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战时新闻管制的特点与总结

中外战时新闻管制的特点与总结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四章 中外战时新闻管制的特点与总结如前所述,战时新闻管制分为战时宣传和战时新闻检查两部分。因此,本章重点论述近百年来中外战时新闻管制的特点,概括说来,中外战时新闻管制的主要措施和特点如下。希特勒上台后,除纳粹党外,其他所有党派及其报纸一律被取消。

第十四章 中外战时新闻管制的特点与总结

如前所述,战时新闻管制分为战时宣传和战时新闻检查两部分。古往今来,战时新闻宣传由来已久,只是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名称不同而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战时新闻检查最早可上溯到15~16世纪在欧洲产生的书报检查制度。然而,作为一种具有法理依据的制度,战时新闻检查的历史不过一百多年。因此,本章重点论述近百年来中外战时新闻管制的特点,概括说来,中外战时新闻管制的主要措施和特点如下。

一、设立言论控制机构

这一方面,在政治关系中政府与媒体一体化的国家特别突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国内自由思想派主办的报纸,主张和平主义或国际主义,在舆论上与军方不统一。纳粹上台后加强了新闻控制,实施对国民的政治教育和文化的再教育,以塑造其所需的纳粹国民。1933年,兴登堡发布维护共和令,中止了宪法规定的新闻自由,封闭了很多共产党和社会党的报纸。希特勒上台后,除纳粹党外,其他所有党派及其报纸一律被取消。为加强文化统治,希特勒还成立了德国文化协会,下辖七个协会即美术协会、音乐协会、戏剧协会、文学协会、新闻协会、广播协会和电影协会。所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都必须加入有关协会。文化协会对于促进纳粹文化的形成和塑造纳粹精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军国主义在对外侵略中如法炮制,于1932年9月在外务省成立情报委员会。1940年12月6日,日本内阁情报部、外务省情报部、陆军省情报部、海军省海军普及部、铁道省国际观光局以及内务省警保局图书课合并,成立了统一的宣传机关——情报局。1940年10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所有政党一律解散,组成“大政翼赞会”,并设立了国民文化院。凡与文化创作有关的人员,都被强制加入相关团体。通过这种文化的集结,日本在战时生产出了大量的军国主义战争所需的精神产品。日本通过这些言论控制机构,牢牢控制了国内的新闻媒介,使其忠实地执行了军主义的宣传政策。

二、颁布特殊的战时新闻法规

这是几乎所有国家都要采取的措施。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分别颁布了《反间谍法》《通敌法案》《惩治叛乱法》等等。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于1938年4月1日发布《国家总动员法》,其中第20条规定:战时政府为实现国家总动员,在必要时可根据敕令,限制、禁止报纸及其他出版物所刊载的内容。1941年1月11日公布了《新闻纸刊载限制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又颁布《言论、出版、结社等临时管理法》等。引人注目的是,国民党执政以后,颁布的战时新闻法规也令人眼花缭乱,据初步统计就有《检查新闻条规》《宣传品审查条例》《取缔销售共产书籍办法》《出版条例原则》《出版法》《出版法施行细则》《电影检查法》《新闻检查标准》《查禁反动刊物令》《查禁普罗文艺密令》《图书杂志审查办法》《民营广播无线电台暂行取缔规则》《战时新闻检查办法》《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修正抗战期间图书杂志审查标准》《战时新闻禁载标准》《战时新闻违禁惩罚办法》《战时出版品审查办法及禁载标准》《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动员戡乱期间军事新闻采访发布办法》等等数十项之多。

三、设立军事检查机构

这是许多国家在战争年代采取的特殊新闻政策。

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周内,军方呈请总统设立委员会,检查军事新闻并发布合宜战事消息,总统随即下令设立新闻委员会,美国军事检查机构于1916年6月9日正式成立。德国纳粹政府于1933年设立国家宣传部,戈培尔出任部长,统管宣传文化事务。1939年4月1日,纳粹又在德军最高司令部设立了专事军事心理作战的宣传部,与司令部作战部相对应,负责制定每次战役中的宣传计划,希特勒经常亲自审查和批准这些计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上台后设立了新闻局,最初的主要工作是新闻检查和新闻发布。1934年9月,墨索里尼效仿德国,撤销新闻局,成立副部级的新闻和宣传署。

四、高度重视攻心战,大力进行战争宣传

宣传战在一战中开始初露端倪,二战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即使到了当代,战争中的宣传仍然是击败敌方的重要手段。

第一个对战争宣传做过充分研究的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他的书中曾经指出:“毫无疑问,政府控制公共舆论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大规模战争的必然结果”。(1)心理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十分重大。传播既可以宣扬战争的正义性,也能够彻底揭露战争的非正义性;既可以欺骗、迷惑敌军的军事判断,也可煽动敌军厌战、反战,瓦解敌军的斗志。战争时期的心理战,是一种攻心夺气的手段,它可以直接摧毁敌军的精神防线,打垮其斗争意志,是在战时情况下击败敌方的重要手段。譬如,1999年3月,美国和北约在对南联盟发动空袭的同时,出动了专业心理战分队——“索罗突击队”的飞行广播站,开设“北约联合之声”广播电台,向南联盟军民播放节目,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进行战场宣传攻势。此外,北约还创建了一个心理战行动小组,负责向南境内播撒传单和新闻简报,据统计累计散发传单达1,100多万份。与此同时,北约军政要人也纷纷上阵,每天发布官方新闻和组织“吹风会”,以加大攻心力度。空袭第三天,美国总统克林顿便通过卫星向南联盟发表录像讲话,呼吁南军民支持北约的行动;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用塞族语言发表讲话,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心理战攻势。为了在南联盟军民中造成心理恐慌和诱发心理危机,北约还广泛采用无中生有的造谣手段,如谎称南斯拉夫领导人在空袭中已经让妻子携带子女逃离南斯拉夫;南人民军总参谋部为躲避轰炸,已搬迁到民用目标内;科索沃北部的特雷普查有一个埋着成千上万阿族人尸体的大坑,并称那是塞族军队进行种族清洗的铁证。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实施心理威慑,在战争中通过媒体及时报道军事动态,展示军事实力,营造出决战决胜的气氛,给非法武装施加了极大的心理威慑。俄军还及时在媒体上发表战报,宣称大量的车臣武装已被消灭,而联邦军队则伤亡相对较少,从而打击了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当俄军推进到格罗兹尼附近后,俄国家电视台连续十多天播放俄军炮兵部队在一处高地调试炮兵射击观察镜的镜头,旁白是“格罗兹尼就在咱们炮兵的眼皮下”。而在完全包围了格罗兹尼后,又对车臣武装分子实施了大规模的传单宣传战,利用苏—25飞机在格罗兹尼上空散发了大量的传单。同时,俄军不断利用战地广播电台24小时对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传递一个信号:只要俄军愿意,随时都可以拿下格罗兹尼,而负隅顽抗者只有死路一条。

五、战时新闻控制随着传播工具的发展而发展

如果说在一次大战中宣传战打的是报刊牌,是印刷品和传单,那么二战中打的就是广播战;如果说越南战争是电视的战争,那么海湾战争就是电视直播的战争。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纪之交,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给战时的新闻控制增加了新的因素。一方面,网络使战时新闻宣传如虎添翼;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开辟了不受控制的新闻宣传新领域。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具有自由形态的网络集合,没有统一的管理用户以及控制信息流的主机。在因特网上,人们可以随意浏览与传播信息,可以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受编辑的价值观影响。当网络媒体参战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即时与互动传播新闻的最大优势,来报道事实、发表言论,摆脱传统媒体“把关人”的严密控制,展开一幅全新的战时宣传画卷。在过去的战争中,控制消息传播的是政府和新闻机构,科索沃冲突改变了这种情况,拉开了网络媒体参与战时新闻宣传的序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网络媒体自发地、有组织地向全世界报道、发表评论的战争。车臣战争第二次将战火烧进了这片新战场。随后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参战的某一方都能有效或部分有效地管制对方传统媒介,甚至扼杀传统媒介的喉舌,但又都无法控制因特网这个新媒介,获得网络宣传的绝对控制权。正如《伦敦星期日时报》驻华盛顿分社负责人詹姆斯·亚当斯所说的那样,“为影响公众舆论支持政府政策,实施有效的审查制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政府再也不能控制信息的流向,尽管他们是多么希望如此……审查制度应通过信息的操纵来实施,而不是通过信息的压制”。(2)

纵观历史,新闻媒体从诞生起就一直操控在当权派的手中。从古至今,每当发生战乱,新闻媒体便将面临要么接受管制、缄口不言,要么被封杀的抉择。许多受人尊敬的新闻媒体,在战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新当权的统治者接管或者作出妥协,成为其喉舌。战时媒体与战争进程紧密相连,关于新闻自由与国家利益、公众知情权与军队生命权、宣传与信息的种种争论,在战争这个危急时刻往往以极端方式呈现出来。无论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独裁者,还是标榜“自由民主”的美国,在战争时期都存在着对新闻媒体进行打压和管制的现象,只不过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不过我们也看到,随着历史的发展,对新闻的管制和宣传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那种对新闻媒体严格管制的方式,越来越多地被主动提供服务所代替;传统的不讲事实的宣传也在向更接近事实的报道回归。但是无论如何,英国学者苏珊·L·卡拉瑟斯在《西方传媒与战争》一书中的一句话,还是为我们清晰地描写了战时军方和传媒的关系:“成功战争的诀窍是保密,成功报道的诀窍是公开”。(3)这句话一语中的,揭露了战时新闻管制的实质。

复习题

各国战时新闻管制有哪些特点?

【注释】

(1)《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美】哈德罗·拉斯韦尔,张洁、田青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2)《信息战与信息安全》,【美】Dorothy E.Denning,吴汉平等译,2003年,第181页。

(3)《西方传媒与战争》,【英】苏珊·L.卡拉瑟斯,张毓强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