上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实效,“非典”事件甚至成了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个重要推进器。

第三节 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的现实意义

以上两节在理论上对新闻发言人进行了一番“放大”的研究,使我们在以后的分析中能找到相关的理论依据。而在实践中,新闻发言人的设立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上一世纪末美国率先设立专职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开始到今天,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存在,他的发展本身也说明了它所代表的现实重要性。概括说来,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的现实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是政府职能转化的结果,可以解决政府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政府公共关系框架的一个组成部门,致力于向媒体和公民即时提供信息。在公众中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获取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是现代政府高效施政的重要方式。据美国全国政府传播者协会估计,在美国各级政府中,大约有40,000名政府信息传播者。在西方,新闻发言人更像是公关人员,常常被称作“公共信息官员”或“公共事务官员”,是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的;而中国的新闻发言人现在更像一个职务。

政府机构的专业化容易淡化政府与公众的直接联系,并造成政府工作人员中的官僚主义信息流的断裂和工作中的低效率。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是加强双方的沟通:一方面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和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政府及时掌握公众的具体想法与意见,以便作出调整,从而使政府决策得到公众的真心拥护。

现代政府存在最重要的条件是信息沟通、取得民意。新闻发言人则主要在信息交流、政策咨询、沟通协调等方面实现这种职能。定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将政府部门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对政策进行解释,对公众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多点和适时的信息交流渠道。

有人认为在中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视作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的又一个信号:高素质的、掌握政府部门有关业务、熟悉媒介运作规律、能够最有效地通过媒介把信息发布出去的新闻发言人,将带给公众更多、更深入也更完善的政府信息。

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是媒介高度发展的产物,可以更有效地协调与媒体的关系,利用媒介的各种功能,推动政治或政府工作的发展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发言人制度实际上是与媒介的发展同时发展的。最早新闻发言人的起源是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当时的美国处于大众化报刊刚刚出现的时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许多国家媒介都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成为重要的社会独立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开始初步确立起来了。人们考证出,最早设立专职的领取政府工资的总统新闻秘书的人,是1897年上台的美国总统麦金莱;最早的新闻发布会是日本1904年在日俄战争中,在中国的大连召集各国记者而举办的。20世纪上半期,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已经成了许多国家政治和传播活动中的经常性现象。在少数媒介高度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现象。20世纪下半期,随着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换,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了。

在本书前文我们所做的历史考察中,总结了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发展史:从政治传播到政府传播制度,从政府的新闻发布制度到信息公开制度。可以看出,在这种层层的递进关系中形成了政府与媒介的互动。在传统政治时期,最初的新闻发布是包含在政治系统之内的,尽管在政治系统之外也存在民间的政治传播,但是力量弱小影响不大。在近代的新闻传播业兴起之后,随着近代政府的产生及职能扩大,法制化的新闻传播制度的建立,新闻传播慢慢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到了20世纪上半期,在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政府类型也形成了与媒体的不同关系,我们可以大约地划分成完全控制型、部分控制型和主动利用型三种类型,或者可以说分为紧密一体化、部分一体化和非一体化三种。事实非常清楚,作为新闻发布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发言人是在主动利用和非一体化的国家先发展起来的。这也说明了这一制度是媒介与政府系统相脱离并得到了高度发展的结果。

政府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充分和有效地与媒体协调,通过主动提供信息和各种公关工作利用媒介的各种功能来推动政府工作,实际上也是政府功能转化和专业化的必然体现。

三、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能更加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完善政府公共危机处理机制

公共危机是具有突发性的,可能严重地影响或危及组织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危机事件,大都为恶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影响大、破坏性强、冲击性强等特点。政府危机事件包括严重的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泥石流等,严重的社会危机:如恐怖危机、治安事件、诸如“非典”这样的新型突发流行病等,还包括政治事件:如战争和军事冲突、外交事件、内部动乱等等。

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时,公众会出现恐慌,社会上会出现谣言,这时需要政府出来,面对公众,澄清事实并表明政府的立场、态度。据研究发现,危机事件中谣言产生并迅速传播主要是由于公众没有或缺少符合事实的、可靠的、正式的信息资料和新闻。政府组织机构各部门如果各行其是,互相推诿责任,举棋不定,导致时间拖延也会使谣言四起。

在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制度的建立对处理公共危机是非常有效的,实际上许多新闻发布会就是因为出现了危机事件才召开,新闻发言人就是危机公关中政府的形象代言人。这一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2003年在“非典”最早爆发的广东,开始时有关部门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发布情况,甚至不让新闻媒体报道,结果小道消息盛行,造成极大的恐慌。后来政府宣布新闻解禁,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事实,谣言顿时得到控制,政府利用新闻发言人制度很好地发挥了媒体的传播作用,清理了社会流言,安定了民心。事实上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实效,“非典”事件甚至成了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个重要推进器。

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新闻发言人要有备而来,对突发危机进行研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新闻发言人制度只是危机公关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政府还要建立起公共危机的其他准备机制、检测机制与反应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公共危机。

四、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能促进政府形象的建设,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政府的政治影响力

政府领导是政府形象的代表,新闻发言人也是政府形象的代表。中国最早设立的外交新闻发言人即是代表中国的形象和外国媒体记者打交道的,现在设立的发言人主要代表政府的形象和媒体(包括国内外的媒体,主要是国内媒体)沟通,通过媒体的放大,新闻发言人的形象留给公众的是其所代表的政府形象,并将政府的形象立体化、生活化了。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对于地区形象的建设也起到了“名片”的作用。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政治就是“权力”,是权力的来源、分割、使用和监督。如果说人们认为权力就是使他人服从自己意愿的能力的话,那么传统政治学在权力的使用方面强调的是强制力和压迫力,而现代政治学则开始强调影响力。无疑,利用信息的控制、整理和传播,利用媒介的力量是现代政治学中必须具备的内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是现代政府发挥政治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这一制度是否存在和完善,在现代政治中已经成为了政府是否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复习题

1.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哪些传播学理论有关联?

2.新闻发言人设立的现实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注释】

(1)《有效的公共关系》,【美】格伦·布鲁姆等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10页。

(2)《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刘建明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357~358页。

(3)《组织传播》,邓瑞城,三民书局,1984年,第14页。

(4)《传播学引论》(修订),李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147页。

(5)《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美】霍华德·库尔茨,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6)《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3页。

(7)《传媒的魔力》,曾文经,时事出版社,2001年,第129~130页。

(8)《传媒的魔力》,曾文经,时事出版社,2001年,第130~131页。

(9)《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美】霍华德·库尔茨,新华出版,2000年,第16页。

(10)《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美】拉雷·N·格斯顿,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234页。

(11)《美国新闻史》,【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52页。

(12)《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美】霍华德·库尔茨,新华出版社,2000年。

(13)《传媒的魔力》,曾文经,时事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