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析传统媒体应对公民新闻的策略

试析传统媒体应对公民新闻的策略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媒体对公民新闻的借鉴及其与公民新闻的互动融合可以使受众关注的各类议题聚焦呈现,从而使传统媒体的报道更贴近民众的需要。传统媒体与公民新闻的互动融合不仅可以整合传统媒体的力量,还可以将网络公民新闻延伸至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机制,让个人关注的新闻更具影响力。这种传统媒体通过开设公民新闻频道或栏目的传播模式已经为多家新闻媒体采用,并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试析传统媒体应对公民新闻的策略

郭翠玲(1)

在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是社会传播特权的拥有者,虽然普通大众有出版和传播信息的自由,但是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昂贵的传播设备掌握在传统媒介组织手中的情况之下,他们的媒介使用权几乎完全被剥夺。在这其中也有普通民众争取媒介接近权的斗争,且也起了一定的效果,有些媒介也将特定频道在特定时间向公众开放,但是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权仍然是非常有限的。

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使普通公众也可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制作和发布中来,就像公民新闻网站的先驱OhmyNews所提出的口号一样,只要你愿意,“人人都是记者”。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体验:他们可以在网络媒体上记录自己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琐事与网民分享;他们可以用手中的移动设备记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重大突发事件并将其传递到世界各地;他们还可以就传统媒体的某些报道进行补充和评论,甚至对某些不实或歪曲报道提出质疑,从而使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公民新闻就是没有经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公众通过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网络全球传播的特点来创作和发布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在为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增加新的素材的同时,也可以对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证和检验。可以说,公民新闻的涌现及活跃,从一定意义上讲,代表了普通大众对主流媒体精英霸权的抗争,它使新闻的采访权和编辑权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让话语权利从“少数人”回归“多数人”。公民新闻使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转变为新闻信息的提供者,受众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这块方寸之地进行几乎没有界限的交流和沟通。这超越甚至颠覆了新闻事业的传统理念,对新闻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一、传统媒体应对公民新闻的实践

再大的媒介也有自己的触角所不及的地方,再专业的新闻记者也有自己观察事物的“盲点”。传统媒体对公民新闻的借鉴及其与公民新闻的互动融合可以使受众关注的各类议题聚焦呈现,从而使传统媒体的报道更贴近民众的需要。传统媒体与公民新闻的互动融合不仅可以整合传统媒体的力量,还可以将网络公民新闻延伸至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机制,让个人关注的新闻更具影响力。

当然,就整个新闻传播领域而言,专业新闻工作者永远是新闻报道的主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普通公众在新闻传播中的主动权越来越大,他们不仅能提供新的事实或线索,还可以对专业记者的报道进行补充或质疑,对新闻机构“缺席”的新闻信息进行主动、自觉的提供,同时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观点与意见也能够引发“舆论风暴”,并构成了新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不仅想从媒体上看到“记者怎样说”、“事实怎么样”,还要知道“大家怎么看”,甚至“我要说几句”。新闻媒体如果漠视公众的声音,闭目塞听,传媒机构“瞭望者”、“风向标”的功用就无从谈起,传媒作为社会公器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而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充分认识到普通公众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把他们的参与看作是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有益补充,并主动提供互动平台与内容共创的机会,那就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在增加自己报道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传媒的社会价值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传统媒体与公民新闻互动融合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公民新闻为信息源,寻找新闻线索

随着公民新闻的发展,信息量逐渐丰富,许多传统媒体从业者开始习惯于从各类博客中寻找新闻线索。web 2.0时代,千万个草根记者的内容在发挥价值,让草根的观点获得展示和挥发,“公民新闻”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2.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建面向普通公民的评论与意见反馈平台

传统媒体开放公共评论,其实就是给受众提供一个对专业新闻记者报道内容进行反馈的机会,公众可以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补充、评论或批评、质疑。这个渠道的开辟使传统媒体了解公众众对于这则新闻信息的态度和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新闻报道提供借鉴。有些公众会对文章细节做补充,补充作者所遗漏的内容,或增加一些记者所不及的专业信息,这些都会使记者所报道的新闻信息更加丰富和全面。

3.传统媒体开设公民新闻频道或栏目

公民新闻的出现使新闻生产不再是少数媒体机构中编辑和记者的专利,“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新闻”的媒体形态促使现有传媒格局重组,传统媒体与公民新闻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这种传统媒体通过开设公民新闻频道或栏目的传播模式已经为多家新闻媒体采用,并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05年10月,在美国新奥尔良市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当天,CNN在其官方主页上,增加了一个名为“Citizen Journalist”的板块。CNN网站试图凭借这一新型新闻采集渠道为自己收获大量的一手资料,而这些东西可能和专业记者的报道角度完全不同,以此来达到“独家”的效果。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击者们在这个板块上发布了大量文字及影像资料,加上专业记者所收集的信息,CNN对这一灾难性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这是专业新闻报道和业余新闻报道(公民新闻)的完美结合。之后,CNN于2006年8月15日正式推出了公民报道栏目“iReport”。

4.传统媒体建立独立的公民新闻网站

除了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公民新闻频道或板块之外,还有一些媒体建立了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公民新闻网站,这些独立的公民新闻网站可以为传统媒体提供鲜活的报道素材,两者的互动融合将会给目前的新闻传播格局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西班牙语世界,多数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公民新闻网站都来源于报纸的支持。在阿根廷,Clarin报最近开通了一个博客网络平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自己传递信新闻信息的一片天地。西班牙报纸El Pais也建立了一个公民新闻板块:Yo,Periodista(我,新闻记者),在这个板块之内,读者可以通过发表评论、文字、照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信息的传递和分享中来。除了传统媒介涉猎公民新闻之外,也有很多网民自发建立的网站,而这些网站都包含着对公民新闻的期待:架起传统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桥梁,用自己的语言让读者知道更多关于自己社区的重要信息。

在大陆,传统媒体建立独立的公民新闻网站的做法也初见端倪。在《中国日报》支撑下成立的“直播客”(www.moobol.com)可以看作是一个公民新闻网站。这个以“把你看到的拍下来”为口号的网站鼓励网友自己用数码相机手机记录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事情,并且标注相关标签信息,从而建立日益专业、庞大的社会信息数据库。

传统新闻媒介在新闻生产硬件上的优势与公民新闻信息传播上的优势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公民新闻传播优势的吸纳与肯定,而此举在客观上也必将带来主流媒介公共参与度的提升。

二、前瞻:传统媒体与公民新闻的融合应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

大众传媒时代,受众只能通过大众传媒得到关于周围世界变动的信息。这种单向的传播模式使大众传媒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绝对的权威,它决定了新闻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以及怎样对事件进行报道。受众只能被动接收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在整个传播的链条上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随着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公民新闻的出现和发展,这种传播模式被打破,普通公众利用网络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新闻信息的制作和共享中,公民新闻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也日益加深。传统媒体与公民新闻的互动融合应体现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在新闻报道的各个时期采用不同的手段实现与普通公众的信息互动。

1.报道前期

首先,在新闻报道前期,要将公民新闻视为新闻源,在普通公众所发布的新闻信息中寻找和发现新闻线索。

对于专业新闻媒体来说,公民新闻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料库,传统媒体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信息,并以此为线索进行深度的发掘和加工,使信息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采用主动开设公民新闻报料渠道的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到新闻信息的提供和分享中来。

其次,传统媒体向普通公众征集报道主题,实现对报道议题的策划和对公民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

普通公众是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消费者,是传统媒体的主要服务对象。而从普通公众那里征集他们最关注的话题,通过媒体有计划的组织和报道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可以实现报纸与普通公众的良性互动。在这种互动中,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对议题的引导,使大家说出的都是自己的心里话,提出的都是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不仅仅是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发发牢骚而已。

2.报道中期

在报道过程中,传统媒体也要时刻保持与普通公众的互动,吸引受众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尤其是大型系列报道或深度报道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公众在每个报道阶段的反应,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对报道的角度、报道的方式等进行调整。

首先,在报道过程中与普通公众即时互动,了解他们对具体报道阶段的需求以及他们对报道的意见,及时对报道过程进行调整。

在网络时代,大众传媒在信息报道方面已经由信息提供者的角色,慢慢向信息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告知阶段,而是要在信息的传播中充分尊重普通公众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以满足这种需要。有时候,由于记者和编辑不是事件发生的当事人,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就可能会不深入,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事件相关人的想法和需要。这就要求专业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高度重视公众在具体报道阶段的要求,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要求,以期达到最佳的报道效果。

其次,在报道过程中吸引公众参与到报道中来。

虽然没有记者的新闻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但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公众对新闻报道的参与也可以补充专业记者的报道内容,丰富专业记者报道的形式。新闻现场的目击者、当事人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和现场报道比新闻记者的报道更具感染力,因为在报道的过程中,他们或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或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对身边发生的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或展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这些无论在内容、形式、风格和语言上都能够使公众感同身受,从而引起共鸣。

3.报道后期

一则新闻信息见报、播出或上网后,并不意味着对这则新闻信息的报道工作已经结束了,尤其是在web 2.0的背景之下,保持报道后期与公众互动渠道的畅通仍然十分必要。

首先,公众可以通过互动渠道提供对新闻信息的补充报道,从而使信息的呈现更加全面和客观。

由于新闻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记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新闻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出现对事件的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对事件的分析不够深刻的现象。虽然网络时代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滚动播报,但也不能完全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记者和编辑的知识层面、自身所处的立场以及不同的个人经历都会影响他们看问题的角度。而这种缺失可以通过公众对新闻信息的补充而得以弥补,使新闻信息的最终呈现更为全面和丰满。

其次,公众对新闻报道的评论和反馈可以为媒体以后的报道提供建议和参考。

通过反馈渠道,公众还可以对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评论和反馈。他们以普通公众的视角而不是记者编辑的视角给出的中肯评价可以使专业媒体对以后的报道行为进行调整,改进报道方式,适应公众的需求。

总之,传统媒体在与公民新闻的互动融合应体现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公民新闻的传播互动性和内容丰富性的特点,将与公民新闻的互动融合贯穿于整个新闻报道的全过程,无论是策划选题、吸引受众参与信息报道,还是接受公众对新闻报道的反馈,在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都应时刻保持与公民新闻的联系,以期实现新闻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公民新闻的深度开发。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整体报道策划实现与公民新闻的融合,而与普通公众的内容共创与互动传播是与公民新闻融合的有效途径。

三、小 结

在传统新闻生产中,大众传媒是新闻议题的设置者,哪些新闻可以用、怎么用都由大众媒体所控制。公民新闻“多数人向多数人”的新闻生产和传播形态使新闻信息的生产不再是大众媒体机构中编辑和记者的专利,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和影响,对信息的垄断地位也因为公民新闻的出现而动摇。公民新闻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形成了对大众媒体的挑战,但其本身在影响力方面没有办法和专业的新闻媒体机构相抗衡,公民新闻公信力的缺失以及网络暴力也常常为大家所诟病。

可以说,大众媒体已经注意到公民新闻的威力并开始积极寻求两者之间的合作。但更广范围以及更深层次的互动融合仍然需要加强,这是两者发展的方向。专业新闻媒体在与公民新闻互动融合进行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公民新闻的优点,搭建与公众互动的平台,并以公民新闻为信息源,通过角色的转变实现新闻信息的循环报道和无限延伸,这可以极大地拓展新闻报道范围、挖掘报道深度、提升新闻品质。公民新闻通过大众传媒对信息的“放大”和“把关”,可以强化普通公众声音的表达,同时弥补公民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种种缺陷: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等。在两者互动融合的过程中,整个新闻报道的流程应该是建立在普通公众和专业媒体共同协作的基础上的一个不断被公众与专业新闻守门人共同把关、过滤和验证的过程。

报道初期,普通公众发布新闻事件或对大众媒体出现的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在这一时期,普通公众是自己提供的信息的把关人,自己决定对事件是否报道或以什么样的角度进行报道。这是普通公众“自我把关”的过程。

与公众利益关系紧密、受到多数人关注的新闻或问题会通过读者的点击、版主或网络管理员层层筛选和推荐,在浩如烟海的公民新闻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得到大众媒体的重视。这是一个“公众把关”的过程。

对于进入大众传媒视线的公民新闻,专业的记者和编辑会从中进行再次的过滤和挑选,符合大众传媒报道要求的新闻信息会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和评论而扩大影响力,迅速成为社会性的话题并对社会产生影响。这是大众媒体的“专业把关”的过程。

大众媒体刊发专业新闻人员撰写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后,普通公众仍然可以进行监督和“议题验证”。一旦新闻报道有了新的发展或出现新的例证,普通公众又可以以公民新闻的形式进行再度报道或补充评论。至此,公民新闻与大众媒体的互动融合的运作又进入下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在融合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受众概念对于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情境下的适用性;必须考虑新闻工作者角色以及工作方式的变化;必须重视在两者融合过程中编辑部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等等。

无论发生何种改变,满足受众需求、最大限度发挥媒体内容的影响力和提高媒体服务的质量,始终是两者互动融合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

参考文献

[1]Anthony J.Eksterowicz and Robert N.Roberts.Public Journalism and Political Knowledge.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c2000.

[2]Dan Gillmor.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O'Reilly,First Edition,2004.

[3]Jay Rosen.What are Journalists for?.Yale University,1999.

[4]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熊澄宇:《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建构新对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注释】

(1) 作者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兰州大学新闻研究所副所长、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